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安
初中物理教學中,“提問”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關鍵要素。提問,可以加強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關注,更可以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學習行為中的缺陷,加強自我反思。教師的課堂提問能力與技巧是其教學業(yè)務水平高低的體現(xiàn),有效地利用課堂提問,可以促進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提高。本文就初中物理講堂提問作些分析探討。
一、初中物理課堂提問要體現(xiàn)講授重點
初中物理教學內(nèi)容較為豐富,可是,在初中階段,學生與物理學科初次見面。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有意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使學生找到其思考的關鍵點。課堂提問對于教學重點與難點的提出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教師可以利用提問,引導學生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重要的學習內(nèi)容上。這樣一來,學生在對課堂問題進行思考的同時,就對物理學習難點與重點進行了分析,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比如,在學習《聲音是什么》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提問讓學生關注教學重點。在這節(jié)課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了解聲音的定義,利用提問讓學生發(fā)表自己對聲音定義的看法,促使學生在物理學習中不斷進步。
二、初中物理課堂提問要具有啟發(fā)性
課堂提問要能推動課堂教學活動的進一步開展,促進學生自主思考。因此,初中物理課堂提問要有啟發(fā)性,使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對物理知識進行思考。
比如,在學習《物質的三態(tài)》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課堂問題啟迪學生的思維。對初中學生而言,物質的三態(tài)都可以在生活中碰到。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生活中的現(xiàn)象,讓學生對物質的三態(tài)進行總結。教師可以問學生:“在冷藏柜中,水是什么樣的?夏天,水是什么樣的?水蒸氣是水的什么狀態(tài)呢?”對這些問題,學生可聯(lián)想生活中水的狀態(tài),就可以對物質的三態(tài)作進一步的思考。
三、初中物理課堂提問要循序漸進
初中物理課堂提問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就是課堂提問要由淺入深,利用提問向學生展示一個完整的物理課堂教學思路,使學生明白教師每一個教學行為的意圖。由淺入深的課堂提問,可以使學生從課堂的開始階段,就跟上教師的思路,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同時,不斷深入到物理學習活動中。
比如,在學習《水循環(huán)》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水循環(huán)中的不同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不同的提問,讓學生在思考完一整套問題之后,自主進行水循環(huán)過程的總結。教師可以問學生“小溪中的水來自哪里呢?”學生回答下雨;“雨水來自哪里呢?”學生回答溪流里。“那么二者是怎么轉換的呢?”在一連串的問題之后,學生會認識到水循環(huán)的整個程序,具有總結水循環(huán)相關物理知識的作用。
四、初中物理課堂提問要做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育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原則,教師進行課堂提問時,需要從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能力進行提問。在課堂中,教師最好不要自己提問自己回答,也不要提那些過于簡單,不需要思考就能得到答案的問題。因材施教,以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基礎,提出具有層次性的問題,利用課堂提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積極性。
比如在學習《光的反射》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實驗讓學生對光的反射現(xiàn)象進行觀察。在學生觀察時,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表情,看學生在什么地方存在疑問。教師可對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進行提問:“光的反射表現(xiàn)在哪里呢?”而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這樣提問:“同學們可不可以畫一個光的反射圖呢?”
五、初中物理課堂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
在傳統(tǒng)的初中物理教學中,一些教師會更加關注物理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在課堂上會更加愿意提問這些學生。但是,物理教學是要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師需要給予每一位學生回答問題的權利,為學生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讓學生都可以回答。
比如在講解《摩擦力》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難度適當?shù)膯栴},以滿足全體學生回答問題的需求。比如,教師可以提問“摩擦力與什么因素相關呢?受到什么因素影響呢?在生活中有哪些現(xiàn)象與摩擦力有關呢?”這樣的提問,可以讓學生把物理與生活進行有效銜接,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層次進行回答,給全體學生發(fā)言的機會,讓學生的自尊心得到滿足。
(特約編輯 南 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