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剛,于紅斌,謝 飛
(遼寧科技學院,遼寧本溪 117004)
創(chuàng)新班委會建設的有效路徑與模式研究
劉志剛,于紅斌,謝 飛
(遼寧科技學院,遼寧本溪 117004)
要想實現班委會建設,就要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有效路徑和模式研究,激發(fā)學生思想意識,發(fā)揮學生“三自”作用,提升班委會的核心作用和自治功能,進而提高班委會建設實效。
班委會建設 思想政治教育 路徑模式 創(chuàng)新研究
在高等教育擴大發(fā)展的今天,班委會建設已經成為當前高校教育重要的工作任務之一。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也指出:“班級是大學生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主要組織載體?!保?]因此,開展班集體建設,優(yōu)化班級環(huán)境氛圍,使學生從中提升思想意識、追求學習進步、體現自身價值、規(guī)范自律行為,帶動班風學風良好形成,班委會組織核心建設最為重要,為此,我們進行了以下探索研究。
1.1 加大思想政治教育是班委會建設的保障
高校教育培養(yǎng)目標是追求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和個性發(fā)展,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堅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既符合當前高校教育總的要求,又符合大學生當前實際。大學生正處在發(fā)育趨向成熟的特殊階段,在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之時,需要準確把握大學生思想、心理、行為等實際,持續(xù)廣泛地教育、培養(yǎng)、促進和引導。堅持“以人為本”思想理念,從現實生活出發(fā),凈化高校教育氛圍,優(yōu)化班級成長環(huán)境,堅持從學生的思想教育做起,對學生心理、意識、行為予以正確引導,從根本上解決學生思想認知,堅持貼近學生學習、生活、工作實際,從班級環(huán)境建設著眼和班委會建設入手,使他們發(fā)揮班級主人作用,在實現主動鍛煉和規(guī)范成長中,體現正確人生價值。
1.2 完善學生干部隊伍培養(yǎng)是班委會建設的基石
學生干部是大學生中的骨干,是學生工作的中堅力量,是實現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主力軍。教育規(guī)劃綱要中明確指出,堅持“德育為先,立德樹人”教育引導。學生干部作為同學的引領者,首先要加強自身思想建設、道德建設和能力建設,為學校師生服好務、帶好頭。其次,要建立集體主義思想、樹立團隊意識,發(fā)揮工作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其三,要堅持以鍛煉為目的,以服務為宗旨,以責任為重心,增強自身組織、管理、交往等能力。要想使學生干部在各項工作中贏得同學們的配合、理解、信任和支持,就要促進學生干部不斷學習、實踐、完善自身工作,不斷體現奉獻精神和擔當意識。只有堅持實施深入、系統(tǒng)、長期的教育培養(yǎng),促進干部的“三觀”正確形成和“三自”作用體現,才能夯實班委會基礎建設。
1.3 建立健全組織機制是班委會建設的決勝關鍵
班委會組織建設包括建立班干部工作負責制、健全班級管理目標、班級發(fā)展規(guī)劃等。對學生干部工作建立考核目標和業(yè)績評價;對班級管理目標設立初級、中級和終極目標;對班級發(fā)展規(guī)劃堅持民主制、集中制方法明確班級在學校中要取得的榮譽目標。同時,為強化全天候班級建設和管理,將寢室長吸納為班委會成員,推進寢室長負責制,完善公寓管理和課下監(jiān)管。班級制度建設包括完善工作機制,建立各崗位工作職責,推行班級獎勵機制,完善班規(guī)和建立寢規(guī)等,為此,推進班級例會制度,實行班委周一例會、周日總結制,組織干部把班委工作和班級問題一一進行分析討論和落實解決;設立單周班會、雙周團課制,有效組織班級活動,充分調動班委工作的積極性、強化其學生主人翁意識,這對班委工作技巧和工作能力的培養(yǎng)也大有裨益[2],在加快實現組織制度建設的同時也實現了班委會建設,取得了雙贏。
2.1 設立“雙核”領導和增加“課下”管理并重的工作模式
班委會傳統(tǒng)職能已經不能滿足現在高校學生工作的實際需要,如按專業(yè)編班,造成了一職兩人、相互推諉的弊端,因此,創(chuàng)新出班級“雙核”領導和“課下管理”并重的新型班委會工作模式,增強班委會職能工作的時代性和鮮明性?!半p核”領導即以一個班長或以一個團支書為班級核心組織開展班級各項工作,一個負責班級日常工作,一個負責學生思想教育促進,取消一個專業(yè)中兩個班長、兩個團支書的重復設置,其他干部崗位亦同修改,追求“以一當十”的能力作用;“課下”管理即班級加強學生課余時間段的有效管理,注重生活情景中班級學生教育、管理、服務工作[3]。這種班委會核心管理形式不僅明確了班級組織核心領導,減少了人浮于事等問題,同時,也放大了班委會原有職能,延伸了班委會工作觸角,形成了課上教育和課下促進的教育、管理、服務模式,實現了學生在校期間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監(jiān)督管理。
2.2 創(chuàng)新“晉級式”、“評議式”的干部任用機制。
高校教育遵循“以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注重大學生成人成才培養(yǎng)。在班委會長期建設過程中,通過晉級式教育、培養(yǎng)、選拔和任用機制,可以發(fā)掘學生的思想、智慧和潛能,引領干部體現擔當奉獻精神,激發(fā)學生主體作用和干部責任意識,形成班委會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環(huán)。晉級式任用干部優(yōu)勢是通過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工作培訓、業(yè)務指導、干部述職、討論座談等,發(fā)現人才優(yōu)勢,形成和諧競爭,激發(fā)和鍛煉學生干部才能,強化干部以以身作則和引領帶動作用,凝聚班委會的人氣實力和增強學生干部工作實效。對學生干部管理方面,堅持評議式機制,通過學初、學中、學末的工作測評和業(yè)績考評,對班委會各個成員及工作進行全面了解掌握,掌握其個人情況和工作表現,促進干部工作體現和創(chuàng)新,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機制,實現民主、法治、規(guī)范的干部任用體制,完善班委會組織建設和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穩(wěn)固班委會核心地位。
2.3 增加班級活動和實踐激發(fā)學生建設熱情。
堅持運用符合大學生興趣、規(guī)律、特點和需求的日?;顒樱七M班委會組織建設工作開展,通過班委成員切實有效的構想、設計、組織和落實,開展有目的、有內容、有意義、有影響的班級活動和社會實踐,促進和完善學生“三觀”,增強和帶動學生團結凝聚,并使學生在活動和實踐中,發(fā)現和檢驗自身思想行為,及時加以修正提高均具有重要意義。實踐證明,組織有針對、有時效的班級活動和社會實踐,不僅利于班委成員工作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也利于班級同學增進了解和加深情感,還利于豐富高校課余生活和增加個人才能展現,更利于發(fā)現干部人才和解決班級學生問題實質。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Z]2004年().
[2]王曉麗,褚朝森.“兩會一課”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工程》[J].2014(4).
[3]章登科.高職院?!半p班委”管理模式的探討.《科教導刊》[J].2013(12).
(編輯 馬海超)
Study on the Effective Path and Innovative Mode of Class Committee’s Construction
LIUZhigang,YUHongbin,XIE Fei
(LiaoningInstitute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Benxi 117004,China)
In order tobringabout the class committee’s construction,it is necessaryto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o innovate an effective path and improve the mode of study,to stimulate students'ideological consciousness,to develop students’"three self-education",and to enhance the class committee's core function and autonomous function,soas toimprove the practical results ofthe class committee’s construction.
class committee’s construc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ath mode;innovation study
G712
B
1672-0601(2015)09-0083-02
2015-08-07
本文為遼寧科技學院2015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研立項課題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XSSZ15010。
劉志剛(1964-),男,遼寧法庫人,本科,副教授,輔導員,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