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元卿
(南京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南京 210015)
摔跤是一項古老的競技運動。它需要將耐力、力量速度等多種因素相結(jié)合。在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的腳步中,摔跤運動也日趨激烈,摔跤的技術和規(guī)則也在不斷地改變和突破。力量、技術和戰(zhàn)術組成了完整的摔跤競技要素。滾橋得分是古典式摔跤跪撐得分的主要動作,應用越來越頻繁,得分成功率比其它動作都高,所以滾橋技術在古典式摔跤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掌握好這一技術動作將使運動員更容易應用在比賽中,對贏得比賽意義重大。
經(jīng)過對相關問題的學術文章與論文的查閱,將相關資料和文章進行整理收集,成為本論文的理論基礎,并研究分析查閱的相關資歷和書籍。
認真觀察在自身訓練和其他一些水平高的男運動員的運動和比賽,并將訓練和比賽中應用滾橋技術的成功率和數(shù)量記錄下來,通過觀看國內(nèi)外男子比賽的技術錄像進一步說明滾橋技術在進攻中的實用高效性以及多樣變化組合。
將外國的男子摔跤運動員和中國江蘇省的古典式運動員在比賽中使用滾橋技術的各自使用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下面將站立技術和跪撐滾橋技術在技術上進行了對比。
滾橋技術手段配合其他手法使用更能體現(xiàn)其高效性。它的特點有進攻路線變化多、速度快、突發(fā)性強、動作直接簡單,其時間短在比賽中很實用。
夾頸背技術是由上至下自身轉(zhuǎn)動和蹬力帶動對方作曲線運動,這項技術主要分上步備步、轉(zhuǎn)體、蹬腿頂胯、夾頸發(fā)力三個部分,因其技術難度高對實施者體能要求很高,在激烈的短時間比賽內(nèi)不易成功,因其手法變化少,不宜實施。通過調(diào)差研究表明:2007年全國古典式摔跤錦標賽96kg級前八名運動員在比賽中的統(tǒng)計結(jié)果為夾頸背成功率為25%,結(jié)果表明在高水平比賽下,其技術的實用性和高效性較低。
后倒背技術特點以自身轉(zhuǎn)體后蹬力為推動力,由上步、蹬腿、挺腹后倒翻(轉(zhuǎn)體)構成,運動軌跡為曲線運動,對使用動作者在體能素質(zhì)和技術動作速度性要求較高,動作需要有一個蹬腿挺腹舍身的過程,因而在動作難度上要求也較大,根據(jù)調(diào)查表明:2007年全國古典式摔跤錦標賽96kg級前八名運動員應用技術在比賽中的統(tǒng)計,后倒背成功率為20%,該動作的實用性和高效性也是很低的。
潛抱技術動作因其對手相互高壓逼搶實施應用,所以它對動作者的技術動作質(zhì)量和體能素質(zhì)要就很高,因其動作難度較大,在古典式摔跤把位控制嚴謹?shù)那闆r下,這種技術基本不易實施成功。根據(jù)2007年全國古典式摔跤錦標賽96kg級前八名運動員應用技術在比賽中的統(tǒng)計結(jié)果表明該技術動作低效性。
揣技術動作特點主要要求上步備步轉(zhuǎn)體要快,動作要到位,主要由蹬腿、拉臂、低頭協(xié)調(diào)發(fā)力、上步備步組成,爆發(fā)力的蹬腿拉臂、頂胯、低頭由軀體狀態(tài)下完成,揣技術動作對使用動作者的身體柔韌協(xié)調(diào)性和技術熟練性的要求較高,動作難度較大,不易成功。根據(jù)2007年全國古典式摔跤錦標賽96kg級前八名運動員應用滾橋技術在比賽中的統(tǒng)計,揣成功率為0%,由于選擇統(tǒng)計的級別自身體重較大,更難實際,所以成功率略高。從以上技術分析可以看出,滾橋技術在比賽中是最高效的。
抱胸滾橋即雙手搭扣于對手的胸肋部,這個部位較其他部位更容易發(fā)力,發(fā)力點直接作用于對手的支撐點,使其失去防守姿態(tài),導致輸分,且一旦丟分由于部位的特殊性會造成連續(xù)丟分,直接輸?shù)粢痪直荣?。此把位非常適合比賽時出汗不多的情況下,汗多的情況下不宜使用。
抱腰滾橋即雙手搭扣于對手的腰部,這個部位較細,容易控制容易發(fā)力,也容易連接變化,動作的發(fā)力較抱胸要長,對于上步和緊手的要求也稍高。在汗多情況下也不宜使用,在加上腰部是人體較為靈活的部位,容易造成自己的失誤滑到對手身下丟分。對于自身能力的要求高一些。
滾橋中的變相滾橋和假動作滾橋都是運動員智慧的一種體現(xiàn),它是運動員對對手的迷惑和欺騙,讓對手判斷錯誤,露出破綻抓住破綻趁機得分的一種技術,成功次數(shù)也高于其他技術的進攻動作。也由于它對技術的熟練程度和摔跤的智商要求很高,也是高水平的象征。
由于古典式摔跤的特殊性,不允許做腰部以下的技術動作,以及不允許掛、勾、絆對手的腳。所以站立得分相對比較困難,所以比賽的勝負通常表現(xiàn)在跪撐中,站立摔時間為1`30",在雙方在站立沒有得分的情況下,第一局將由紅方運動員先進攻,在指定區(qū)域按照裁判要求高跪撐跪好,進攻運動員上手準備進攻,裁判吹哨開始30"的比賽,得分多的獲勝,如沒有得分,判防守方得1分獲得一局比賽勝利。
跪撐的規(guī)則決定了一方的主動和一方的被動,進攻方占盡優(yōu)勢,這突出了規(guī)則鼓勵運動員多拿分的期望,所以,跪撐能否得分成為比賽勝負的核心,進攻方得分獲勝相對于防守方防守成功獲勝更為有勝算,所以這更加奠定了滾橋這一技術在古典式摔跤中的優(yōu)勢明顯高于其它技術。
通過對古典式摔跤的滾橋技術分析探究顯示,滾橋技術因其在直線進攻路線上直接對抗力較少,動作簡單易用,靈活多變,突發(fā)性強不易防守,動作在進攻路線上比較,活動軌跡以曲線居多,單一且難度大,技術要求含量較高,因此不如直線運動效果快。
滾橋技術在比賽應用中使用最為頻繁,是成功率最高的技術動作,進而更能說明滾橋技術在跪撐摔的應用中,具有進攻的高效性和實用性。
滾橋技術隨著競爭的愈加激烈,摔跤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大程的增加了該技術的實用多變性,它是一項易學易用并具有多種變化的技術動作,它在新規(guī)則的比賽中將更加實用。
滾橋技術在古典式摔跤跪撐摔中是成功率高、使用率高、容易得分、易學易練的動作,平時訓練的過程中應該有針對性的進行加強靈活性、柔韌性、速度等基本素質(zhì)的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加強對滾橋技術的處理及變化的練習,如何根據(jù)練習滾橋技術的新規(guī)則,提高成功得分率。在練習該技術的同時也必須加強其它技術動作的練習,要做到進攻手段多樣連貫,后續(xù)連接組合多樣性,在賽場上能靈活用好該技術,增強其進攻威力,提高自身技術,在平時的訓練中摸索出適應自己的把位的滾橋技術和各種變化的動作,不斷提升自身的把握機會和創(chuàng)造機會的能力,充分發(fā)揮滾橋技術在比賽中的特殊功能,掌握滾橋技術動作,提高動作的技術熟練性,將會在比賽中占有先機,擁有熟練的滾橋技術將能使你能更加順利擊敗對手,希望運動員和教練員更加重視該技術,以更好的為教練員與運動員提供幫助,讓運動員抓住比賽核心,更準確的訓練、比賽,從而取得更好的成績。
[1]易善軍.新規(guī)則對古典式掉跤的影響[J].體育科技,2010(1):59-61.
[2]盧紋岱,朱紅兵.何麗娟,等.統(tǒng)計軟件應用的常見誤區(qū)與解決途徑[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1):122-125.
[3]張華民,鄭海波.古典式摔跤后抱腰滾橋技術統(tǒng)計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06(4):55-56.
[4]羅強.古典式摔跤跪撐技術的趨向[J].體育科技,2003(1):3l-33.
[5]張豪杰.中國棒跤隊參加第18屆亞洲男子自由式跤錦標賽技術統(tǒng)計與分析[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6(5):65-6.
[6]劉勇,張豪杰.摔跤滾橋技術的分析及運用[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2(6):147-148.
[7]胡國宏,王曉偉.古典式摔跤跪撐技術的方向[J].安徽體育科技,2006(6):30-32.
[8]肖海濤.論高等教育學制改革與教育現(xiàn)代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7(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