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瑋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低效化現(xiàn)象越來越普遍,這反映出作文教學中的各種問題,筆者將結合實例談談小學語文作文課堂教學的低效化現(xiàn)象及對策。
一、寫作素材的挖掘低效化
造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低效化的一個最直觀的原因就在于學生們對于寫作素材的挖掘能力非常欠缺,這也是很多學生在習作時覺得無話可說、不知道從何下筆的最主要原因。想要克服這個障礙,教師很有必要引導學生們更好地挖掘生活中有價值的寫作素材。高質量的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們找到寫作的源泉。寫作的源泉簡單來說就是寫作素材的來源,這也是學生習作中的一大障礙。學生們自己在作文時首先面臨的難關就是無從下手,學生不知道從何寫起,寫些什么,這個問題是許多學生共有的困擾。
培養(yǎng)學生對于寫作素材的挖掘能力可以從許多方面展開。教師要充分挖掘課文中的習作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課文中蘊含著極其豐富的可供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習作的資源,這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陣地。教師可以采取情節(jié)擴展式、并開展一些有意思的班級活動,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記錄習慣,也能夠借助這種形式很好地引導學生們更積極地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價值的寫作素材。
二、情感表達的引導低效化
情感表達不僅是一篇習作的主體,也是決定一篇文章質量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情感表達往往是學生的軟肋,情感表達引導的低效化也很明顯,這一點是很有必要積極做出改善的。隨著學生們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隨著互聯(lián)網世界讓人和人之間實現(xiàn)了更好的聯(lián)結,學生們也開始慢慢接觸到成人世界。有些信息對于學生的影響是積極的,例如學生可以透過這些信息極大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與視野。有些信息卻不是這個時期的學生們適于接受的,這會讓孩子們提前進入這個大千世界,會讓孩子們過早地喪失童真,喪失獨立看待與理解這個世界的能力與視角。
對于學生的情感表達進行積極有效的引導非常重要,教師要使作文教學更為多樣化,要借助靈活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表達欲望。小學生們普遍愛聽故事,尤其愛聽老師講的有意思的故事。根據(jù)小學生的這一特點,教師可以在指導他們寫作時講述一些自己的有意思的經歷和一些發(fā)生在身邊的故事來感染他們,誘發(fā)他們敞開心扉,與老師產生共鳴,從而寫出飽含真情實感的文章。
三、作文教學缺乏耐心
導致作文教學低效化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另一個因素是許多教師在作文教學時都缺乏耐心。作文教學很需要耐心,這是毋庸置疑的。無論是進入到哪個時期,作文教學都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因為作文對于學生的綜合語言素養(yǎng)與語言應用能力要求是很高的。小學階段的學生們本身的知識體系還在建構中,如何能夠讓他們借助僅有的這些語言基礎較好地表達自己,同時還能夠一定程度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這需要教師們有充分的耐心,需要讓教學過程循序漸進地展開。
教師們要一步步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與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可以借助好的教學模式慢慢深化學生的語言功底。模仿是兒童的天性。鑒于兒童普遍受知識、經驗、情感等因素的局限,思維中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模仿是他們的一種心理需求,也是兒童學習語言的基本途徑之一。模仿又是學習的最初形式。小學階段的作文正處于起步階段,學生的語言基礎也還在積累的過程中。因此,在作文教學中,完全可以以范文引路,采取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指導學生從仿寫起步學習作文,這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范文可以直觀地告訴學生如何運用語言文字來反映客觀事物,傳達內心感受。從中,學生也可以領悟到許多實用的寫作方法,豐富自己的語言,為他們今后的寫作提供材料,從而打下比較扎實的寫作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鹽城市鹽馬路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