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
摘 要: 在高中的課程中,語文可以說是比較基礎的一個學科,在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方面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尋找新的教學方法來適應不斷變化的教學要求,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方法有很多種,但是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自己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此為出發(fā)點來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樣可以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從而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和課堂效率。本文首先提出了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問題,進而提出了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 語文教學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4)12-0096-01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怎樣實現(xiàn)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已經是所有教師都必須要思考的問題,因為這不僅決定著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而且直接決定著學生的語文成績是否能夠得到提高。目前,在各校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方法,盡管這些方法有著不同之處,但是基本上都能夠使教學質量得到提高。盡管如此,高中語文教學中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的。本文先是分析了這些問題,進而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高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沒有結合學生實際
高中語文的教學方法有很多,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部分教師沒有充分考慮到自己班級學生的實際,對教學方法只是盲目地使用。就拿多媒體課件來說,它的應用能夠激發(fā)學生更加積極地學習,但是有時候信息過量,導致學生沉浸在許多教學材料中不能自拔,很難有時間去思考和記錄筆記,有時候還會導致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情況,就是因為教師沒有考慮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所以,教師在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時,要堅持適度原則,這樣才能保證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2.課堂沒有活力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著課堂沒有活力、課堂氣氛不活躍等問題。這是因為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以讓學生掌握知識為出發(fā)點,盡可能多地向學生灌輸語文知識,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沒有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使得學生在課堂上比較沉默寡言,缺少學習的主動性。在這樣的語文課堂上,學生只是機械地記錄老師所講的知識,而缺乏自己對問題的獨立思考。
二、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策略
1.提高教師解讀教材的能力
在教育課程不斷改革的形勢下,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解讀教材的能力,使自己的教課能夠滿足教材的要求。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自己創(chuàng)造課堂的主體地位,對教材中培養(yǎng)學生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要求有一個深入的發(fā)掘與體會,并在課堂教學中把這些要求滲入進去,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語文的綜合能力與成績,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進而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2.設計有效的課前導讀方案
要想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提升語文課堂效率,首先要設計有效的課前導學案,使教師與學生之間實現(xiàn)信息對稱,這是保證教學質量提升的一個基礎。因此教師設計的導學案一定要科學合理,讓學生自己動手,通過去圖書館或者上網查閱學習所需的資料,為語文課堂教學中彼此之間的交流互動打基礎。綜上所述,教師在語文教學之前,一定要對學生的語文基礎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同時掌握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在實際教學中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因材施教。
3.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之間進行足夠的交流和互動,使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語文教學不僅意味著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交流,同時也意味著學生彼此之間的互動交流和思想交流。因此,語文教師要積極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可以在課上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各個小組之間互相討論,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4.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在之前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中,通常情況下教師都占據著主導地位,他們在進行語文教學時,總是傾向于盡可能多地把自己掌握的知識都講給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只能傾聽,只能機械地接受教師所講的知識,課堂氛圍不夠活躍,學生沒有積極地參與其中,直接影響了課堂的教學效果。目前,在教學體制不斷改革的情況下,高中語文的教學也出現(xiàn)了變化,然而還是沒有完全擺脫之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的缺點,因此教學質量很難得到較大的提高。針對這個問題,高中語文老師需要以素質教育的目標為基礎,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語文老師可以吸收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優(yōu)勢,再將現(xiàn)有的先進的教學方式和手段融入到其中。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形勢下,教師可以利用很多先進的手段和媒介來進行教學,例如目前,多媒體在各個學校的教學中都已經得到了普及,語文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制作出形象生動的音頻或視頻來取代單一乏味的板書,這樣不僅可以節(jié)省教師上課寫板書的時間,還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除此之外,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還要注意將理論與實際聯(lián)系起來,鼓勵學生用學習到的語文知識來解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從而讓學生了解語文知識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5.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要想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教師在課上要對學生進行積極地引導,讓他們自己思考,引導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目前,很多高中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普遍應用了情景教學的方式,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進行討論,但是在討論以后,基本上還是由教師給出答案,學生只是對答案進行了記錄。這就影響了情景教學的積極作用,所以,在學生自行討論結束后,教師要讓學生自己總結,從而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進而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結語
高中語文是學生的基礎課程之一,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和能力極其重要。然而目前,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著一些比較普遍的問題,需要所有語文教師共同尋找解決辦法。高中語文教師只有不斷地進行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積極進行思考,才能不斷提升語文教學質量,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才能保證學生在高考的今后的語文學習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朱才英.寓教于樂,寓教于情的高中語文教學策略[J]. 語文學刊. 2012(18)
[2]朱元忠,董莉.新課標下高中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J]. 中學教學參考. 2011(04)
[3]胡明強.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 有效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成效[J]. 文理導航(上旬). 2010(12)
[4]陳玉成.新課程理念下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探究[J]. 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 2010(07)
[5]歐陽波.新教學策略與傳統(tǒng)教法并重——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 知識窗(教師版). 201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