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清代的抄家案件對宮中財政的影響

      2015-02-13 03:03:31滕德永
      關鍵詞:抄家內務府乾隆

      滕德永

      (故宮博物院 宮廷部, 北京 100009)

      【歷史學】

      清代的抄家案件對宮中財政的影響

      滕德永

      (故宮博物院 宮廷部, 北京 100009)

      有清一代,抄家案件頻出。對于抄家財產的處理,解交內務府是最為重要的處理方式之一。清代的抄家程序有利于保證內務府的這一利益。它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內務府的財政收入,并在一定時期內成為內務府的財源之一。清代抄家案件頻發(fā)的歷史根源在于滿族的傳統(tǒng),其現(xiàn)實因素則在于內務府財政的緊張,但這種收入具有不穩(wěn)定性,并不足恃,最終逐步退出宮中財政收入體系。

      清代;抄家;宮中;內務府;財政

      作為一種處罰手段,抄家在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存在。至清代,抄家案件更屬常見。其涉案人員地位之高、數(shù)量之廣,皆為前朝所不及。由此,其抄家所得為數(shù)甚巨,多輸送至內務府,成為皇帝的額外收益。這亦成為內務府的財源之一。

      對于抄家與宮中財政之間的關系,學界著述不多。筆者所見,僅有《清代內務府》略有涉及,且著墨不多。拙文結合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內務府奏案、內務府奏銷檔及軍機處檔案等檔案文獻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梳理,探討抄家對宮中財政的影響及在內務府財政體系中所處的地位。

      一、清代抄家之概況

      入關之初,清代統(tǒng)治者致力于統(tǒng)一戰(zhàn)爭,鞏固政權。此時舉國上下遭受戰(zhàn)亂影響,滿目瘡痍,急需行之有效的制度以穩(wěn)定社會秩序。在此情況下,清王朝的統(tǒng)治者們既繼承了明王朝的相關制度,又結合本民族的特色逐步確立了新的法制體系,抄家制度即被廣泛地納入其中。

      順康時期,清代抄家之案迭興。順治年間,肅親王之屬楊善、羅碩、俄莫克圖、伊成格,鎮(zhèn)國公固山額真艾度禮、索尼等先后獲罪,其財產、人口皆被抄沒。而多爾袞亡故后亦被抄家,其兄弟阿濟格、親信何洛會、胡錫、剛林等人亦難以幸免,先后被抄??滴趿辏o政大臣之一的蘇克薩哈被抄家處死??滴醢四辏滴趸实壅D擒鰲拜,將其抄家查辦。同時,鰲拜黨羽人等甚多,亦難以幸免,紛紛被抄家處死??滴跏拍?,尚之信罹罪,相關人等皆被抄家。此后,因事被抄家者尚多。至康熙后期,其為政寬仁,抄家之案漸少。

      這一時期,戰(zhàn)事頻繁,清政府幾經(jīng)用兵。一些將領或因貽誤戰(zhàn)機,或因指揮不當,或因不能克敵,以致為戰(zhàn)事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對此,清政府嚴厲處罰相關官員??滴醵?,原任都統(tǒng)覺羅巴爾布因貽誤戰(zhàn)機,被革職立絞,家產籍沒;副都統(tǒng)托岱、宜思孝不能攻守,亦革職立絞,籍沒家產;精奇尼哈番碩塔棄城奔逃被抄家,[1]92諸如此類案件亦復不少。

      一些緣罪地方官員亦被抄家。順治六年,福建巡按周世科被凌遲處死,其妻奴家產“籍沒入官”[2]362。并且,清政府將抄家制度化,“嗣后內外大小官員,凡受贓至十兩以上者,除依律定罪外,不分枉法不枉法,俱籍其家產入官”[2]746。此后,因此而被抄家者不乏其人。令人失望的是其效果有限,至順治十六年清政府將其取締。雖然如此,清政府仍將抄家作為懲罰官員的一項重要手段。

      這種制度亦延展至普通民眾。順治五年,清政府亦規(guī)定:匿兵器者,是懷叛逆作賊之心,若經(jīng)摉獲或被首告,本人處斬,家產妻孥入官。[2]319此外,針對逃人眾多的問題,清政府亦規(guī)定:“隱匿逃人者正法,家產入官”[2]677。

      雍乾時期是清代抄家案件的高發(fā)期。雍正皇帝為政嚴猛,故雖在位時間較短,但抄家之案頻出。這其中亦不乏皇親國戚,諸如查抄敦郡王家產,查抄阿其那、塞斯黑家產,查抄年羹堯、隆科多等家產,還有其包衣奴仆,如查抄李英貴、李煦、曹頫家產等。而先后被革職、查封家產的地方官員更多,僅清查虧空,即有湖廣布政使張圣弼、糧儲道許大完、湖南按察使張安世、廣西按察使李繼謨、原直隸巡道宋師曾、江蘇巡撫吳存禮、布政使李世仁、江安糧道王舜、前江南糧道李玉堂等,[3]以致時有雍正好抄家之言[4]695。較之其父,乾隆皇帝的抄家之舉毫不遜色,且有超越之勢。乾隆時,清王朝的經(jīng)濟達到清代最高峰。乾隆之初,由于政治穩(wěn)定,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以及雍正以來吏治整頓的成效,官員被抄家者數(shù)量急劇減少。至乾隆十年以后,吏治又有所敗壞。由于沒有得力措施,這種趨勢有愈演愈烈之勢,以致大案、要案迭出,官員被抄家者不知凡幾。并且,此時被抄家人員之多,其財產之多為有清一代之冠。

      嘉慶以后,抄家案件有所減少。至咸同以后,其數(shù)量更是不斷下降。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的抄家案件,被抄家之人一般地位不高,尤以地方官員為主。而且此時的抄家案件中,所抄家產數(shù)額急劇下降。除和珅等人外,其所抄家產中白銀少有過萬者,至同光時期,諸多抄家案件中其所抄全部家產值銀不足百兩,甚至只有10余兩。這與前期的抄家形成鮮明的對比。

      清代抄家案件頻發(fā)的原因較為復雜。綜合言之主要有以下兩種:其一,統(tǒng)治階層內部權力爭斗的結果。入關之前,滿族統(tǒng)治者之間即存在著激烈的權力爭斗,作為失敗者,其家產皆被盡數(shù)抄沒。入關之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這種權力爭斗依然存在。乾隆以后,這種權力斗爭基本平息。咸同之交,慈禧太后與輔政大臣的爭斗則不過是曇花一現(xiàn),其結果是肅順被抄家,慈禧開始了其對中國長達近半個世紀的統(tǒng)治。其二,懲罰違法亂紀官員。為了維護其統(tǒng)治秩序,清朝統(tǒng)治者將抄家制度作為懲罰官員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這些受到處罰的官員中,尤以貪污腐敗為主。乾隆時期是清代貪污腐敗案的高發(fā)期。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犯貪贓罪者有尚書和侍郎5人,皆降職或革職,將軍4人皆處斬;總督5人被處死,6人降職或革職;巡撫10人被處決,7人革職或降職;布政使8人被處死,另1人革職;按察使2人被處決、學政2人判死刑(其中1人下落不明);參贊大臣1人、辦事大臣1人、鹽政2人被處決。道府州縣官犯贓者太多,無法統(tǒng)計。[5]這些人中,被抄家者多有人在。除此之外,內務府官員亦是被抄家的重要人群。他們或為皇帝管理關差,或為皇帝經(jīng)營產業(yè),或為皇帝管理田莊等等,而根據(jù)其所管理的事務不同,他們要向皇帝交納定額的銀兩,若有不足,則令其賠補。若不能賠補,其應差官員將會被抄家。乾隆四十三年,內務府筆帖式九格因代父德魁歸還其粵海關監(jiān)督任內廉俸銀2 600余兩,遲誤逾限,被判罰交銀26 000余兩。九格不能完交,家產被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奏銷檔368-405: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奏為筆帖式九格請將家產折變入官以清官項事折》)。此外,清代抄家案件迭興的原因還有很多,如為了維護統(tǒng)治而實行的思想控制——文字獄,以及對謀反重罪之人的處罰等。

      總之,有清一代抄家盛行,它既是清朝統(tǒng)治者懲罰官員的措施,亦是威懾民眾的重要舉措,其根本目的在于維護其統(tǒng)治秩序。但出人意料的是,抄家風氣在清代的盛行則一度成為宮中重要的財源。

      二、清代抄家財產之輸解宮中

      清代抄家案件眾多,其所得之財物亦為數(shù)甚巨。其中既有數(shù)額巨大的金銀,也有大量的房產、土地,有眾多的當鋪等商號,還有形式各樣、品類各異的古董文玩,亦有各種生活用具,甚至還有奴仆等。對于這些財物,清代統(tǒng)治者會根據(jù)抄家物品的品類,做出不同的處理。

      解交宮中是處理抄家財產最為重要的方式。解交宮中的財物可分為兩類。其一,黃金白銀。在眾多抄家物品之中,金銀尤為重要。其中,除交戶部和藩庫外,也有相當部分的銀兩解交內務府。乾隆四十年,王亶望被抄家,其先期所抄之白銀20余萬兩即解交內務府。與白銀的處理不同,抄家所得黃金皆要上交內務府,這是定例。每逢抄家之際,負責抄家官員都會將黃金解送內務府廣儲司。其二,文玩等珍貴陳設用品。官員被抄家之后,其所抄物品將會被分門別類登冊恭呈御覽。至于其中物品,除前文所述之粗重器皿及糟舊衣服等物外,其銅器、瓷器、玉器等及“若細毛皮張及呢錦等件”[6]2686都要派員解送宮中?;实蹖⑵渲械牟糠至魞葢?,其余部分則交崇文門變價。其實,無論是留內物品,還是交崇文門變價物品,其數(shù)量有時都非常大。乾隆五十五年,查抄原副都統(tǒng)承安家產,其中留內物品有玉器76件,銅器95件,瓷器2 393件,玻璃器354件,朝珠、帽頂?shù)人樾∈参?44項,衣服704件,緞73件,雕漆、琺瑯等器77件,銅錫器519件,紫檀、花梨木器27件;交付崇文門變價者有粗瓷器皿1 162件,糙漆桌柜等58項,雜木床柜等204項,被褥靠墊等98項,皮箱氈毯等41項,以及盔甲、腰刀、撒袋等項,統(tǒng)計共411項(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奏案05-0428-012:乾隆五十五年五月奏為查承安入官玉銅磁器等數(shù)目事》)。因為此檔案記載中多未明確件數(shù),而是以類項表示,這并不能給我們以直觀的數(shù)量概念。高恒抄家變價物品檔案則有清晰記載,共計119頁,涉及多個類項的物品9 000余件(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奏案05-0256-023:乾隆三十三年九月二十六日高恒名下應交崇文門變價什物清單》)。

      其實,歸屬宮中的抄家財物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項——房產及各種店鋪等項。在清代抄家案中,抄家所得之房產、土地和各種店鋪是除金銀之外的大宗。內務府會將其中的一部分賞賜王公大臣。雍正五年,曹寅被抄家后,其家產被雍正賞賜于織造綏赫德(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奏銷檔183-240:雍正十一年十月初七日奏報訊問原任織造綏赫德行賄案折》)。嘉慶四年,和珅被抄家,其中僅當鋪即有多坐。嘉慶皇帝將其中的永慶當賞給永璇,慶余當賞給永璘,恒興當賞給綿億,恒聚當賞給綿懃,合興當賞給奕純,恒慶當賞給怡親王永瑯,其余當鋪則交內務府照舊經(jīng)營(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奏案05-0474-046:嘉慶四年三月初五日著查抄和珅入官當鋪賞給八爺?shù)仁路钪紗巍罚?。不僅如此,和珅府邸被賞賜于慶僖親王永璘。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處理方式。

      上交戶部亦是重要的處理方式,其上交之物主要是抄家所得之白銀。有清一代,官員貪污腐敗問題嚴重,導致大量國家財富流入貪官囊中。為此,抄家的目的之一即在于“以抵官項”[6]1459。乾隆年間,甘肅冒賑案發(fā),其結果是該省道以上官員幾要為之一空,其侵貪2萬兩以上之官員處死,2萬兩以下者從寬免死,分別發(fā)落。最終,先后被處死者多達56人,免死發(fā)遣者46人,其他案犯也分別受到革職、降調、罰賠等處分,乾隆皇帝稱之為“從來未有之奇貪異事”[7]267。至于其抄家所得之眾多銀兩,乾隆皇帝諭令“俱著解交戶部”[6]1570。

      留存藩庫亦是常用的處理方式。清代官員虧短倉庫錢糧者甚多,其所抄家產主要賠補欠項。乾隆年間,云南布政使錢度貪婪案發(fā),其家產盡被抄沒。其抄家所得白銀2.9萬余兩,為了賠補其任內虧空,其中的1.3萬余兩被撥交藩庫(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奏案05-0301-058:乾隆三十七年十月二十三日奏報江西巡撫解錢度并慕友葉士元等名下銀兩事》)。上文王亶望等抄家所得財物,本應解交戶部,但“各直省有應辦工程及公項費用須動撥庫項,莫若即將此項銀兩留為工程及公項使費之用,將來造冊報部核銷,以省撥解之煩”[6]1582。僅蔣全迪等人抄家追繳銀兩即有16萬余兩,全部上交藩庫,留為浙江海塘工程之需。[6]2053此外,諸多抄家案中還抄沒了大量粗笨的家具、破舊的衣服、粗糙的生活用品及陳設物件,既不便于解交戶部,亦不便于存儲藩庫,為此,地方政府將其變價,所得銀兩留存藩庫,以為公用。留交地方變價存在很大弊端——負責官員易于從中貪墨。王亶望被抄家后,陳輝祖等即將其中的一些精美的玉器、朝珠、古玩、字畫取出自用,而用等級較差之物予以替換。

      總體而言,清政府對抄家物品的處理,主要本著這樣一個原則:若犯案人員為地方官員,其查抄資產中黃金及貴重的古玩、陳設及服飾等物品應解交宮中,由內務府決定是留是變;若查抄之人是旗人,尤其是內務府屬員,其京中所抄物品主要由內務府處理。此時,戶部幾乎不參與其抄家物品的分配。

      三、清代抄家對宮中財政之影響

      清代抄家案件中,所查抄的眾多財產成為宮中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一定的時期內在宮中財政體系中占有相當分量。這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抄家所得大量黃金充實了其庫藏。清宮中,黃金消耗數(shù)量較巨。清宮宮殿裝飾、帝后服飾以及宮中佛像、器皿的制作等都需要大量黃金。不僅如此,它還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在后宮中,只有皇后等主位才可使用黃金器皿。為滿足需要,乾隆皇帝曾令兩淮鹽政進獻黃金。但這些黃金主要是兩淮購備,其購備銀兩取自應上交內務府款項。這并不能滿足宮中需要,以致地方督撫投皇帝所好進獻黃金。乾隆皇帝則慮其地方督撫因此勒索屬員,以致吏治敗壞,為此諭令禁止。[6]2824抄家案件的頻發(fā),尤其是地方官員的巨額貪污則為其提供了大量的黃金。上文所述查抄王亶望家產,其內黃金多達4 700余兩。同年,查抄杭嘉湖道王燧家產,其中黃金960余兩,金首飾36.17兩。[6]2124-2130其后,查抄國棟家產內有黃金500兩[6]2647。乾隆五十一年,查抄兩廣總督富勒渾家人殷士俊家產,其內黃金580余兩[6]2890。乾隆六十年,查抄浦霖家產,其內黃金520余兩[6]3493。該年查抄原任福建臬司錢受椿家產,黃金2 770余兩[6]3554,查抄閩浙總督伍拉納家產,黃金700余兩[6]3531。查抄黃金數(shù)量最多的還是和珅,竟然高達3.3萬余兩[8]388。在此情形之下,宮中庫儲黃金數(shù)量不斷增多。至嘉慶年間,宮中各處存儲黃金多達4.1萬余兩,此時宮中所用有限,嘉慶皇帝諭令將其交付兩淮變價3.6萬余兩(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奏案05-0476-043:嘉慶四年七月二十三日奏為庫貯金兩數(shù)目事》),但自此以后內務府的黃金儲量不斷減少。至道光時期,內務府黃金經(jīng)常不敷(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奏銷檔639-103:道光二十八年四月十八日奏為庫貯赤金數(shù)目不敷應用等事折》及《奏銷檔617-026:道光二十三年四月十七日奏為催烏魯木齊將征獲課金迅即解到事折》等)。

      其二,抄家所得極大地豐富了皇室的收藏,節(jié)省了宮中的開支。清代帝王尤其是康雍乾三帝有著較高的藝術品位,他們極力搜羅前朝文玩書畫,并不斷創(chuàng)制新的藝術精品,這使得宮中藏品數(shù)量不斷攀升。清代帝王的這種藝術追求,極大地刺激了臣工進貢的欲望,他們將搜集的各種藝術珍品源源不斷地進獻給皇帝。對于官員的進獻,清代帝王非常矛盾:他們一方面期望得到這些藝術品,另一方面又害怕由此予人以貪婪的形象,引起后人的非議。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發(fā)現(xiàn)查嗣庭在日記中記載了進獻硯頭瓶、湖筆一事。乾隆皇帝認為,臣子記述進貢之事嚴重損害了皇帝的光輝形象,這令他非常氣憤,為此,他發(fā)出“可見人心險薄,何所不至”的感慨(崐岡等編《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四○一,清光緒石印本)。但抄家之制使得他們可以名正言順地將其喜歡的藝術珍品據(jù)為己有,他們要求地方官員將抄家物品中的精品解交內務府,供皇帝采擇。在查抄王亶望家產之時,乾隆皇帝即對其所藏米芾字帖非常期待,也正因如此,他發(fā)現(xiàn)了陳輝祖抽換抄家物品的事實。眾多的抄家物品交進宮中,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皇帝對這些物品的需索,由此,內務府各關差所負擔的進獻任務降低,這大大節(jié)約了其辦貢經(jīng)費。而這一部分經(jīng)費又以關差節(jié)余的形式解送宮中,成為其財政收入的一部分。不僅如此,在繳納宮中的物品中,還有眾多的生活用品,如衣服、家具等,這對宮廷亦是不菲的收入。

      其三,抄家銀兩充實了內務府銀庫。一般而言,在清代的抄家案中,解交宮中的主要是黃金及各種銅器、瓷器、衣服、皮毛等物,至于白銀相對較少。但在實際的執(zhí)行過程中,各地督撫則會做出變通,請求一并解送抄家白銀。對此,清代皇帝亦會欣然接受。在解交宮廷的抄家銀兩中,旗籍官員是其主要來源。乾隆時期的高恒、李侍堯等,嘉慶時期的福長安、廣興、秀林等,道光時期的琦善、英和等,同治時期的肅順、勝保等,抄家所得銀兩較多,其中琦善僅現(xiàn)銀就有4萬余兩,包括各種產業(yè)共計12萬余兩(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奏案05-0719-068:道光二十一年六月三十日奏為入官銀兩置買當鋪等項分款生息事》,不包括1 438個銀元寶及房屋變價價值2 700余兩)。由此可窺其數(shù)量之一斑。此外,解交宮中的各種物品中有大量交付崇文門變價,其變價銀兩亦解交廣儲司。

      其四,內務府經(jīng)營抄家產業(yè)??涤簳r期,為了滋生銀兩,內務府開始經(jīng)營一些產業(yè),主要有當鋪、房產租售等。這些產業(yè)的設置極大地便利了內務府對抄家產業(yè)的接收與管理。對于抄家所得店鋪,內務府會根據(jù)其經(jīng)營情況及經(jīng)營前景,以決定是變價出售抑或繼續(xù)經(jīng)營。乾隆時期,內務府曾將查抄桑齋多爾吉當鋪及查抄太監(jiān)德仁、萬興當鋪各一座,繼續(xù)營運生息,[9]150而將劉裕泰5座入官當鋪止當售變(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奏案05-0135-002:乾隆十九年四月十二日奏為咨交民人劉裕泰入官當鋪銀兩事》)。至于所查抄之房產,內務府設有官房租庫負責其租售事宜。若所查抄房產是店鋪房屋,內務府一般會維持租賃狀態(tài),若是獨立院落之房產,內務府一般會將之售賣于京中旗籍官員人等。嘉慶四年,和珅家產中有房產1 170余間,內務府售變得白銀4.3萬余兩(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奏案05-0476-015:嘉慶四年六月十三日呈應變賣官房住處并折價數(shù)目清單》)。

      此外,還有為數(shù)不少的官員受抄家案件牽連,為贖其罪,自請罰銀,交納內務府。乾隆時期,這種自行罰銀情況較為頻繁。乾隆四十三年,高樸私賣玉石案內,淮關監(jiān)督寅著、陜甘總督勒爾謹、蘇州織造舒文、山西巡撫(覺羅)巴延三等因涉自行罰銀。[6]553,564,576,605乾隆五十一年,浙江平陽縣知縣黃梅勒派入己案中,浙江巡撫伊齡阿因參奏錯謬,情愿罰銀。[6]3236至于其罰銀數(shù)目也較巨。上文中,寅著罰銀3萬兩,勒爾謹4萬兩,舒文4萬兩,巴延三4萬兩,伊齡阿3萬兩。而在王燧案中,伊齡阿更是自請罰銀10萬兩(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奏銷檔404-104-1:乾隆五十二年十月二十日奏請寬限交納罰銀事片》)。

      這一度使得抄家在內務府收入來源中占居重要地位。以乾隆朝為例,此時宮中每年的收益基本維持在50~250萬兩白銀之間,而在乾隆三十年以后,宮中的收入主要依賴于兩淮鹽政,約占總數(shù)的二分之一。此外,宮中的收入來源還有田莊、當鋪、官方租售、皮張等物變價等。據(jù)筆者統(tǒng)計,除稅關、田莊外,其他幾項每年的收入至多不過三四萬兩白銀,這與乾隆三十年以后抄家動輒累千盈萬,甚至幾十萬、上百萬的情況相去甚遠。此時,抄家在宮中的財政收入中所占分量更重,其后則逐步衰退。

      四、清代抄家財產輸解宮中之因由

      對于清代抄家制度的形成,《清代的抄家檔案和抄家案件》一文認為“這與滿族上層統(tǒng)治者相互兼并財產部屬的習慣有關,它又是與中國歷代王朝皇權無限的傳統(tǒng)結合在一起的”[10]96,《清代抄家案件與抄沒法律》一文亦有此識[11]68。二文都以努爾哈赤諸子兄弟叔侄褚英、代善、莽古爾泰、皇太極、阿敏之間,及多爾袞、阿濟格、多鐸、豪格、索尼、濟爾哈朗、碩托、阿達理之間的爭斗情況為例,以論證清代抄家制度產生的根源。

      權貴之爭,成王敗寇,其失敗者,身將不存,何況財產?抄沒充公,實屬必然。但承平之世,諸大臣等被抄家者皆皇權無限之由么?若僅僅如此,又不能解釋清王朝抄家之頻繁。筆者以為此當由滿族之傳統(tǒng)習慣使然。

      經(jīng)過不斷的兼并戰(zhàn)爭,努爾哈齊逐步統(tǒng)一了女真等各部,結束了各部落長期的混亂局面,并建立了金政權,從而逐步實現(xiàn)了滿族從部落向國家的轉變。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部落內部貧富分化,階級逐步產生。包衣奴仆、依附民大量涌現(xiàn),成為特權階級的附庸。

      滿族特權階級對包衣奴仆具有極強的控制力。早在明朝初期,女真地區(qū)已經(jīng)存在包衣奴仆?!耙叭素饴由蠂鞒┻吤ィ雠箚?,乃其俗也?!盵12]54其中,一些奴仆被“轉相買賣,以為厚利”[13]198,更多的則是在其主人驅使下,從事耕作、采集等各種勞役。這些奴仆是主人財產的一部分,他們沒有人身自由,其主人擁有處置權,可以將其任意買賣、贈送、繼承,甚至殺害。

      滿族特權階級對依附民亦有較強的控制力。依附民是部落貧富分化的結果,較之包衣奴仆,依附民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擁有一定的財產。他們對滿族特權階層亦有較強的依附性,承擔著各種勞役和兵役,其地位非常重要,以至有“無仆何以為主,無民何以為君”[14]53之言。

      當然,無論是包衣奴仆,還是依附民,其地位并非一成不變,他們其中的一部分人通過種種途徑獲取了官職,擺脫了為奴為仆的狀態(tài)。即使如此,在其主人心目中,他們依然是奴仆,他們之間的主仆關系未曾發(fā)生變化。滿族入關后,諸多包衣奴仆在衙署中擔任各種官職,有的充任封疆大吏,但在清朝皇帝看來,奴才就是奴才,無論他們身份如何變化,這一點不能改變,也不容許有所改變。乾隆二十三年(1758),乾隆皇帝頒布諭旨,統(tǒng)一旗人上奏之時的稱謂,“嗣后頒行公事折奏,稱臣,請安、謝恩、尋常折奏,仍稱奴才,以存滿洲舊體”[15]47。但此后,旗員上奏之時仍然奴才與臣雜用,較為混亂,以致乾隆皇帝幾次三番頒布諭旨,予以訓示。不過對于旗人武將,乾隆皇帝要求無論公事私事,皆稱“奴才”[16]367。

      既然是奴才,那么清代皇帝即其主人。所以,一旦因事緣罪,這些奴才即會遭受嚴厲懲罰。而涉及經(jīng)濟之罪,清代皇帝即會沿用傳統(tǒng),將其財產抄沒,由其主人即皇帝收回。至于漢人官僚,雖然稱臣,但在清帝看來“奴才即仆,仆即臣,本屬一體”[16]642,二者并無實質區(qū)別。因此,抄家之制亦適用于漢人官僚。也正因如此,有清一代抄家案例層出不窮。

      既然奴才身屬皇帝,其財產亦然,所以清代的諸多抄家案件中,其諸多財產被解入內務府庫中。其實,抄家財產被解入內務府還有更為現(xiàn)實的因素。

      自入關之后,清王朝的皇權日趨集中,其皇室財政與國家財政逐步分離。這即形成相互獨立而又相互聯(lián)系的宮中財政體系與戶部財政體系。在宮中財政體系成立之初,其財源相對匱乏,與此同時,宮中事務不斷增加,以致經(jīng)費較為緊張。至雍乾時期,內務府尚且經(jīng)常向戶部借撥銀兩。雍正十二年(1734),內務府領用此款銀20萬兩[17]38。乾隆初期,內務府請領該銀的頻次并不固定,而是根據(jù)內務府的需要決定。乾隆三年(1738),內務府即于正月、三月和十月向戶部領銀三次,共計60萬兩(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奏案05-0019-030:乾隆三年三月十二日奏為照例向戶部于收貯內庫銀內支領二十萬兩以備應用事》,《奏案05-0023-002:乾隆三年十月初二日奏為廣儲銀庫不敷應用照例于戶部收貯內庫銀內支領二十萬兩備用事》及《奏案05-0019-005:乾隆三年正月二十八日奏為銀庫存銀不敷應用照例向戶部于收貯內庫銀內支領二十萬兩備用事》)。乾隆二十年(1755),內務府于四月和九月向戶部領銀二次,共計100萬兩(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奏案05-0143-009:乾隆二十年九月二十四日奏為內庫所貯銀兩不敷應用向戶部領銀五十萬兩事》)。

      面對財政困境,清代皇帝和內務府都竭力開辟新的財源,以求改變現(xiàn)狀,減少對戶部財政的依賴。隨著時間的發(fā)展,內務府逐步開辟出物品變價、內帑生息、開設當鋪、房屋租售等財源,此外,尚有兩淮、長蘆等鹽商報效銀兩,這一切都使得內務府的財政收入有了較大增長。當然,起初這些收益都較為有限。以物品變價為例,雍正五年,內務府變價貂皮1萬張,共得價銀2.05萬兩;雍正八年,內務府變價貂皮1萬張,共得價銀2萬兩;乾隆二年,內務府變價貂皮1萬張,共得價銀1.7萬兩(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奏案05-0016-027:乾隆二年十月二十二日奏為庫貯黃貂皮交與買賣人變價銀兩交納事》)。這促使清帝和內務府仍然繼續(xù)尋求新的財源。在這種情形之下,抄家案件的增多以及抄家財產數(shù)目的不斷增多則吸引了皇帝的注意,并逐步納入到宮中財政收入體系。

      清代的抄家程序亦有助于保證內務府的這一利益。一旦官民獲罪抄家,其審辦官員即奏請查抄獲罪人員之財產。與此同時,審判官員即會著手查封其家產。一旦諭允,其查抄分為兩步:其一,查抄獲罪人員現(xiàn)住地方財產;其二,查抄獲罪人員原籍財產。由于清代抄家案件層出不窮,多數(shù)獲罪人員都會事先有所防備,藏匿部分財產。乾隆三十三年,兩淮鹽引案發(fā),前兩淮鹽政高恒、普福及前兩淮鹽運使盧見曾先后被抄家。盧見曾于事先得到抄家消息,將其家產盡數(shù)隱匿,以致所抄無幾,后經(jīng)徹查,抄出大量隱匿家產(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奏案05-0258-011:乾隆三十三年十一月初四日呈報盧見曾珠玉首飾等項清單》)。所以,抄家官員會不遺余力地追查獲罪人員的隱匿財產。抄家之時,主持抄家人員會對所抄財產登記造冊,呈送皇帝御覽。

      對于京籍旗人的抄家程序則稍有不同。若這些人員在京外任職,一旦獲罪抄家,即由當?shù)毓賳T將其任職處所查抄,至于其京中家產則應先期行文內閣,由內閣行文內務府,然后再由內務府派員查抄。同治五年,山西盂縣知縣李昌熾虧空錢糧,被判抄家,但因身屬內務府所屬管理三旗銀兩莊頭處莊頭在檔親丁,其抄家即由內務府辦理(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奏案05-0837-026:同治五年十二月初十日奏為參革知縣李昌熾家產可否飭下直督密飭欒州就近查抄事》)。

      總之,抄家曾一度為內務府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支持,成為宮中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但抄家制度自身存在局限性,這決定了其在內務府財政來源體系中地位的尷尬性。由于抄家具有不確定性,它不能成為內務府財政的穩(wěn)定來源。尤其是這種來源,其凸顯的主要是官員的腐敗情況,這之于江河日下的大清王朝并非福音,亦并非清代帝王所喜聞樂見。而事實亦充分證明其不足恃,嘉道以后,內務府的財政收入大幅縮減,但隨著抄家案件的縮減,其能為內務府提供的財政支持愈來愈少,并逐步退出內務府的財政范疇。

      [1] 清實錄(第5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5.

      [2] 清實錄(第3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5.

      [3] 蕭奭.永憲錄[M].北京:中華書局,1997.

      [4] 清實錄(第7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5.

      [5] 曹松林.乾隆朝的貪污腐敗[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1).

      [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乾隆朝懲辦貪污檔案選編[G].北京:中華書局,1994.

      [7] 清實錄(第23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6.

      [8] 故宮博物院.嘉慶誅和珅案[G]//史料旬刊第7期.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

      [9] 滕德永,劉甲良.乾嘉時期內務府的分府當鋪與皇子分府[J].故宮學刊,2012(8).

      [10]韋慶遠.清代的抄家檔案和抄家案件[J].學術研究,1982(5).

      [11]柏華,劉延宇.清代抄家案件與抄沒法律[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4).

      [12]國家圖書館(輯).李朝實錄(第12冊)[G].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

      [13]國家圖書館(輯).李朝實錄(第15冊)[G].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

      [14]清實錄(第1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6.

      [15]清實錄(第16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6.

      [16]清實錄(第20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6.

      [17]大連圖書館.大連圖書館藏清代內務府檔案(第17冊)[G].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 張 琴】

      2015-04-30

      滕德永(1979-),男,山東聊城人,故宮博物院宮廷部副研究館員,博士。

      北京故宮博物院科研課題:《清代內務府財政收入研究》(KT2012-2)

      1672-2035(2015)05-0016-06

      K249

      A

      猜你喜歡
      抄家內務府乾隆
      了卻君王身邊事:大清內務府
      全國新書目(2020年7期)2020-12-29 12:02:13
      乾隆眼中的木魚石
      華人時刊(2019年15期)2019-11-26 00:55:54
      乾?。簛磙卧妴?/a>
      韓媒熱議法務部長被“抄家”
      滿鐵對清代東北內務府官莊的調查
      清季戶部籌撥內務府經(jīng)費制度的形成與確立
      《乾隆皇帝的荷包》
      決策(2016年10期)2016-11-23 05:27:50
      抄家
      小說月刊(2015年7期)2015-04-23 08:59:03
      版三國之圣誕搶蛋
      华安县| 大埔区| 潮安县| 汤阴县| 芮城县| 左权县| 华安县| 金昌市| 灯塔市| 尚志市| 黑龙江省| 丹阳市| 连城县| 濉溪县| 闸北区| 阳新县| 保定市| 五指山市| 尼勒克县| 崇左市| 平江县| 察哈| 瓦房店市| 咸宁市| 嘉峪关市| 乌兰浩特市| 普兰县| 方山县| 阜南县| 浏阳市| 阳朔县| 扎赉特旗| 林甸县| 綦江县| 德阳市| 玉龙| 延庆县| 托里县| 瑞丽市| 道孚县| 富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