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倡導在課堂中實現(xiàn)學科的整合,特別是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圖文并茂的板書能直觀、形象地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教學內容,激活課堂,調動氣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素質。
筆者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一邊挖掘教材本身的內涵,一邊拓展延伸,我覺得恰到好處的在課堂中運用圖文并茂的板書,教學效果頗佳,好處也頗多。
一、幫助學生愉快記憶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要求背誦的課文,若直接讓學生背誦,他們只能死記硬背,毫無生趣。課堂中,如果老師根據(jù)本課的教學要求和重點,增加板書的形象性、啟發(fā)性和趣味性。比如運用簡筆畫、貼畫、剪紙等,使之圖文并茂。圖文并茂的板書,可以突出講述的重點,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運用圖文并茂的板書就會讓同學們更直觀、更形象地了解課文內容,加深記憶,在輕松愉快中幫助記憶,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大大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如教學《三亞落日》的第二自然段時,在讓同學們背誦之前,可以先讓他們畫出三亞的位置,然后根據(jù)課文描述畫出藍天、藍海、白鷗、椰子樹、細沙,再在每種景物旁邊標上序號,最后再讓同學們根據(jù)圖文并茂的板書上的提示進行背誦,這樣就變得既有趣味又容易記憶了。
二、利于學生感悟內容
教材中也有不少比較深奧的文章,同學們只是憑借讀文不能更深地感悟課文內容,特別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整體識字少,老師板書難,寫的多了學生不認識,寫的少了體現(xiàn)不出主要內容。如果邊讀文、邊想象,邊配上圖文并茂的板書,課文內容便活生生地躍然同學們眼前,同學們通過想象和動手畫,不僅了解了內容,也深化了感情。
例如教《生命橋》一文時,我讓同學們畫一畫老羚羊舍身為年輕羚羊架起一座“生命橋”的畫面,同學們既培養(yǎng)了想象能力,也從老羚羊用自己的生命做代價畫出的弧線中感受到老羚羊舍生的悲壯和美,使同學們的心靈受到震顫,更真切地感悟出課文為什么用“生命橋”作題目了。
三、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感
板書設計是一門教學藝術,它有著藝術美的魅力。板書設計得好,運用得好,能化復雜為簡單,化抽象為直觀?!皭勖乐娜私杂兄?,同學們愛美的情感需要我們在學習中培養(yǎng)、滲透。從美學角度看,圖文并茂的板書是課堂教學美的展示,一行行的文字變成了美的圖文,學生的視覺也得到了美的享受。這樣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優(yōu)化了課堂結構,也培養(yǎng)了學生愛美的情感。
語文課本中美麗的風景到處都是,如果能在教學中讓同學們用美麗的色彩描繪出文中的風景,美自然就呈現(xiàn)在同學們的眼前,也映在了同學們的心中。如上邊提到的《三亞落日》第二自然段,同學們完成了圖畫的同時,便已經(jīng)眼中有美,心中有美了,也培養(yǎng)了他們對美的事物的向往和熱愛。
四、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欲望
每一節(jié)課都將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創(chuàng)作的平臺,他們都有展示的欲望,由于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尚沒有形成,對事物的理解更多依靠直觀的感覺和形象思維,如果教師把課文中的每一句話通過圖文并茂板書設計能在他們頭腦中變成生動的畫面,這個過程就是一個豐富的再創(chuàng)作過程。既然如此,我們何不發(fā)揮他們的優(yōu)勢,讓他們在創(chuàng)作中了解內容,感受美,體會成就感呢?讓同學們將文中景物變成圖畫展現(xiàn)在黑板上,這樣既能給學生的視覺上的美感和新奇感,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又能提高語文的學習效果。如教《小鎮(zhèn)的早晨》一文時,我就布置了這樣一項作業(yè),讓同學們通過讀文和想象創(chuàng)作一副小鎮(zhèn)早晨的恬靜圖,并為圖加個題目。作業(yè)交上來以后,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他們每個人都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作一幅幅美麗的清晨圖。每一幅圖畫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家的影子。他們每一個都是一個出色的小畫家。
五、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課堂中,還應重視培養(yǎng)同學們愿學、樂學的情感。語言文字具有抽象性的特點,小學生生活積淀少,對事物的記憶、理解更多依賴于直觀的感悟,圖文并茂的板書設計,符合低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也有利于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語文課中適當運用圖文并茂的板書不僅讓課堂變得豐富多彩,也讓同學們體會到語文還可以用他們喜愛的圖畫表現(xiàn)出來,是多么生動有趣呀,從而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為更好的學好語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董洪萍,教師,現(xiàn)居江蘇贛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