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峰
摘要:在民族音樂傳承的過程中,假聲具有重要的意義。假聲通常有兩種功能,也就是真嗓子功能與假嗓子功能,民族聲樂的演唱需要將兩者結合起來。筆者就假聲在民族聲樂演唱與教學中的價值進行簡單分析,希望對假聲有進一步的了解。
關鍵詞:假聲 民族聲樂演唱 價值
在聲樂表演的過程中,不管演唱者具有何種身份,健全的嗓子通常都會有兩種功能:真嗓子功能與假嗓子功能。真嗓子功能在現(xiàn)在被稱為是重機能,假嗓子稱為輕機能。聲樂中被稱為是真假聲,戲曲中稱為大嗓、小嗓或者是大本腔、二本腔。假聲廣泛應用于聲樂演唱中,并且對聲樂演唱具有重要的影響。同時,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假聲也被廣泛的應用。但是教學對假聲的重視和研究還不夠深入。同時假聲在民族聲樂教學中應用價值成果不夠突出。現(xiàn)如今只有極少數(shù)的文章對假聲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論述。因此,為促使假聲在教學中的價值得以充分的體現(xiàn)出來,就需要明確其重要性。
一、假聲的概述
在歌唱演唱中,假聲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但是在聲樂藝術界內(nèi)對真假聲的界定目前還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但是從學者不同的觀點中我們可以看出演唱者在發(fā)假聲的過程中,聲帶只會產(chǎn)生輕微的震動,聲音變得短薄,并且受到氣息的沖擊,兩聲帶不會緊密相貼,在其中產(chǎn)生一梭形裂縫。但是從演唱者發(fā)出假聲的特點就可以很清楚看出,假聲聲帶在處于運動狀態(tài)的情況下,就可以將其稱為假聲功能,但是不能作為假聲的定義。人體所發(fā)出的聲音主要是通過聲帶與共鳴腔共同作用產(chǎn)生。演唱者在演唱的過程中若需要發(fā)出細小的聲音就需要通過共鳴震蕩才能產(chǎn)生一定的音量與音色,進而促使聲音具有一定的表現(xiàn)力。由此可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聽到的聲音都是共鳴以后的聲音。發(fā)聲者的聲音頻率只有達到一定的高頻狀態(tài)后才會產(chǎn)生頭腔共鳴。聲帶在假聲功能狀態(tài)下達到高頻狀態(tài)才會產(chǎn)生共鳴,進而形成聲音。因而,我們通常將假聲稱為頭聲。
二、假聲在民族音樂演唱與教學中應用
通常情況下,人們將具有中國氣派的歌曲都稱為中國民族聲樂。依據(jù)我國音樂欣賞習慣與美學研究,只要在聲樂表演中能夠?qū)⒚褡逍愿癖憩F(xiàn)出來的藝術表演都被稱為是“民族演唱法”。音樂學界通常都會將民間歌曲、藝術歌曲、改編歌曲劃分為民族歌曲。但是對于民族聲樂又有一些不同。
(一)假聲在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應用
由于民族聲樂的作品不相同,真假聲在其中的應用比例也各不相同。首先,民間歌曲。民間歌曲在藝術表演中通常具有旋律、節(jié)奏簡單以及音域狹窄、樂句短小等特點。民間歌曲通常會將某地方的或者某個民族的特點表現(xiàn)出來。演唱者在演唱民間歌曲的過程中聲音必須具備甜美、親切以及明亮。因此,在此過程中演唱者需要減少假聲的使用比例,增加真聲的應用比例。其次是改編歌曲、藝術歌曲。改編歌曲通常都是在原始民間歌曲或者是民間音樂基礎上進行加工改造而成的。雖然歌曲有所改變,但是其還會帶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與民族風格。但是在表演上比原始歌曲的難度更大。藝術歌曲在作品技巧方面具有較大的難度。演唱者在演唱的過程中需要控制花腔等技巧。在聲音把握方面真聲的應用范圍更廣。
(二)假聲在民族聲樂教學中的應用
依據(jù)作品不同,真假正在其中的比例的也各不相同。同一部作品在聲樂演唱中不同的嗓音類型真假聲混合的比例各不相同。產(chǎn)生這種結果的原因主要在于產(chǎn)生聲音的條件不相同。在聲樂演唱中,真假聲的混合有多種,但主要存在幾種參照。首先,真嗓型。該類嗓型聽上去音量偏大,聲音中具有濃厚的真聲色彩。聲音體較為結實、剛勁有力。因而,在聲樂練習中應當對此加以利用,保留聲音中得真生色彩。其次,真假混合型。這種嗓音在表演中音量稍顯小。在發(fā)音中具有一半真聲一半假聲的特點。因而在聲樂練習中保留聲區(qū)的自然狀態(tài)就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最后,假嗓型。假嗓型與其他類型的嗓型不相同。音量小,音色較為柔和,高音部分表現(xiàn)得較為輕松,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假嗓型要求演唱者具有高音花音的技巧。因而,在教學訓練中,需要對假嗓型加以訓練。在聲樂演唱中混入較多的假聲,才能夠?qū)⒙曇舻募记膳c優(yōu)勢表現(xiàn)出來。
三、假聲在民族聲樂演唱與教學中的價值
假聲在聲樂演唱與教學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其主要表現(xiàn)在:第一假聲是擴寬音域、統(tǒng)一聲區(qū)的重要方法。演唱者在演唱的過程中需要通過歌曲技巧等必要條件,在聲音中不能沒有假聲??梢哉f假聲是演唱者正確使用聲帶的基礎。第二假聲具有豐富的藝術表現(xiàn)力。在民族聲樂演唱中,把握好假聲在其中的比例,就能夠讓欣賞者產(chǎn)生共鳴,假聲在聲樂演唱中可表現(xiàn)出或明、或暗、或強、或弱等音色特點。第三假聲對延長藝術壽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演唱中如果沒有假聲任何藝術作品就會表現(xiàn)出短命的特點。生活中,無論是歌唱還是說話,假聲在其中具有重要的影響。第四假聲對合理運用中華民族聲樂技巧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
四、結語
總而言之,假聲在聲樂演唱中應當掌握恰當?shù)谋壤?。假聲是任何一種歌唱表演都需要應用到的。依據(jù)歌曲類型的不同,風格的不同,假聲在其中產(chǎn)生的效果也不相同。因而演唱者在民族聲樂表演中應當對假聲進行很好的應用。
參考文獻:
[1]巴魯.蒙古族長調(diào)民歌色彩區(qū)的音樂特色比較[J].內(nèi)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09,(02).
[2]片意欣.論“假聲”的作用與訓練[J]. 漳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3).
[3]王燕.假聲在民族聲樂演唱與教學中的價值[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