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大鵬(武漢體育學院健康科學學院,湖北武漢430079)
朋輩咨詢在運動員心理咨詢中的應用與思考*
祝大鵬
(武漢體育學院健康科學學院,湖北武漢430079)
為了提高運動心理咨詢的效率,促進運動心理咨詢的發(fā)展,研究提出了在運動心理咨詢中引入朋輩咨詢的設(shè)想。從運動員朋輩心理咨詢的意義,朋輩心理咨詢員的組成、選拔與培訓,運動員朋輩咨詢的形式和內(nèi)容,朋輩咨詢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等方面,論證了朋輩心理咨詢在運動員心理咨詢中應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為我國運動心理咨詢的開展提供一種新的思路。
運動心理咨詢;朋輩咨詢;運動員
朋輩咨詢的原義是指具有相同背景或是由于某種原因使具有共同語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觀念或行為技能,以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教育方法。心理咨詢領(lǐng)域最早對朋輩咨詢進行了概念界定,并針對朋輩咨詢的操作方法、評價指標與標準等問題開展了相應研究。
人本主義的哲學思想和心理咨詢理論是朋輩咨詢的重要理論基礎(chǔ)。因此,朋輩咨詢的核心理念強調(diào)關(guān)注來訪者自身的情緒體驗,認為來訪者自身具有自我成長和發(fā)展的內(nèi)部動力,并且這種內(nèi)部動力是解決來訪者心理問題的關(guān)鍵因素。
在本世紀初國內(nèi)心理學研究者提出朋輩心理咨詢的概念后,朋輩咨詢逐步由心理咨詢領(lǐng)域擴大到思想政治教育領(lǐng)域。目前朋輩心理咨詢主要應用在高校的大學生心理咨詢中,在實施的形式、原則和咨詢員的選拔制度上都形成了比較成熟的模式。在運動心理咨詢領(lǐng)域,朋輩咨詢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而隨著我國競技體育的發(fā)展以及國家提出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的目標背景下,各級運動隊對運動心理咨詢?nèi)瞬诺男枨笤诓粩嘣黾?,但是目前我國專業(yè)化的、熟悉運動專項的、具有運動心理咨詢師資質(zhì)的人才還比較匱乏,遠遠不能滿足運動隊的需要。這種狀況一方面難以保障運動心理咨詢的效果,另外也不利于運動心理咨詢的健康發(fā)展。因此,開拓新的運動心理咨詢途徑已經(jīng)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邱芬等人(2007)研究指出,完善心理技能訓練方法,突破評價心理技能訓練有效性的傳統(tǒng)方式是今后運動心理技能訓練的重要研究方向。有學者(張軍,2007)提出,在遵循人性化、實用化、整體化原則的基礎(chǔ)上,采取各種適宜的方法進行咨詢與訓練,將會取得較好的效果。
因此,在運動隊中引入朋輩咨詢,幫助教練員和運動員解決各種心理問題,對于運動員的心理發(fā)展和運動表現(xiàn)能力的提高,對于運動心理學人才隊伍的發(fā)展和運動隊實際問題的解決都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1.1 運動員朋輩咨詢隊伍的組成、選拔和培訓
1.1.1 朋輩咨詢隊伍的組成、選拔
朋輩咨詢隊伍的組成主要由運動心理學專家、優(yōu)秀運動員和教練員組成(圖1)。承擔心理咨詢工作的運動員由運動心理學專家和教練員共同考察、確定。首先是向運動員介紹擔任朋輩心理咨詢員的意義和基本條件,要求其具有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技巧、過硬的心理素質(zhì)、合理管理時間的能力、高質(zhì)量完成自己訓練學習任務的能力、良好的人際溝通技巧以及健康的心理等。曾海等人(2005)研究認為,人格魅力、心理健康、認知功能是運動心理咨詢師的重要個人素質(zhì),是影響咨詢效果的關(guān)鍵因素。符合基本條件的,并且愿意參加朋輩心理咨詢活動的運動員可向教練組提交申請,申請書里提供自己的基本信息,包括成長、學習經(jīng)歷、競賽經(jīng)歷及自己的優(yōu)勢等。
根據(jù)申請人提供的申請,教練組會同運動心理學專家對申請人進行嚴格的面試,面試主要考察申請人是否具備成為咨詢對象學習榜樣的條件,特別是溝通技巧。被錄用的朋輩咨詢員與教練組簽訂相關(guān)協(xié)議,運動隊對心理咨詢員的工作要給予一定的報酬或獎勵。相應的,心理咨詢員也要定期向教練組匯報工作總結(jié)。
圖1 朋輩心理咨詢結(jié)構(gòu)圖
1.1.2 朋輩咨詢隊伍的培訓、督導
被錄用的新朋輩咨詢員必須學習由運動心理學專家組織的朋輩咨詢員培訓課程。培訓課程安排在每個集訓周期之前。培訓課程的內(nèi)容有朋輩咨詢員的角色和職責、咨詢對象的需要、咨詢模式和方法、運動心理技能訓練方法與技巧、運動員常見訓練競賽心理問題及解決辦法、競賽訓練壓力管理技巧、人際溝通技巧等,目的是使他們掌握朋輩咨詢的基本原則、方法和技能。只有培訓合格的運動員才能獲得朋輩咨詢員上崗資格。
基于運動隊訓練和競賽的實際需要,以及運動員自身的發(fā)展需要,朋輩咨詢員的職責主要有:(1)遵守“競賽成功計劃”的活動原則,保證心理咨詢目標的實現(xiàn);(2)每周向咨詢對象提供一個科目的咨詢;(3)幫助咨詢對象發(fā)展良好的學習應用心理訓練的習慣和技巧;(4)幫助咨詢對象確認運動心理學專家所能夠提供的專業(yè)促進服務;(5)每周向教練組上交所提供咨詢服務的工作報告;(6)參加咨詢過程中的“運動心理學專家—咨詢員—運動員”專題講座;(7)參加每期的朋輩心理咨詢員培訓課程;(8)確保咨詢質(zhì)量的不斷提高。
在新朋輩咨詢員培訓后,運動心理學專家還為他們提供不間斷的培訓和活動,例如咨詢中召開一次“運動心理學專家—咨詢員—運動員”見面會議,每個月召開一次朋輩咨詢員經(jīng)驗分享會,為朋輩咨詢員發(fā)放《朋輩咨詢實施手冊》等。另外,運用過程和總結(jié)性評價、定量和定性的評價對朋輩咨詢過程進行監(jiān)督。例如要求朋輩咨詢員每周向教練組或運動心理學專家提交咨詢時間、內(nèi)容、地點和咨詢對象的心理、行為進步表現(xiàn)等各種記錄;向咨詢對象發(fā)放心理問卷反饋輔導質(zhì)量;對咨詢對象的訓練、競賽表現(xiàn)情況進行跟蹤和評價。
有學者認為,監(jiān)督的作用一是使朋輩咨詢員對自己的咨詢能力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不斷提高咨詢技巧和水平,如遇到無法咨詢的情況,及時將咨詢對象轉(zhuǎn)交給運動心理學專家或其他咨詢員;二是讓咨詢對象了解在朋輩咨詢后的訓練、競賽進步情況,激勵其更加有效訓練;三是便于教練組對朋輩咨詢員的表現(xiàn)進行過程和總結(jié)性評價,及時掌握朋輩咨詢員和咨詢對象的情況,并在不同周期朋輩咨詢員表現(xiàn)評價結(jié)果的基礎(chǔ)上,決定其是否適合繼續(xù)參與朋輩咨詢。
1.2 運動員朋輩咨詢的形式和內(nèi)容
國內(nèi)朋輩心理咨詢的形式大多采用以朋輩心理咨詢員參與為主、運動心理學專家督導為輔的心理咨詢和心理訓練模式,咨詢內(nèi)容主要包括競賽心理、人際關(guān)系處理、運動技能學習和社會適應等。有學者(李欣,2010)認為,這也是評價運動心理咨詢師工作績效的重要指標。主要可采用以下形式。
1.2.1 運動員朋輩團體咨詢與朋輩個體心理咨詢相結(jié)合
運動員朋輩團體心理咨詢是指在具有相應資質(zhì)的運動心理學專家的督導下,選取在運動員群體中具有共性的問題,召集具有此類問題的運動員組成團體或小組,通過運動員共同探討、心理訓練和朋輩咨詢者引導等方式,發(fā)揮團體成員自身的力量和團體動力來解決存在的共性問題。朋輩團體心理咨詢的形式包括團體活動、游戲、辯論等趣味性較強、輕松活潑的活動。朋輩團體心理咨詢,對運動員在訓練、競賽中常見的心理問題的解決是有效的,如怎樣提高自信心、如何處理運動員之間、運動員與教練員之間的人際關(guān)系、如何調(diào)整競賽情緒等。另外,由于運動員朋輩團體心理咨詢所創(chuàng)設(shè)的輕松和諧氛圍,也有助于運動員之間良好人際關(guān)系的建立,對于提高運動隊的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
運動員朋輩個體咨詢是指朋輩咨詢者針對來訪者的問題采取的個別心理咨詢。通過個體心理咨詢,了解來訪者在訓練、比賽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或困惑,幫助其分析原因,提出建議,共同制定可行的解決方案,及時幫助來訪者解決問題,避免由于心理問題對運動員的訓練和比賽造成負面影響。
同時,朋輩心理咨詢者在幫助其他運動員共同分析問題,尋找原因、制定解決問題方案的過程中,不但提升了自身的心理調(diào)節(jié)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促進了隊員之間良好人際關(guān)系的建立,實現(xiàn)了“助人—自助”的良性循環(huán)。
1.2.2 廣泛開展心理知識的宣傳普及與心理特色活動
依托運動隊由運動心理學專家督導,朋輩心理咨詢員主持在運動隊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互助活動,是運動員朋輩心理咨詢的重要形式。在運動隊中充分發(fā)揮運動員朋輩咨詢員的積極性和帶動作用,利用網(wǎng)絡(luò)、電視等媒介,結(jié)合重大體育比賽中的經(jīng)典案例和運動員自身競賽經(jīng)歷,宣傳、普及運動心理學知識。另一方面,通過專家講座、心理劇、辯論會、知識競賽、心理游戲、心理電影欣賞等靈活多樣的形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幫助運動員建立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提高運動員應對生活、訓練和比賽中應激事件的處理能力。
1.2.3 注重朋輩心理咨詢與心理專家督導機制的有機結(jié)合
運動心理學專家具有長期從事運動心理學理論研究和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相對于朋輩心理咨詢員來說,能夠快速高效地處理運動員訓練、競賽、生活中的心理問題。因此,有必要將朋輩心理咨詢與心理專家督導有機結(jié)合起來。在朋輩心理咨詢員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可以及時向心理專家尋求意見和建議,對所遇到的問題進行評估、診斷,制定合理的應對方案,有效解決咨詢對象的問題。另外,同一個運動隊中,朋輩心理咨詢員之間也要定期進行溝通和交流,相互分享咨詢心得以及遇到的問題,通過這種交流提高咨詢員的咨詢技巧和實踐經(jīng)驗。張凌(2007)研究指出,團隊意識和同行交流是運動心理咨詢師的主要勝任特征。
2.1 堅持價值中立性原則
朋輩心理咨詢員由于自身成長經(jīng)歷和認知水平的局限,在咨詢過程中可能遇到自己未經(jīng)歷過的或者和自己經(jīng)歷有較大差異的問題和情境,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隨意做出主觀判斷,則可能會誤導來訪者,或者給出缺乏可操作性甚至是錯誤的建議。因此,合格的運動員朋輩心理咨詢者在咨詢過程中要保持價值中立。另一方面,朋輩咨詢員如果與咨詢對象在運動隊中存在某種利益沖突或競爭的話,也需要咨詢員在咨詢過程中摒棄這些利益沖突,保持價值中立。
朋輩心理咨詢主要是通過幫助來訪者澄清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建議、共同制定解決方案,而解決問題的核心在于來訪者自身,因此,朋輩心理咨詢者要避免將自己的主觀判斷強加給來訪者或者迫使來訪者接受自己處理類似問題的方法。
李欣等人(2007)認為,心理咨詢者的倫理準則要求其在咨詢過程中獨立思考、自主判斷、平等對待每一位來訪者。Gordin(2004)也認為堅持價值中立原則是運動心理咨詢?nèi)藛T的道德原則之一。
2.2 不要盲目給予咨詢對象建議
雖然經(jīng)過選拔當選為朋輩心理咨詢員的運動員在運動水平、心理能力和專業(yè)知識等方面具有較大優(yōu)勢,但由于先天遺傳和后天成長經(jīng)歷的不同,朋輩心理咨詢員和來訪者在認知、情感和經(jīng)歷上均存在明顯差異。
另外,對于同一競賽心理問題,作為咨詢員的運動員和作為咨詢對象的運動員的認識是不一樣的。比如對于賽前競賽焦慮,咨詢員可能認為是由于來訪者缺乏比賽經(jīng)驗而焦慮,而來訪者實際可能是因為不合理的目標定向?qū)е逻^度焦慮。
因此,來自于咨詢員自身經(jīng)歷的建議通常對于咨詢對象是不合適的。咨詢員除了給予關(guān)注和理解之外,重要的是引導咨詢對象依靠自身的力量認識到問題產(chǎn)生的真正原因,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2.3 在咨詢過程中要富有同感
人本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羅杰斯認為,心理咨詢的關(guān)鍵是咨詢者在咨詢過程中對來訪者的表達要保持無條件積極關(guān)注,并營造真誠、信任的積極氛圍。人本主義認為個體是理性的,在適當?shù)膬?nèi)部和外部環(huán)境的作用下,個體會從內(nèi)部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并產(chǎn)生解決問題的內(nèi)部動力;另外,該理論還認為個體可以依靠自身的努力通過自我教育、自我引導進而達到自我實現(xiàn)的目標。
人本主義理論是朋輩心理咨詢的重要理論基礎(chǔ)。運動員朋輩心理咨詢認為運動員通過隊友、朋友等無條件的積極關(guān)注,在朋輩創(chuàng)建的輕松和諧的溝通環(huán)境中使來訪的運動員依靠挖掘自我潛能分析、尋找產(chǎn)生心理困擾的原因,并在朋輩咨詢員的幫助下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和措施,實現(xiàn)解決問題、提高自身能力的目的。
在同感狀態(tài)下,朋輩心理咨詢員和來訪者由于存在共同經(jīng)歷而產(chǎn)生情感共鳴,并將這種情感傳遞給對方,這種同感使來訪者體驗到深刻的被理解之后的釋放感。為了在朋輩心理咨詢員和來訪者之間產(chǎn)生更深刻的同感,首先要求朋輩心理咨詢員運用自己所學的心理學知識,結(jié)合所從事運動項目競賽實踐的經(jīng)歷和體驗,以來訪者內(nèi)心感受為切入點,深刻體驗來訪者的內(nèi)心情感體驗;其次,結(jié)合運動專項和自身經(jīng)歷,以通俗易懂的運動專業(yè)言語準確地表達對來訪者內(nèi)心體驗的理解,引起雙方心理上的共鳴;第三,在產(chǎn)生同感之后,積極引導來訪者對其特定心理感受作進一步的分析和反思,幫助其尋找問題產(chǎn)生的根源;最后,對于咨詢方式的選擇,要根據(jù)咨詢對象的特點,做到因人而異。
2.4 首先處理咨詢對象的內(nèi)心情感
對于咨詢中涉及的各方面問題,咨詢對象都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情感反應。因此,處理咨詢對象的情感反應是咨詢員在解決具體問題之前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
咨詢員需要為咨詢對象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關(guān)愛的環(huán)境,使咨詢對象在沒有壓力和戒備的狀態(tài)下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在心理咨詢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很多咨詢對象的咨詢案例中,咨詢對象的需要有時候就是希望有一個可以信任的人來傾聽和分享他們在生活、訓練和競賽中的各種心理困擾。
作為咨詢對象的隊友,在處理其情感問題時常常會遇到困難,有時候還會涉及到運動員的個人隱私,而咨詢員的個人生活閱歷使他們很難合理地解決問題。因此,咨詢員在處理情感問題時需要注意的是:首先,在處理咨詢對象的內(nèi)心情感時,咨詢員避免使用貶義的或者評價性的詞語;其次,咨詢員要使用更具體、更簡單的詞語,避免對咨詢對象做出主觀診斷;第三,咨詢員要對咨詢對象的語言及非語言表達同等重視,尤其是兩種信息表達不一致的情況下要對這些差異進行澄清和確認。
2.5 不必為咨詢對象的利益承擔責任
朋輩心理咨詢員的主要職責是為來訪者創(chuàng)造一個同感的、支持的咨詢環(huán)境,對來訪者保持無條件積極關(guān)注,幫助來訪者處理心理相關(guān)的認知和情感,引導來訪者依靠自身力量來解決問題,而不是代替來訪者解決問題。因為咨詢對象的心理問題通常會涉及到訓練、競賽本身以外的其他方面,比如一個競賽過度焦慮的咨詢對象,其焦慮情緒出現(xiàn)的原因在于擔心在競賽過程中使用興奮劑被查出,從而受到嚴厲處罰。對于此類咨詢對象,咨詢員能做的就是從心理咨詢的角度幫助咨詢對象克服競賽焦慮情緒。至于咨詢對象在競賽過程中使用興奮劑被查處而受到嚴厲處罰不是咨詢員的職責范圍,也不必為此承擔任何個人責任。
根據(jù)目前國內(nèi)運動心理咨詢專家數(shù)量遠遠不能滿足運動隊心理咨詢實踐需要的矛盾現(xiàn)狀,為了提高運動員對運動心理咨詢的認可度和學習的積極性,營造重視運動心理咨詢、學習運動心理知識和應用運動心理技能的良好氛圍,繼而提高運動心理咨詢的效率,促進運動心理咨詢的發(fā)展,本研究在國內(nèi)首先提出了在運動心理咨詢中引入朋輩咨詢的設(shè)想。從運動員朋輩心理咨詢的意義,朋輩心理咨詢員的組成、選拔與培訓,運動員朋輩咨詢的形式和內(nèi)容,咨詢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等方面論證了朋輩心理咨詢在運動員心理咨詢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為我國運動心理咨詢的開展提供一種新的思路。
[1]王思斌.社會工作專業(yè)化及本土化實踐[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99.
[2]邱芬,姚家新.現(xiàn)代運動心理技能訓練研究現(xiàn)狀及未來走向[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7(2):44-48.
[3]張軍.整合運動心理咨詢的理論和實踐研究[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7(5):17-19.
[4]張凌.我國運動心理咨詢師勝任特征模型的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Application of Peer Counseling i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of Athletes
ZHU Dapeng
(Physical Science Dept.,Wuhan Sports Univ.,Wuhan 430079,Chin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port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counseling,the paper proposes to introduce the peer counseling into sports counseling.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athlete peer counseling,form,selection and training of peer counselor,form and content of athlete peer counseling and problems of the peer counseling.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application of peer counseling in athlete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port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 China.
sport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peer counseling;athlete
G804.8
A
1672-268X(2015)05-0062-04
2015-09-02)
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EEA12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