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建輝
【文章摘要】
作為高中化學課教師,要利用化學實踐課的有效陣子,積極開展有效的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全面提高化學課的學習有效性。其中深入應用“做中學”理論引導學生在操作中學習,在學習中操作,教學效果良好。
【關(guān)鍵詞】
高中;化學實驗課;“做中學”理論
高中化學原本應該是一門在實驗中學習知識的生動有趣的課程,多年來卻被學生們認為是枯燥的,需要死記硬背的科目。一方面于應試教育所用的題海戰(zhàn)數(shù)有關(guān),另一方面也于教師教學中對于實驗課的把握不足有關(guān)系。因此,作為高中化學課教師,要利用化學實踐課的有效陣子,積極開展有效的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全面提高化學課的學習有效性。其中深入應用“做中學”理論引導學生在操作中學習,在學習中操作,教學效果良好。
1 理論基礎
現(xiàn)代美國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以“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jīng)驗的改造”為依據(jù),對知與行的關(guān)系進行了論述,并提出了舉世聞名的“從做中學”的理論。在《明日之學?!芬粫?,他明確提出:“從做中學要比從聽中學更是一種較好的方法?!痹诙磐磥恚皬淖鲋袑W”充分體現(xiàn)了學與做的結(jié)合,也就是知與行的結(jié)合。
杜威認為,真正理解“從做中學”的涵義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因為“活動的概念作為一個重要的教育原則,沒有什么新穎的、驚人的東西。特別是‘自我活動觀念的形式,很久以來就是最高教育理想的名稱。但是,對活動的解釋往往過于注重形式上的和內(nèi)在固有的意義,因此,它仍舊是一個對實際沒有影響的無結(jié)果的理想;有時它變成了空洞的詞句,只在口頭上受到尊崇。要使活動觀念產(chǎn)生效果,我們對它的理解必須廣闊到足以涵蓋包括能力的生長在內(nèi)的一切事情——特別是包括認清所做的事情的意義的能力?!痹诙磐磥恚凇皬淖鲋袑W”時,必須排除由于外部強制或命令的行動、不能將行動的人引入未來更廣闊的領(lǐng)域的行動以及習慣性和機械性的行動。其次,因為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對做事和活動會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做事和從事活動就不能一律化。
2 傳統(tǒng)實驗課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先理論后實驗,忽略了探究的樂趣
傳統(tǒng)的化學實驗證,是教師先進行一階段的理論授課。講清楚相應的基本原理,包括實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有的甚至把整個實驗課的實驗環(huán)節(jié)都在教學前進行了充分的講解,每一環(huán)節(jié)的操作步驟、方法、注意事項,會看到什么結(jié)果、聽到什么聲音,引導什么變化等等。一切全都在理論課堂上進行了充分細致的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顯然實驗課可以提高效率,學生們迅速的完成了實驗,只為驗證之前的已知理論。學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當中,更多的是按步驟操作的機械過程,和看到結(jié)果符合實驗目的的欣然一笑,卻缺少了更多的探究。這就大大的違備了實驗的最初目的。
2.2過分強調(diào)實驗結(jié)果的正確性、準確性,而忽略了失敗中的得失
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過分強調(diào)實驗結(jié)果是否正確、操作是否規(guī)范等等,對實驗結(jié)果正確的操作規(guī)范的就認為是好的,而在操作中出現(xiàn)了失誤,或者與預期不符的就認為是做的不好的。事實上任何事務都是兩面性的,沒成功不一定就沒有可借鑒的地方。也許失敗的案例正好反映另一化學現(xiàn)象。
2.3只有體驗過程,缺乏學習過程。
將實驗課當成是體驗課,驗證課是很多化學實驗課教學的常用方法。而沒有給學生學習的內(nèi)容與空間。使得實驗課沒有成為“做中學”的過程,而變成了“驗證”過程。這是化學實驗課的悲哀。
3 基于“做中學”理論的教學設計
3.1明確任務
下學生下發(fā)任務書,明確實驗的目標。這與其它實驗課的做法沒有太大差別。但是,這里的任務書設計一定要多下功能。不僅讓他成為學生操作的工具書,而是要讓他成為學生的資訊單、筆記。
3.2實驗操作
學生拿著任務書,按照步驟進行操作。關(guān)于操作步驟教師不必事先大費周折的講解,可以寫在任務書當中,讓學生在實驗前先找出操作步驟中的關(guān)鍵點和注意事項,填寫在任務書當中的“實驗基礎”一欄中。
學生在操作過程當中,會看到一定的會學現(xiàn)象,如顏色變化、聲音、氣味等。這時讓學生準確的記錄在任務單當中的“實驗現(xiàn)象”一欄中。無論學生看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不是我們想要的,都要讓他完成實驗,并如實記錄。
3.3理論探究
學生做完實驗,會看到不同的實驗效果?;诖耍瑢W生會懷著很大的熱情想要探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效果。這時學生們就會帶著這個問題去閱讀教師或者任務書中的“資訊單”來獲取相應的知識。當然,關(guān)鍵的知識需要教師進行講解。通過這一重的理論學習,會使學生明確的理解剛剛的實驗現(xiàn)象。對理論的學習也不是憑空而生的,而是鮮活有據(jù)、印象深刻的。
3.4實踐應用
無論是學生還是我們,在學習之后都急于想驗證所學。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學生在尚未離開實驗室之前再做一個驗證性的實驗??梢愿餍〗M統(tǒng)一,也可以各小組不同,也可以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內(nèi)容,經(jīng)教師審核后實驗。教學中,我通常選用后兩種方式。并且讓學生認真設計、認真記錄實驗效果,并向全班同學進行展示匯報。遇到不成功的案例,請全班同學幫助分析原因?;瘜W本身是科學,是嚴謹?shù)?,學生們在實驗中會對這一點有切實的體驗。做錯了也不要緊,恰恰證明了化學實驗的嚴謹性。這里學生們不僅對前面的理論知識有了進一步驗證,對實驗效果印象深刻,同時也給了他們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讓他們對下一次實驗證有著更多期待。
4 效果分析
4.1提高學生對于化學知識本身的興趣
興趣是原動力,有了足夠的興趣學習才能有學習的積極性。因此,通過“做中學”教學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調(diào)動學生對于化學課的學習興趣。高中課程當中,化學課的優(yōu)勢就在于能夠通過實驗來讓學生有切實的感覺。而學生對于實驗課本身的熱情是足夠的。只要加以適當?shù)恼{(diào)動就可以讓實驗課成為化學課的代表,讓學生從愛上實驗課開始,愛上高中化學課。
4.2在實驗課中學理論,使理論學習有據(jù)可依
經(jīng)過重新設計的化學實驗課,已經(jīng)不再是理論課的驗證。而是理論課與實驗課合二為一。以實驗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以理論學習解答實驗中的困惑、再以實驗來驗證理論所學。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才能將化學學習推向知識探究的學習境界。
4.3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
填壓式的學習忽略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而教師往往學覺得教學時間不夠用,是因為教師想把更多的知識講給學生們聽。但是,如果應用“做中學”理論,很多費心費力需要講解的知識,會在學生看到實驗效果之后變得輕松愉快,可以通過閱讀教材自己理解了。
【參考文獻】
[1]梁光明.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shù)裝備. 2010(11).
[2]閆婧杰.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課外延伸現(xiàn)狀及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 2011.
[3]郝生金.淺談中學生應具備的化學實驗能力[J].教育革新. 2009(10)[9]張勇,袁廷新,楊帆.新課程化學實驗功能辨析[J]. 中國教育學刊. 2009(02) .
[4]李艷靈.論新課程化學實驗呈現(xiàn)方式的設計[J]. 化學教學. 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