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明 申惠敏
(長治市畜牧獸醫(yī)檢驗檢測中心,山西長治 046000)
黑色素皮質(zhì)素受體1(MC1R)基因與鳥類羽色
杜曉明申惠敏
(長治市畜牧獸醫(yī)檢驗檢測中心,山西長治046000)
鳥類羽色的表型跟黑色素皮質(zhì)素受體1位點有很大關系,即MCIR(Melanocortin Receptor1,MC1R)。其位點基因不同,羽色也有一定的差異。本文將對MCIR基因的定位、突變、作用機理等做出相關內(nèi)容闡述,并對其研究方向提出相關意見。
鳥類羽色黑色素皮質(zhì)激素受體1
由于鳥類中黑色素種類和分布不同,導致鳥類羽毛種類也多種多樣。黑色素主要分為棕黑色素和真黑色素2種。其中棕黑色素呈紅色和黃色,是一種可溶于堿的顆粒,而真黑色素又包括黑色、褐色2種,相對于棕黑色素來說不易溶于堿。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牛、馬、豬、雞等動物的“擴展位點E”和“鼠灰色位點A”跟2種色素合成的分布、數(shù)量有很大關系,其中鼠灰色位點A僅對鳥類毛囊周圍有所影響,根據(jù)空間、時間上來具體決定真黑色素合成情況;而在拓展為點E上的MCIR基因則與毛色有很大的關系。本文對MCIR基因做出以下介紹:
黑色素皮質(zhì)激素受體形式較多,在不同細胞上所發(fā)揮作用也有所不同,比如在腎上腺皮質(zhì)細胞、黑色素細胞或者免疫系統(tǒng)中都有不同特點。一般將存在于黑色素細胞中的黑色素皮質(zhì)激素受體稱為“黑色素皮質(zhì)激素1(MC1R)”,又稱“促黑素細胞激素受體(MSHR)”。Robbins 等人測定了E座位上攜帶不同等位基因的小鼠的MC1R基因,該基因序列和所編碼受體的藥理學特性與E座位保持一致,從而證實了E座位編碼MC1R,淺黑色(Eso-3j)鼠在第二功能域處(第274個核苷酸位置)有一點突變,產(chǎn)生組成型活性受體;煙色(ETOB)鼠該基因在第一環(huán)處(第206個核苷酸位置)有一點突變,產(chǎn)生了過度活性受體。栗色馬的MC1R基因在第83個密碼子處(第二跨膜功能域內(nèi))發(fā)生有錯交突變,苯丙氨酸代替了絲氨酸。有關牛上E等位基因、動物毛色變化之間的關系也有相關內(nèi)容報道。1996年Takeuchi等人第一次克隆成功雞的MC1R基因,而且證明了MCIR基因被Extendeds black[E]位點編碼。不久發(fā)現(xiàn)雞MCIR基因不同,所影響雞的羽色也有所差異,并對雞、鼠的相同MCIR基因突變做出相關探究,發(fā)現(xiàn)所對應的色素變異也有所改變,從而大膽推測雞、哺乳動物之間基因調(diào)節(jié)機制大體類似。Theron等人發(fā)現(xiàn)鵪鶉MCIR基因突變于雞類MCIR基因較為相似,而Kerje等人通過研究也發(fā)現(xiàn) MC1R基因突變與雞羽色變化有很大關系。這對基因研究結果又充分證實了這一說明,即MCIR基因對羽色變化、色素合成有很大的關系。
通過對小鼠遺傳學研究發(fā)現(xiàn),MC1R是獨特的、雙功能控制受體。它由a-促黑色素皮質(zhì)素激活,其拮抗物為Agouti蛋白,這兩方面影響導致哺乳動物表皮顏色發(fā)生了一定變化。隨著近幾年基因工程的不斷發(fā)展,對MCIR基因研究也有了一定了解,通過動物基因研究也發(fā)現(xiàn)了很多MCIR基因突變現(xiàn)象。而MCIR基因突變也使機體缺失了一部分功能,比如紅色豚鼠沒有MCIR基因,表皮顏色很難再發(fā)生變化?;蛘呒t色幾內(nèi)亞豬沒有MC1R基因,無形中使機體一個蛋白質(zhì)失去活性。而黑白花牛MC1R基因缺失,則使其喪失了皮膚變紅的功能。紅色Norwegian牛和Holstein牛中發(fā)現(xiàn)相同堿基的變化,這也有可能說明引起基因突變的原因可能較為類似。不過也有部分動物毛色與MCIR基因沒有多大關系,比如紅色狐貍,推測可能狐貍毛色與某些活性蛋白突變有很大關系。
MC1R基因與雞羽毛顏色變化有很大關系。比如Thr71Met和 Lys92Glu屬于黑色Rock Cornish雞的一種變異現(xiàn)象,可初步判斷第二跨膜區(qū)的Lys92Glu、Rock Cornish雞的黑色素兩者之間有很大關系;黑色素氨基酸也由于Lys92Glu發(fā)生了相應變化。
Takeuchi 等發(fā)現(xiàn)雞MC1R 基因第 92 位(E/K)的氨基酸突變的存在,對應全黑的羽色,另外第 33 位(C/Y)和第 244 位(L/ P)的突變導致雞全身一致的紅-黃羽色。Theron 等檢測 4 種野生鵪鶉中的MC1R 基因多態(tài)時發(fā)現(xiàn),第92 位 E/K 在全黑羽色鳥的MC1R 基因中至少有一個等位基因,而全黃羽鳥的MC1R 基因中沒有檢測到此等位基因。
已對豬的MC1R基因完成定位,通過PCR-RFLP技術可檢測不同品種、不同皮色的豬群的基因。Mariani等人構建了豬的6號染色體圖譜,經(jīng)圖譜分析,將毛色擴展座位E定位在6號染色體的短臂末端,靠近端粒取。Takeuchi S 等確定了雞的 Extendeds black(E)位點為 MC1R 的編碼基因。雞的 MC1R 位于 11 號染色體上,有 314 個氨基酸,與哺乳動物在 64%的序列上的同源,并且發(fā)現(xiàn)在鼠中一個引起 MC1R 組成型活性突變,導致全黑毛色的Somber-3J 鼠的 MC1R 的 GIu92Lys 突變在雞中也存在,并且也對應全黑的羽色。根據(jù)MCIR在雞、鼠中的相同色素合成表現(xiàn),大致推斷MCIR基因功能調(diào)節(jié)在雞和哺乳動物中是相同的。Theron E 等檢測了四種野生 Bananaguits(香蕉鶴鶉)中的 MC1R 位點的多態(tài)時發(fā)現(xiàn):一個錯義突變 GIu92Lys 在全黑羽色鳥的 MC1R 基因中至少有一個等位位點,而在全黃羽色的鳥的 MC1R 基因中沒有檢測到此等位位點。這種方法在雞、鼠中實現(xiàn)所引起的毛色、羽色變化是相同的,即基因對毛色、羽色均有所控制和影響。
通過基因研究發(fā)現(xiàn),MCIR基因與擴展位點E有很大關系,屬于G蛋白耦合受體中最小的一個。Mountjoy等人在體外環(huán)境下擴增了兩個編碼G蛋白耦合受體的亞克隆,這兩個克隆只在黑色素細胞和腎上腺皮質(zhì)中得到表達。發(fā)現(xiàn)它們即為編碼MC1Y基因和ACTH-R(促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受體)的基因。從而進一步證實了MC1R為G蛋白耦合受體家族成員之一。MC1R是促黑色素細胞素(MSH)的受體,它們二者結合實現(xiàn)了對毛色的調(diào)控。促黑色素細胞激素(MSH)是屬于多肽類激素,當激素與細胞膜上的受體(G-蛋白)結合時,激活膜上的cAMP酶系統(tǒng),產(chǎn)生cAMP,進一步激活酪氨酸激酶,活化細胞質(zhì)的粗面內(nèi)質(zhì)網(wǎng)及游離核糖體上合成的酪氨酸酶,將酪氨酸催化成多巴胺,這樣隨著多巴胺含量有效釋放黑色素。假設黑色素細胞中酪氨酸酶含量較少,那么多巴胺、多巴醌相應進行轉化,從而出現(xiàn)棕黑色素有所增加。同樣,真黑素可通過過量的多巴醌、多巴胺來合成,這樣便會出現(xiàn)不同毛色、羽色和不同類型的動物。
不同哺乳動物具有相同MCIR基因所決定的特征已做出相關介紹,鳥類MCIR基因、哺乳動物色素調(diào)控機制有一定的研究關系,所以對于MCIR基因對真色素數(shù)量影響來研究參考文獻
動物毛色、鳥類羽色、人類發(fā)色和膚色等有著重要意義。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對MCIR基因認識的不斷提高和研究,其位點檢測將為動物品種資源的利用、保存等方面提供可靠支持和參考。未來發(fā)展將以先進分子生物技術為導向,結合基因工程技術來共同研究和完善動物基因研究,從表型方面又充分了解MCIR基因和用途,將動物毛色、鳥類羽色作為遺傳標記來進行研究,在選擇交配時可將毛色作為參考依據(jù)來有效選擇品種,或者為了滿足人類愛好,通過雜交來實現(xiàn)多種毛色,培養(yǎng)出不同顏色、品種的動物。
[1] 方美英,吳常信.豬的毛色遺傳[J].中國畜牧雜志,2002,38(2):51-55.
[2] Kijas J M H,et al.Melanocortin Receptor(MC1R)Mutation and coat color in pigs[J].Genetic,1998,(150):1177-1185
[3] Mountjoy K G,Robbins L S,Mortrud M T,et al,The cloning of a family og genes that encode the melanocortin receptors[J].Science,1992,(28):1248-1251.
[4] Primus E.Mullis,Transcription factors in pituitary development[J].Molecular and Cellular Endocrinology,2001,(185):1-16.
[5] Oliver,G.,Mailhos,A.,Wehr,R.,Copeland,N.G.,Jenkins,N.A.,Gruss,P..Six3,a murine homologue of the sine oculis gene,demarcates the most anterior border of the developing neuralplate and is expressed during eye development[J].Development,1995,(121):4045-4055.
[6] Mariani P,et al .The Extension Coat Color Locus and the Loci for Blood Group O and Tyrosine Aminot rans ferase Are on Pig Chromosome 6[J].Journal of Heredity,1996,(87):272-276.
[7] Robbins L S,Nsdeau J H,Johnson K R,Kelly M A,Roselli,Rehfuss l,Baack E,Mountjoy K G,Cone R D.Pigmentation phenotypes of variant extension locus alleles result from point mutations that alter MSH receptor function[J].Cell,1993,72(6):827-834.
[8] Walther,C.,GrussP..Pax-6,a murine paired box gene is expressed in the developing CNS.Development,1991,(113):1435-1449.
[9] Hermesz,E.,Makcem,S.,Mahon,K.A.Rpx:a novel anterior restricted homeobox gene is progressively activated in the prechordalplate,anterior plate and Rathke’s pouch of the mouse embryo[J].Developmen,1996,(122):41-52.
[10] Takeuchi S,Suzuki H,Yabuuchi M,et al,Molecular cloning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chick melanocortin-1receptor gene[J].Biochim Biophys Acta,1996,1306(2-3):122-126.
[11] Thomas,P.Q.,Johnson,B.V.,Rathjen,J.,Rathjen,P.D.Sequence,genomic organization,and expression of the novel homeobox gene Hesx1[J].Biol.Chem,1995,(270):3869-3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