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響水方言古音遺跡考
葉正渤
(江蘇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江蘇徐州221116)
摘要:響水方言中存在大量古音遺跡。響水方言一方面受吳方言的影響,沒有卷舌音聲母,存在很多入聲韻尾遺跡;另一方面受北方話舌面音j、q、x的影響,在聲母、韻母方面與普通話存在很大差異。響水方言中存在古音遺跡以南部中山河沿線更為突出。響水方言明顯分為三個片區(qū)。
關(guān)鍵詞:響水;方言;古音;遺跡;入聲韻尾
中圖分類號:H172.4
基金項(xiàng)目: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xiàng)目“《殷墟書契后編》考釋”(13FYY021)。
作者簡介:葉正渤(1948—),男,江蘇響水人,江蘇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教授,漢語言文字學(xué)專業(yè)和古典文獻(xiàn)學(xué)專業(yè)碩士生導(dǎo)師,文學(xué)碩士,主要從事古代漢語、古文字學(xué)、古漢語詞匯學(xué)和先秦兩漢文獻(xiàn)研究。
doi:10.16401/j.cnki.ysxb.1003-6873.2015.01.010
江蘇省響水縣地處鹽城、淮安、連云港三市交界處,隸屬于江蘇省鹽城市,屬黃淮沖積平原。1966年4月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正式建縣,由濱海、漣水、灌南、灌云各劃出一部分而成,縣政府駐地響水鎮(zhèn)。縣域總面積1461平方公里,總?cè)丝?9萬,下轄12個鄉(xiāng)鎮(zhèn)(近年又做了撤并)、3個園區(qū),是國務(wù)院批準(zhǔn)的對外開放縣,又是江蘇省綜合改革試點(diǎn)縣[1]
響水縣的南界大體上是西南東北走向的中山河,北界也大體上是西南東北走向的灌河,308公路(從淮陰至灌河入海口的陳家港)斜貫縣境中央。由于響水是由濱海、漣水、灌南、灌云等縣各劃出一部分組建的,所以,從地區(qū)方言的角度來看,響水方言屬于江淮次方言,具有鹽城、淮安(淮陰)、連云港(海州)三地方言的某些特點(diǎn)[2]107。從縣域方言的角度來說,響水方言具有濱海、漣水、灌南和灌云、連云港方言的特點(diǎn)(參見響水、濱海地圖)。
響水方言根據(jù)建縣前的隸屬關(guān)系,而具有明顯的方言特征。大致來說,以308公路為分界線,響水南部沿中山河從西向東的黃圩、張集、運(yùn)河(龔集)、六套、七套、大有、頭罾,原屬濱??h,308公路以南屬中山河水系,因此,與隔河的濱??h蘇北灌溉總渠以北的方言相同,包括濱??h城東坎鎮(zhèn)在內(nèi)。響水北部沿灌河從西向東的響水口、雙港、海安集、陳家港以及308公路沿線的周集、小尖(豫順集)、老舍(大口)、南河(王集),308公路以北原屬灌南、灌云縣,屬灌河水系,因此,這一帶的方言與隔河的灌南縣方言相同相近。西南部的黃圩、張集的一部分原屬漣水縣,因此與漣水縣的方言相同。不過,漣水縣東部偏南的碩湖、五港等地的方言與濱海的方言接近。西北部的響水口、周集、小尖(豫順集)等地原屬灌南縣,所以,這一帶的方言與灌南縣東南部的方言接近。而位于灌河入海口的陳家港原屬灌云縣,陳家港的居民一部分是由海州遷徙而來,又主要從事漁業(yè)、海運(yùn)和鹽業(yè),與連云港的聯(lián)系較多,因此陳家港的方言與灌云、連云港接近。大體上,308公路以南的方言用當(dāng)?shù)厝说恼f法來說口音比較軟,也即說話有些māo[mɑu];308公路以北的方言用當(dāng)?shù)厝说脑拋碚f口音比較硬,也即說話有些侉kuǎ,陳家港一帶的居民說話口音則更硬更侉。如果是外地人,可能感覺不到當(dāng)?shù)胤窖约?xì)微的差別。但是,對于當(dāng)?shù)厝藖碇v,他們一聽你講話,就知道你是哪個片區(qū)的人。1996年出版的《響水縣志》中關(guān)于語音分析部分不僅太粗疏,且又以縣城響水口為代表,某些擬音也不準(zhǔn)確??h城響水口位于縣境的偏西北,因此響水口的方言不足以代表整個響水方言。本人是響水六套人,原屬濱??h,離濱??h城東坎只有十八里地,中間隔著一條中山河,屬中山河水系。從1969年秋到1978年底再次入學(xué)讀書前,本人常年在外挑河挖溝,縣內(nèi)每個公社都到過,留下我的足跡和汗水。我的愛人也是響水人,她的娘家在雙港,屬灌河水系。平時在家我們都講響水方言,只有對外交往或上課時,我們才講普通話。
本文不是考察整個響水方言特征的,主要考察響水方言中的古音遺跡。所以,響水方言與普通話完全一致的地方只說明一下,就不做討論。討論古音遺跡,圍繞聲母、韻母、聲調(diào)和入聲韻尾幾個方面展開。
一、聲母方面
響水方言中的聲母與普通話有比較明顯的區(qū)別,有些讀法是古音的殘留。
1.響水方言中沒有卷舌音zh、ch、sh、r,皆讀成相應(yīng)的平舌音,這是普遍現(xiàn)象。
普通話聲母zh,響水方言說成z[ts]。例如,知、張、正、趙、中、朱、周、這等音。
普通話聲母ch,響水方言說成c[ts‘]。例如,遲、朝、愁、成、昌、出、抽等等。但是,吃,響水方言說“[t‘i]”,與方言七、漆同音,有入聲韻尾[]殘留,不讀ci[ts‘i]。例如,吃飯,響水方言既不說chī飯,也不說cī飯,而說“[t‘i]飯”。這是一個例外。
普通話聲母sh,響水方言說成s[s]。例如,“桑”和“商”不分,皆讀sāng。其他如:紗、社、少、受、省、是、師、誰、說、上等音,且有些音的韻母與普通話也不一樣。例如,殺,響水方言說成[sΛ],聲母是平舌音s,韻母是短元音[Λ],有入聲韻尾[]。
方言這些讀法,應(yīng)該說是錢大昕所總結(jié)的“古無舌上音”的遺跡。響水方言雖然不讀相應(yīng)的舌頭音端、透、定,但是,有可能是在長期的語音演變過程中的一些特殊變化,也即方言特點(diǎn)。而r[]母更是漢語受北方少數(shù)民族語言影響才產(chǎn)生的一個聲母,響水方言中殘存古音遺跡。
2.普通話聲母j,在響水方言中有三種說法:
二是讀作普通話聲母g,而且音的韻母與普通話讀法也不完全相同。例如,上街,響水方言說“sàng gāi[kai]”。連枷,響水方言說“連gāi[kai]”。家,響水方言說“gā[k]”;家里頭,響水方言說“gā[k]里頭”。你教教他,響水方言說“你gāo gāo[ku ku]他”。由于受普通話影響,讀書人有時也說“你教教他”。在識字人中普遍存在兩讀的情況。
三是讀作普通話的z。例如,姐夫,有些人說成“(姊)夫”zǐ fu[tsi fu],姐jiě沒有主韻母e。自己,有些人說成“自自”zi zi[tsi tsi]。幾個,說成“zi[tsǐ]個”,借錢,響水方言說“zì qí[tsi t‘i]”,借jiè沒有主韻母e,錢qián沒有韻母an,尤以中山河沿線的方言最為明顯。
響水方言的這種說法正是普通話聲母j有一部分來源于中古精母[ts]的遺跡。普通話聲母j[t]是從中古見母[k]和精母[ts]分化出來,而后又合流形成的。這是隨著民族交融,漢語受北方少數(shù)民族語言的影響而發(fā)生的演變。
以上現(xiàn)象說明,在響水方言中,一方面從中古見母和精母分化出j[t]聲母,另一方面說明這種分化在響水方言中沒有徹底完成,在一些音的讀法上還保留著中古的遺跡。
3.普通話聲母q在響水方言中有四種讀法:
一是與普通話讀法相同。例如,器、起、翹、球、錢、墻、去、全、缺、窮、群等音。不過,有些音的聲母讀法雖與普通話相同,但是,韻母有的讀法差別很大。例如,確què定,響水方言讀qia ding[t‘iΛti],確què無韻頭u,[Λ]是短元音,有入聲韻尾[]遺跡。
二是有些人讀成普通話的c[ts‘],尤以中山河沿線至308公路中段以西之間居多。例如,欺負(fù),有人讀作“cī fu[ts‘i fu]”;其中、期中,有人說成“cī zōn”[ts‘i tson],中讀平舌、前鼻音。豈qǐ有此理,有人會說成“此cǐ有此理”。可能從小沒有經(jīng)過很好正音教育的結(jié)果。
四是有人說成普通話聲母x。例如,而且qiě,響水方言中經(jīng)常有人說成“而喜xǐ”。
4.普通話聲母x在響水方言中有以下四種說法:
一是與普通話說法相同,都說x。例如,錫、西、習(xí)、小、校、休、繡、羞、蝦等音。有的聲母發(fā)音與普通話雖然相同,但韻母讀法差別很大。例如,現(xiàn)象,在響水方言中說成“xi[xi]象”,“現(xiàn)”字沒有韻母韻尾àn。同樣,縣、鮮、線、羨、先等音也沒有韻母àn。
二是說成普通話的聲母h[x]。最典型的例子,在響水方言中“孩子”和“鞋子”的讀音完全相同,都說成“hái zi[xai zi]”。瞎子,說成[xΛzi],“瞎”發(fā)音短促,有入聲韻尾[]殘留。下雨,響水方言說“ha[x]雨”。嚇一跳,響水方言說“he[x]一跳”。普通話“嚇xià”,響水方言不僅聲母說成h[x],韻母也不同,且有入聲韻尾[]遺跡。螃蟹,響水方言說“螃hǎi[xi]”。小蟹子,響水方言說“小hài[xi]子”。小蟹子,特指生長在灌河河灘上的一種小螃蟹,俗稱黃牙蟹,是下酒美菜。生長在灌河河灘的小蟹子種類很多,其他種類的小蟹子由于太臟,不能吃。咸菜,響水方言說成“hán菜”,咸,讀與含、寒同音。
三是說成普通話送氣的q。例如,斜xié的,響水方言說“qiá di[[t‘ia ti]”。膝xi蓋,響水方言說“qi[t‘i]蓋”,膝蓋之膝,讀與油漆之漆同音,且有入聲韻尾[]遺跡。
四是有些人說成普通話聲母s[s]。例如,喜歡,響水方言一般說成sǐ hōu[si xou],“歡huan”沒有韻母an。稀奇,有人說成“si奇”,也有人說成“sī cí”。
以上四種讀法說明,在響水方言中一方面中古曉母[x]和匣母[γ]合流為普通話聲母h[x],另一方面又分化出后來的x[]母。但是,在響水方言中還保留著中古的遺跡。而第三種讀法則表明普通話聲母x,有一部分來源于中古的溪母[kh],在響水方言中也有遺跡。第四種讀法,可能是由于某些人發(fā)音不清楚,從來就沒有經(jīng)過很好的正音教育所致。
5.普通話聲母h,響水方言中有的說成普通話送氣音k[k‘]。例如,環(huán)境,響水方言說“kuán[k‘uan]境”。環(huán)繞,響水方言說“kuán lǎo[k‘uan lu]”,“繞”聲母是平舌音l[l]。但是,其他讀h的音,響水方言也讀h[x]。不過,有些音的韻母與普通話差別較大。
6.普通話某些音節(jié)的聲母,在響水方言中沒有聲母。例如,老牛niú,響水方言說成“老áu[u]”,“?!绷懵暷?,且韻母與普通話說法也不同。我,響水方言說“ng[]”,上聲,鼻音,沒有韻母,不僅與普通話“我wǒ”的說法不同,而且與關(guān)中話“我è”的讀音也不同,當(dāng)是中古疑母[]的遺存。例如,我曉得,響水方言說“ng[]曉得”。又如,顏色yán sè,響水方言說án se[an s],沒有韻頭i,“色”發(fā)音短促,有入聲韻尾[]。
在《響水縣志》第二章第二節(jié)“語音分析”中,關(guān)于響水方言的聲母,列有聲母l[l],所舉例字是:難蘭泥女,沒有n[n]。言下之意響水方言沒有聲母n,或者說,響水方言n、l不分。其實(shí),這是不對的。響水方言說“難泥女”三個音,聲母都是n[n],與普通話完全相同,根本不說l[l],那是南京人的說法。響水方言“蘭”聲母是l[l],與普通話一樣。這就是說,響水方言不存在n、l不分,n、l是分明的。例如,男的,響水方言不說“蘭lán[lan]的”。女的,響水方言也不說“呂、旅lǚ[ly]的”?!半ynán得很”與“蘭lán得很”,響水方言是分得很清楚的。把南京人的說法加于響水人的頭上,不符合響水方言的實(shí)際。
二、韻和韻母方面
響水方言一些音的韻母與普通話的差別是很大的。在上文所舉聲母的一些說法中,已經(jīng)涉及到不少響水方言韻母與普通話大不一樣的地方。由于現(xiàn)代響水方言中一些音的韻母在中古時期怎么說,查檢也不容易。所以,關(guān)于響水方言韻母主要結(jié)合《響水縣志》所注,簡要地作一些分析說明[2]108。這也足以說明響水方言韻母的一些特點(diǎn)。
1.《響水縣志》關(guān)于響水方言列有韻母ie,所列例字有:姐、扯、些、夜。其實(shí),這幾個音在響水方言中的說法韻母并不一樣。細(xì)分析如下:
姐jiě,在中山河至308公路沿線以南的方言中一般說zǐ[tsi],上聲,沒有主韻母e;在灌河沿岸方言中一般說與普通話同,作jiě[ti?],但也有人說成jǐ[ti],也沒有主韻母e。
扯chě,響水方言讀cěi[ts‘ei]。扯淡,響水方言說“cěi dàn[ts‘ei tan]”,“扯”的聲母是平舌音c[ts‘],韻母是ei,而不是ie。
夜yè,響水方言說yì[i],零聲母,韻母是舌面音i,而不是e。例如,夜里頭,響水方言說“yì li tou”,“頭”是輕聲。夜晚,響水方言說“yì晚”,不說“yè晚”。
前舉的“借jiè”,響水方言說zì[tsi],韻母是舌尖前音I,而不是ie。例如,借錢,響水方言說“zì qi[tsi t‘i]”,而不說jiè qián?!敖琛睕]有韻母e,“錢”沒有韻母an。普通話“接、節(jié)、結(jié)、潔、截”等音皆讀jié,但是響水方言都說[[ti],沒有韻母e,發(fā)音短促,有入聲韻尾[]遺跡??梢?,響水方言一些音及韻母的讀法很復(fù)雜。
2.《響水縣志》列有韻母ia,所列例字有“家”,這是不對的。前文業(yè)已指出,家,響水方言說gā[k],音變?yōu)間e[kγ]。人家,響水方言說“l(fā)én ge[kγ]”,不說lén jiā[tia]。不但聲母不同于普通話,而且無介音i,是單韻母。讀書人受普通話影響也說“l(fā)én jiā”。
但是,有些普通話是前鼻音的音,在響水方言中卻說成后鼻音。當(dāng)然,這些是有條件的。例如,減jiǎn少,響水方言說成“jiǎng sǎo[tisu]”;監(jiān)jiān督,響水方言說成“jiāng do[tit]”,“監(jiān)”讀與江、將同音,“督”發(fā)音短促,有入聲韻尾遺跡。監(jiān)獄,響水方言說成“jiāng yo[tiy]”,“獄”也有入聲韻尾[]。時間jiān,響水方言說成“sí jiāng[si ti]”,等等。條件就是與舌面音聲母j、q、x拼合時才會發(fā)生變化,有的可能還與聲調(diào)有關(guān)系。
在韻母方面,普通話某些音節(jié)有韻母e或an,但是在響水方言里卻沒有。這種現(xiàn)象,經(jīng)初步觀察,大多數(shù)也是發(fā)生在與舌面音j、q、x拼合的音節(jié)中,如上文所舉的節(jié)、借、接,且、切、竊,以及些等。又如,寫字,響水方言說“xǐ字”;感謝,響水方言說“感xì”?!皩?、些、謝”等音沒有主韻母e,往往只用舌面前音i作韻母。又如見、建、件,前、錢、千,現(xiàn)、縣、先等音,響水方言都沒有韻母an。由此可以看出響水方言舌面前音比較多。
三、聲調(diào)方面
《響水縣志》中把響水方言聲調(diào)分為五個單字調(diào),還有連讀變調(diào)。筆者覺得,響水方言聲調(diào)的最大特點(diǎn)在于,陰平往往和去聲不分明,而陽平調(diào)、上聲調(diào)還是很清楚的。至于調(diào)值,和普通話差不多。但是,在響水方言中,入聲調(diào)還是很多的,在上文中已多次涉及。入聲調(diào)的發(fā)音特點(diǎn)仍然是短而促。當(dāng)然,響水方言也有語流音變而連讀變調(diào)的。
四、入聲韻尾方面
響水方言中有很多古代入聲遺跡,尤其是沿中山河一帶。前文已經(jīng)舉了不少的例子。大抵上,中古《廣韻》的入聲韻尾[-p,-t,-k]雖然到現(xiàn)代已經(jīng)合流為喉塞音[],但是在響水方言中還有很多遺跡。
1.大體上普通話讀e韻母的音,在響水方言中很多讀入聲。例如,學(xué)xué,響水方言說[iΛ],有的也說[xΛ],發(fā)音短促。例如,學(xué)話,響水方言說“[xΛxu]”,指未經(jīng)說話人授意的傳話。又如,物質(zhì)不滅定律,除“定”字外,其他幾個都有入聲韻尾遺跡。此外還有:筆、臂、別、鱉、北,各、隔、革、割、喝、核、鶴等字。
2.普通話有些以u韻母,或以u為韻頭而韻母是o的音,在響水方言中也有入聲韻尾遺跡。如:祝、竹、哭、谷、骨、不、育、局、菊、國、郭、卓、絕、覺、確、月、雪、削,屋、剝、駁、伯、柏等。
4.普通話有些以i為韻母的音,響水方言有入聲韻尾遺跡。如一、七、漆、易(姓)、益、譯、逸等。
以上是響水方言在語音方面留有古音遺跡的主要方面,同時,也可看到響水方言的復(fù)雜性。造成響水方言留有古音遺跡和如此復(fù)雜的原因,毫無疑問,與居民的構(gòu)成有直接的關(guān)系。筆者上個世紀(jì)70年代在農(nóng)村從事生產(chǎn)勞動時,就聽一些老年人講,當(dāng)?shù)厝擞泻芏嗍敲鞒跄旰槲溱s散時從蘇州閶門遷移過來的。關(guān)于這一點(diǎn),在一些人家的家譜和《響水縣志》里都有記載[2]96-97。蘇州屬于吳方言區(qū),吳方言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中古漢語的語音特點(diǎn)。所以,從蘇州閶門遷移來的居民對當(dāng)?shù)卣Z言必然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
此外,據(jù)《響水縣志》介紹,20世紀(jì)初,從海州(今屬連云港)又遷移不少居民來開發(fā)海灘陸地。這樣,又帶來含有北方話特征的方言,從而對當(dāng)?shù)卣Z言也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加之歷史上中山河沿線原屬濱海縣、老阜寧縣,乃至淮安府管轄,而灌河沿線原屬灌南縣、灌云縣,乃至海州府管轄,同轄區(qū)內(nèi)的人員往來自然要比其他轄區(qū)的密切些,語言交融也更廣泛些。這就是響水方言為何以308公路為明顯分界線,以南片區(qū)方言中多古音遺跡,以北片區(qū)方言中古音遺跡相對少些,陳家港片區(qū)方言更接近灌云、連云港的原因。移民構(gòu)成和語言交融是響水方言形成的直接原因。
(本文寫作過程中承蒙響水縣委黨史辦呂從坤主任寄贈《響水縣志》,于此特致謝意。)
參考文獻(xiàn)
[1]葉正渤.響水賦[EB/OL].[2012-12-20].http://www.xsxxw.com/.
[2]響水縣志編輯委員會.響水縣志[M].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
〔責(zé)任編輯:朱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