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遼寧省錦州市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政府南臨濱?;▓@小區(qū)5—15 趙佳佳收 18740629111
作者簡介:趙佳佳(1987—)女,漢族,遼寧錦州人,職務:遼寧理工職業(yè)學院技能部教師,職稱:助教,學歷:本科,研究方向為廣播電視編導(空乘服務方向)
摘要:高校的教育目標之一就是培養(yǎng)大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并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以促進當代大學生的社會性發(fā)展。目前,大學生的人際關系狀況令人擔憂,如何順利的進行人際交往已成為當代大學生的一大困擾,而社交禮儀教育是當前幫助大學生克服社交障礙的有效途徑。本文首先分析了當代大學生人際關系的現(xiàn)狀以及因人際關系失衡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然后研究了社交禮儀教育對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人際關系的重要作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人際關系;社交禮儀
引言:人作為社會產(chǎn)物,必然離不開人際交往,而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隨著一個人的成長,人際交往的作用就變得越來越重要了。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曾經(jīng)說過:“成功的第一要素是要懂得如何搞好人際關系”,這就說明人際關系對于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有著重要的影響。具有較強的交際能力是當代人立足于社會的根本,是獲得個人發(fā)展機會的重要保障。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生活壓力的劇增,當代大學生只有具備人際交往的能力,才能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從而才能擁有更好的生存與發(fā)展的空間。
一、當代大學生的人際關系現(xiàn)狀
大學階段的學生既處于人生的最美好階段,也是人生的過渡轉折階段。隨著大學生思想的逐漸成熟與獨立,面對社會的需求與自我意識的發(fā)展,他們中很多人已經(jīng)認識到了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也很清楚人際關系在生活以及社會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的存在,阻礙了大學生將意識化為行動,致使當前很多大學生要么缺乏人際交往的意識,要么缺少人際交往的能力。因此,當代大學生的人際關系狀況引人擔憂。通過相關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當代大學生中很大部分的學生有著孤獨感,究其原因是在生活中的種種困難遭遇長期找不到傾訴對象,以至于無法解決而積壓在心里。這就說明其人際關系不夠融洽。還有調(diào)查表明,當代大學生交際困難的現(xiàn)象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現(xiàn)在缺少獨立生活的能力、不善于人際溝通交流、不會為人處世,其中有些學生甚至有自閉的傾向,很難將個人融入到社會中。當前,面對社會的發(fā)展變化,致使很多大學生將人際關系變成了趨炎附勢、隨波逐流的社交方式,這種有失做人基本原則的行為,將嚴重扭曲大學生的價值觀。
二、當代大學生人際關系失衡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人際關系失衡的狀況會直接導致大學生心理的失衡,從而產(chǎn)生人際交往的心里危機,具體表現(xiàn)為:
(一)自我封閉
這類學生由于受成長環(huán)境的影響,長期將自身束縛于自我的世界中,在學習與生活中,不愿與他人交流,常常獨來獨往,不會主動參與到集體的活動中,常常表現(xiàn)的十分冷漠。
(二)自我否定
這類學生常常都是自卑心理較強的,尤其是在大學生活的氛圍中,由于不同家庭背景、經(jīng)濟條件的差異,會使他們在心理上產(chǎn)生失落感,這種心理差距會直接支配他們的行為,從而致使他們?nèi)狈ψ孕判?,甚至缺少上進心[1]。
(三)自我陶醉
這類學生由于自我感覺十分良好,致使其很難與他人相處。過于自信的他們,喜歡在各種場合顯示出自身的強大氣場,從而使他人產(chǎn)生反感,以至于不愿與其交流。
(四)孤傲
這類學生大多數(shù)都有著很好的成長閱歷,在生活、學習等方方面面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這種長期被“寵”的環(huán)境,致使他們有著很強的優(yōu)越感,在不斷否定他人的過程中,致使很難與他人融洽相處。
從當前大學生人際關系失衡的表象看,長期的不良的心理會最終致使其人格上的缺陷,比如缺乏責任感、道德觀念、榮辱意識,以及冷漠無情、自私自利、見利忘義等等。
三、社交禮儀教育對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人際關系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維護大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首先,社交禮儀教育能夠幫助大學生消除自卑心理,使其建立自信心。社交禮儀課程中關于儀容儀表部分的教學內(nèi)容,能夠教會學生應該如何進行服裝搭配,在著裝打扮上引導學生塑造出良好的社交形象,使學生從外觀形象的美獲得心理上的振奮,在精神上獲得愉悅感與滿足感的同時,逐漸建立起自信心。其次,社交禮儀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都是從日常生活著手,逐漸引導學生在社交活動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舉止優(yōu)雅、談吐得體、坐姿端正等等[2]。最后,通過社交禮儀教育,能夠逐漸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這是因為在禮儀教學的過程中,其教學內(nèi)容會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尊重他人和關心他人、如何在生活中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等,從而使其具備社會適應能力。
(二)有助于幫助大學生建立良好的社交關系
《禮記》中有言:“君子有禮,則外諧而內(nèi)無憂?!痹谌穗H交往中,懂得交際的禮儀,會使一個人很容易融入到交際環(huán)境中,因此,社交禮儀在協(xié)調(diào)人際關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大學教育期間,大學生能否與他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關系到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學習[3]。而社交心理素質(zhì)與社交能力并不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需要經(jīng)過后天的不斷學習,從知識與實踐中獲得人際交往的能力。因此,通過學習社交禮儀知識,能夠有效的矯正大學生在心理與行為上的缺陷,并逐步引導大學生掌握社交的技巧與經(jīng)驗,學會在人際交往中如何去尊重別人、坦誠相待以及言行得體,從而在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形象的同時,使其充分運用人際交往的能力,融入到集體以及社會中,并建立起良好的交際關系。
總結:綜上所述,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在人們的生活中更像是一門藝術,需要得到不斷的熏陶,與此同時,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一個人在社會中獲得生存與發(fā)展的橋梁。面對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的人際交往與人際需要的矛盾,高校不僅要認識到社交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同時還應該通過社交禮儀教育,逐漸的引導大學生建立健康向上且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以促進當代大學生的社會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金正昆.社交禮儀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2]唐為民.大學生人際關系的特點及轉換的印象知覺堆砌影響的研究[J].心理科學,2011,10(01):56-60.
[3]袁慶濮.大學生人際關系問卷調(diào)查與分析[J].河南大學學報,2011,9(06):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