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阿麗
摘 要:中國武術是中國傳統(tǒng)的國粹,同時中國武術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中國武術是否適宜在小學階段開展設立,這成為老師和家長爭執(zhí)的問題,圍繞中國武術在小學階段開展的利與弊進行分析討論。
關鍵詞:中國武術;小學教育;好處;弊端
中國武術從古至今一直被認為是中國文化的精髓之一,我們古老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都應該被繼承下來并發(fā)揚光大。小學階段開展中國武術可以強身健體,鍛煉學生的抗挫折能力,但是如果應用不當,同時也會帶來一些弊端,因此,筆者下文主要針對相關問題進行說明。
一、中國武術在小學階段開展的好處
1.有利于繼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
在小學階段就開始設立中國武術這門課程,可以讓小學生在很小的年齡階段就意識到中國武術的雄厚底蘊,明白中國武術的博大精深。這有利于小學生在很小的時候就在腦海中扎下深根,了解武術是我們國家一種偉大的文化傳承。
2.有利于小學生鍛煉強魄的體格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不僅僅要有聰明的頭腦,還需要“革命的本錢”,即強魄的體格。中國武術的學習非常有利于小學生鍛煉出強魄結(jié)實的身體。
任何一種體育鍛煉只要應用得合理恰當都會使人的身體強健,而中國武術也毫不例外。中國武術在小學開設,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項新鮮的運動,相較于其他形式的體育運動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可以在多次反復的練習中獲得鍛煉,增強體魄,提高抗挫能力和意志力,從而有利于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中國武術在小學階段開展的弊端
凡事有利就有弊,而中國武術在小學階段開展的過程中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它也存在很多的弊端。
1.中國武術的高難度招式不利于小學生體質(zhì)
中國武術雖然應用得當會有益于身體健康,但是由于武術招式難度過高,很多部分不利于小學生這個階段。
小學生階段正是身體發(fā)育的良好階段,是孩子身體和骨骼變大、發(fā)展的期間。而中國武術的很多招式要求有很大難度,屬于強度性大的動作,這不符合小學生階段的運動能力范圍。而且一些高難度的動作在學生學習和訓練的過程中,由于沒有鍛煉的基礎,
很容易使學生拉傷肌肉,這一切會使鍛煉的目的適得其反,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2.引導不當,誤入歧途
在小學階段開設中國武術課程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是一定要應用得當,由于電視劇里的武術片段和效果的夸大,使很多孩子盲目崇拜和好奇,希望成為電視劇里的武打英雄。所以如果在小學階段開設武術課程,教師一定要正確引導學生,否則學生可能會在學習武術之后,因迷戀英雄情結(jié)和同學“切磋武藝”,打架生事,誤傷同學,小學階段的孩子比較好動,還沒有一定的判斷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如果不及時教育引導,很容易會誤入歧途,造成嚴重的后果。
三、辯證地看待中國武術在小學階段的開展情況
中國武術在小學階段的開展有利也有弊,我們不應該果斷地認定中國武術在小學階段的開展就是存在絕對的弊端或者有絕對的好處。這是一個辯證轉(zhuǎn)換的過程,存在相對轉(zhuǎn)化,不能一下子就給予肯定或者否定,要學會在武術發(fā)展的過程中,從武術給學生和學校帶來的效益來評價它。
在看到武術給小學生帶來弊端的時候,我們要針對問題尋求對策,解決問題,防微杜漸;同時也要看到武術給學生帶來的益處,并將其發(fā)揚,不能片面看待武術的成效和利弊,從而使中國武術在小學教學中得到有效的應用。
中國武術在小學階段的開展引來了很大的爭議,大家對這個問題持不同的觀點,各有紛爭,但是真正如何看待武術在小學階段的開展,需要不斷地實踐來證明,因此,我們要將其靈活應用,正確引導,使之發(fā)揮最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楊艷紅.如何促進中小學武術發(fā)展[J].沙棘:科教縱橫,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