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超超
談多媒體與初中英語教學的整合
賴超超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打破了“滿堂灌”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直觀的學習信息,同時創(chuàng)設了生動、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使語法、語音教學更加多樣化、高效化。初中英語教師應當在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同時,恰當?shù)厥褂枚嗝襟w技術,使其與英語教學完美結合、相輔相成,進而構建出高效的初中英語課堂。
初中英語;多媒體技術;整合
目前,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手段,它的出現(xiàn)標志著教育信息化的進程又邁進了一大步。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不僅豐富了教學手段,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活躍了課堂氣氛,還改變了單一的教學模式,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生動的語言環(huán)境,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學生能夠在貼近生活的語境中學習、感知、操練和運用英語,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快速、高效地掌握新的英語知識。為此,筆者采用了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活動,并獲得了一些經(jīng)驗。本文將具體闡述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現(xiàn)行的初中英語課程標準注重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語用能力,要求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參與、感知、運用英語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消化和吸收所學的知識,并給予教師相應的反饋,進而促進后續(xù)教學的高效開展。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導致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知識“灌輸”,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xiàn),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也得不到激發(fā)。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甚至對英語學習存在厭倦情緒,這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因此,改革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經(jīng)成為英語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
多媒體技術的出現(xiàn),給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在初中英語課堂上,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改變了以往英語課堂中重語法、重詞匯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更多、更生動的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在貼近現(xiàn)實生活的交際氛圍中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增加了他們體會、參與、運用英語的機會,對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非常有幫助(王愛軍 2013)。因此,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合理、科學地運用多媒體技術,使整合教學的意義得到充分體現(xiàn)。
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加快了初中英語課程改革的進程,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打破了陳舊的課堂教學模式。但要在英語課堂中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使多媒體技術與英語課堂有效地整合,還需要教師在具體的運用中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一)要找準使用多媒體的時機
在多媒體技術剛引入英語課堂教學時,學生在好奇心和新鮮感的驅(qū)使下對英語課堂教學產(chǎn)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效率有了明顯的提升。有的教師嘗到了使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的甜頭,便媒體技術作為每節(jié)課必用的教學手段。但實際上,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時機是非常重要的,是需要經(jīng)過教師認真考慮和精心設計的。因為多媒體技術只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只有在學生最需要啟發(fā)和點撥的時候使用,才能體現(xiàn)出它的作用和價值。如果只是為了課堂氛圍而盲目使用多媒體技術,那么多媒體技術不僅發(fā)揮不出應有的功能,還會使學生偏離學習目標,無法把握課堂的重難點,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多媒體的運用要有針對性
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突出和簡化教學重點,突破和易化教學難點,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要遵循針對性的原則,或側重于傳授知識、或側重于技能訓練、或側重于培養(yǎng)能力。比如,有的課文中生詞較多,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生動地展現(xiàn)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快速地掌握英語單詞,了解文章大意。不僅如此,教師還要根據(jù)自己的教學需要、課堂的教學規(guī)律以及學生的學習水平、接受能力等,靈活恰當?shù)厥褂枚嗝襟w技術來輔助教學,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能力,使學生聽、說、讀、寫等各方面能力得到均衡的發(fā)展。
(三)運用多媒體要體現(xiàn)實效性
在英語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是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應用多媒體技術時要仔細考慮其是否有利于課堂預期目標的達到,是否能夠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而不是“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nèi)容”。教學形式是為教學內(nèi)容服務的,因此,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技術時,不能只關注課堂的“熱鬧”,還要注重教學的“實效”,否則信息量過大會使學生囫圇吞棗,無法吸收課堂所教的知識點。如果僅從授課內(nèi)容的角度出發(fā)開展教學,就會產(chǎn)生無效或低效的教學效果(吳昌權 2015)。因此,英語教師要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從而更好地為學生服務,更好地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一)不能讓多媒體技術喧賓奪主
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要在教學活動中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這也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和方向。但是,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還沒有完全領會新課標的思想,認為使用新技術、新手段就是在開展教學改革,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技術。這樣,教師成了課件的放映者、操作者,學生成了多媒體課件的觀賞者、記錄者。精美的畫面、生動的聲音占據(jù)了英語課堂,學生眼花繚亂,迷失了學習方向,忘記了學習目標。最終,多媒體技術成了課堂主宰,指揮著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學生難以做到學為所用。
(二)不能忽視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不少英語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替代了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例如,用圖文并茂的PPT替代了教師的板書,用視頻短片替代了模型和掛圖等。多媒體技術的“包辦”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也存在著一些負面的影響。例如,板書是傳統(tǒng)教學手段中最具代表性的,它能夠概括整個教學過程,凸顯課堂教學重難點,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教師有時會在授課過程中突發(fā)靈感,這些靈感可能是教學過程中的閃光點,也可能是教學難點的突破口,如果教師及時板書,就會給予學生不可估量的啟發(fā)和引導;如果完全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授課,那么教師就可能錯失這些靈感,給教學活動帶來遺憾,甚至影響教學效果。
此外,不是每一節(jié)英語課都適合使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也不是一節(jié)課中所有的內(nèi)容都需要借助多媒體技術來講解,而且部分重難點知識需要教師通過板書進行全面而詳細地講解(盧秀玉 2015)。因此,教師不能將多媒體技術視為唯一的教學手段,而要將其與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相結合,充分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和特點,進而促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使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要注重師生互動
研究表明,利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英語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師生互動的機會,尤其是師生雙方的情感互動。而事實上,良好的情感互動是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基礎,因此,在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設置討論題,留出一定時間讓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相互觀摩,再輔以及時的點撥和引導,這樣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的出現(xiàn)猶如一陣清新的微風,給初中英語課堂帶來了新活力,活躍了課堂的氛圍,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優(yōu)化了課堂的教學效果。但是,教師要對多媒體技術有一個客觀、清醒的認知,要明確多媒體技術只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它既不能替代教師的講解,又不能替代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因此,英語教師要科學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充分發(fā)揮其作用和價值,使學生在生動、真實的語境中感受英語學習的樂趣,真正習得英語語言知識和語用技能。
引用文獻
盧秀玉.2015.談談多媒體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機整合[J].考試周刊,(7).
王愛軍.2013.優(yōu)化多媒體教學激活初中英語課堂——淺談初中英語與多媒體技術整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16).
吳昌權.2015.小議多媒體技術與初中英語課堂的整合[J].速讀(下旬),(4).
作者信息:342600,江西贛州,江西省瑞金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