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興杰
一、適應新教材首先樹立“四要”的思想
為了更好地使用新教材,要使課堂成為推進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教師就得有相應的教學指導思想,這種指導思 想應強調“四要”。
1要提高師生素質適應新教材。課堂教學就應以提高師生的文化科學素質、思想道德素質、身 體素質、心理素質、審美素質、勞動技能素質作為教學的宗旨。一切有利于師生素質提高與發(fā)展的教學活動都 值得肯定。
2 要認真研究新教材。教材是教學的主要信息源。教學目標、內容、知識傳授的廣度和深度應以教材為主要依 據(jù)。實施新教材,課堂教學也不能脫離教材。
3.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確認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認識、探索、自學、發(fā)展的主體,要把學習的主動權 交給學生,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看書、觀察、操作、探求、思考、發(fā)現(xiàn)、歸納,自求理解,自致其知, 主動參與教學。
4要以教師為主導。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和活動方式主要是“導”?!皩А卑ㄒ龑?、指導、勸導等。教師 要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技能、思維水平、學習心理及情感,正確地引導學生。
二、打破傳統(tǒng)創(chuàng)設新的教學模式
傳統(tǒng)教學具有超常的穩(wěn)定性,除了因為它主要以教師為中心,從教師的教出發(fā),易被教師所接受外,還因 為它提供了較明確的可操作的教學模式。要想徹底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構建新的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 教學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數(shù)學專家指出:數(shù)學教學將從“傳授知識”的傳統(tǒng)模式轉變到“以激勵學生學習為特征的、 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模式。比如,“四階段八環(huán)節(jié)”模式就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教學模式,其模式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如下:新知導入階段
┌1.復習鋪墊 (5分鐘以內) │
└ 2.導入新知
┌ 3.啟發(fā)誘導(獲取新知過程的教學)
新知獲取階段 │ (15分鐘左右)└
4.歸納小結(獲取新知結論的教學) 新知理解階段
┌ 5.“雙基”訓練 (8分鐘左右) │
└ 6.變式訓練 新知應用階段 ┌
7.課堂練習 (10分鐘左右)│
└ 8.課堂小結
應用此模式進行教學,我們強調:教師重在引導、激勵,貴在傳道、授法;學生重在參與、獲取,貴在樂 學、勤。
三、為了更好使用新教材讓課堂“活”起來
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在課堂上最“理想”的進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節(jié)外生枝 ”;教師期望學生按教案設想作出回答,學生若不能回答,教師就努力引導,直至達到預定目的為止。這樣的 課堂教學給師生帶來的是無奈與厭煩。從根本上看,這是忽視課堂教學過程中人的因素的突出表現(xiàn)。師生是有 感情、會思考的人,在教學中,他們有多種需求與潛在能力,有多邊多向、多種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創(chuàng)新能力, 他們不是聽指令而行動的“機器”,學生不是裝知識的“容器”。因此,有關專家指出:“讓課堂教學煥發(fā)出 生命活力?!?/p>
如何才能使課堂教學充滿生命活力?針對目前中學數(shù)學教學的實際,本人談幾點看法。
1.加強情感溝通。“親其師,信其道?!备腥诵恼撸扔谇?。情感是智慧的“影子”,教師只有把全部的愛和熱情傾注在學生身上,傾注于教學的全過程之中,努力在師 生之間建立起親密、和諧、平等、融洽的情感紐帶,創(chuàng)造出師生之間情感交融、心心相印的情感氛圍,課堂教 學才會充滿樂趣,展現(xiàn)生命活力。
2.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楊振寧教授1996年7 月在菲律賓談到教學方法時指出:中國比較重視儒家的傳統(tǒng)教學方 法,即演繹法;而美國則比較重視歸納法。演繹式教學方法是從一般到特殊的教學思路,有益于求同思維或聚 合思維的培養(yǎng),而不利于學生主動探求知識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歸納式教學方法是從特殊到一般的教學思路,有益 于求異思維或發(fā)散思維的發(fā)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利于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我國的中學數(shù)學 教學應由以演繹式教學方法為主逐步轉變?yōu)橐詺w納式教學方法為主。
3.調動學生主體意識。課堂教學缺乏生機與活力,關鍵是沒有很好地強調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華東師大葉瀾教 授指出:“課堂教學的豐富性主要是在過程中展現(xiàn)。若要使其豐富性發(fā)揮積極效應,則必須改變課堂教學只關 注教案得以實現(xiàn)的片面觀念,樹立課堂教學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作用,創(chuàng)造性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過程的新觀念。 ”
四、為了更好使用新教材要轉變教師的任務
長期以來,鉆研教材和設計教學過程,是教師備課的中心任務,完成這個任務,成為課堂教學的中心或惟 一目的。傳統(tǒng)教學導致了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氣與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zhàn)和好奇心的 刺激,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被扼殺。實施素質教育,教師的主要任務應發(fā)生根本性的轉變,其任務主要是做好下 面的6點。
1.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方案。2.為每一個學生獲取知識、發(fā)揮智慧與才能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3.消除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各種障礙。4.改變學生的不良行為和習。5.充分了解學生。教師對每一位學生的知識底子、身心素質、品行、個性、愛好等要做到胸中有數(shù)。6.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責任感和成功欲。
新世紀需要新型人才,新型的人才需要新型老師的培養(yǎng),新型的教師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觀念,才能更好地使用新教材,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扮演好自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