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學章程“學生本位”理念的思考

      2015-01-31 00:39:52張志國王帥英
      中國輕工教育 2015年5期
      關鍵詞:學生本位章程職能

      張志國 王帥英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天津 300193)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各類高校應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規(guī)定管理學校?!睘榱寺鋵嵑谩毒V要》提出的要求,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扎實推進大學章程制定工作,分別于2011年11月、2013年9月頒布了《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第31號令)、《中央部委所屬高等學校章程建設行動計劃(2013—2015年)》,并要求在2015年底前全部高校必須完成章程起草工作。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國內高校開始重視大學章程,紛紛積極著手章程制定工作。筆者認為,在大學章程的編制過程中,應結合學校發(fā)展和高等教育發(fā)展趨勢,體現學生本位的理念,促進高等教育質量的提高。

      一、學生本位的內涵

      學生本位包含五個方面的含義:即以學生為本,發(fā)現學生的價值,挖掘學生的價值,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發(fā)揮學生的力量。

      以學生為本是由教育事業(yè)根本目的決定的。教育事業(yè)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和怎么培養(yǎng)人,換言之,要以學生作為教育事業(yè)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自始至終要為學生發(fā)展著想、為學生發(fā)展服務。

      發(fā)現學生的價值就是要給予學生應有的地位、作用與尊嚴。學生是一個個具有獨立思想的鮮活生命,而不是冷冰冰的機器,在教育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學生具有主觀能動性,具有自我發(fā)展的能力,學生的發(fā)展高度最終決定于學生本身,誰也無法替代,我們能做的也是必須做的就是通過構建平臺提供發(fā)展空間,引導學生不斷地發(fā)現自身價值,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

      挖掘學生的價值就是要發(fā)現學生具備的潛能。每一個學生都具有一定的潛能,潛能是將學生培養(yǎng)成人才的前提條件,因為有了潛能才有這種可能性。在教育過程中,我們必須認可學生潛能的存在,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充分開發(fā)學生的潛能,使其潛能成為實實在在的能力。

      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就是要在進行共性教育的過程中,承認和尊重學生的個性,引導學生合理地發(fā)展個性。

      發(fā)揮學生的力量就要使學生身心兩個方面的力量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身體健康狀況得到持續(xù)的改善,心理素質得到鍛煉,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二、堅持學生本位是大學職能的原點

      2005年,溫家寶總理在看望錢學森的時候,錢老感慨說:“這么多年培養(yǎng)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yǎng)的大師相比?!卞X老又發(fā)問:“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yǎng)不出杰出的人才?”這就是引起學術界和教育界深刻反思的“錢學森之問”。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會忍不住問一句“我們的高等教育怎么了?”究其原因是大學原點職能弱化造成的,學生本位逐漸被官本位、教師本位所取代。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大學職能愈加豐富,由單純的人才培養(yǎng),逐漸賦予了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不同方向的職能。大學職能逐漸豐富說明了千年以來大學發(fā)展的歷史軌跡,是大學適應社會需要的發(fā)展結果,同時也成為推動大學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因為得到社會的重視和認可,才有了源源不斷的資金和政策的支持,為大學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但是,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上述談及的大學職能不是同時產生的,是有著清晰的時間界限的,逐漸發(fā)展而形成的。首先有的是培養(yǎng)人才職能,其次是科學研究職能,最后產生的是社會服務職能。人才培養(yǎng)是大學職能的原點,從大學的產生、發(fā)展及其本質來講,人才培養(yǎng)是大學的最基本的職能;科學研究、社會服務都是大學的附屬職能。大學進行科學研究的目的并不是為了科研而科研,而是為培養(yǎng)人才服務的;社會服務則是大學培養(yǎng)人才、傳播知識和科研職能的延伸。在功利主義、實用主義思想的影響下,大學開始一味的迎合社會的需求,弱化了大學發(fā)展原有的職能基點,即人才培養(yǎng),逐漸舍本逐末,更多的關注科學研究水平、社會服務范圍和能力。但是高等教育的最終價值還應該體現在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質量上,否則我們無論什么時候都無法回答“錢學森之問”。

      大學章程是學校的根本大法,上承國家法律法規(guī),下啟學校規(guī)章制度,明確了學校發(fā)展的方向和方式[1]。大學章程中一定要明確大學的原點職能,強調學生本位,不能僅是簡單地用“學校把人才培養(yǎng)作為辦學根本任務”一句話一帶而過,而是要將根本任務融入大學章程的始終,能夠體現出學生本位的思想。

      三、落實學生本位思想的關鍵點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大戰(zhàn)略部署,吹響了高等教育領域改革沖鋒號,大學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qū)”[2]。在創(chuàng)新驅動、深化改革的發(fā)展時代,大學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是變革時代的必然要求。因此,大學章程要從體制機制上尋找問題的根源和解決方法,緊緊抓住落實學生本位思想的關鍵和重點,積極回應時代變革的要求。

      1.確立學生參與決策的權利

      (1)學生參與學校事務決策的權利

      作為學校管理主體的重要一份子,學生有權直接或間接參與學校事務決策的審議和討論,這些權利應當通過大學章程予以保障[3]。因此,一方面要明確學生參與學校事務決策的權利及主體地位。對于學校的各項事務,應結合其與學生權益的關系,以及學生的參與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明確學生的角色定位、參與范圍和權利配置,以便充分考慮和尊重學生主體利益訴求與意見表達[4]。另一方面,應確立學生參與學校事務決策的實現途徑。通過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確定學生在學校決策層面如學校各種委員會的地位以及身份,賦予大學生參與管理決策和監(jiān)督的權利;同時,進一步促進和規(guī)范大學生組織建設,并賦予其更多自治權,使其成為大學生參與學校事務決策、表達學生意見的主要機構[5]。

      (2)學生參與培養(yǎng)計劃制定和實施的權利

      人才培養(yǎng)計劃是實現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總體規(guī)劃和實施藍圖,它圍繞“培養(yǎng)什么樣的學生”和“如何培養(yǎng)學生”兩個問題展開[6]。人才培養(yǎng)計劃培養(yǎng)的是學生,卻往往脫離了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才培養(yǎng)理念,忽視學生的反饋和意見,使培養(yǎng)計劃成為無本之木。因此,高校在人才培養(yǎng)計劃制定的過程中,必須重視學生的聲音,既包括在校學生學習成長過程中的建議,也要包括已畢業(yè)學生進入社會后的意見反饋。允許學生參與人才培養(yǎng)方案制定和實施的全過程,樹立科學的以學生為本的人才培養(yǎng)質量觀,促進培養(yǎng)計劃的落實和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

      (3)學生參與教學評價決策的權利

      教學評價的成效取決于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的內在轉變,讓每個學生都發(fā)出自己的聲音有助于更好地洞察學生的知識、能力、態(tài)度、情感及價值觀的形成過程。學生參與教學評價,要掙脫以教師為唯一評價主體的模式,建立開放的、動態(tài)的、多方位的教學評價體系,確定學生參與評價的環(huán)節(jié)或渠道,保證學生能夠及時對教學過程、教學效果予以評價,并對其他主體的評價結果給予反饋。教學評價過程應是一個不斷認識學生理念和發(fā)現學生訴求,幫助學生自我認知、自我評估、自我改進、追求卓越的過程。

      2.確立學生選擇的權利

      (1)確立學生的課程選擇權

      教育的過程本應是一個選擇的過程,本著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大學章程應確立學生的課程選擇權,使學生根據興趣、能力、需求等個人實際,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對修課內容、形式、數量等方面進行更多自主選擇。當然,學生課程選擇權利的實現受課程設置、必修選修課比例、軟硬件課程支持系統(tǒng)等因素影響。因此,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課程改革,搭建豐富的課程體系,優(yōu)化必修選修課程比例,是大學章程應有之義。

      (2)確立學生對任課教師的選擇權

      任課教師的選擇權是指學生依據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風格、授課方式、既往評價等因素,結合個人學習特點和研究興趣選擇授課教師的權利[7]。實現對任課教師自主選擇的權利,學校首先要具備豐富的課程設置和教師資源,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選擇機會。大學章程也應確立學生了解課程內容和授課教師的制度和渠道,同時制定有效的選課機制,使學生選擇更加具有針對性,更好地實現其個人發(fā)展。

      (3)確立修業(yè)年限的選擇權

      在修業(yè)年限上,學校也應給予學生更多自主選擇的權利。高校可根據專業(yè)特點確定不同的修業(yè)年限范圍,允許學生在修業(yè)年限范圍內根據個人情況,通過跳級、降級、休學、退學創(chuàng)業(yè)等方式來提前完成學業(yè)、分階段完成學業(yè)或中斷學業(yè)。除了彈性化的修業(yè)年限設置,學分制的推行、教育教學資源的信息化等因素也可更大程度地使學生的修業(yè)年限選擇權得以保障。

      (4)確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權

      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應更多地回歸到以人的發(fā)展為本的教育上來,更多地關注大學生作為人的成長需要。教育要注重學生的各方面發(fā)展,但不強求每一個受教育者都得到“全面發(fā)展”。教育目標也可培養(yǎng)“片面發(fā)展”的人,即符合學生自己的特質及其生活特殊性的人[8]。我們應意識到學生本身就是發(fā)展中的個體,他們的發(fā)展也應是強調個體特征的個性化的發(fā)展,教育應該幫助他們成為其可以成為的樣子,而不是教育預設的樣子。教育應尊重學生的差異和稟賦,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多元化個性化發(fā)展,只有這樣,才可能真正實現以學生為本,促進高等教育與學生個體共同發(fā)展。

      四、結束語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正在從規(guī)模化發(fā)展轉變?yōu)閮群桨l(fā)展,大學面臨著很多新的挑戰(zhàn)。我們必須著眼于通過大學章程的制定,進一步樹立學生本位的理念,考慮和尊重學生這一利益主體的權益,推進學生培養(yǎng)模式上的改革創(chuàng)新,更好地體現大學教育的原點職能。

      [1]陳立鵬.關于我國大學章程幾個重要問題的探討[J].中國高教研究,2008(7):19-22.

      [2]姜斯憲.變革中的大學章程[N].光明日報,2014-8-4.

      [3]郭春發(fā),孫霄兵.大學章程制定中要認真對待學生參與權[J].中國高教研究,2012(11):21-25.

      [4]何晨玥.論大學章程制定中的學生參與精神訴求[J].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4,10(1):30-34.

      [5]徐金花,查永軍.現代大學制度下的學生權力及其實現路徑[J].教育學術月刊,2013(8):60-63.

      [6]王家軍,俞亞萍.由大學人才培養(yǎng)計劃談高等教育人才的培養(yǎng)[J].當代教育論壇,2010(8):80-82.

      [7]余芳.高校學生教育選擇權的內涵與內容初探[J].高教探索,2009(3):18-22.

      [8]顧明遠,孟繁華.國際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162.

      猜你喜歡
      學生本位章程職能
      《水土保持通報》第七屆編委會章程
      《水土保持通報》第七屆編委會章程
      職能與功能
      價格認定:職能轉變在路上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22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學生本位教學設計中的應用探討
      新版譯林英語教材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中職德育課教學探討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5:09:19
      以學生為本,讓個性化閱讀夢想成真
      Direct calculation method of roll damping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CFD approach*
      淺談會計職能是否應該進行拓展
      东宁县| 林州市| 温宿县| 乌苏市| 门源| 宁远县| 宜川县| 林甸县| 交城县| 伽师县| 吉林省| 汝城县| 巴彦县| 新龙县| 金平| 临清市| 昆山市| 子洲县| 贵溪市| 拉孜县| 蒙城县| 河北区| 黄冈市| 噶尔县| 齐河县| 富宁县| 河曲县| 沾化县| 屏东县| 汪清县| 南阳市| 个旧市| 河津市| 高雄县| 九寨沟县| 沙河市| 福建省| 彰武县| 临夏市| 江城| 颍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