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鳳霞 趙權
摘要:以北五味子為材料,在轉色期分別用400 mg/L乙烯利和1 g/L ABA處理果實。結果表明:乙烯利、ABA處理的北五味子果實單粒質量、單粒體積、可溶性固形物、還原糖、花色苷含量都顯著高于對照,滴定酸含量顯著低于對照,ABA的作用效果優(yōu)于乙烯利。
關鍵詞:北五味子;乙烯利;ABA;品質
中圖分類號: S567.1+90.1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9-0218-02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4年生五味子采自吉林省吉林市豐滿區(qū)腰領子五味子基地。分別用1 mol/L KOH 10 mL完全溶解400 mg/L乙烯利和1 g/L脫落酸(ABA),加0.1%(質量體積分數(shù))吐溫80,定容[12]。
1.2試驗處理
于2013年8月23日(五味子轉色期),選擇長勢好、色澤鮮艷的五味子12株并掛牌。分別將乙烯利、ABA均勻噴灑于五味子果實,另設噴清水的空白對照(CK),每個處理4次重復。處理后每隔5 d取樣1次,直至果實成熟,用冰盒將樣品帶回實驗室進行測定。采收當天測定單果質量、體積、可溶性固形物。將用于果實其他品質指標測定的五味子于 -20 ℃ 保存?zhèn)溆谩?/p>
1.3生理指標測定
單粒質量測定:用天平測量,每次測量100個果粒,重復3次,求平均質量。單粒體積測定:用裝有一定量水的量筒進行測量,每次100粒,重復3次,求平均值??扇苄怨绦挝铮河肳Z-113手持折光儀測定,每次測定5個果粒,重復3次,求平均值??傻味ㄋ釡y定:酸堿滴定法測含酸量,以酒石酸表示[13]。還原糖測定:采用斐林試劑比色法測定[13]。花色苷含量測定:參照周莉等的方法[12]。
2結果與分析
2.1乙烯利、ABA對北五味子單粒質量的影響
由圖1可見,隨著北五味子生長發(fā)育,各處理下果實單粒質量不斷增加,尤其是在9月2日后其質量增加速度明顯增快。乙烯利、ABA處理的果實質量增加情況明顯高于對照,且ABA處理效果明顯優(yōu)于乙烯利處理。對ABA、CK處理進行t檢驗,結果表明tStat(3.637)>t雙尾臨界(2.776),P<005,即ABA、CK處理在0.05水平上差異顯著。對乙烯利、CK處理進行t檢驗,結果表明tStat(3.231)>t雙尾臨界(2.776),P<005,即乙烯利、CK處理在0.05水平上差異顯著。
2.2乙烯利、ABA對北五味子果實單粒體積的影響
由圖2可以看出,五味子果實的單粒體積隨著植物生長發(fā)育不斷增大。8月23—28日五味子果實單粒體積增大趨勢較為平穩(wěn),9月2日后的上升趨勢更為明顯。乙烯利、ABA處理的五味子果實體積增大速度明顯高于CK,ABA處理效果最好,乙烯利處理次之。對ABA、CK處理進行t檢驗,結果表明tStat(3.213)>t雙尾臨界(2.776),P<0.05,即ABA、CK處理在0.05水平上差異顯著。對乙烯利、CK處理進行t檢驗,結果表明tStat(2.792)>t雙尾臨界(2.776),P<0.05,即乙烯利、CK處理在0.05水平上差異顯著。
2.3乙烯利、ABA對北五味子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響
由圖3可以看出,ABA、乙烯利處理對北五味子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有一定影響,隨著北五味子生長發(fā)育,其果實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穩(wěn)定趨勢增長。ABA處理的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8月28日前比較平穩(wěn),在9月2日之后明顯增長。乙烯利、ABA處理的五味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高于對照,ABA處理的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乙烯利處理,說明乙烯利、ABA對五味子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長有促進作用,其中ABA效果更為明顯。這可能是由于乙烯利處理明顯地提高了呼吸強度,造成了可溶性糖的較大消耗。對ABA、CK處理進行t檢驗,結果表明tStat(3.317)>t雙尾臨界(2.776),P<0.05,即ABA、CK處理在0.05水平上差異顯著。對乙烯利、CK處理進行t檢驗,結果表明tStat(3.474)>t雙尾臨界(2.776),P<0.05,說明乙烯利、CK處理在0.05水平上差異顯著。
2.4乙烯利、ABA對北五味子果實可滴定酸含量的影響
由圖4可見,隨著北五味子生長發(fā)育,各處理下果實可滴定酸含量都持續(xù)增長,至成熟期達到一個較高水平。這與山葡萄等漿果中滴定酸含量變化趨勢[4]相反。而且乙烯利、ABA處理的果實滴定酸含量增長減緩,其上升速度低于CK,說明激素處理對五味子滴定酸形成有抑制作用。在降低果實酸度方面,ABA處理的總體效果好于乙烯利。對ABA、CK處理進行t檢驗,結果表明tStat(2.987)>t雙尾臨界(2.776),P<005,即ABA、CK處理在0.05水平上差異顯著。對乙烯利、CK處理進行t檢驗,結果表明tStat(2.794)>t雙尾臨界(2.776),P<0.05,說明乙烯利、CK處理在0.05水平上差異顯著。
2.5乙烯利、ABA對北五味子果實還原糖含量的影響
由圖5可見,隨著北五味子生長發(fā)育,各處理下果肉組織中還原糖含量呈上升趨勢,2種激素都有促進還原糖積累的作
用。8月27日-9月12日五味子成熟過程中還原糖含量上升明顯,且乙烯利、ABA處理五味子中還原糖含量均高于對照。對ABA、CK處理進行t檢驗,結果表明tStat(3.086)>t雙尾臨界(2.776),P<0.05,即ABA、CK處理在0.05水平上差異顯著。對乙烯利、CK處理進行t檢驗,結果表明tStat(3132)>t雙尾臨界(2.776),P<0.05,說明乙烯利、CK處理在005水平上差異顯著。在提高果實還原糖方面,ABA處理的總體效果好于乙烯利。
2.6乙烯利、ABA對北五味子果實花色苷含量的影響endprint
由圖6可見,隨著五味子果實發(fā)育成熟,五味子中花色苷含量不斷增加,乙烯利、ABA有使葡萄提前著色的作用。8月28日至9月2日對照五味子果實中花色苷含量增長緩慢,但是乙烯利、ABA處理下五味子花色苷含量顯著增加,均高于對照。生長調節(jié)劑處理的果實可以提前著色,并且ABA促進果實著色的效果好于乙烯利。對ABA、CK處理進行t檢驗,結果表明tStat(3.002)>t雙尾臨界(2.776),P<0.05,即ABA、CK處理在0.05水平上差異顯著。對乙烯利、CK處理進行t檢驗,結果表明tStat(2.787)>t雙尾臨界(2.776),P<0.05,說明乙烯利、CK處理在0.05水平上差異顯著。
3結論
與CK相比,使用400 mg/L乙烯利和1 g/L ABA處理的北五味子在單粒質量、單粒體積、SSC、還原糖、花色苷含量都顯著增加,五味子可滴定酸含量顯著降低,且ABA作用均優(yōu)于乙烯利,說明乙烯利、ABA對提高北五味子品質具有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吳兆盟,李廣華. 南北五味子的質量評價及性狀鑒別[J]. 齊魯藥事,2007,26(10):613-615.
[2]范美華. 五味子的研究新進展 [J]. 西北藥學雜志,2007,22(5):281-282.
[3]雷鳴,吳江,程建徽,等. ABA與NAA對紅地球葡萄果實性狀的影響[J]. 浙江農業(yè)科學,2008(2):153-155.
[4]趙權,王軍. ABA和6-BA對山葡萄果實著色及相關品質的影響[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10(2):189-190,220.
[5]陳尚武,張大鵬. ABA和Fluridone對蘋果果實成熟的影響[J]. 植物生理學報,2000,26(2):123-129.
[6]曹永慶,冷平,潘烜,等. 脫落酸在桃果實成熟過程中的作用[J]. 園藝學報,2009,36(7):1037-1042.
[7]任杰,冷平. ABA和乙烯與甜櫻桃果實成熟的關系[J]. 園藝學報,2010,37(2):199-206.
[8]陳昆松,李方,張上隆,等. ABA和IAA對獼猴桃果實成熟進程的調控[J]. 園藝學報,1999,26(2):81-86.
[9]邢士國. 五味子栽培技術[J]. 吉林農業(yè),1996(5):10-11.
[10]孫慶龍. 北五味子種質資源[D]. 哈爾濱: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6:9-11.
[11]閆發(fā)勤,畢少君,蘇潤豪,等. 北五味子人工培育技術[J]. 中國林副特產(chǎn),2004(4):19-20.
[12]周莉,楊成君,王軍. 套袋和植物內源激素對京優(yōu)葡萄果實發(fā)育及成熟的影響[J]. 北方園藝,2009(1):30-33.
[13]張治安,張美善,尉榮海. 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M]. 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89-90.張正海,李愛民,張悅,等. 修剪強度對北五味子新梢萌發(fā)和生長的影響[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14,42(9):220-222.endprint
由圖6可見,隨著五味子果實發(fā)育成熟,五味子中花色苷含量不斷增加,乙烯利、ABA有使葡萄提前著色的作用。8月28日至9月2日對照五味子果實中花色苷含量增長緩慢,但是乙烯利、ABA處理下五味子花色苷含量顯著增加,均高于對照。生長調節(jié)劑處理的果實可以提前著色,并且ABA促進果實著色的效果好于乙烯利。對ABA、CK處理進行t檢驗,結果表明tStat(3.002)>t雙尾臨界(2.776),P<0.05,即ABA、CK處理在0.05水平上差異顯著。對乙烯利、CK處理進行t檢驗,結果表明tStat(2.787)>t雙尾臨界(2.776),P<0.05,說明乙烯利、CK處理在0.05水平上差異顯著。
3結論
與CK相比,使用400 mg/L乙烯利和1 g/L ABA處理的北五味子在單粒質量、單粒體積、SSC、還原糖、花色苷含量都顯著增加,五味子可滴定酸含量顯著降低,且ABA作用均優(yōu)于乙烯利,說明乙烯利、ABA對提高北五味子品質具有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吳兆盟,李廣華. 南北五味子的質量評價及性狀鑒別[J]. 齊魯藥事,2007,26(10):613-615.
[2]范美華. 五味子的研究新進展 [J]. 西北藥學雜志,2007,22(5):281-282.
[3]雷鳴,吳江,程建徽,等. ABA與NAA對紅地球葡萄果實性狀的影響[J]. 浙江農業(yè)科學,2008(2):153-155.
[4]趙權,王軍. ABA和6-BA對山葡萄果實著色及相關品質的影響[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10(2):189-190,220.
[5]陳尚武,張大鵬. ABA和Fluridone對蘋果果實成熟的影響[J]. 植物生理學報,2000,26(2):123-129.
[6]曹永慶,冷平,潘烜,等. 脫落酸在桃果實成熟過程中的作用[J]. 園藝學報,2009,36(7):1037-1042.
[7]任杰,冷平. ABA和乙烯與甜櫻桃果實成熟的關系[J]. 園藝學報,2010,37(2):199-206.
[8]陳昆松,李方,張上隆,等. ABA和IAA對獼猴桃果實成熟進程的調控[J]. 園藝學報,1999,26(2):81-86.
[9]邢士國. 五味子栽培技術[J]. 吉林農業(yè),1996(5):10-11.
[10]孫慶龍. 北五味子種質資源[D]. 哈爾濱: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6:9-11.
[11]閆發(fā)勤,畢少君,蘇潤豪,等. 北五味子人工培育技術[J]. 中國林副特產(chǎn),2004(4):19-20.
[12]周莉,楊成君,王軍. 套袋和植物內源激素對京優(yōu)葡萄果實發(fā)育及成熟的影響[J]. 北方園藝,2009(1):30-33.
[13]張治安,張美善,尉榮海. 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M]. 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89-90.張正海,李愛民,張悅,等. 修剪強度對北五味子新梢萌發(fā)和生長的影響[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14,42(9):220-222.endprint
由圖6可見,隨著五味子果實發(fā)育成熟,五味子中花色苷含量不斷增加,乙烯利、ABA有使葡萄提前著色的作用。8月28日至9月2日對照五味子果實中花色苷含量增長緩慢,但是乙烯利、ABA處理下五味子花色苷含量顯著增加,均高于對照。生長調節(jié)劑處理的果實可以提前著色,并且ABA促進果實著色的效果好于乙烯利。對ABA、CK處理進行t檢驗,結果表明tStat(3.002)>t雙尾臨界(2.776),P<0.05,即ABA、CK處理在0.05水平上差異顯著。對乙烯利、CK處理進行t檢驗,結果表明tStat(2.787)>t雙尾臨界(2.776),P<0.05,說明乙烯利、CK處理在0.05水平上差異顯著。
3結論
與CK相比,使用400 mg/L乙烯利和1 g/L ABA處理的北五味子在單粒質量、單粒體積、SSC、還原糖、花色苷含量都顯著增加,五味子可滴定酸含量顯著降低,且ABA作用均優(yōu)于乙烯利,說明乙烯利、ABA對提高北五味子品質具有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吳兆盟,李廣華. 南北五味子的質量評價及性狀鑒別[J]. 齊魯藥事,2007,26(10):613-615.
[2]范美華. 五味子的研究新進展 [J]. 西北藥學雜志,2007,22(5):281-282.
[3]雷鳴,吳江,程建徽,等. ABA與NAA對紅地球葡萄果實性狀的影響[J]. 浙江農業(yè)科學,2008(2):153-155.
[4]趙權,王軍. ABA和6-BA對山葡萄果實著色及相關品質的影響[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10(2):189-190,220.
[5]陳尚武,張大鵬. ABA和Fluridone對蘋果果實成熟的影響[J]. 植物生理學報,2000,26(2):123-129.
[6]曹永慶,冷平,潘烜,等. 脫落酸在桃果實成熟過程中的作用[J]. 園藝學報,2009,36(7):1037-1042.
[7]任杰,冷平. ABA和乙烯與甜櫻桃果實成熟的關系[J]. 園藝學報,2010,37(2):199-206.
[8]陳昆松,李方,張上隆,等. ABA和IAA對獼猴桃果實成熟進程的調控[J]. 園藝學報,1999,26(2):81-86.
[9]邢士國. 五味子栽培技術[J]. 吉林農業(yè),1996(5):10-11.
[10]孫慶龍. 北五味子種質資源[D]. 哈爾濱: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6:9-11.
[11]閆發(fā)勤,畢少君,蘇潤豪,等. 北五味子人工培育技術[J]. 中國林副特產(chǎn),2004(4):19-20.
[12]周莉,楊成君,王軍. 套袋和植物內源激素對京優(yōu)葡萄果實發(fā)育及成熟的影響[J]. 北方園藝,2009(1):30-33.
[13]張治安,張美善,尉榮海. 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M]. 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89-90.張正海,李愛民,張悅,等. 修剪強度對北五味子新梢萌發(fā)和生長的影響[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14,42(9):220-2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