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文珍
摘 要: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情景創(chuàng)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適宜的教學情景,不僅使得數學知識與學生日常生活實際緊密相聯系,改變了以往枯燥無味,抽象籠統(tǒng)的數學教學方式,還可以提供生動的學習材料,激發(fā)學生學生的興趣。本文試從“常見小學數學情景創(chuàng)設方法”、“小學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需要注意的問題”這幾方面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境”作淺層次的剖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情景創(chuàng)設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072-01
現代教育論認為教師的“教”,只是學生學習的外因,這種外因只有通過學生的內因才能起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任務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恰當地組織和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使學生能夠自主地獲得知識和技能,并促進智力的發(fā)展。我國傳統(tǒng)的數學課堂教學,只重視知識的積累和注入,忽視了知識的形成過程,課堂上氣氛沉悶,教學效益不高。而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情景創(chuàng)設正是課堂教學改革的切入口,以問題方式所展開的教學可以較好地體現對學生認知和對學生思維活動的激發(fā)、引導和創(chuàng)新?,F結合白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在創(chuàng)設有效情景方面的一些常見的做法和一些注意問題。
一、常見小學數學情景創(chuàng)設方法
1.1利用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
數學教學與別的課程不同,過程比較枯燥無味,小學生由于天性好動,對于沒有吸引力的課堂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因此,在數學課堂中加入故事情能夠使得數學課堂充滿吸引力,引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的內容,將課本中的畫而和例題編成一些簡短的故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達到教學的效果。如: 在學習統(tǒng)計中,在課堂中以講故事的形式把“換牙”這樣的關于統(tǒng)計的枯燥的數學問題形象化,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課堂生動了,新知識接受了,教師的教學目的也達到了!
1.2.利用游戲創(chuàng)設情境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可以加入一些兒童喜歡的游戲,通過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教學與生活結合,影響學生的聽覺、視覺,從而地動手、動腦和動口,形成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局面。如在教學《正負數》一課,先讓同桌同學玩“石頭、剪刀、布”的游戲,勝的用+1表示,平局用0表示,輸的用-1表示。通過三局比賽,讓學生統(tǒng)計白己的得分,并說出白己是怎么計算的?從而讓學生明白正負數是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兩種量,這樣獲得的知識學生肯定記得牢。
1.3.根據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
俗話說,知識來源于生活,數學知識與生活也密不可分,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知識,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與生活中的實際結合,根據生活場而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能夠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如在如在教學“元、角、分”的認識時,教師在開課前給學生分發(fā)“紙幣”,在開課時候說今天老師開超市咯,小朋友們都來買東西哦,在講臺設立小小柜臺,擺上汽水、鉛筆盒、玩具汽車、橡皮、布娃娃、球等,并標上單價,模擬生活情景,讓學生扮演顧客、進行買賣,經過親身體驗,加深了學生對“元、角、分”的認識,并對“1元=l0角、l角=10分”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在實踐探索的基礎上,讓學生探究總結出元角分之間的關系,從而感受生活化的數學,激發(fā)學習興趣,加深學習印象。
1.4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創(chuàng)設情景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現代教育手段越來越深入到教學之中,成為教學和學習的最新方式和未來的潮流。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情境圖畫都比較色彩鮮艷,充滿童趣,但是靜態(tài)的平而圖形并不能充分地反映故事情和生活場景,而動態(tài)的表現形式比傳統(tǒng)的靜態(tài)的表現形式更有視覺沖擊力,教學效果更好,因此,有相應條件的學??梢越⒍嗝襟w教室,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手段進行教學,創(chuàng)設小學數學的教學情境。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需要注意的問題
2.1明確情境創(chuàng)設的目的性
創(chuàng)設情境必須要有明確的目的。教師在創(chuàng)設時要想一想,為什么要創(chuàng)設這個情境?有什么作用?如果不創(chuàng)設有什么影響?如果是問題情境,提出的問題必須圍繞教學目標,而且要非常具體,要有新意和啟發(fā)性。這樣學生能理解問題的含義,才有可能去探索、思考和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教師一方面從情境中提煉出數學問題,切忌在情境中留戀忘返,另一方面要充分發(fā)揮情境的作用,不能淺嘗輒止,把情境的創(chuàng)設作為課堂的擺設。
2.2注重情境創(chuàng)設的貼切性
情境的內容和形式要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教學內容。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顏色、聲音、動作、畫面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可以運用播放動畫,講解故事、活動游戲,模仿表演等。到了高年級,則要盡量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情景,注重用數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盡量讓他們有內心的成功體驗產生情感的滿足,進而成為推動下一步學習的動力。
2.3把握情境創(chuàng)設的刺激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過分強烈的焦慮,不利于學生思維活動的開展,因此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景的過程中,首先要充分考慮所提供材料的刺激程度,本班學生的情感特點,以使學生“求新、求勝”等心理維持在中等程度為宜。其次情境的難度要適中,情境蘊含的問題過難,學生雖禪精竭慮仍無絲毫頭緒,其探究的積極性必將受挫。相反,問題過于簡單,學生毫不費力即可獲得答案,同樣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以豐富的經驗,對兒童積極參與的情感進行有效的調控,憑借厚實的知識底蘊和對材料的精心選擇和安排,做到收放自如,幫助學生成功地展開學習活動。
2.4注意情境創(chuàng)設的時代性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學生具有通過多種渠道來獲得大量的信息的能力.智力水平已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因此我們要用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我們創(chuàng)設的情境也要注意時代性,應該賦予一種時代的氣息,如果還是停留在過去年代,就很難真正吸引孩子了。
總之,小學的教學內容需要教師選擇小學的表現手段和方式,采用符合小學兒童的教學方法。教學實踐證明,教師若能根據教與學的實際需求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并對其進行優(yōu)化組合,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學習和運用知識,就能取得教與學的最佳效果。教學中,可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很多,如懸念情境、謎語情境等等,但是不要為了情境而情境,本末倒置,占用大量教學時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精心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點燃學生心中探索新知的火花,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