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版)總目標的第一個層次是“積累·整合”,即要求“能圍繞所選擇的目標加強語文積累,在積累的過程中,注重梳理?!焙粚嵳Z言文字的知識基礎(chǔ),切實提高語文素養(yǎng)。這是高中學生學習語文基礎(chǔ)的目標,沒有“積累·整合”,其他四個方面的目標就無從培養(yǎng)??梢?,積累是語文學習的基礎(chǔ)方法,積累的多少關(guān)系到語文學習的成敗。
積累是方法,積累也是過程;積累是能力,積累也是習慣,積累更是目標。平時積累,不但要隨機積累,更要有目標地積累。那么,在教學中,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有目標地積累呢?筆者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嘗試認為:教師在上正課前先利用三五分鐘(多則影響正課)時間,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各種語文知識的積累,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積累方法。下面,筆者就如何進行課堂積累談幾種具體的做法,以和同仁們交流。
一、朗讀課文,激發(fā)情趣,培養(yǎng)語感
朗讀是語文教學的基本方法,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語言積累的重要途徑。義務教育《課標》指出:“誦讀是我國語文教育優(yōu)秀傳統(tǒng)中一種有益于積累,有效提高語文能力的好方法,應該適當提倡?!备咧小墩n標》要求:“教師應激發(fā)學生誦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誦讀的習慣?!绷x教《課標》還特意提出了誦讀方法:“誦讀是反復朗讀,自然成誦,尤其適宜于抒情詩文、文言文等聲情并茂的作品?!闭n堂上往往沒有足夠的朗讀時間,課后學生又不認真朗讀,所以養(yǎng)成課前朗讀課文的良好習慣很有必要。
課前朗讀課文的具體做法是:語文課代表每節(jié)課前確定要朗讀的篇目或文段,主要是學過的或?qū)⒁獙W習的古典詩詞曲賦和文言文,如《蜀道難》、《蘭亭集序》,也可以是精美時文,如《荷塘月色》,通知全班同學,在上課鈴響前一兩分鐘領(lǐng)起,然后全班同學齊聲朗讀,讀畢后,老師開始上正課。朗讀時要求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誦讀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獲得情感的體驗、心靈的共鳴和精神的陶冶?!?/p>
二、背誦詩文,積淀素養(yǎng),增強寫作能力
高中《課標》要求:“誦讀古代詩詞和文言文,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边€列出了建議背誦的篇目。古人云:“熟背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觀書須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绷x教《課標》指出:“誦讀比簡單的朗讀更有助于從作品的聲律心韻入手,體會其豐富的內(nèi)涵和情感。”不僅如此,背誦名篇,尤其對提高寫作能力有很大的幫助,“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正如當代雜文家林放所說:“爛熟幾百篇好文章在肚子里生了‘根,就好比打仗時有了幾百子弟兵在身邊一樣,隨意驅(qū)遣,受用不盡?!闭婺恕案褂性姇鴼庾匀A”!這樣才能循規(guī)為圓,依矩成方,進而方圓自如,為己所用??梢?,背誦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課前背誦古詩文做法大體和朗讀課文一樣。背誦時要求學生手臂背到身后,昂首挺胸,目視前方,振作精神,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詩文。
養(yǎng)成課前朗讀和背誦課文的良好習慣,不僅使學生深刻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閱讀速度和記憶力,“而且有助于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體驗品味情感投入,達到語文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的目的”,積淀素養(yǎng),陶冶身心。
三、共享名言,陶冶情操,應對高考
中、高考語文有一道鐵定的“補填名句題”,學生往往因積累不夠,識記不準而得不上滿分,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要加強名句識記的積累。教師可利用課前幾分鐘組織學生競答或補填名句,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說講名言活動,從而加強名句積累。說講名言活動的具體做法是:教師先要求學生在課外廣泛搜集名言名句(包括詩詞曲文賦名句、名人名言、對聯(lián)俗語等),然后讓學生選一句在課前記熟,教師在上新課前讓一名學生把他準備好的名言朗誦分享給全班同學聽,并讓他簡要說說對這句名言的理解和思考,然后教師簡單評說,最后要求所有學生把這句名言抄寫于筆記本上,課后記熟,領(lǐng)悟其意。提倡學生說與課堂教學內(nèi)容相關(guān)的名言,則名言易記易理解,就一堂課而言,也有開宗明義、畫龍點睛之功效。也可以讓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名言”。教師可鼓勵學生平時注意觀察和思考,發(fā)人之所未發(fā),言人之所未言,創(chuàng)作出屬于自己的“名言”與同學們共享。教師也可以把自己積累或創(chuàng)作的名言適時地講給學生聽,有時還可抓住學生的興趣,因勢利導,開展名言辯論活動,或以某主題(如“思鄉(xiāng)”)組織詩句搶答賽,激發(fā)學生背名句談名言的熱情和興趣。
課堂積累名言名句,一課一言,易寫易記,日積月累,積“言”成山,就會擁有一筆巨大的語言和精神財富,不僅能使學生從容應對高考名句題,而且能陶冶情操,積淀文學素養(yǎng),幫助學生成就佳作,受益匪淺!
四、競講故事,鍛煉口才,積累素材
學生作文常常空洞無物,究其原因,關(guān)鍵是缺少寫作素材,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辫b于此,教師可以開展課前競講故事活動。每節(jié)課競講故事三分鐘,一課一事,三年下來,學生擁有的各種素材會意隨筆出,信手拈來,受用不盡。不僅如此,還會鍛煉學生的口才和思維,讓一個個不善講話的學生成長為能說會道滔滔不絕的故事大王。
先要求學生課外提前搜集各種內(nèi)容和形式的故事,如愛國故事、哲理故事、勵志成才故事、成語故事、對聯(lián)趣事等等,寫于稿紙或卡片上,上課后,讓學生毛遂自薦站在講臺上用普通話生動流利地講出來,并指出該故事可用于哪些立意的寫作。故事宜短不宜長,且內(nèi)容要積極健康。還可以就某一觀點某一事件或現(xiàn)象等發(fā)表三分鐘即興演講,張揚學生個性,鍛煉口才,實踐新課改。時間允許的話可做適當延伸,如學生講完成語故事后,不妨讓全班學生用此成語造句并選一學生展示,然后讓學生評議造的句子是否恰切,加強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五、講解真題,教給方法,提高解題能力
語言文字的表達和運用是高考考查的一個重點,考查內(nèi)容和形式靈活多樣,如字音字形辨析、成語使用辨析、病句辨析與修改、語段銜接排序、擴展語句和壓縮語段、選用仿用和變換句式、語言表達連貫得體、圖(表)文轉(zhuǎn)述等。教師可利用上正課前幾分鐘組織開展這些題型的能力訓練,指定某生(也可輪流)課外精選某類題型的語言文字運用題、文言實虛詞用法辨析題、詩歌鑒賞題(最好是高考題)并弄通弄懂,制成課件或抄于卡片上,上課后,備課學生先投影(無則課前抄于黑板)試題,再讓其他學生做,爾后講解答題思路和方法,給出答案,老師給予評價并總結(jié)答題規(guī)律和方法。“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泵抗?jié)課占用三五分鐘時間由學生一課講解一種題型一種方法,久而久之,學生解答這些題型的能力自然會在日積月累中提高。
以上幾種積累方法,教師可分階段安排,也可交叉自由安排,還可根據(jù)課堂內(nèi)容安排,無論哪種,教師都要提前安排,讓學生有備而講。教師也要積極參與,適時地指導和評價,真正達到拋磚引玉、觸類旁通的目的,使積累有實效。課堂積累結(jié)束后,要求將知識卡片張貼于學習專欄,讓學生課后分類補抄于積累本,做好整理總結(jié),查缺補漏。
一課三五分鐘,或讀一篇課文,或背幾段古文,或說一句名言,或講一個故事,或解一道高考語言表達與運用題,一課一得,易掌握,也簡單易行,通過不同的方式鍛煉了學生的普通話,強化了學生的記憶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能力,教給了學生解題技巧,提高了學生的口才表達和寫作能力,積淀了素養(yǎng),陶冶了情操,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操作性。只要堅持,高中三年可以積累大量的知識,為取得高考語文的勝利,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楊青棟 甘肅省莊浪一中 744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