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學漢語口語教學模式的建構(gòu)——基于新疆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大學漢語第二語言教學

      2015-03-08 06:49:54聶漢琳王家杰
      現(xiàn)代語文 2015年31期
      關(guān)鍵詞:模因第二語言二語

      ○聶漢琳 王家杰

      ?

      大學漢語口語教學模式的建構(gòu)——基于新疆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大學漢語第二語言教學

      ○聶漢琳王家杰

      摘要:文章從二語口語習得的四個階段入手,探討了與這四個階段相適應(yīng)的教學模式,并結(jié)合語言模因論加以分析論證,有一定的操作性、實效性和科學性,該模式在新疆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漢語口語第二語言教學實踐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廣。

      關(guān)鍵詞:漢語口語二語習得語言模因教學模式

      克林頓·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1976)一書中首次提出了“模因”(meme)這個術(shù)語,它是指文化領(lǐng)域內(nèi)人與人之間相互模仿、傳播開來并代代相傳的思想或主意。“模因”類似遺傳上“基因”(gene),為文化的繁衍因子,也要經(jīng)過模仿、變異與選擇的演變過程。

      基于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來解釋文化進化規(guī)律的新理論就是“模因論”(memetics)?!罢Z言模因論”(memetics of language)認為:語言的背誦、吟誦等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但不應(yīng)放棄,還應(yīng)大力提倡;另外,模仿對于二語習得特別是口語教學有著非同尋常的積極意義。

      語言習得過程實際上就是語言模因的復制傳播過程,因此,我們精心設(shè)計出“吟誦或背誦→情境→模擬→創(chuàng)造”式的漢語口語教學模式,具體如表1:

      表1:二語口語習得、語言模因和教學模式的關(guān)系

      一、吟誦或背誦與二語口語輸入

      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S.Krashen)教授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提出“語言輸入說”(the input hypothesis model),這個理論指出習得者必須接受可理解的輸入,只有在習得者接受略高于已知語言水平的可懂輸入(“i+1”原則)時才能實現(xiàn)語言模因的同化,也就是克林頓·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所謂的“同化”(assimilation)階段。S. Krashen還指出,由于存在“情感過濾”(the affective filter),在情感上習得者必須對輸入采取接受、開放的態(tài)度。因此,成功的模因必須具有權(quán)威性、實用性、合理性和時尚性的特點。在模因同化階段教師采用吟誦或背誦教學,潛移默化地刺激習得者的語言積累,是一種合理、可行、有效的二語口語教學方法,目的是為了讓最后階段的二語輸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一)詩、詞、文的吟誦

      吟誦不僅是歷代文人學子讀詩讀詞讀文普遍采用的行之有效的傳統(tǒng)方法,還是現(xiàn)代人一項自娛娛人樂人的高雅藝術(shù)活動。把吟誦運用到二語口語教學,特別是詩、詞、文的教學中,對于弘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提高二語口語教學的效果,都具有重要意義。吟誦口語教學遵循“平長仄短”的原則,所謂“平長仄短”,就是平聲(包括陰平和陽平)要拉長,仄聲(包括上聲和去聲)要短促,然后再加上固定的調(diào)子(腔兒),聽起來既像唱又像誦,具有濃濃的意境美和音樂美,這樣使詩、詞、文奔騰而出,令人印象深刻。

      (二)好詞、好語、好句的背誦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教師可有意識地挑選一些新詞、成語、俗語、諺語以及好的句型,讓學生背誦。新詞如“男神、女神、新常態(tài)、萌萌噠”等。成語如“對牛彈琴、如魚得水、畫龍點睛、守株待兔、狗急跳墻、畫蛇添足、蜻蜓點水、口是心非、胡言亂語”等。俗語如“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日久見人心”“百聞不如一見”等。諺語如“遠親不如近鄰”“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活到老,學到老”“家丑不可外揚”“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好漢不提當年勇”“掛羊頭,賣狗肉”等。好的句型如“這(個)……那(個)……”“非……莫屬”“重……輕……”“巴不得……”“誰知道……”“……也好,……也好”“要么……,要么……”“硬著頭皮……”“一門心思撲在……”“怎么個……法”“動不動就……”“恨不得……”“把……當回事兒”等。背誦的語料多了,在今后的口語交際中,學生就會信手拈來,漢語也會講得地道、接地氣。

      二、情境與二語口語內(nèi)化

      “記憶”(retention)是二語口語習得語言輸入內(nèi)化的關(guān)鍵,情境教學法有助于語言模因記憶的實現(xiàn)。所謂情境教學法,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shè)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具體生動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情感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記憶、運用所學知識,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拓展的教學方法。設(shè)計合適的場景,變換不同的語境,是加速二語口語內(nèi)化的最佳方法。例如,學生在背誦完了“硬著頭皮……”這個句型時,教師可以視頻播放以下四個情境,促進學生二語口語習得的內(nèi)化,請看下表:

      表2:情境例舉

      很顯然,播放視頻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句型,內(nèi)化記憶,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和積極性,為語言的實際運用做鋪墊。

      三、模擬與二語口語強化

      “模擬”(simulation)是語言模因強化的有效方式,也是語言模因由記憶模式轉(zhuǎn)化為被他人感知模式的重要階段。1957年,美國對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語言學家拉多(Lado)在《跨文化的語言學》一書中首先提出了“語言遷移”(language transfer)理論,認為第二語言與第一語言相似的語言成分容易學,差異大的成分則難學,即“正遷移”(positive transfer)和“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通過多次的模擬,學生可以克服母語給漢語口語帶來的負遷移,逐步實現(xiàn)個性化的漢語口語表達。例如,在學習“巴不得……”這個句型時,教師通過背誦法和情境法的教學,使學生對這個句型已有了初步認知,再進一步要求學生對教材里的例句進行模擬,學生仿造出了形形色色生動貼切的句子,達到了舉一反三的效果。下面例舉學生仿造的句子如下表:

      表3:模擬例舉

      第二個仿句中,學生還學會了運用“舍不得”,真是難能可貴。

      四、創(chuàng)造與二語口語輸出

      “傳播”(transmission)是語言模因成功復制的標志,在這一階段,教師要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拓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大膽表達,實現(xiàn)語言模因的再創(chuàng)造。表4是學生對話題的不同層次的表達:

      表4:創(chuàng)造性表達和一般表達的差異

      教師在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同時,要發(fā)揮指導、監(jiān)督作用,揚長避短,明確是非,在確保學生自信心的前提下,嚴格糾正錯誤。

      五、二語口語教學的反思

      上面對構(gòu)建“誦→境→擬→造”模式的大學漢語口語第二語言教學作了詳細的論證,這種模式在實際的新疆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漢語口語第二語言教學實踐中收到了預期的效果,有一定的操作性、實效性和科學性,并將在今后的漢語口語第二語言教學實踐中進一步接受檢驗,不斷完善,從而發(fā)揮長效的作用。當然,大學漢語口語第二語言教學模式還有很多,例如:情境配音、獨白(包括講述、轉(zhuǎn)述、評述、介紹、即興演講等)、會話(包括配對對話、小組討論、話劇表演等),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漢語口語第二語言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jié)、提高。

      (本文為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面向新疆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大學漢語教學策略研究”[項目編號:2012jyxm768,主持人:聶漢琳]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Krashen,Stephen.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M].London:Longman Group Ltd,1985.

      [2]Dawkins,Richard.The Selfish Gene(30th Anniversary Edi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3]靳尚怡.少數(shù)民族漢語教學的性質(zhì)與特點[J].漢語學習,1989,(6).

      [4]戴慶廈.語言和民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4.

      [5]徐思益.語言的接觸與影響[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6]王建勤.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習得研究[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7.

      [7]徐子亮.漢語作為外語教學的認知理論研究[M].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2000.

      [8]陳世明.新疆民漢互學現(xiàn)象的由來和發(fā)展[J].新疆大學學報,2001,(1).

      [9]武金峰.新疆高校民族預科教育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0]俞理明.語言遷移與二語習得[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11]鄭婕.論少數(shù)民族漢語教學學科建設(shè)和教材編寫[J].寧夏大學學報,2004,(5).

      [12]何自然.語言中的模因[J].語言科學,2005,(6).

      [13]施家煒.國內(nèi)漢語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二十年[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6,(1).

      [14]夏迪婭·伊布拉音.維吾爾民族漢語教學歷史與現(xiàn)狀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

      [15]池楊琴.漢語空論元的第二語言習得研究[D].北京:北京語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16]溫曉虹.教學輸入與學習者的語言輸出[J].世界漢語教學,2007,(3).

      [17]趙金銘.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理念與模式[J].世界漢語教學,2008,(1).

      [18]陳作宏,田艷.體驗式課堂教學模式的建立[J].民族教育研究,2008,(3).

      [19]向銀華.試析朗讀對外語學習的促進作用[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20]楊秀萍.維漢雙語背景中漢語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的個案研究——以烏魯木齊市第46中為例[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21]趙雷.機輔任務(wù)型漢語口試系統(tǒng)的設(shè)計與實現(xiàn)[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4,(2).

      (聶漢琳,王家杰安徽淮南安徽工貿(mào)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232007)

      猜你喜歡
      模因第二語言二語
      第二語言語音習得中的誤讀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26
      模因視角下的2017年網(wǎng)絡(luò)流行語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08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需求研究述評
      多種現(xiàn)代技術(shù)支持的第二語言學習
      《第二語言句子加工》述評
      《教學二語習得簡介》述評
      Ferris與Truscott二語寫作語法糾錯之爭
      國內(nèi)二語寫作書面糾正性反饋研究述評
      基于模因論的英語論文寫作探析
      二語習得中母語正遷移的作用分析
      沙坪坝区| 盘山县| 阿合奇县| 滦平县| 双辽市| 淮滨县| 栾川县| 石屏县| 南平市| 安化县| 丰城市| 洛阳市| 错那县| 长岛县| 吕梁市| 张家口市| 江西省| 安康市| 和林格尔县| 呼和浩特市| 山东省| 泸水县| 梁河县| 定襄县| 景谷| 许昌市| 务川| 克拉玛依市| 枣庄市| 宝丰县| 台中市| 辽中县| 南陵县| 建瓯市| 陕西省| 静宁县| 宁晋县| 二连浩特市| 南丰县| 胶州市| 陆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