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肖霞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耳鼻喉科,廣東佛山528000)
耳內(nèi)鏡下鼓膜置管術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療效分析
呂肖霞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耳鼻喉科,廣東佛山528000)
目的:探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耳內(nèi)鏡下鼓膜置管術治療的效果。方法:對9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耳內(nèi)鏡鼓膜置管術后的療效進行分析。結(jié)果:對本組患者行鼓膜置管術治療之后,獲得滿意療效。結(jié)論:耳內(nèi)境下鼓膜置管術具有操作方便、實用性強、視野清晰等優(yōu)點,在臨床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過程中,可以得到較為顯著的療效,值得大力推廣使用。
分泌性中耳炎;耳內(nèi)境下鼓膜置管術;臨床療效
分泌性中耳炎(SOM)又稱滲出性中耳炎,是以傳導性聾及鼓室積液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1]。主要表現(xiàn)為聽力下降、自聽增強、耳痛、耳內(nèi)閉塞或悶脹感及耳鳴等。清除中耳積液,改善中耳通氣引流及病因治療為本病的治療原則。對于反復發(fā)作的保守治療無效的SOM患者,可行鼓膜切開置管術治療。我院耳鼻咽喉科在耳內(nèi)鏡下行鼓膜置管術治療SOM取得了較好療效,現(xiàn)將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科自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SOM 98例共122例,其中男55例65例,女43例57例;年齡3.5~60歲,病程2~4個月。98例患者均符合SOM診斷標準[2],并以耳閉塞感、耳鳴、聽力下降等為主要癥狀,耳內(nèi)鏡檢查見鼓膜內(nèi)陷、渾濁、呈淡紅色或琥珀色,光椎變形、消失或縮短,可窺及鼓膜內(nèi)液平面,鼓室聲導抗圖為“B”型圖,純音測聽檢查示混合性耳聾或輕度、中度傳導性聾,言語氣導頻率損失在25~40 dB。伴有鼻竇炎9例,腺樣體肥大10例。本組病例均于門診行藥物治療1~3個月后無效,且排除明顯鼻咽占位疾病。
1.2 方法:患者取平臥位,成人行局部浸潤麻醉,兒童行全身麻醉。于鼓膜前下象限或后下象限縱行切開,將溢出的積液充分吸凈。對于積液黏稠者注入地塞米松及α-糜蛋白酶沖洗鼓室。將合適型號的硅膠通氣管準確置入切口內(nèi),適當調(diào)整確保其位置準確。術后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糖皮質(zhì)激素、黏液溶解劑。1周后檢查通氣管位置是否正確、有無堵塞、脫管以及外耳道分泌物情況等。術后根據(jù)患者鼓室分泌物消失、患者耳悶耳鳴緩解情況進行拔管。
1.3 療效評價[3]:治愈:耳悶脹感消失,拔管或脫管1個月內(nèi)鼓膜形態(tài)恢復正常,聲導抗檢查顯示鼓室導抗圖為A型,純音測聽檢查顯示氣骨導差縮?。?5dBHL;好轉(zhuǎn):耳悶脹感減輕,拔管或脫管1個月內(nèi)鼓膜稍混濁,活動尚好,鼓室導抗圖為A型或C型曲線,純音測聽檢查顯示氣骨導差縮小10~15dBHL;無效:自行脫管后鼓膜愈合,但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1個月后各項檢查結(jié)果仍無改善。
本組98例(122例)均一次完成置管,鼓膜、外耳道反應較輕,術后鼓膜置管保留3~6個月。術后隨訪時間為拔管或脫管后3~12個月。本組治愈92例(93.80%),好轉(zhuǎn)5例(5.1%),無效1例(1.0%),總有效率為98.9%。所有患耳均無感染、鼓室肉芽形成、鼓膜萎縮及遺留鼓膜永久性穿孔等并發(fā)癥發(fā)生。
SOM的主要特征是聽力下降和鼓室積液,其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與咽鼓管功能障礙、局部感染及免疫反應異常有關。其發(fā)病基礎及最主要病因是咽鼓管功能障礙[4]。SOM治療的關鍵在于重新開放受阻塞的咽鼓管,并恢復中耳內(nèi)外空氣壓力的平衡,治療方法有保守治療(抗生素、糖皮質(zhì)激素、鼻黏膜血管收縮劑等)及手術治療。SOM診治指南中指出應先保守治療3個月無效后,首選鼓室置管術。本組98例患者在排除明顯鼻咽占位因素所致后,均采用耳內(nèi)鏡下鼓室置管術治療,患者在植入通氣管后,鼓室內(nèi)積液得到充分清除的同時咽鼓管兩端可保持壓力平衡,有效防止過多滲液生成并及時將分泌物排除,有利于促進纖毛運動及咽鼓管功能的恢復,阻止腺體及杯狀細胞的增生,有效保護聽力和減少并發(fā)癥。在鼓膜置管術的同時切除肥大扁桃體或腺樣體,可有效防止咽鼓管口阻塞,有利于中耳功能和聽力的恢復。
總之,本組病例未見有明顯并發(fā)癥,如感染、鼓室肉芽形成、鼓膜萎縮及遺留鼓膜永久性穿孔等發(fā)生,且療效確切。耳內(nèi)境下鼓膜置管術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實用性強、視野清晰等優(yōu)點,在臨床治療SOM的過程中,可以得到較為顯著的療效,值得大力推廣使用。
[1]田勇泉.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323-324.
[2]趙巖,韓國鈞,劉江濤.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的鼓室置管遠期療效分析[J].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41(5):475-477.
[3]劉曉濤,曹茂麗.鼓膜置管術治療慢性分泌性中耳炎50例療效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0,13(10):1541-1542.
[4]李良波.耳內(nèi)鏡下鼓膜置管術治療分泌性中耳炎[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08,14(4):307-308.
R764.21
B
1002-2376(2015)11-0074-01
201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