陳維娟
【摘 要】“語言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是交際工具,是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識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都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相連。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學生的生活,使英語教學返樸歸真,應讓英語教學回歸生活。同時生活又是學生學習的源泉,是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延伸。教學活動是人類生活中的一部分,離開生活的教學活動是不存在的,而英語教學更離不開生活,生活中無時無處不存在英語教學。
【關鍵詞】英語教學;生活化;實施方法
一、讓英語教學立足于生活,增強英語教學的開放性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古人尚且知道“活水”的道理,我們英語教學又怎能只忠實于一本教科書呢?徜徉于英語課堂,可聆聽天地萬籟,交流思想感情,豐富生命世界,傳承人類文明,締造全新生活。由此不難看出,英語與生活相關、英語與生命相連。而生活作為英語課程資源,它與英語教材密切相關。英語教材來源于生活,要讓學生從教材中了解社會,參與社會,培養(yǎng)學生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這就要求英語教學必須立足于現(xiàn)實生活。在豐富多彩的生活場景中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從而體現(xiàn)英語教學的開放性。
就從學校生活來看,課堂教學只是英語教學的一部分,教材只是生活場景的縮寫,學校里發(fā)生的許許多多的事情都可以成為英語教學的內容。作為教育者要善于指導學生留心觀察、用心發(fā)現(xiàn),更要善于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走出教室,運用課堂教學中學到的方法和知識,在生活中去實踐、去學習,指導學生參與各種豐富多彩的、有意義的活動,如英語興趣小組、演講比賽、朗誦比賽、英語短劇等等各種各樣的活動都是英語教學的大舞臺,在這里,都可以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再說家庭和社會生活中的英語學習,家庭是英語學習的第一場所,孩子從呱呱墜地,就生活在家庭這個集體之中,直到走進學校,家庭仍是他們最熟悉的地方,這里有他們的喜怒哀樂,有他們最親、最愛、最熟、最敬的父母,更有他們不可忘懷的趣事。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教師應該且必須把家庭生活中有意義、有價值的內容引入英語教學之中,豐富英語課堂教學,使其生活化;另外,社會生活是一片更加廣闊的英語教學天地,教師盡可以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用自己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去觀察,用自己的思維去思考、去體會。就山村學校來說,課余參加義務勞動、年末歲初參加社火表演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認識社會,體驗人生的多重感受,從而豐富自己的生活,增強了自己的聽、說、讀、寫的能力。據(jù)專家研究證明,學生一天生活中說話的總量,抵得上兩個學期的課堂說話總量;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超過課堂閱讀量的十倍以上。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英語教學只有立足于生活這片“沃土”,充分利用好生活這個豐富的教育資源,學生的英語知識才會日益增長,英語素養(yǎng)才能全面提高。
二、為學生創(chuàng)造體驗生活的機會,加強英語教學的實踐性
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恰當而熟練地表情達意的綜合素養(yǎng)。這就要求我們在生活的大背景下,把教學過程還原為生活的過程,把教學情景還原為生活的情景,把教學活動還原為生活中兒童的生命活動。因此,能否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精心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為英語課堂教學構建必要的環(huán)境與氛圍,又是英語教學是否有效的關鍵。生活化的英語教學情境,是根據(jù)教學內容的安排和學生身心發(fā)展水平的特點,采用語言描述、實物演示、游戲活動等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也就是說要做好英語教學生活化,首先必須實現(xiàn)教學方式的生活化。只有實現(xiàn)了教學方式的生活化,加強英語教學的實踐性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
小學生智能發(fā)展尚處于低級階段,形象思維優(yōu)于抽象思維,直觀的實物演示,能很快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易于學生的學習。當然教師在上課前準備的教學實物要具有貼近學生生活的特點。如我在教學牛津英語3A Unit 7 Its nice的內容時準備了a dress, a skirt,a T- shirt ,a coat,a blouse, a sweater等實物,讓學生觀看這些實物并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產(chǎn)生聯(lián)系,然后問學生 Whats this in English? 學生回答了 Its a dress .后再提問What color is it? 讓學生把生活學習用品和顏色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許多學生踴躍舉手發(fā)言,整個課堂氣氛非?;钴S。Whats this in English? 和What color is it?的句型很快掌握,且在實物和顏色間建立了對應關系,更貼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因此,利用實物創(chuàng)設情景,把教材變得貼近學生生活和已有經(jīng)驗,學生的真實情感和表演激情皆油然而生,使他們的個性得到了張揚,產(chǎn)生對知識的強烈欲望和學習動機, 從而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并逐步形成自主學習能力。
三、讓英語教學的生活化體現(xiàn)在課前、課堂和課后
英語源于生活,英語教學更要回歸生活。教師應該把學生從被封閉的小課堂這個圈子里帶出來,讓小課堂連起大世界,讓學生在生活的廣闊天地里,以飽滿的熱情體驗生活,從而加強英語教學的實踐性。讓英語教學的生活化體現(xiàn)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
1.英語課前指導實踐,帶領學生有目有的體驗生活,做好課程的預習環(huán)節(jié)。英語教材是生活的記錄,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內容,提前組織學生在生活中去預習教材,為課堂中再現(xiàn)生活奠定一定的基礎,并引導學生學會從生活實踐中積累經(jīng)驗,養(yǎng)成在生活中預習英語的習慣。如在教學《Halloween》之前,我專門搜集出一些有關西方國家節(jié)日的書籍和資料,借給學生,讓他們讀一讀,然后利用課余輔導時間以“故事會”的形式,讓學生講講他們所了解的西方國家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等,最后,再讓學生自讀課文,在賦予了文化內涵的基礎上,英語語言也有了更多的生命與活力,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2.讓課堂展示生活,在課堂中再現(xiàn)生活,從而深刻領會語言文字。課堂是學生生活的一部分,通過教師的課堂教學,學生可以體會到生活的苦與樂、感受到生活的悲與喜。教學時,教師要通過演示英語所描繪的生活畫面感染學生,通過課本劇表演再現(xiàn)生活等,讓學生通過再現(xiàn)的生活直接體驗、感受和領悟生活。
3.讓課堂展示生活的本質目的在于課后緊密聯(lián)系生活,使課堂教學向課后生活延伸,把課堂教學中學到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進一步消化、理解并運用。英語學習向課后生活延伸的方式多種多樣,有課本劇編演、影視欣賞;有調查訪問、參觀游覽;還有書寫體會、感受(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踐)等。
總之,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只有我們加強“生活化”的英語課堂教學,才能進一步實現(xiàn)課程綜合化發(fā)展,才能使我們的母語教學的道路越走越寬廣,才能讓學生在平時的生活和實踐中自覺的學英語、用英語。從而促進學生英語素質的整體提高,為他們終身學習、成為創(chuàng)新人才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小學教學設計》.2005年.2006年
[2]《教學藝術論》.山東教育出版社
[3]《英語教育與素質教育》.中華工商聯(lián)合出版社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陸郎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