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目標教材的最新版本是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依據(jù),從教材分析、教學過程和方法,以及教學反饋等幾方面進行剖析,為教學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教材分析;優(yōu)化過程;基本技能
新目標教材現(xiàn)以廣泛使用,在教學中,教學環(huán)節(jié)是最重要的理念貫徹框架,是將教材和實際教學完美結合的教學結構之一,在新課程和新教材環(huán)境下,如何啟用與之相關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至關重要,也是教學工作者應該探討的內容。
一、有效分析教材,提供教學依據(jù)
教材分析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實現(xiàn)實際教學的基礎。教材分析既包括對教材知識結構的分析,也包括教師和學生對教材的
理解。
1.教材主要特點
新目標本著語言和文化兩大主線,展開教學延伸,語言本身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兩者密不可分。有人說: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益于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和認識,這正是對語言和文化的相關性的理解。新目標教材在學生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識下,逐步以不同方式介紹英語國家的文化。如,在每單元之后設計編寫了閱讀專欄,所有內容均涉及東西方文化交流。
2.涉及面廣泛,容量豐富
人教版新目標初中英語教材采用了形式多樣的任務設計形式,趣味性、知識性和實用性并用,而環(huán)節(jié)設計包括對話和閱讀內容,是興趣度比較高的話題,此外,教材圖文并茂,吸引力強,生動性強,且對學生的口語重視程度高。由于英語在社交中使用范圍得到空前擴大,人教版新目標初中英語教材提高了對學生口語能力的要求。
3.體現(xiàn)學生的個性要求,發(fā)展學生個性能力
學生的發(fā)展是每個學科的學習目標。教材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評價等方面都突出以學生為主體,并尊重個體差異。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打破傳統(tǒng)的次序和內容,充分體現(xiàn)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
4.師生解析教材,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教師要做到吃透教材,對每個教學點進行解析,包括單詞的性質和教法以及語法的連貫性和教法,每個練習環(huán)節(jié)的安排等。預習是學習的重要步驟,學生要提前做好準備,對教材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有所了解,并對部分內容進行自習,如單詞背誦等。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進行師生同時備課,教案同步公開等。
二、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過程是整個教學的主體部分。創(chuàng)設新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開發(fā)新的教學方法,啟用新的教學理念能優(yōu)化整個教學,提高教學
效率。
1.基本技能訓練
基本技能訓練是教學的基礎,如單詞記憶、語法教授等。以語法教授為例,新教材可以采用不同的教法。(1)歸納的語法教學,要求教師首先要提供學生一些含有語法教學內容的語言材料,讓學生通過語境先熟悉這些語法現(xiàn)象,然后引導學生自己從這些語言材料中歸納總結出語法規(guī)則。如be動詞的用法??梢杂靡韵驴谠E:“我用am,你用are,is連著他她它,單數(shù)名詞用is,復數(shù)名詞全用are, 變疑問,往前提,句末問號莫丟棄。”(2)演繹的語法教學,即從概念出發(fā),直接將概念講授給學生,然后再用例句和語言材料來說明概念。這種直接的方法可以避免出現(xiàn)規(guī)則誤差,引發(fā)教學失誤,但這種方法比較枯燥,涉及抽象思維能力,容易引發(fā)學生的抵制。
2.激發(fā)興趣,增強信心
學生在學習中應該掌握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增加實踐能力,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要想達到這個目標,就要激發(fā)學生興趣,加強學生的自信心。(1)教師要利用現(xiàn)有教學資源創(chuàng)設各種有利于教學活動開展的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如,在講授授《新目標》七年級(下) Unit4 時,可以用提問“Which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popular job now?Why?”這樣引人關注的話題,通過大家討論,引發(fā)課堂熱情,再過渡到 “ What do you want to be?”這個標題。教師也可以運用機智幽默的語言、并結合課外故事轉移學生的思維外移,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2)提高提問技巧。新課標下的中學英語教材每一個模塊下分為若干單元,而每一個單元均涉及一個中外文化習俗、世界名人傳記、飲食衛(wèi)生習慣、環(huán)境保護、體育比賽以及日常生活的主題。利用這些主題教師要善于提問,把這些話題變成學生學習的工具。(3)善于啟發(fā),學習過程既是研究過程、創(chuàng)新過程,也是收獲過程,只有學生的學習任務能喚起想象力時,學習才會形成感染力,才會提高課堂效率。借助教材、各種學習資源和科學的媒介,啟發(fā)學生思維,引導學生積極有效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是很好的啟發(fā)方法。
3.查漏補缺,提高教學實用度
英語的查缺補漏主要體現(xiàn)在語音、詞匯、日常交際用語上。這種教學行為應在各個單元教學推進中進行。例如,在《輔音字母和輔音字母組合的讀音》一節(jié)中,輔音字母和字母組合與輔音音素之間是存在聯(lián)系的。通過舊單詞復習時要注重觸類旁通,形成語音
類、單詞串,努力使基礎知識轉化為技能,不斷提高英語的日常交際能力。再有就是通過模擬練習,提高綜合能力。我們要求學生的基礎知識要全面、系統(tǒng)、完整,這就是查缺補漏應該做到的,除了為學生提供“三基”,矯正讀音等,最好以專題的形式進行練習,以便于進一步突出重點。
三、做好信息反饋,鞏固教學成果
通過教材分析和課前預習,并將科學的教學過程貫穿其中,教學就會有很大起色,但后續(xù)工作同樣重要,做好信息反饋,才能鞏固教學,其中有效復習和正確評價就是重點。
1.科學評價,做到底數(shù)清晰
評價是對教學的檢測,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評價首先是評價方式仍停留在傳統(tǒng)的終結性評價和量化評價階段,將教育的綜合性變?yōu)楹唵蔚臄?shù)據(jù)和考試,其次是存在單一評價主體方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打消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因此一定要引入更多的評價方式和更為先進的評價理念。一是評價主體多元化,可以是學生自評,也可以是生生互評、師生互評、家長評價等。將評價平臺多元化,不僅僅是課堂,學校,也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使評價深入整體學習,成為學習的重要部分。二是繼續(xù)優(yōu)化教師評價,教師評價一直在教學中占主要且又重要的地位,不能拋棄,但要優(yōu)化。
2.多層面復習,強化教學整體性
復習是對知識的再現(xiàn),要準確、精確,且方法得當,科學有效。(1)內容要精煉,在復習課前應對教學內容進行充分整合。教師要總結出知識點的關聯(lián)性,尤其要提煉出學生容易犯錯的知識點,經過這樣的篩選再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課堂效果自然會好。(2)層面要精選,具體說就是要對癥下藥,讓學生自動進行知識連綴,建立知識體系。如在重點語法運用中的頻率副詞How often 的回答有幾個用法always,sometimes,twice a day,例句為: A: How often do you
watch TV?(你多長時間看一次電視?) B: I watch TV every day.(我每天都看電視。) A:Whats your favorite program?(你最喜歡的節(jié)目是什么?),這樣的總結式復習就很有用效。
新教材是很好的教學資源,如何發(fā)揮好作用,需要多方面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其中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尤為重要,需要教學工作者不斷努力探索,達到比較有效的狀態(tài)。
參考文獻:
朱先如.淺談在教學中使用新目標英語教材的體會.英語學習,2011(4).
作者簡介:吳曉靚,女,1977年5月出生,本科,就職于紹興市樹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