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文
游卡拉庫里湖,忽然感覺到一陣胸悶,腳也有些發(fā)飄,走幾步便氣喘吁吁,直覺告訴我:這是高原反應(yīng)。匆忙照了幾張相,掬幾捧這高原冰涼的湖水洗洗臉,沾點(diǎn)祥瑞之氣,便匆匆返回。在回程的旅行車上,我才想起舊時讀過的《千字文》中有一句話:“金生麗水,玉出昆岡”。有寶玉,必有奇石。據(jù)說昆侖山的河卵石倍受奇石愛好者的青睞,有造型石和圖紋石兩大類,皆為大美之物。
車行至蓋孜河谷,司機(jī)老趙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跟領(lǐng)隊(duì)謝君說:“這條河谷出產(chǎn)美玉和奇石,時間還早,你們是否下車淘淘寶,說不定能帶些美玉奇石回去,也不枉來南疆一趟?!闭f罷,便將車停在路旁。
聽說要淘美玉、尋奇石,我們頓時興奮得手舞足蹈。下車,蜂擁般地向河谷撲去。兩岸陡峭的高山,褶皺縱橫,筋骨錚錚,礫石滿坡,一片灰褐之色。寬闊的河谷里,大大小小的河卵石成群結(jié)隊(duì)地?fù)硐蛳掠危孟袷羌敝ペs一場盛會。隨處都是形體各異的石頭,每塊兒石頭都承載著一個地老天荒的故事。清澈的河水在石塊兒間跳躍著,哼著情歌奔向遠(yuǎn)方。
我們?nèi)鄙俦搴偷难酃猓J(rèn)不出玉石,只能挑選形體奇特的造型石。不一會兒,我便選中幾塊好看的石頭,有的像魚,有的像蛙。就在我蹲在河邊清洗撿到的石頭時,恍惚看見水中一塊灰白色的河卵石上有一個隱約的字。撈出來一看:天啊,一塊不甚規(guī)則的矩形河卵石上,一個墨綠色的隸體的“春”字映入眼簾——字體凹進(jìn),筆畫勻稱,間架合理,呈古樸蒼勁之勢,真乃奇妙絕倫之物。抑制住怦怦的心跳,我丟下所有的造型石,握著這個大自然的精靈,慌慌張張地跑回車?yán)?。先到的幾位旅伴也頗感神奇,連連贊嘆,爭先恐后地欣賞著、摩挲著,愛不釋手。一會兒,其他旅伴也陸續(xù)回來,老張撿到一塊兒“硯臺”,老武帶回一只“雞”,老謝氣喘吁吁地抱回一個大“西瓜”。返程車上,大伙兒你一言我一語,評頭論足,一致認(rèn)為我的這塊兒“春”字石,挾天地之靈氣、人間之渴盼,是名副其實(shí)的昆侖瑰寶。
這塊兒石頭,從山上滾落下來,經(jīng)過億萬年的沖刷磨礪,才被時光大師打造成一枚長20公分、寬10公分、厚僅5公分的充滿活力的小精靈。
世上的文字千千萬,上蒼為何單單選中這充滿綠色生命力的“春”字?世上的游客萬萬千,她為何單單與相隔萬里之遙的我在此相遇?她等候千年,想要告訴我什么?是訴說對綠草茵茵的春之向往,還是要告訴我春在山水間?無論如何,這種美麗的邂逅定然是一種緣分,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千古之緣。
武君為我拍了一張手握奇石的照片。那個溫暖而多情的下午,我與這個大自然的精靈緣定蓋孜河畔。
奇石是“立體的畫”,“無聲的詩”。“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園無石不秀,室無石不雅”,已成歷代達(dá)官貴宦、文人墨客的共識。
讀石難于讀書。人有千種猜測,石藏萬種天機(jī)。石中有藝術(shù),石中有哲思,石中有人生,只是要人讀得懂、悟得透。愛石、癡石,唐宋為最。白居易以平生之學(xué)讀石,悟得深透,以為奇石能喻祥瑞、播福壽,因而園中廣置奇石。他篤信:“石雖不能言,許我為三友”。李德裕閱歷深廣,對石亦抱獨(dú)到情懷:“視之如圣賢,愛之如子孫”。其為官不貪錢財(cái),只愛奇石。他的平泉山莊,奇石聳立,滿目琳瑯。對奇石的癡迷,讓他死難瞑目,臨終叮囑子孫:“以平泉一樹一石與人者,非佳子弟也?!碧K軾也酷愛藏石,是石的知音。在黃州任團(tuán)練副使時,曾在齊安江上用小米換取當(dāng)?shù)匦『迫〉钠媸?98枚。還將表弟送給他的兩塊山石命之曰“仇池石”,并稱之為“稀代之寶也”,并為“仇池石”尋求它石以伴之:“念我仇池太孤絕,百金歸買碧玲瓏”。陸游亦是石癡,對石的理解也深,曾言:“花能解笑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文人愛石,往往因石而悟道通玄,以致神思飛揚(yáng),寫出超越前人的詩詞歌賦,在文學(xué)的天空熠熠生輝。
理有乘除,事有消長。石能福人,亦能害人。米芾癡石,史上有名。在安徽為官時,聽說濡須河邊有一塊怪石,忙請人將其搬進(jìn)寓所,連嘆相見恨晚,隨即沐浴更衣,命人擺供桌、上貢品,向怪石下拜。米芾因之被彈劾罷官。更有甚者,宋徽宗在其把玩的靈璧小峰上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字,命人鐫于峰側(cè),并鈐了御印。終日石不離手,玩物喪志。趙氏子孫因癡迷奇石生生弄丟了一片大好江山。
拳石納五岳,容江河,見滄海。人石相對,可盡悟禪機(jī)。吳承恩觀石達(dá)禪,塑造出上天入地的孫悟空;曹雪芹賞石靈思一閃,孕育出人見人愛的賈寶玉。孟姜女尋夫不遇,山海關(guān)因情化石;沈氏園二情繾綣,斷云石便是愛之創(chuàng)口。今人劉征癡,懂石:“巨石臥灘沙,頗有遺材笑女媧”,“陸離玉佩明珰,月涼風(fēng)靜處,細(xì)鏤潮雪,淡抹云光……多情誰解,向魚鳥漫說洪荒”,抒發(fā)了灘石的不遇之嘆,贊譽(yù)了它甘守寂寞、與清風(fēng)白云為伍、魚鳥蟲蝶為友的淡泊情懷,也是唱給我這塊兒昆侖山“春”字石的一曲贊歌!
歲月把語言鐫刻在石上,演繹成永恒的經(jīng)典。作為山岳的縮影,拳石便具備了山的品格:安泰沉穩(wěn),亙古不變?!秴问洗呵铩费栽唬骸笆善埔?,不可奪其堅(jiān)?!本壌耍藗兺哑媸鳛榘割^清供,以貞節(jié)操,礪心智。夜間,清燈之下,力倦神疲之際,瞄一眼石上綠色的“春”字,眼前便浮現(xiàn)出一片“春草隨意向天綠”的蒼茫,一幅“水色澄艷,魚排荇以徑度;湖光瞻蕩,柳臨水以自妙”的雅致。盎然之春,草木欣欣,滋祥光而生瑞氣,清心目而養(yǎng)天和。由草綠水清的美景,進(jìn)而聯(lián)想到兩千多年前的濠梁之上莊子與惠子的幽默對話,惠子的狡黠,莊子的智慧,令人忍俊不禁。每每想起這兩個善于思考、樂于抬杠、同造化嬉戲的老頑童,我便心生歡喜,滿身倦意不覺隨風(fēng)散去。
江山風(fēng)月,閑者就是其主;草衣木食,心怡便是春天。這,便是這塊昆侖山的“春”字石帶給我的啟示。
(作者單位:河北撫寧教師進(jìn)修學(xu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