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瑋,黃元龍,劉 韜
(肇慶醫(yī)學高等??茖W校,廣東 肇慶 526020)
英語演講是一種跨文化交際技能,隨著國際空間的日益縮小,英語表達能力已成為當今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而英語公共演講能力也成為語言學習者能否成功的重要核心競爭力之一。英語演講成了招生面試、招聘面試和英語競賽等場合的必要環(huán)節(jié),這些環(huán)節(jié)要求參加者或參賽者有很強的英語語言水平、心理素質(zhì)和思辨能力。雖然目前我國大學生的英語水平已有大幅度提高,但多數(shù)都是啞巴英語,口頭表達能力不盡如人意,高職高專學生更甚。本文以全國高職高專實用英語口語大賽廣東賽區(qū)的演講為語料,對高職高專學生演講能力現(xiàn)狀作回顧和分析后發(fā)現(xiàn),高職高專學生的演講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分別是語塊使用不當、語用失誤明顯、心理素質(zhì)低下和思辨能力匱乏。上述四個方面的問題為高職高專的英語競賽和英語教學活動帶來了重要啟示,高職高專的英語競賽必須擴大比賽覆蓋面,不能只是個別優(yōu)秀學生的能力展示;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不能只是片面地強調(diào)學生的英語讀寫能力,要加大英語聽說的訓練力度。為了切切實實地提高高職高專學生的英語演講能力,本文提出提升高職高專學生演講能力的兩種途徑:一種是完善英語口語競賽機制,二是創(chuàng)新英語教學的方法。
近年來,國內(nèi)外不少學者對語塊顯示出了濃厚的興趣。語塊指的是出現(xiàn)頻率高,可作為整體儲存、提取和產(chǎn)出的套語序列。語塊教學已廣泛應用于普通英語的教學當中,尤其是中小學的英語教學,因此,高職高專學生經(jīng)過中小學的英語教學后進入職業(yè)院校繼續(xù)學習英語,其語言使用有著明顯的語塊特點。高職高專學生演講時都會使用大量語塊,這些語塊作為整體儲存在記憶中,不受語法規(guī)則限制被整體提取。然而,由于高職高專學生在中學時代的學習成績處于中等或中等偏下,語言文化基礎較差,因此他們在演講中使用的語塊有著明顯的錯誤或不當之處。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1)語言搭配錯誤,如把速溶咖啡“instant coffee”說成“melt coffee”,因為高職高專學生腦海里沒有儲備足夠多的預制語塊,同時語法基礎薄弱,“melt”是溶化的意思,但它的詞性是動詞,要修飾名詞的話,必須在它后面加ed使其變?yōu)樾稳菰~;(2)冠詞使用錯誤,因為漢語冠詞體系與英語冠詞體系大不相同,高職高專學生在英語演講使用的語塊中出現(xiàn)了錯誤的冠詞,如“on theonehand”錯誤使用為“on one hand”;“Last but not least”錯誤使用為“The last but not least”;(3)冗余信息錯誤,高職高專的學生語塊語義上的冗余信息錯誤尤為明顯,主要表現(xiàn)為重復使用具有同樣意思的介詞短語,如“Frommy own point of view”后面再加一句“Ithink”,便會讓人覺得累贅。
高職高專學生在英語演講中所犯的錯誤不僅反映在語法、詞匯語塊層面上,也經(jīng)常反映在語用層面上。語用失誤這一概念最早由Jenny Thomas于1982年在蘭開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攻讀碩士學位時提出,它特指一些語法上正確但在特定的交際情境下不得體的語言現(xiàn)象,出現(xiàn)失誤的原因是說話人對目的語的文化價值模式缺乏足夠的認識。高職高專學生英語演講中所犯的語用失誤的根源是中英表達差異,受漢語負面遷移影響,雖然學生想表達的是好的意圖,但接收信息的一方未必能領會到,甚至造成誤解。例如,很多高職高專學生在演講比賽時一上臺就會跟臺下聽眾(老師們)打招呼“Good morning,teachers.”這句話中的稱呼語“teacher”是否正確存在著較大爭議,因為英漢稱呼系統(tǒng)不對應,英語中“teacher”只是一種職業(yè),不能用作稱呼語;此外,有學生在演講最后向評判或聽眾表達“辛苦了”的客氣寒暄語,說“Iam afraid you must have been tired of listening to my speech”,這句話本來是出自對評判或聽眾的關心,而英語中卻沒有完全對應的說法,因此這一說法不僅不能表達演講者的原意,還可能造成誤解。
美國某著名喜劇演員曾說過生活中第一大恐懼是公眾演講,第二大恐懼是死亡。這就是說,如果您去參加葬禮,您寧可是那個躺在棺材里的人,也不愿是那位致悼詞的人??梢姡瑳]有人是天生的演講者,“stage fright”具有普遍性,而高職高專學生演講時的心理素質(zhì)更為迫切地需要提高。對高職高專學生來說,用漢語進行演講已屬不易,用英語進行演講更是困難,多數(shù)高職高專學生一登臺都會膛目結(jié)舌,腦袋一片空白。有研究發(fā)現(xiàn),即使是英語專業(yè)的高職高專學生在受到專業(yè)訓練之前,絕大部分學生畏懼上臺演講,一旦上臺演講,就出現(xiàn)演講怯場。因此,要克服演講的怯場心理,需要長期的訓練,同時還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配合。先讓學生從簡單的話題說起,使學生暢所欲言,這樣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經(jīng)過演講訓練的學生不容易怯場,更具親和力。
黃源深提出了“思辨缺席”的概念,因缺乏分析、綜合、判斷、推理、思考、辨析能力所造成的現(xiàn)象稱之為“思辨的缺席”。演講者的水平高低與個人的思辨能力息息相關。筆者作為指導教師參與過數(shù)屆高職高專實用英語口語大賽,深感高職高專學生的演講內(nèi)容空洞,內(nèi)涵不夠豐富,闡述思路的過程中重復和雷同較多。這歸因于大多數(shù)高職高專學生都缺乏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能力,高職高專學生的知識面窄導致思辨能力匱乏,不能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看法,即使開口闡述觀點,也基本上是邏輯紊亂、內(nèi)容膚淺。因此,要提高高職高專學生的思辨能力,必須要鼓勵學生通過查詢資料,尋找話題,以及聽眾的肯定和否定評價去調(diào)整自己的演講內(nèi)容和演講方式。
“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教學模式是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當前對高職高專學生影響較大的英語口語比賽盛事當屬全國高職高專實用英語口語大賽,作為此大賽的組成部分,廣東地區(qū)的選拔賽由廣東省教育廳主辦,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廣東省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協(xié)辦。從2003年開始,該項比賽已走過十個年頭,十年以來該比賽的初賽形式都是英語演講,可見演講已成為常見的比賽形式。但是,此類競賽只是針對基礎較好的個別高職高專學生,很難讓整體高職高專學生得到普遍收益。因此,要改變英語競賽只讓個別學生受益的局面,必須開展多渠道的比賽形式,擴大比賽的影響范圍。例如,一是要不斷地改革競賽題型、內(nèi)容以及考核方式,切忌一直沿用相同的比賽題型和考核方式,這樣不利于發(fā)展參賽選手的靈活應變能力;二是可以考慮利用網(wǎng)絡平臺構(gòu)建英語口語競賽,擴大比賽的覆蓋面;除此之外,各高職院校不應該只把目光放在國家級、省級英語競賽的備賽過程上,還應當重視本校的競賽機制,增加校級、年級、班級競賽。各個級別的比賽最好是進階式的,這樣有利于為學生構(gòu)建更寬廣的平臺,從而鍛煉學生的英語綜合技能,擴大參賽范圍。
鑒于高職高專學生英語演講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必須要提出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英語語塊學習已被證明對提高英語學習成效有著明顯的優(yōu)勢和可行性,因此在英語演講課上,應通過提高學生的語塊意識,強化輸入和輸出來提高學習效率。針對高職高專學生的語塊使用不當?shù)奶攸c,高職院校教師應該多讓學生廣泛閱讀,加強范文背誦,有目的地分門別類收集語塊。英國威爾士大學心理學教授Nick Ellis在他的心理語言學理論中指出,語言學習是一個逐步積累范例的過程,流利運用的基礎就是憑借儲存在記憶中的大量范例。因此,在時間緊迫的即興演講中,記憶儲備中的語塊將帶給我們及時有效的幫助,在演講教學中運用語塊教學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除了語塊教學外,在英語演講教學中也要注意適當?shù)毓噍攲W生語用思想,講授一些基本的語用學理論知識,讓學生學會在特定環(huán)境中使用恰當?shù)恼Z言進行交流,語用學對英語演講教學的啟示作用和應用價值是不容低估的。
綜上所述,通過對全國高職高專實用英語口語大賽廣東賽區(qū)的演講語料進行分析和梳理后發(fā)現(xiàn),高職高專學生的英語演講能力現(xiàn)狀不容樂觀,要改變此現(xiàn)狀必須完善英語競賽機制和創(chuàng)新英語教學方法。高職高專學生的英語演講能力不僅是師生之憂,也是檢驗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效果的重要標準。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處是錯誤例子均選自全國高職高專實用英語口語大賽廣東賽區(qū)的演講語料,有一定的局限性,更豐富、更全面的演講語料有待日后研究再發(fā)現(xiàn),從而更好地指導全國不同地區(qū)的高職高專的英語演講教學,提高高職高專學生的語言知識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1]Wray A.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2]Thomas J.Pragmatic failure[D].Lancaster University MA Dissertation,1982.
[3]Enberg D.Dick Enberg's Humorous Quotes for All Occasions[C].Kansas City:Andrews McMeelPublishing,2000.
[4]孫雪波.談高職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演講能力的培養(yǎng)[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1(3):74-77.
[5]黃源深.思辨缺席[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7):1,19.
[6]劉艷萍.英語演講教學與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J].外語藝術教育研究,2009(3):49-66.
[7]李玉萍,閔閱.高職高專英語口語大賽綜述及其對教學改革的啟示[J].當代外語研究,2013(5):73-74.
[8]王玉霞.高等學校對大學生演講能力的開發(fā)研究[J].語文學刊,2010(3):106-108.
[9]Ellis N.Frequency effects in language processing:A review with implications for theorie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language acquisition[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2(24):14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