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小學數(shù)學教學領域已經(jīng)有二十幾個春秋了,我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相當一部分的學生觀察力不強,對周圍的事物沒有留心觀察的習慣。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呢?我在此談談自己在數(shù)學課堂中的一些做法。
一、聯(lián)系實際,激發(fā)學生觀察事物的興趣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跀?shù)學教學中聯(lián)系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可以積極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和觀察興趣,學生對與他們有關的生活現(xiàn)象,尤其是對他們感到新奇的事物興趣特別濃厚。例如五年級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教學,教材中有對生活垃圾的觀察和處理。當我們走在上學的路上,看到一堆堆發(fā)臭發(fā)霉的垃圾,無不產(chǎn)生厭惡之感,無不對那些亂倒垃圾的居民抱以怨言。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討論處理垃圾的辦法。很自然地就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自主去觀察垃圾的種類,進行分類。
二、有的放矢,使學生清楚明白觀察的目的
有一句名言說得好:生活沒有目標,就像航海沒有指南針。而要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并使學生自覺地進行觀察,必須使學生明白觀察的目的所在。只有方向明確了,學生才會用心地去觀察。在教學中,可以根據(jù)課程內容的重點和難點,適當設置一些有趣的觀察點。以六年級數(shù)學課本中的內容為例,在教學圓環(huán)的面積時,以學生家里爐蓋為觀察點,(火爐在我們這個地方基本上是每家都有,爐蓋的內圈是一個圓,外圈是一個圓環(huán))讓學生觀察火爐蓋的的形狀特點,然后把內圈拿出,剩下的外圈的面積怎么算。
三、遵循學生思維特點,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寫道:“觀察對于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這里,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學生需要理解和識記的東西越多,他在周圍自然界和勞動中看到的各種關系和相互聯(lián)系就應當越多。然而學生的觀察是無心的,是完全憑自己的眼睛所對到之處隨意進行觀察,因此教師要授之以法,學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觀察方法,才會從觀察的事物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例如,我在教學三年級上冊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時,先讓學生從整體上觀察教室輪廓,再從每個部分去觀察,墻面、墻面上的每一塊瓷磚都是觀察點。
學生的身上存在缺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培養(yǎng)學生知識能力養(yǎng)成的領路人的教師缺乏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正如葉圣陶所說:“培育能力的事必須繼續(xù)不斷地去做,又必須隨時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會成功。”
作者簡介:陳傳舉,男,1968年6月出生,大專,就職于貴州省福泉市龍昌中心小學,研究方向:小學數(shù)學教學。
?誗編輯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