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茜(昆山市錦溪中心小學校 昆山 215324)
淺談小學音樂教育中的識譜教學
陳惠茜
(昆山市錦溪中心小學校 昆山 215324)
依據(jù)音樂大綱要求,識譜唱譜是音樂課堂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樂譜是學生對音樂的感受、理解、表現(xiàn)及創(chuàng)作必不可少的工具。識譜教學是融合音樂知識和技能訓練的綜合體,也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必要環(huán)節(jié)。
識譜 音樂教育
作為一名農(nóng)村一線音樂教師,深知識譜對學生的重要性。眾所周知,不管哪個學段,識譜對于學生音樂教學中存在的難度,特別是農(nóng)村小學的學生平時接觸的音樂范疇、音樂常識都比較少,因此音樂基礎也比較差。而且一周只有兩節(jié)音樂課,幾年下來真正識譜的沒有幾個。同時,單純的識譜對于學生來說又是一件枯燥無聊的事,課堂氣氛也會出現(xiàn)冷場,音樂課的輕松感頓時全無。怎樣去改變這樣一個現(xiàn)狀,筆者進行了一些嘗試并總結(jié)了一些心得體會。[1]
目前音樂課上學習的歌曲,基本上都是學譜后跟著唱譜,沒有年齡區(qū)別,每節(jié)課都是這樣的重復,導致每個年齡層次的孩子不喜歡學習新歌,真正學會識譜唱譜的沒有幾個,隨口而過,所以分年齡層次進行識譜非常重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去激發(fā)他們對于識譜的興趣,這需要音樂老師花一點心思去思考,不能用專業(yè)院校的那種訓練形式和訓練方法,也不可以用教師自己在師范里學的方法。教學對象不同,教學方法也要根據(jù)年齡和層次進行變化。[2]
1.低年級采用多樣式游戲教學法。游戲教學法,就是以游戲的形式教學,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環(huán)境中,在歡快的活動中,甚至在激烈的競爭中,不知不覺地學到書本上的內(nèi)容,或者學到必須掌握的課外知識的教學方法。簡單地說,游戲教學法就是將“游戲”與“教學”兩者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從而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而對于從幼兒園才剛進入小學的孩子來說,音樂課是低年級學生較感興趣的課,如果一下子就進行識譜確實有點困難,所有可以借助幼兒園的一些活動游戲來幫助學生認識音符,識別音符的唱名和時值。如(1)游戲識譜樹,把歌譜寫在不同種類的卡片上,可以分成不同的水果,可以老師一張張出示,也可以讓學生比賽,唱得最好的貼在大水果上,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還可以利用水果放的高度來辨認音的高低,一舉兩得。(2)小動物找房子,把事先寫好的歌譜貼在每個小動物后面,根據(jù)學唱的歌譜配對小動物房子,這樣的識譜方式更形象更生動,也可以做成頭飾,讓唱的比較好準確的學生帶在頭上做示范作用,小學生都有榮譽感,更能激發(fā)他們學習音樂的熱情,從而投入到音樂課的每一環(huán)節(jié)中。[3]
2.中高年級采用循序漸進教學法。到了中高年級如果再采用游戲進行教學依然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在游戲的選擇上不能太幼稚,太粗略。高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已經(jīng)不同,太簡單是不會感興趣,所以必須循序漸進的創(chuàng)設不同的場景,找與學生年齡相符的情景作為媒介,然后進行識譜訓練。(1)創(chuàng)編故事情景,對于部分歌曲都有一定故事情節(jié),如《捉泥鰍》、《外婆的澎湖灣》、《春游》等,在識譜前先把歌曲的內(nèi)容創(chuàng)變成故事情節(jié)利用節(jié)奏把識譜中存在的難點首先解決好。這樣,在識譜過程中學生就會較輕松,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2)先唱歌,后識譜。先唱歌后識譜就是先讓學生放下識譜時存在的心理負擔,讓學生先唱唱歌,用自己的聲音去表現(xiàn)音樂,這樣就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到這節(jié)音樂課是輕松愉快、有所收獲的,而且有表現(xiàn)自我的空間。有時,識譜要根據(jù)歌曲難易把握合理的尺度。(3)借助一些教學工具,像練習口琴或者豎笛。在現(xiàn)行的音樂教材中,本身就安排了一些簡單的“課堂樂器”學習,這也是鍛煉學生識譜能力的一個好機會,通過簡單的認音,到吹奏出來用耳朵去聽感受,加強了學生的音準能力,還促進了學生的視唱能力,為識譜做了很好的鋪墊。(4)哼唱。通過聽、哼唱歌曲的旋律,去簡單感受歌曲的情感、音高,從而更好為識譜做準備,這也是較容易的方法,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樂感。[4]
通過分年齡層次,多樣式的激發(fā)學生識譜興趣,在這個過程中,作為教師還要把握尺度,每個班級,每一屆的學生都存在差異性,所以具體要怎么做最好,還是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而定。
目前我們在教學識譜中使用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學生的識譜能力也普遍較差,學生往往就是跟唱,課堂識譜就是教師、學生、鋼琴,這對于學生來說比較乏味?,F(xiàn)在的學生接觸面廣,了解的東西比較多,所以要多找能吸引他們眼球的方法加入到教學中。
1.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把多媒體游戲引入課堂,不僅可以讓多媒體更好的和音樂教學融入到課堂中,同時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彌補了許多課堂教學的不足。將多媒體課件運用到識譜教學中,對于突破教學重點,分散教學難點常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從而大幅度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通過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和小游戲,增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2.利用柯達伊手勢教學方法。在識譜中,音準、音高是很抽象的概念,學生能通過直觀的感受音高那就是利用柯達伊手勢,通過手勢學生能夠更好的識譜和感受音高,從而為學習歌曲做準備。甚至,還可以創(chuàng)編一些手勢游戲,更好的為學習新歌識譜做好準備和鋪墊。[5]
3.課余開展音樂興趣班。對于音準樂感較好的學生,學??梢岳没顒诱n等時間組織音樂興趣班,把這部分學生組織起來進行訓練并且產(chǎn)生一些成果,如:合唱,十佳小歌手評比等加強學生對于識譜的興趣。這在學校學習音樂的大環(huán)境是非常關鍵的。
分不同的教學方法,提高識譜能力,這要求我們音樂教師自身的素養(yǎng)也要提高,多接觸學生喜歡的事情,多提升自我的音樂素養(yǎng),對于課堂教學中存在的難點、重點都要把握得當,利用更多、更新、更實的教學手段為學生識譜能力提升做基礎是勢在必行。
當然,在小學階段識譜能力對于音樂課教學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小學音樂教育對識譜的要求是:“立足課堂,面向全體。”音樂中的識譜能力與演唱、演奏、創(chuàng)造、欣賞等教學內(nèi)容密切聯(lián)系,要以多樣式的教學方法,分年齡層次的階段性進行識譜能力訓練讓學生感性積累和認知的基礎上進行。只要我們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入手,農(nóng)村小學音樂識譜教學就一定會有所成效。
[1]許卓婭,《音樂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10
[2]樓必生等,《藝術(shù)綜合教育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10
[3]趙紅,《淺談音樂教育與精神文明建設》 蘇州教育學報1997.02
[4]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
[5]中國文書論文網(wǎng)
[6]中國發(fā)展性評價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