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昭錄 劉莉
(1,貴州省黔西縣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 551500;2,貴州省黔西縣農(nóng)牧局 551500)
淺述禽白血病的發(fā)生與流行
彭昭錄1劉莉2
(1,貴州省黔西縣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 551500;2,貴州省黔西縣農(nóng)牧局 551500)
禽白血病是養(yǎng)殖業(yè)較為常發(fā)的疾病,本文介紹了禽白血病的相關(guān)研究、發(fā)病因素、流行病學等知識,為凈化禽白血病提供參考。
禽白血病;流行病學;防治
禽白血?。ˋvianLeukosis,AL)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LeukosisVirus,ALV)引起的多種腫瘤性疾病的總稱,主要以造血細胞惡性增生為特征的一類傳染病,它包括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成紅細胞性白血病、成髓細胞性白血病、血管瘤病、骨髓瘤病、骨化石病等[1]。禽白血病病毒屬于反轉(zhuǎn)錄病毒科、腫瘤病毒亞科、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的成員。根據(jù)病毒囊膜糖蛋白的抗原差異、病毒干擾試驗、宿主范圍和基因組的分子生物學特性,由雞分離的ALV劃分為A、B、C、D、E和J6個亞群[2]。禽白血病導致腫瘤的自然病例主要是由A、B亞群引起;C、D亞群導致的腫瘤鮮有報道;J亞群是一類新的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于1991年由Payne[3]首次從肉雞種群中分離鑒定,主要引起肉用型雞的骨髓瘤病。E亞群屬于內(nèi)源性禽白血病病毒,沒有致瘤性。由于目前尚未研制商品化的禽白血病病毒疫苗,對雞群的監(jiān)測和篩選是控制白血病的主要方法,因此了解禽白血病的流行病學,對凈化禽白血病有較為重要的意義。
自然感染情況下,ALV的感染可分有毒血癥而無抗體(V+A-);無病毒血癥而有抗體(V-A+);有病毒血癥又有抗體(V+A+); 有病毒血癥而無抗體(V+A-)[4]。先天感染的胚胎對病毒發(fā)生免疫耐受,出殼后成為(V+A-),此類雞血液和組織病毒含量很高,成年時母雞把病毒傳給子代,有相當高的比例,是重要的傳染源。有病毒血癥的母雞個體生殖系統(tǒng)內(nèi)都有病毒存在,以輸卵管的蛋清分泌部病毒含量最高,在產(chǎn)蛋時候病毒會感染胚胎而造成雞胚的垂直感染。電鏡研究表明感染雞胚的許多器官都有病毒粒子,尤其在胰腺腺泡細胞內(nèi)有大量病毒聚積[5],這些病毒粒子具有很高的傳染性,通過新孵出的雛雞的糞便排毒[6],又可引起水平感染。
根據(jù)自然傳播方式的不同,可將ALV分為外源性和內(nèi)源性病毒。內(nèi)源性ALV一般無致病性。外源性ALV有兩種傳播途徑,經(jīng)蛋從親代向后代垂直傳播和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在個體之間水平傳播,相對于其他外源性ALV,J亞群病毒比其它外源性亞群有更快更強的水平傳播能力[7]。其中垂直傳播是主要的傳播方式,它足以使病毒代代相傳。水平傳播不易,因為病毒在外界因素下容易失活,例如高溫、紫外線照射。病毒粒子在雞體外存活時間相對較短。因此大多數(shù)雞是通過與先天感染雞的密切接觸而被感染。也可通過被污染的物體、器材,還可通過飼養(yǎng)員污染的手在輸精、去冠、修趾斷喙過程中感染。
公雞和母雞對外源性ALV都易感染,母雞在本病的流行中起主要作用,而公雞僅起次要作用,不影響對后代的先天感染的速率。不同雞群對不同亞群ALV易感程度也不一樣,一般認為蛋雞群對A亞群病毒較為敏感,肉雞群較易感J亞群ALV。流行病學研究結(jié)果表明,所有品系的肉用型雞對ALV-J都易感。還沒有發(fā)現(xiàn)對腫瘤病毒遺傳抵抗品系雞的存在。但不同品系的雞感染ALV-J后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情況有明顯的差異。肉用型雞和蛋用型雞對ALV-J感染的免疫應(yīng)答反應(yīng)也是不同的,至今還沒有發(fā)現(xiàn)對J亞群病毒有遺傳抵抗力的任何品種。
綜上所述,禽白血病有其獨特的流行病學特點,其發(fā)病病程較慢,多呈隱形發(fā)展,而待出現(xiàn)典型臨床癥狀時則難以治療,因此在平時飼養(yǎng)中應(yīng)重視監(jiān)測凈化,在引種中應(yīng)嚴格進行篩選,才能做好禽白血病的防治工作。
[1]Calnek B.W.Disease of Poultry (Nineth Edition)[M].Ames,Iowa,USA,1991:334-380.
[2]Simon P.Fenton;Maddula R.Reddy;Trevor J.Bagust.Single and concurrent Avian Leukosis virus infections with Avian Leukosis virus-Jand Avian Leukosis virus-Ain Australian meat-typechickens[J].Avian Pathology,2005,34(1):48-54.
[3]PayneL N,Howes K.Eradication of exogenous avain leucosis virus from commercial layer breederlines[J].The Veterinary Record,1991,128(1):8-11.
[4]辛朝安.禽病學[M].第二版.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3:113-114.
[5]Ziege l.R.F.1961.Morphological evidence of the association of virus particles with the pancreaticacinar cells of the chick[J].J Natl Cancer Inst,1961,(26):1011-39.
[6]Burmester,B.R.The shedding of the virus of visceral lymphomatosis in the saliva and feces of individual normal and lymphomatous chickens[J].Poult Science,1956,35:1089-1099.
[7]楊玉瑩,葉建強,趙振華,秦愛建,顧玉芳.J亞群禽白血病病毒內(nèi)蒙株的分離與鑒定[J].中國病毒學,2003,18(5)45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