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 J,et al.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15,460(1):380-385〕
目前吡柔比星廣泛用于膀胱灌注治療膀胱癌,但是其療效因耐藥性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目前吡柔比星的作用機制還沒得到完全的闡述。本研究通過吡柔比星、siRNA和3-甲基腺嘌呤或羥氯喹處理膀胱癌細胞EJ、J82,采用細胞活力分析儀和流式細胞儀分別檢測膀胱癌細胞的增殖和凋亡。處理前后通過免疫印跡法評估自體吞噬情況,同時檢測雷帕霉素的磷酸化哺乳動物靶點、p70核糖體蛋白S6激酶和真核起始因子4E結合蛋白,旨在研究自體吞噬在膀胱癌吡柔比星灌注治療中的作用。
最新研究顯示,自體吞噬是腫瘤治療的新靶點。本研究發(fā)現(xiàn),吡柔比星可引發(fā)膀胱癌細胞的自體吞噬,采用3-甲基腺嘌呤、羥氯喹或敲除自體吞噬相關基因3抑制自體吞噬將顯著增加吡柔比星處理后的膀胱癌細胞的凋亡,該凋亡是通過mTOR/p70S6K/4E-BP1信號通道介導的。
吡柔比星處理時可引起膀胱癌細胞的自體吞噬作用,與雷帕霉素抑制劑合用將有望進一步提高吡柔比星治療膀胱癌的療效。
(深圳萬樂藥業(yè)有限公司學術部摘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