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付良
在初中課程中,思想品德是較為特殊的課程,它不僅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在中考的總分數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還能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該課程的特點在于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證性,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深入研究教材,結合現代社會現實進行各個知識點的講解。但是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對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進行深入的思考與研究。
作為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在整個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可否認,當前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本文就以此為切入點,分析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現狀,并針對性地提出幾點解決措施,為初中思想品德教師的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一、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現狀
相較傳統(tǒng)的注重理論知識講解的教育,新課改更加注重實踐性,強調學生的能力及思維的培養(yǎng),這就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素質,尊重學生,本著自由開放的原則進行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對思想品德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深入研究各個知識點,發(fā)散學生思維。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如教師自身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學生接受能力和心理特征等,在現如今的思想品德課堂中,教學活動仍然是以教師為主的,沒有真正將學生作為教學的核心,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也沒有真正地融入情感,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策略
1激發(fā)學生興趣。
初中生思維較為活躍,好奇心強,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特點。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深刻地感受到思想品德課的趣味性及實用性。例如,在教學社會活動方面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將教室布置成相關場景,讓學生扮演相關人員,使學生深刻理解社會活動的方方面面。該情境較為貼近生活,可以讓學生認識到不僅思想品德課里有知識,生活中到處都有知識,并利用生活知識豐富理論知識,激發(fā)學習興趣。
2開闊教學思路。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教師的角色具有極強的綜合性,包括合作者、引導者、組織者等。教學過程并非一定要像傳統(tǒng)的教學一樣,教師主動,學生被動,使得課堂氣氛沉悶,影響教學效果。教師要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給予學生自由發(fā)言的機會,使之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個性及魅力。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中營造出輕松的氛圍,使學生能夠不斷發(fā)散思維,深入思考,積極主動地進行各項活動,提高學習效率。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大膽提出疑問,并通過討論進行解答,從而使思想品德課在輕松靈活的形式中完成,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3結合時事教學。
在現如今的信息時代,媒體對于信息的傳播已經改變了人們原有的信息接收方式,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時,也要與時俱進地將課本知識與當下的時事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不僅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書本知識,還能夠結合時事利用思想品德知識進行分析。
4開展有效提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知識,這樣學生的學習目標就會更加明確。在課堂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適當地提出難度適中的問題。如果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方向有偏差,教師可以適當地進行提醒或者引導。課堂提問作為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有效引導學生深入分析知識點,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正確對待挫折”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你是否受到過挫折?你是怎么看待這個挫折的?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使學生的思維邏輯更嚴密。
總之,初中思想品德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有效途徑之一。該學科的特點在于針對性及實證性較強,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不能僅僅講解理論,還要聯系實際情況,使學生對社會有一定的了解,學會正確看待世界。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思想品德教學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全面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不斷總結經驗,探索出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