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玲
病毒性肝炎患者常見的化驗指標(biāo)及其臨床作用探討
唐玲
【摘要】目的 探討病毒性肝炎患者常見的化驗指標(biāo)及其臨床作用。方法 選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設(shè)為觀察組,另選同期6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采用速率法檢驗兩組研究人員的ALT水平,觀察比較兩組研究人員的化驗指標(biāo)。結(jié)果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ALT水平為(132.4±50.12)U/L;健康體檢者的ALT水平為(20.18±7.5)U/L。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 <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結(jié)論 ALT水平可以作為檢驗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指標(biāo),為患者治療提供重要參考依據(jù)。
【關(guān)鍵詞】病毒性肝炎;化驗指標(biāo);作用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臟病變?yōu)橹鞯囊环N傳染病[1]。對患者的危害性大,應(yīng)及時進行診斷并治療,目前臨床上診斷病毒性肝炎主要對患者常見指標(biāo)進行化驗。對病毒性肝炎患者常見的化驗指標(biāo)及其臨床作用進行探討,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設(shè)為觀察組,另選同期6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53.64±3.14)歲;對照組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齡46~79歲,平均年齡(55.45±3.17)歲。觀察組患者均經(jīng)臨床病理和實驗室檢查診斷為病毒性肝炎[2],本次研究為患者及家屬詳細(xì)講解研究原理和研究方法,獲得其同意與配合。對比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P>0.05,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1.2 方法
(1)研究開始前對120例研究人員進行常規(guī)檢查,為每位患者建立系統(tǒng)的檔案資料,做好詳細(xì)記錄。(2)參與研究的人員均于檢查前常規(guī)禁食禁水4~8 h,于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靜脈血,抽取量為3 ml,行血清分離,于-20°C下進行保存,保存時間為90天以內(nèi),如果超過90天,需要再進行降溫。(3)采用速率法(也稱連續(xù)監(jiān)測法)測定兩組研究人員的ALT水平。ALT速率法測定中沒偶聯(lián)反應(yīng)式為:ALTL-丙氨酸+a-酮戊二酸L-谷氨酸+L-丙酮酸LD丙酮酸+NADH+H+L-乳酸+NAD。NADH的氧化速率與標(biāo)本中酶活性呈正比,可在340 nm檢測吸光度下降速率。根據(jù)線性反映期吸光度下降速率(-DA/min),計算出ALT的活力單位。
1.3 觀察指標(biāo)
觀察兩組研究人員的可溶性的ALT水平,并進行對比。
1.4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所得數(shù)據(jù)結(jié)果錄入到SPSS17.0軟件中,以95%作為可信區(qū),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biāo)準(zhǔn)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ALT水平為(132.4±50.12)U/L;健康體檢者的ALT水平為(20.18±7.5)U/L。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病毒性肝炎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發(fā)病機制較多,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學(xué)分型,目前已被公認(rèn)的有甲、乙、丙、丁、戊五種肝炎病毒。除了乙型肝炎病毒為DNA病毒外,其余均為RNA病毒[3]。其臨床癥狀表現(xiàn)在急性、慢性、重型時期有所不同,急性肝炎主要表現(xiàn)有畏寒、發(fā)熱、乏力、食欲不振、惡心、厭油、腹部不適、肝區(qū)痛等;慢性肝炎主要有叩痛、鞏膜黃染、全身不適、肝大等體征;重型肝炎起病較急,進展快,黃疸深,起病后,迅速出現(xiàn)神經(jīng)功能障礙,出血傾向嚴(yán)重者可出現(xiàn)肝臭、腹腔積液等癥狀。嚴(yán)重影響身體健康和生存質(zhì)量。因此,對病毒性肝炎及時進行診斷并采取對應(yīng)的治療措施很重要,診斷病毒性肝炎的方式主要對肝功能(血清酶學(xué)檢測、血清蛋白檢測、血清膽紅素檢測、凝血酶原時間),肝炎病毒標(biāo)志(甲、乙、丙、丁、戊),肝穿活組織進行檢查,超聲及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等[4]。ALT(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是反映肝損傷的一個靈敏指標(biāo),血清ALT水平可在臨床癥狀(如黃疸)出現(xiàn)之前就急劇升高,在肝細(xì)胞中的濃度比血清高104倍,只要有1%干細(xì)胞壞死可使血清濃度升高一倍,急性肝炎陽性率達80%~100%,能夠準(zhǔn)確顯示人體的肝功能狀況[5]。通過對病毒性肝炎患者和健康體檢者的ALT水平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病毒性肝炎患者的ALT水平高于健康體檢者,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綜上所述,檢測患者的ALT水平可以有效診斷病毒性肝炎,可為臨床治療提供重要參考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馬志慧. 病毒性肝炎常見的化驗指標(biāo)及其臨床意義分析[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14):627-628.
[2] 孫德軍. 病毒性肝炎患者常見的化驗指標(biāo)及其臨床意義研究[J].中國民康醫(yī)學(xué),2015,28(9):128,120.
[3] 趙龍鳳. 病毒性肝炎常見的化驗指標(biāo)及其臨床意義[J]. 健康向?qū)В?012,18(2):16-18.
[4] 孟繁坤,楊琛,劉英,等. 慢性病毒性肝炎膽囊超聲觀察指標(biāo)與肝臟組織病理G、S關(guān)系研究[J]. 中國超聲醫(yī)學(xué)雜志,2010,26(8):738-741.
[5] 胡居龍,胡蕾萍,張璐,等. 急性乙型肝炎血清學(xué)、病毒學(xué)某些指標(biāo)動態(tài)變化研究[J]. 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xué)雜志,2014,28(5):330-332.
作者單位:663501云南省文山州西疇縣興街中心衛(wèi)生院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mon Assay Index in Patients With Viral Hepatitis
TANG Ling Wenshan State Xichou County Xingjie Centre Health Center in Yunnan Province, Wenshan 66350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mon assay index in patients with viral hepatitis. Methods Selected 60 patients with viral hepatitis from December 2013 to August 2014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selected the 60 cases of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 for the same perio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rate of test ALT levels of two groups of researchers, compared two groups of laboratory test index of the researchers. Results The ALT levels for patients with viral hepatitis (132.4±50.12),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ALT levels ( 20.18± 7.5 ).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ALT levels can be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inspection of viral hepatitis, provide the important reference basis for patients.
[Key words]Viral hepatitis, Laboratory test index, Role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23.020
【文章編號】1674-9308(2015)23-0029-02
【文獻標(biāo)識碼】B
【中圖分類號】R4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