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的檔案記錄了高校的發(fā)展歷史,記載了廣大師生在各個歷史階段努力拼搏的各種事跡,是檔案文化服務社會的重要資源。四川師范大學立足檔案基礎業(yè)務,加強檔案文化建設,在高校檔案文化公共服務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高校;檔案文化;公共服務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了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各高校檔案館根據(jù)這一精神,積極探索檔案文化在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中的公共服務功能。四川師范大學檔案館加強檔案文化建設,傳承檔案精神,豐富館藏資源,編研檔案精品,加強檔案文化宣傳,打造檔案文化服務平臺,提升檔案文化服務能力,積極融入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突出檔案文化在學校服務定位中的重要作用。
一、堅持引導示范,傳承檔案精神
鄧小平多次強調(diào):“身教重于言教?!睓n案部門是社會公眾了解學校檔案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其自身的引導示范,直接影響著檔案文化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忠誠于黨、服務人民、守護歷史、傳承文明、嚴謹細致、無私奉獻是檔案工作的核心價值觀。
學校檔案館以爭創(chuàng)“管理規(guī)范化、服務效果好”為辦館目標,檔案工作人員以身作則,切實踐行“珍藏歷史、服務現(xiàn)實”的辦館理念,積極為學校和社會提供優(yōu)質的檔案服務。檔案館先后被評為四川省高等學校2008-2012年度檔案工作先進集體、2008-2010年學校創(chuàng)先爭優(yōu)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學校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為民服務示范窗口單位,起到了示范引導的作用,這既是對檔案工作精神的具體體現(xiàn),也是傳播師大核心價值觀的最好方式。同時,學校還每隔兩年召開一次檔案總結大會,評比、表彰和宣傳一批先進典型,達到鼓勵先進、鞭策后進、共同前進的目的。
為將檔案精神融入學校的育人工作,引導社會公眾的精神建設,高校應不斷挖掘、培養(yǎng)、樹立先進典型,用榜樣的力量去詮釋和激發(fā)檔案精神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和巨大動力,用先進典型的人格魅力“把檔案工作者忠于黨和人民的崇高思想、維護歷史面貌的求實精神、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艱苦拼搏的頑強作風一代代地繼承下去,發(fā)揚光大?!保?)
二、豐富館藏資源,打造特色檔案庫
豐富的館藏資源,是發(fā)掘檔案文化,開展公共服務的重要基礎。學校庫藏檔案中,有朱德、胡耀邦等領導人在學校辦學過程中留下的歷史足跡,有抗戰(zhàn)時期東北大學內(nèi)遷三臺艱辛辦學的文獻記載,這些檔案真實地記錄了學校艱苦創(chuàng)業(yè)、曲折發(fā)展、開拓進取等各個時期師大人勤勞建校、辛勤耕耘、教書育人、努力拼搏的光輝事跡,是教育學校師生、引導社會風尚的寶貴財富和深動教材。
檔案館加強和歸檔單位的聯(lián)系,使重要會議、重大活動、重要聲像檔案得到同步管理和按時入庫。在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中,著力打造《四川師范大學名人檔案庫》,先后完成了8位名人原始材料的搜集工作,許多珍貴的實物如手稿、報告、論著、題詞、藝術作品、榮譽證書,以及各種生動的照片,成為一批專家名師為師大發(fā)展改革艱苦奮斗的真實寫照,為檔案文化服務提供了重要的編研素材。這些陳列在校史館的珍貴檔案,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學校師生愛校意識和社會公眾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意識。如姚廷申教授撰寫的教學大綱手稿,字跡工整,內(nèi)容充實、邏輯性強、結構嚴謹、條理清楚,充分反映了他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和勤勉的學術精神;杜道生先生提供的照片和實物,反映了他樸實寬厚、安貧樂道、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品格,對參觀者有很強的的震撼力和感染力,達到激勵學校師生和社會公眾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與內(nèi)在修養(yǎng)的目的。
高校要豐富館藏資源,提高檔案文化服務水平,就要繼續(xù)擴大建檔范圍,做到應建盡建、應收盡收、應存盡存,“不但要監(jiān)督指導所有向檔案館移交檔案的單位建好檔案,而且要幫助指導其他立檔單位也建好檔案?!保?)這樣才能為打造檔案文化精品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以庫藏檔案為基礎,編研檔案文化精品
楊冬權強調(diào):“特別要……深入開發(fā)檔案信息資源,創(chuàng)造更多的服務方式,提供更好的檔案文化產(chǎn)品,為建設和諧文化,鞏固社會和諧的思想道德基礎服務?!保?)《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高校要積極推進文化傳播,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先進文化?!?/p>
檔案館在做好校史、大事記、年鑒、校字文件匯編等基礎編研工作的基礎上,立足庫藏特色檔案,著力編輯了《四川師范大學校史沿革舊照系列》,使師大學子更加明晰學校發(fā)展的歷史脈絡,深刻體會到了學校發(fā)展成果的來之不易,對于匯聚師生開拓進取的精神動力,為實現(xiàn)學校的辦學目標貢獻力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檔案編研是加強檔案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途徑。高校應著眼于學校發(fā)展的需要,著眼于師生的文化需求,“積極發(fā)揮檔案資源優(yōu)勢,科學規(guī)劃一批檔案編研項目,上下聯(lián)動編研一批檔案文化讀物”(4),“充分挖掘檔案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精心選題,創(chuàng)新形式,打造出一批有助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檔案文化精品。”(5)
四、加強校史文化建設,打造檔案文化服務陣地
校史館和校史主題公園是展示一所學校發(fā)展特色、傳承學校歷史、提供檔案文化服務、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平臺。學校校史館主要反映學校從1946年建立川北農(nóng)工學院至今67年的辦學歷史。館內(nèi)陳列的大量珍貴圖片、文獻著作、獲獎證書等實物,記錄了師大杰出人才的成長之路,反映了學校師生“艱苦奮斗、開拓創(chuàng)新”的師大精神。許多優(yōu)秀校友包括李言榮院士等紛紛回母校尋根。省內(nèi)外高校和社會團體先后到校史館探尋學校的文化底蘊和師大精神。校史館成為學校提供檔案文化服務的主陣地。目前,學校“3D校史館”已建成并投入試用,極具立體感,便于操作,趣味性強,更加方便學校師生和社會公眾了解校史校情。校史館在檔案公共服務的主陣地作用更加突出。校史主題公園依照自然山勢,以學校的發(fā)展歷程為線索,以校園步行道為依托,以學校各發(fā)展階段主校門為景觀,系統(tǒng)、客觀、簡要地介紹了學校的發(fā)展歷史、辦學理念和文化底蘊,立意追求人文景觀與自然風景的和諧交融,通過學校發(fā)展的微縮景觀和“時光隧道”讓公眾直觀地了解學校的發(fā)展歷程,再現(xiàn)了學校各個歷史時期重大或重要事件。師生員工及校外公眾在校史主題公園內(nèi)散步游覽之間,便會自覺受到校史文化的熏陶,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目的。
五、加強檔案文化宣傳,營造檔案文化氛圍
檔案文化宣傳是讓檔案文化走近公眾、服務社會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學校在主頁上對師大簡介、歷史沿革、校訓?;招8璧冗M行了詳細的介紹;學校校友會網(wǎng)站上設有校友風采、校史簡史、師大舊照等板塊;學校檔案館網(wǎng)站形成了大事記、檔案制度、工作動態(tài)等專門板塊。學校師生和社會公眾從網(wǎng)站上就能簡單明了地熟悉學校的發(fā)展歷史。同時,學校還在主干道、公寓、校門等地方,設置了大量的宣傳櫥窗,介紹師大精神、宣傳校史名人和學校發(fā)展改革中的大事。在師大講壇上開設《大學之道:四川師大校訓、校風、學風的文化解讀》等講座,將校史文化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傳播給了社會與廣大民眾。
高校還可面向學校師生和社會公眾,開展校史征文大賽、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為檔案文化建設打造新的陣地。同時,還應結合重大節(jié)日、紀念日等活動,發(fā)揮檔案文化在和諧校園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優(yōu)勢,“集中開展一批主題鮮明、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宣傳活動?!ぁぁぁぁぁべN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把面向基層、服務群眾作為宣傳活動的宗旨?!保?)豐富學校師生和社會公眾的文化生活,達到宣傳大學精神、服務社會公眾的目的。
六、培養(yǎng)檔案文化人才,提升文化研究能力
加強檔案文化建設,提高檔案文化公共服務,不僅需要大量的檔案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也同時需要更多的檔案文化研究、普及人才。檔案館工作人員在專研業(yè)務的同時,積極學術交流活動,廣泛吸納各兄弟院校在檔案文化服務方面的優(yōu)秀經(jīng)驗。著力打造一支愛好歷史研究、具有研究能力、熱衷公益事業(yè)的科研團隊,積極申報各級課題,完善激勵機制,將檔案工作人員的編研任務,納入學期考核,并為其提供各種基礎條件和研究平臺,積極“營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和出效益的檔案文化發(fā)展環(huán)境”(7),不斷提高檔案文化的開發(fā)、研究和服務能力。
高校要提高檔案文化服務質量,就要“在檔案工作中更加注重人的工作,注重隊伍建設,用一切辦法調(diào)動人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人的能力和素質”,(8)建立一支政治過硬,紀律嚴明,業(yè)務精湛,服務高效,樂于奉獻的檔案工作隊伍。同時,還應建立檔案文化建設人才交流和培養(yǎng)機制,互派館員參加檔案文化公共服務的實踐,加強檔案文化建設的項目合作,協(xié)同科研,共同推進高校檔案文化的公共服務。
七、加強校地檔案合作,共同推進公共服務
校地合作是高校服務地方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平臺。在學校的發(fā)展歷史上,在綿陽三臺縣、南充市、成都錦江區(qū),以及各支流如鄉(xiāng)村建設學院、西山書院等,在當?shù)囟剂粝铝嗽S多珍貴的檔案資料。2010年,中央電視臺與三臺縣電視臺為拍攝一部反映東北大學在川辦學情況的歷史紀錄片,到學校查詢檔案,學校為其提供了川北農(nóng)工學院和川北大學的檔案材料,為電視臺完成拍攝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在學校檔案工作對外合作規(guī)劃中,明確提出和南充市、綿陽市、錦江區(qū)等地方檔案局共同研究四川師范大學主體支流的起源、發(fā)展與融入史,聯(lián)合開發(fā)出更多更好的檔案文化精品,讓社會大眾感受到檔案文化的獨特魅力。高校還應將最具有文化價值和校本特色的館藏檔案挖掘整理出來,和地方政府共同舉辦檔案文化展,向公眾提供豐富的檔案文化服務,從而實現(xiàn)檔案文化服務水平的提升。
檔案文化公共服務是一項需要各方協(xié)同推進、各項工作密切配合的系統(tǒng)工程,是檔案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一種重要途徑。高校開展檔案文化公共服務,要始終以學校和社會的文化需求為中心,“鼓實勁,干實事,務實效,不尚空談”(9),豐富館藏資源,加強檔案編研,加強校地合作,加強館際交流,積極融入地方文化建設。這樣,才能在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中發(fā)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虹、姬瑞環(huán):《檔案管理學基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2]陳智為、鄧紹興、劉越男:《檔案管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3]肖秋慧:《檔案管理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馮敏(1984.09.09——):男,四川遂寧人,法學碩士,四川師范大學檔案館助理館員。
注釋:
(1)楊冬權:《團結奮斗開拓進取開創(chuàng)檔案工作服務和諧社會建設的新局面——在全國檔案局長館長會議上的講話》(2006年12月14日),《中國檔案》,2007年第1期,第16頁。
(2)楊冬權:《在全國檔案局長館長會議上的講話》(2012年12月25日),《中國檔案》,2013年第1期,第19頁。
(3)楊冬權:《團結奮斗開拓進取開創(chuàng)檔案工作服務和諧社會建設的新局面——在全國檔案局長館長會議上的講話》(2006年12月14日),《中國檔案》,2007年第1期,第14頁。
(4)丁成明:《團結奮進開拓創(chuàng)新不斷提升全省檔案工作科學化水平——在全省檔案局長館長會議上的講話》,《四川檔案》,2013年第1期,第15頁
(5)楊冬權:《在全國檔案局長館長會議上的講話》(2012年12月25日),《中國檔案》,2013年第1期,第19頁。
(6)楊冬權:《在全國檔案局長館長會議上的講話》(2012年12月25日),《中國檔案》,2013年第1期,第19頁。
(7)丁成明:《團結奮進開拓創(chuàng)新不斷提升全省檔案工作科學化水平——在全省檔案局長館長會議上的講話》,《四川檔案》,2013年第1期,第15頁。
(8)楊冬權:《在全國檔案局長館長會議上的講話》(2012年12月25日),《中國檔案》,2013年第1期,第17頁。
(9)楊冬權:《在全國檔案局長館長會議上的講話》(2012年12月25日),《中國檔案》,2013年第1期,第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