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血尿實驗室檢查的臨床診斷價值分析
石磊
目的通過對血尿進行檢測,分析其在實驗室中的診斷價值。方法將58例血尿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利用紅細胞分析儀對紅細胞體積及寬度進行檢測,分析血尿實驗室檢查的臨床診斷價值。結果腎小球性血尿紅細胞畸形發(fā)生率為73.3%,非腎小球性血尿紅細胞畸形發(fā)生率為7.1%;兩者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腎小球性血尿及非腎小球性血尿患者的血液紅細胞平均體積(MCV)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腎小球性血尿患者與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非腎小球性血尿患者與對照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腎小球性血尿及非腎小球性血尿患者血液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且與對照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在實驗室檢查中,聯(lián)合血尿檢測,其臨床診斷價值較高,值得在臨床上進行研究并推廣。
血尿;實驗室檢查;臨床診斷價值
尿液是機體排泄體內代謝物與毒素的主要通道,正常尿液顏色為淺黃色,其紅色為不正常尿液。血尿是臨床常見癥狀,患者泌尿系統(tǒng)異常致其癥狀。血尿分別為腎小球性及非腎小球性血尿,通過正確定位血尿,利于選擇其他檢測項目[1],減輕患者痛苦,促進患者康復。為了有效檢測患者病情,促進患者更好康復,通過檢測患者尿液有無紅細胞,檢測血尿中紅細胞形態(tài)及性質,對患者疾病診斷及實驗室診斷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F(xiàn)以5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血尿進行檢測,其臨床診斷價值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58例血尿患者選自本院2012年8月~2013年11月期間就診患者,男34例,女24例;患者年齡最小18歲,年齡最大70歲,平均年齡(46.7±5.8)歲;患者參加研究之前,自愿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研究倫理會審核并同意此次研究。58例患者分為30例腎小球性血尿患者及28例非腎小球性血尿患者;取58例健康人群做對照組進行對比,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取SF-3000血液分析儀作為檢測儀器,并取原裝配套試劑。取患者2 h內10 ml中段尿,采用錐形管刻度,將采集尿液置入其中,以1500 r/min進行5 min離心,將上清液棄去,吸取10 μl紅細胞層,添加到0.25 ml原裝稀釋液混合均勻,利用血液分析儀對尿紅細胞形態(tài)、平均體積及體積分布寬度進行檢測。
1.3 觀察指標 檢測兩組患者的尿紅細胞平均體積(MCV)及尿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文兩組數據處理時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腎小球性血尿及非腎小球性血尿患者紅細胞形態(tài)對比 30例腎小球性血尿患者,紅細胞畸形發(fā)生率為73.3% (22/30);28例非腎小球性血尿患者,紅細胞畸形發(fā)生率為7.1% (2/28);兩組數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72,P<0.01)。見表1。
2.2 血尿患者與對照組血液紅細胞MCV及RDW對比 腎小球性血尿及非腎小球性血尿患者的血液紅細胞MCV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腎小球性血尿患者與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非腎小球性血尿患者與對照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腎小球性血尿及非腎小球性血尿患者血液紅細胞RDW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且與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1 腎小球性血尿及非腎小球性血尿患者紅細胞形態(tài)對比[n(%),n]
表2 血尿患者與對照組血液紅細胞MCV及RDW對比 (±s,n)
表2 血尿患者與對照組血液紅細胞MCV及RDW對比 (±s,n)
注:與非腎小球性組比較,aP<0.01;與對照組比較,bP<0.01;cP>0.05
組別 例數 MCV(fl) MCV>76(fl) MCV<76(fl) RDW(%)腎小球性組 30 67.4±6.8ab 4 26 26.7±4.2ab非腎小球性組 28 88.5±11.4c 25 3 15.7±3.1對照組 58 91.6±7.5 58 0 14.3±3.4
血液通過腎小球濾過而生成尿液,經過輸尿管貯存于膀胱,并經過尿道將其排出,當經過的組織器官發(fā)生異常情況時發(fā)生出血,生成血尿。實施血尿實驗室檢查,對腎臟等重要器官及泌尿系統(tǒng)等疾病診斷起到積極有效的診斷價值,同時鑒別及診斷不同種類的原發(fā)性及繼發(fā)性腎小球炎及腎病等病情也起到一定診斷價值[2,3]。而臨床導致血尿的原因非常復雜及多樣性,而確定血尿情況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對血尿紅細胞形態(tài)進行對比,有效檢測血尿紅細胞的平均體積及血尿紅細胞的分布寬度,以此明確血尿患者為腎小球性還是屬于非腎小球性。采用血細胞分析儀對紅細胞分布曲線進行描記,在紅細胞平均體積不超過76 fL時,分布曲線為小細胞分布,腎小球基膜病變時,尿紅細胞通過其間受到機械性切割、加壓,且腎小管不同pH值、滲透壓和代謝產物等因素影響,使紅細胞體積外形和體積受到變化,并有大量畸形紅細胞生成[4]。在本組研究中,腎小球性血尿紅細胞畸形發(fā)生率為73.3%,非腎小球性血尿紅細胞畸形發(fā)生率為7.1%;兩者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梢?腎小球性血尿紅細胞畸形發(fā)生率明顯高于非腎小球性血尿紅細胞畸形發(fā)生率,由于非腎小球性血尿是腎小球以下部位和泌尿通路上出血引起血尿,紅細胞無需通過腎小球基膜,不會改變紅細胞體積和形態(tài),使畸形發(fā)生率明顯降低。采用紅細胞MCV及RDW檢測,紅細胞MCV可對紅細胞大小指標進行檢測,RDW可對紅細胞異質性指標進行檢測,聯(lián)合紅細胞MCV和RDW檢測,能夠明確紅細胞大小及紅細胞體積均一性,可明顯提高患者診斷率。研究結果中腎小球性患者血液紅細胞MCV小于非腎小球性患者血液紅細胞MCV,而血液紅細胞RDW明顯高于非腎小球性患者血液紅細胞RDW。
綜上所述,在實驗室檢查中,聯(lián)合血尿檢測,其臨床診斷價值較高,值得在臨床上進行研究并推廣。
[1]周偉梁,曾凡杰,秦偉毅.血尿實驗室檢測的臨床診斷價值.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2,22(8):1831-1832.
[2]段蘭,賀麗.血尿實驗室檢查的臨床診斷價值.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0,30(7):153-154.
[3]王全會,屈引婷.血尿中白細胞對尿紅細胞 MCV 和直方圖的影響.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05,20(2):57.
[4]馬新英,王穎. 血尿的實驗室檢驗及臨床應用分析.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1,8(22):2787-278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3.051
2014-10-29]
453000 河南省新鄉(xiāng)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