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銀昌
中圖分類號:G8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4)11-000-01
摘 要 青少年經常參加田徑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促進呼吸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及其他內臟器官的功能,有利于青少年的身體健康。此外,參加堅持田徑運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受挫能力,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和促進。
關鍵詞 田徑運動 青少年 身心健康 教練員
青少年正處于身體發(fā)育的關鍵階段,經常參加體育運動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田徑運動簡單易學,對場地設施和器械等的要求較低,深受人們的喜愛。田徑運動的走、跑、跳躍、投擲等項目也有利于促進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青少年經常參加田徑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促進呼吸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及其他內臟器官的功能,有利于青少年的身體健康。此外,參加堅持田徑運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受挫能力,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和促進。
一、田徑運動對青少年生理健康的促進作用
田徑運動被稱為“運動之母”,是開展其他各項體育運動的重要基礎。青少年正處于身體發(fā)育階段的關鍵時期,經常參加田徑運動對生理健康大有益處。據第六次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查報告顯示,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呈現緩慢下降趨勢,肥胖檢出率持續(xù)增加,視力不良檢出率繼續(xù)上升并出現低齡化傾向。隨著電腦、智能化手機等電子通訊設備的普及對青少年的誘惑,再加上當代青少年的性格特點,青少年對體育運動的興趣越來越少。隨著陽光體育運動的廣泛開展,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開始走出室外,走到陽光下參加體育鍛煉。經常參加田徑運動對青少年的身體機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田徑運動簡單易學、對場地設施和器材的要求也很低,適合在全國各地的青少年參與鍛煉。以慢跑為例來說,它是一項有氧運動,每分鐘消耗的熱量大約為10-13卡路里,而打網球每分鐘只能消耗7-9卡路里的熱量。對比來說,慢跑消耗的熱量較多,適合被肥胖問題困擾的青少年參與。另外,慢跑能夠促進青少年的心肺功能,還是鍛煉心臟和全身的好方法。相對于慢跑來說,快走更容易堅持一些??熳吣軌蝈憻捛嗌倌甑耐炔考∪?,增強身體四肢與腰腹部的協(xié)調能力,堅持鍛煉還能夠減掉腰腹部的贅肉。青少年經常參加跳躍運動還可以預防骨質疏松,提高全身血液循環(huán)速度。投擲鉛球也可以很好的鍛煉青少年的手臂力量。
二、田徑運動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
田徑運動雖然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諸多益處,但其運動特點決定了鍛煉的枯燥性。當前社會競爭激烈,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青少年總是免不了與其他同齡人被比較。這雖然培養(yǎng)了青少年的競爭意識,但也有可能會使青少年產生一些不良的情緒和心理問題,比如強迫癥、抑郁癥、焦慮癥等問題。參加田徑運動給青少年提供了一個發(fā)泄的機會,讓不良情緒得到釋放。田徑運動的枯燥性決定了能夠堅持參加田徑運動鍛煉的青少年必須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才可以。青少年只要能夠長期堅持鍛煉下去,就能夠磨練自己的意志力,逐漸培養(yǎng)自己吃苦耐勞、勇敢拼搏的精神。青少年在參加田徑運動時能夠有效提高自身的認知能力和智力發(fā)展水平,放松身心,正在運動中體會到樂趣。另外,在田徑項目教學活動的開展時,青少年在參與田徑運動的過程中,有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抗挫折能力與競爭意識,進而增強青少年的心理韌性,這對于青少年今后的工作、生活、學習都具有較大的幫助。參加田徑運動可以讓青少年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評價,正確認識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在運動的過程中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有意識的鍛煉自己,完善自己,全面發(fā)展自身的潛能,促進個人的全面發(fā)展。
三、結論與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讓青少年認識和了解田徑運動對身心健康的促進作用。學校要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激發(fā)青少年對田徑運動的興趣,并自覺堅持進行鍛煉。
(二)學校要指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保證教學課時。深入田徑運動教學改革,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考核評價方式。不僅要注重對青少年運動技術的考核,還要注重對青少年的能力和興趣的評價,從而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
(三)轉變教學模式,注重體育游戲的運用。田徑教練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敢于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將體育游戲融入教學當中,體現出田徑教學的娛樂性、知識性和多樣性。這樣才更符合青少年的性格特點,也活躍了課堂氣氛,師生互動,讓青少年在學習的過程中對田徑運動產生興趣,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和訓練目的。
(四)提高教練員的教學水平。教學經驗是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的,因此,要定期對教練進行培訓,這樣不僅讓教練員擴大了知識面,還能夠讓教練員之間進行溝通和交流,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通過專題教研活動、課題研究、專家講座等多種多樣的形式,促進教練員的知識結構更新,提高教學實踐和理論水平。
參考文獻:
[1] 周天華.我國普通高校田徑教學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6.4(2).
[2] 王維,張麗彥.對高等院校田徑運動走向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4.12(6).
[3] 高鴻輝.普通高校田徑教學隱蔽課的設計[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3.23(2).
[4] 馬先英.我國大學生體育素質三元結構的探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