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雅
重慶市萬州區(qū)紅光小學
禮韻飄香,靜待滿園花開
胡俊雅
重慶市萬州區(qū)紅光小學
“博學于文、約之以禮”我校一直把“禮”的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核心,圍繞“自我教育,自能學習,自主發(fā)展”的辦學特色為手段,不斷豐富德育內容,努力開拓德育新局面。本文通過三個教育案例,力圖體現(xiàn)“禮”的教育背景下,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慢育人的藝術。
禮文化;德育;自我教育
有一種愛叫放手,有一種教育叫靜待花開……這是我在德育工作的實踐與反思中的真切感受!教育原本就是一種等待的藝術,需要有水滴石穿的耐性?!安粚W禮、無以立”,在孩子們知禮、明禮、守禮的自我教育成長歷程中,做一個快樂的見證者,幸福的守望者。我時常警醒自己:教育,需要等待!慢一點,放慢欣賞孩子成長的腳步;等一等,等到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紅光小學大隊部是一個溫暖的、充滿正能量的集體,隊員們都把大隊當成可愛的家,享受著愛與被愛的幸福,在感受愛的同時,他們也時常在想怎樣才能更出色的為伙伴們服務,成為助推校園文明禮儀的使者?正因為“禮”文化的感召,一年一屆的大隊干部競聘活動才會如此的精彩激烈,如此的深入人心。新學期伊始,孩子們熱情洋溢的自薦信便堆滿了我的辦公桌,有闡述現(xiàn)實與夢想的、有呈現(xiàn)個人光榮史的,還有制定工作計劃的,更讓我欣喜不已的是在一大堆自薦材料當中,盡然還出現(xiàn)了自己制定崗位職責的;能夠讓隊員們上電視展示自己,著實讓他們沸騰了,競選決賽通過紅領巾校園電視臺面向全校師生進行現(xiàn)場直播時,孩子們興奮不已,在競選演講環(huán)節(jié),我聽到的是孩子們相互加油、鼓勁,彬彬有禮祝福彼此的溫暖話語,在才藝展示過程,我看到的是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共同進退、禮讓他人的感人畫面……”在“禮”的教育與責任的驅使下,孩子們的崗位責任意識,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精神,以及自我認識、自我肯定、自我定位的主體覺醒,讓我真正體會到放手的快樂,慢慢的,我聽到了花開的聲響。
啟示: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會永不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自己和集體相連時才會有力量。在“給學生以自尊,還學生以自主”的教育理念下,在禮文化創(chuàng)建的大環(huán)境中,充分給學生提供進行自我展示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進取意識,讓學生增強自信心,進而提高自我發(fā)展的能力,在集體中發(fā)揮“鯰魚效應”,放大自己、成就自己、影響他人,達到營造一個知禮守禮、健康快樂、實力強大的集體的目的。
至今我仍清晰的記得對“自主十分鐘”自我教育模式的探索源自于三年前跟孩子的一次對話得到的啟示,從那一該起我意識到教育是雙向的,必須重視傾聽孩子心底的聲音,給他們訴說內心的舞臺。首先在五年級進行試點,我們在嚴格執(zhí)行國家關于小學生每天在校時間規(guī)定的前提下,將每天下午的課堂縮短為35分鐘,在開課前10分鐘作為自我活動時間,在這10分鐘內,學生以文明禮儀為內容自主確立一項主題,如:課堂禮儀帶來的收獲、評選上禮儀之星的經歷、最值得學習的一項文明習慣……學生通過不斷反思并記錄自己的學習成長歷程,一學期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站上講臺與大家分享與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隨后我們把“自主十分鐘”推廣到全校。一石激起千層浪,每到此時,只要我路過教室,都能看到孩子們內容豐富的表演,聽到他們稚嫩卻自信的聲音,掌聲、歌聲、歡笑聲此起彼伏……此時此刻,我是幸福的,欣喜于孩子們的點滴進步,見證著他們在自我教育下的茁壯成長,讓我不由的放慢了教育的腳步,醉心于一路花開的美景。
啟示:
為強化在“禮”的教育背景下,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我們十分強調讓學生親身經歷、上臺去講、動手去做,從而使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獲得對于實際的真實感受,內化成行動,從而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我們的出發(fā)點就是讓學生在這十分鐘有一個放松的時間,讓學生走進個性化學習,鍛煉多項能力,在放松的同時受到一次心靈的洗禮與觸動。這樣讓學生的觸動與震撼延續(xù)下來,可以最大限度地抵抗自身的惰性、懶散與陋習。真正讓孩子們從“自主十分鐘”活動中尋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的那份責任,為自己的前進增加內在的動力,在不斷積累和潛移默化中成為一個彬彬有禮的少年。
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是教師無法教給學生的,只能提供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鍛煉,在實踐中培養(yǎng)。為此我們主動為孩子們搭建起平臺,增設了“校長小助理”這一特色崗位,讓孩子們在課余時間,配合校長們的日常工作,從教學、德育、安全、衛(wèi)生等多方面入手出謀劃策,共同參與共同管理,讓學生督促學生,養(yǎng)成文明守禮的好習慣。因為懂得,所以等待……一段時間下來,我欣喜的發(fā)現(xiàn)孩子們懂得了換位思考,理解了管理者的良苦用心,在體驗中收獲著文明禮儀的良好習慣,收獲著感悟后的成長,也收獲著理想與信念。
啟示:
“成才路,須奠基,樂奉獻,做主人……”,教是為了不教,管是為了不管。讓學生主動發(fā)展是關鍵,這既是能增進學生主人翁意識與責任感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最重要,但也是最難實施的部分,教師就要學會放手。當然,學生的自我管理不是“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獨來獨往,而是“我是學校主人翁”的積極參與。我們的校長小助理不僅制定周個人文明禮儀奮斗目標,還制定周校級文明禮儀奮斗目標。讓大家都有一種參與管理學校的意識和欲望,使自主管理成為每個小助理自覺自愿的行為,讓知禮守禮成為一種習慣,讓自我發(fā)展成為可能。
一個微笑就是花園,一聲問候就是春天;一種關懷就是溫暖,一個理想就是明天。相信長期堅持對學生進行“禮”的自我教育,這個過程就有可能穩(wěn)定下來,在個體身上轉化為一些可貴的品質,最終形成具有自信、自強、自立、自尊品質的獨立人格,彰顯紅光學生自信有為、彬彬有禮的特有氣質,讓每一位學生主動和諧的發(fā)展。
[1]《理解德育論》中國社科陳志興2013-09-01
[2]《德育讀本(禮義篇繪圖珍藏本)》二十一世紀出版社蔡振紳譯者:深藍2011-07-01
[3]《德育與班級管理》基于標準的教師教育課程改革新編教材系列南京大學出版社段章劉月芳2014-01-01
[4]《德育古鑒》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出版社201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