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詩源,李慧芬,張學蘭,周 萍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山東 濟南 250355)
在中藥炮制學教學中綜合應用3種考核評價方式的探索
王詩源,李慧芬,張學蘭,周 萍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山東 濟南 250355)
在中藥炮制學教學中將教師主導取向和學生自學取向的教學策略結合起來,嘗試建立診斷性評價、總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三者有機結合的中藥炮制學考核評價體系,為中藥炮制學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中藥炮制學;診斷性評價;總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
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法認為,教學評價大致可以分為診斷性評價、總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3種。診斷性評價一般在教學開始之前進行,目的是了解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情感特性,便于教師設計一種合適的教學方案,使教學適應學生的特性與背景;總結性評價在一門課程結束或者某個學習階段結束時進行,主要目的是評定學生的學業(yè)成績,確定學生所達到的水準,了解總體教學目標的達成狀況;形成性評價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學習單元結束時進行,目的是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幫助他們改正錯誤、彌補不足,從而取得最優(yōu)的教學效果[1]。
中藥炮制是中醫(yī)藥領域最具特色的一項制藥技術,是我國在世界藥學領域中唯一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一項技術。中藥炮制學是中藥學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在眾多中醫(yī)藥高等院校中,其考核評價體系多是沿襲傳統(tǒng)的總結性評價模式??偨Y性評價模式是檢查學生學習效果比較客觀、有效的形式,但無法對學生整個動態(tài)學習過程進行考核評定,容易形成學生“上課忙著記筆記,考試突擊背筆記,考后基本全忘記”的局面。采用更加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是提高中藥炮制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
基于當今社會發(fā)展趨勢和學科特點,我們將教師主導取向和學生自學取向的教學策略結合起來,嘗試建立診斷性評價、總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三者有機結合的中藥炮制學考核評價體系,既能使學生牢固掌握理論知識,又能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實踐能力、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等綜合能力,激發(fā)他們主動學習、思考,積極進行科研探索的興趣。
1.1 診斷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考查學生對于傳統(tǒng)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
中藥炮制學中的基本概念、傳統(tǒng)炮制方法、不同炮制品的作用特點等理論知識是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內(nèi)容,應采取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進行系統(tǒng)學習。該部分內(nèi)容適合用診斷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考核評價方式,考查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督促其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
1.2 以形成性評價方式考查學生自學能力
現(xiàn)代社會非常重視合作能力,工作中很多任務不是一個人單獨能完成的,需要團隊一起努力達成目標。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在課程開始之初就將學生分組,鼓勵大家針對中藥炮制學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檢索文獻、整理資料并制作PPT,在課堂上匯報并展開討論。根據(jù)學生的調(diào)查情況和每名學生在小組中付出的努力給予評價。同時,改變單一評價主體的現(xiàn)狀,提倡自評、他評、互評相結合,并強調(diào)評價過程中主體間的雙向選擇、溝通和協(xié)商,使評價成為教師、管理者、學生共同參與的交互活動,進而使評價成為一種獨特的教育過程,有助于學生形成民主、平等、合作等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
(1)重新備課,濃縮原來授課內(nèi)容,修改教案、講稿和教學日歷,有針對性地根據(jù)不同專業(yè)學生設計科學合理的學習性課題。
(2)開學之初,采用診斷性評價,以教師為主導教授中藥炮制學基本理論、概念,傳統(tǒng)炮制方法和不同炮制品的作用特點等知識,引導學生進行系統(tǒng)學習;學期末采用總結性評價方式,考查學生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將試卷成績作為期末成績。
(3)開學第一次課與學生做好溝通,明確告知課程的教學要求、學習方法和考核評價方式。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授課過程中運用問題教學法,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利用課本、圖書館和網(wǎng)絡等途徑獲得相關資料,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堂上進行演講并討論,通過自評、他評、互評相結合的形成性評價方式了解學生學習狀況。
(4)學生最終成績=期末成績×50%+平時成績×50%。
(1)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中藥炮制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和各種炮制方法等基礎知識。
(2)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思考,進行科研探索的興趣。(3)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實踐能力、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等綜合能力。(4)提高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有助于學生形成民主、平等、合作等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
在當今高度發(fā)達的信息化社會,知識的接納已近乎量販式,單純使用總結性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考試功能的發(fā)揮和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不僅影響了廣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阻礙了學生文獻檢索、資料搜集、語言表達和勇于創(chuàng)新等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大學生正處在思維活躍,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年齡階段,他們既是學科的繼承者更是推進學科前進的直接力量,教師除了傳授理論知識還有責任培養(yǎng)他們的文獻檢索、文字組織和表達等各方面能力。建立診斷性評價、總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三者有機結合的中藥炮制學考核評價體系,配合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既能使學生牢固掌握中藥炮制學的重點、難點內(nèi)容,又能激發(fā)他們探索未知的興趣。
[1]Bloom B S.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Ⅰ:Cogntive domain[M].New York:Longman,1956.
G424.74
A
1671-1246(2015)13-0063-02
注:本文系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專業(yè)與課程課題(ZY2014042);山東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2014年院級教學課題(yxy201440);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2015年度立項課題(15SB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