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青之
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作文的教學工作通常沒有具體的規(guī)劃,僅僅是穿插在課本教學過程中稍有提及,也未形成具體的教學方法。老師本身對于作文教學也未有明確的認識,認為語文教學最重要的工作應該是課本的講解和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而將作文寫作看成是學生自身文學素質(zhì)的反映,是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力進行的自主寫作,不需要進行特別的指導。因而學生對于作文的寫作也沒有清晰的認識,目前存在的現(xiàn)狀就是學生不能很好的把握作文寫作的主體和文章的整體構思思路,往往看到作文題目稍加構思就下筆開始寫,這樣做的后果就容易造成作文的邏輯不清,段落與段落之間不能形成緊密的聯(lián)系,甚至嚴重的會出現(xiàn)文不對題和離題現(xiàn)象,導致作文寫作的失敗。
而在具體的作文教學過程中,老師也迫于升學壓力,更多的注重其寫作手法以及片面的寫作技巧。這些問題的存在也導致了學生不能形成完整的寫作的系統(tǒng),寫作過程中不能將生活與作文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不能真正做到抒發(fā)自己對于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而是憑借自己的想象,進行自由發(fā)揮,導致許多高中作文內(nèi)容比較空洞,作文缺乏必要的情感,有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有的學生更是把摘抄本中的名人名言、典型歷史人物和事件當成了屢試不爽的法寶,這里并不是說舉例子和使用名人名言不好,而是應該用到恰到好處,不要為了寫作而寫作,進而影響了學生書面表達能力,不能很好的利用學到的知識進行語文作文的寫作。
寫作課立體化教學模式是一種多層次、多維度、多方式傳授寫作知識和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教學模式,也是順應新形勢下的教學發(fā)展的要求,完善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任務而提出來的新的教學模式。下面就通過評價體系、閱讀體系等方面具體探討如何正確實施作文立體化訓練。
關注學生個性發(fā)展 鼓勵學生積極寫作 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較多的條條框框限制了學生個人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這也一直以來為廣大教育界人士多詬病,而作文寫作又是極個性化,學生所思所想的真實反映。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挖掘學生的心理,鼓勵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愿意寫、喜歡寫,把寫作當作一件快樂的事情時,老師的指導意見才能更加有效果。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就應該多鼓勵學生,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例如,老師可以組織課內(nèi)優(yōu)秀作文討論會,讓平時寫作比較優(yōu)秀的同學分享寫作時從看到題目到構思,最后形成完整文章的經(jīng)歷,學生之間可以開展熱烈的討論,從其他同學那里學習好的經(jīng)驗,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提高作文寫作能力。
老師在講到作文中意境的重要性時,可以用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來闡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痹娙私柚萏?、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這十個與深秋時節(jié)緊扣的意象,構畫出一副凄涼的意境,旨在傳達作者凄苦愁楚的情愫,閱讀者也會產(chǎn)生感同身受的凄苦之感。通過具體實例給予學生以啟發(fā)。
拓寬互動渠道 建立立體化評價體系 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比較少,反映在作文教學上則表現(xiàn)為學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文任務后,老師僅僅在作文后面寫幾句批改意見,或者有的干脆以“優(yōu)”“良”來評價,具體的細節(jié)問題則沒有更多涉及,學生往往覺得無從改起。因此,老師在批改過程中應杜絕空話套話,同時不能以統(tǒng)一標準作為評價體系,限制學生的獨立見解和有創(chuàng)意的寫作。老師應積極跟學生互動溝通,建立立體化評價體系。
老師不僅通過課后修改的方式建立與學生的互動,而是積極拓寬互動渠道。如在啟發(fā)學生作文思路時,老師可以在課上列出一個作文標題,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討論想從哪方面下筆寫作,在學生陳述的過程中,老師應認真聽取學生思路,然后對其中不夠完善或偏差的地方給出建議,老師可以這么評價如“你的構思非常巧妙,但是如果中間部分再增加一個典型事例突出一下,是不是顯得更生動呢“;另外,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互評,學生的互評起到“一石二鳥”甚至“一石多鳥”的功效,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作文興趣和審美能力。優(yōu)秀作文則采用公布和印刷的方式表揚和印發(fā)評議表格的方式交流。
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 閱讀體系“立體化”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課堂學習的延伸和拓展,我們從小學習的古詩詞、名篇佳作等都培養(yǎng)了我們的文學素養(yǎng),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廣泛閱讀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使其能更好的將心中的所思所想流暢的表達出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閱讀,鼓勵學生積累更多有意義的素材。
根據(jù)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學生的閱讀量與寫作水平成正相關,喜歡閱讀的學生通常在寫作上也更加出色,因此,老師應該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建立閱讀體系的“立體化“。如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每周拿出固定的課時為學生分享國內(nèi)外名篇,鼓勵學生課下閱讀,并利用這個寫作課時分享自己的閱讀成果,使課堂成為展示自我的舞臺,讓學生在體驗成功的同時,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作者通聯(lián):江蘇鹽城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