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斌
默讀是閱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閱讀教學中,根據(jù)教學情況靈活運用默讀不僅可以使閱讀的形式多種多樣,使閱讀教學顯得不再簡單枯燥,而且默讀在促進學生靜默思考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它可以加強學生思考的深度,進而提高閱讀效果,《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默讀被忽視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那么怎樣讓默讀在閱讀教學中展示出自己的風采呢?
一、感知性默讀——把握主要內(nèi)容
默讀有助于學生思考和整體把握,在閱讀教學中,對于一些篇幅較長的課文,在整體感知環(huán)節(jié),教師讓學生進行默讀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教學時,教師要引領(lǐng)學生通過默讀俯瞰全篇,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nèi)容。
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莫泊桑拜師》一課時,由于課文較長,為了使學生對課文有個整體感知,我提出了以下默讀要求:1.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2.莫泊桑向誰拜師?為什么要向他拜師?3.文中主要圍繞拜師寫了哪些事?在教師默讀問題的引領(lǐng)下,學生迅速展開默讀,不僅大致了解了文本的內(nèi)容,而且也解決了教師提出的問題,有助于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整體感知。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課文內(nèi)容較長,教師要充分留給學生默讀的時間,使學生在默讀問題的引領(lǐng)下,潛心默讀,靜靜思考,只有這樣,學生在把握文本內(nèi)容時思路才會更清晰,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文本,把握文章內(nèi)容,也只有默讀,才能使默讀真正促進學生的思考學習,進而提高閱讀效果。
二、梳理性默讀——理清文章脈絡(luò)
默讀有利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luò),對于有些文章來說,只有理清文章脈絡(luò)才能為深入研讀奠定基礎(chǔ),而默讀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途徑,它可以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把握文章思路,理清文章線索,明白文章主題。
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第十冊《鄭和遠航》一課時,文章重點描寫了鄭和第一次遠航的經(jīng)過,為了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認識,我讓學生默讀課文,找出描寫鄭和第一次遠航的部分,并且反復默讀,根據(jù)鄭和遠航的經(jīng)歷讓學生以“揚帆起航——友好交往——戰(zhàn)勝兇險”為小標題把課文分為三個層次,這樣一來,由于有了小標題引路,學生經(jīng)過默讀很快就梳理了文章脈絡(luò),找到了和文章小標題對應(yīng)的段落,為接下來的精讀課文奠定了基礎(chǔ)。在這里,默讀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促進靜心思考,在梳理文章脈絡(luò)時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對于高年級篇幅較長的文章來說,教師要善于通過默讀,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理清文章思路,為精讀課文做好準備。
三、研讀性默讀——精讀文本內(nèi)容
默讀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在精讀課文時,對一些重點部分可以通過默讀讓學生反復想,仔細揣摩,邊默讀邊圈畫、批注,從而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從膚淺走向深入,從模糊走向清晰,同時也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感受更加深刻。
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第八冊《三顧茅廬》一課時,為了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劉備是怎樣誠心誠意邀請諸葛亮的,我讓學生先默讀課文,邊默讀邊畫出描寫劉備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并且在旁邊寫下自己的閱讀感受,然后再進行交流,在教師的引導下,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默讀批注思考,有學生在“離諸葛亮的住處還有半里多路,劉備就下馬步行”這句話旁邊寫道:“他這是怕馬蹄聲,馬叫聲驚擾了諸葛亮,真是誠心?。 庇袑W生在“自己輕輕地走過去,恭恭敬敬”等詞語旁邊批注道:“劉備為了邀請諸葛亮真是費盡了辦法,辛苦了,太心誠了,太感人了?!本瓦@樣,學生在默讀時不斷地批注和圈畫,不僅體現(xiàn)了“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古訓,而且在這種默讀的過程中也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咀嚼性默讀——體會文章情感
默讀有助于學生體會文章情感,文章不是無情物,一字一句總關(guān)情。在閱讀教學中,每篇文章都凝聚著作者深切的情感,而這些情感只有讓學生自己去揣摩、體會,才能有比較深刻的認識,默讀對于學生精思、體會具有顯而易見的效果。
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第十冊《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一課時,為了使學生體會到彭德懷殺害大黑騾子前后那復雜矛盾的心情,我主要采取了抓住文中關(guān)鍵詞句反復揣摩咀嚼感受的教學方法,首先讓學生默讀課文,并且從文中找出“怒吼,發(fā)火,深情,不耐煩”等詞語分別出現(xiàn)在文中什么地方,然后再讓學生結(jié)合上下文想一想這些詞語表達了彭德懷什么樣的感情,最后在學生反復默讀咀嚼的基礎(chǔ)上說一說自己的閱讀感受,這樣處理,可以使學生在默讀中真正走進人物內(nèi)心,進而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不能包辦代替,默讀是高層次的閱讀形式,它可以由文本的表面語言直接深入到文本的精神層面,從而真正實現(xiàn)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恰當?shù)哪x,使學生在默讀中內(nèi)化情感、提高認識,進而提升閱讀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南通市如東縣岔河鎮(zhèn)岔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