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海鷹
案例教學法有著生活化和典型化的特征,將其應用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能夠?qū)⒊橄蟮睦碚撝R具體化,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中的重點與難點知識。那么,如何將案例教學法應用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呢?
一、精選案例,突出重點
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選擇案例是實施案例教學法的前提,在挑選案例時要遵循針對性、實踐性、方向性與時效性的原則。例如,在《老師伴我成長》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這樣的案例引入教學:“上課時,小強和旁邊的幾個學生一直在搗亂,于是老師讓小強站起來,到最后一排坐下,而小強卻生氣地坐在座位上不肯動。這時其他的同學也感覺氣氛不對,認為會有沖突發(fā)生?!睂⑦@一案例引入課堂后,教師可以向?qū)W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同學們,如果你是老師,你會有什么想法,你覺得事情會朝哪個方向發(fā)展呢?”這樣不僅可以調(diào)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也能夠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掌握解決問題的辦法。
二、將案例用科學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
任何偏離理論的案例都會導致教學目標與教學內(nèi)容出現(xiàn)脫節(jié)。因此,運用案例教學法時,教師必須將案例與思想品德理論知識密切聯(lián)系起來,同時掌握好案例的呈現(xiàn)時機,采取科學、多樣的教學模式來呈現(xiàn)。案例可以通過故事講解的形式來呈現(xiàn),通過紙質(zhì)資料的方式來呈現(xiàn),應用多媒體教學模式來呈現(xiàn),開展小品、辯論等活動來呈現(xiàn)。
三、開展討論,活躍課堂氣氛
討論是案例教學法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為了保證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效果,教師要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這樣不僅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還可以讓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自由地表達自已的心中所想,提升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初步了解案例,然后再引導學生確定案例的重點與材料之間的關系,最后要求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建議與方法。在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與方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分小組探究、討論。當然,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揮好主導作用,對討論過程進行全程監(jiān)督,及時地為學生答疑解惑,確保討論的順利進行。例如,在《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將有關超生的圖片展示出來,再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明白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不利影響。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逆向思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優(yōu)化教學效果。
四、總結(jié)述評,鞏固教學效果
在進行分組討論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班級討論和交流,具體的交流方式可以按照案例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比如角色扮演、辯論等。此外,在交流過程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記錄發(fā)言內(nèi)容,防止發(fā)言出現(xiàn)重復。等學生討論結(jié)束后,教師要進行總結(jié)評價,對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及時表揚,對于回答不到位的同學則給予一定的鼓勵和建議。
在應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遵循幾個原則:
1.時效性原則。初中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很強,接受能力也很強,因此,教師在選擇案例時應選擇時效性較強的案例。
2.方向性原則。初中階段的學生還處在人生觀與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價值選擇模式與價值思維尚未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還不強,因此,在選擇案例時,教師應選擇一些有正面意義的案例,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實踐性原則。初中階段思想品德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加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成為案例教學的主角。此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將課余的時間利用起來,制訂學習計劃,并讓學生定期匯報自己的學習計劃,以最大限度地促進思想品德教學的順利開展。
4.針對性原則。在案例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案例的選擇要具有針對性。教師可以選擇與課堂內(nèi)容相符的案例,也可以選擇一些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相關度較高的案例,以便引起學生的共鳴,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教師要意識到防微杜漸的重要性,不斷地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與思想道德水平,防止青少年違法犯罪行為的發(fā)生。
總而言之,將案例教學法應用到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可以改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豐富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當然,案例教學法也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對各種案例進行深入的研讀,恰當?shù)剡x擇案例,這樣才能夠發(fā)揮案例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