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
摘要: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聲應用于頸動脈狹窄程度評估中的價值。方法 選擇我院2014年1月~8月收治的80例頸動脈狹窄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CDFI)進行檢查,并將檢查結果跟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DSA)進行比較分析,評估分析CDFI在頸動脈狹窄中的評估價值。結果 彩色多普勒超聲(CDFI)、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DSA)在輕度狹窄、中度狹窄、重度狹窄、閉塞等方面的檢查結果分別比較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均P>0.05)。結論 將彩色多普勒超聲用于頸動脈狹窄評估,具有成本低廉、無創(chuàng)傷、操作簡單等特點,值得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彩色多普勒超聲;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頸動脈狹窄;臨床診斷
頸動脈狹窄在臨床上的發(fā)病率比較高,主要是因為從心臟通往腦與頭等其它器官之重要血管頸動脈變得狹窄[1]。大于60歲的人群比較容易患上頸動脈狹窄這種疾病[2]。檢查頸動脈狹窄的方法有CT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聲(CDFI)、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等。本文則對彩色多普勒超聲用于頸動脈狹窄診斷進行了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1月~8月收治的80例頸動脈狹窄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齡45~76歲,平均年齡(64.5±2.3)歲;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40例;腦梗死30例;有缺血表現(xiàn)10例;合并高血壓50例;糖尿病18例;冠心病12例。所有患者彩色多普勒超聲(CDFI)、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檢查。
1.2方法 運用GEGELOGIQP6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對患者進行檢查,檢測的探頭頻率設為10MHz左右。讓患者呈仰臥位,并告知患者的頸部要注意放松,并且偏向對側,將需要檢測的頸部給予暴露出來,然后將探頭放在胸鎖乳頭的肌前緣,對患者的頸總動脈及頸動脈分叉等處給予縱橫切面進行掃查。觀察患者的頸動脈狹窄情況與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全部患者均實施DSA檢查,測量頸動脈管腔的內徑并計算其狹窄程度。
1.3判斷標準 判斷頸內動脈狹窄的血流速度的標準為:①輕度狹窄:患者的頸內動脈在收縮期時的峰值流速(PSV)為<100cm/s;②中度狹窄:患者的PSV為100~140m/s;③重度狹窄:患者的PSV大于140cm/s;④閉塞則患者的頸內動脈里面沒有血流信號。
2 結果
彩色多普勒超聲(CDFI)檢查結果為:輕度狹窄為40例,占比50.00%;中度狹窄為18例,占比22.50%;重度狹窄為13例,占比16.25%;閉塞為9例,占比11.25%,見表1。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檢查結果為:輕度狹窄為43例,占比53.75%;中度狹窄為16例,占比20.00%;重度狹窄為12例,占比15.00%;閉塞9例,占比11.25%。彩色多普勒超聲(CDFI)、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DSA)在輕度狹窄、中度狹窄、重度狹窄、閉塞等方面的檢查結果分別比較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均P>0.05)。
3 討論
頸動脈狹窄不可忽視,此病容易導致腦梗死。為此,如果能夠盡早而準確地診斷出頸動脈狹窄,這有益于臨床治療頸動脈狹窄,防止腦梗死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加蓄i動脈狹窄的患者大部分屬于老年患者。這些患者容易合并多種并發(fā)癥,比如高血壓與糖尿病等等。引發(fā)頸動脈狹窄的原因可能是動脈發(fā)生粥樣硬化,即在患者的頸動脈壁上會形成斑塊,而此些斑塊假如增大壓迫或者發(fā)生破裂的時候,則會誘發(fā)頸動脈發(fā)生狹窄或者形成栓塞,導致狹窄的遠端灌注壓不斷下降,進而出現(xiàn)低灌注性腦梗死[3]。此外,頸內動脈狹窄跟進行性卒中也存在密切的關系。一般來說,發(fā)生輕度的頸動脈狹窄在臨床上沒有明顯的癥狀,因此很難發(fā)現(xiàn)此病。目前,檢查頸動脈狹窄的方法有許多種,但是不同的方法具有的不同的特點。頸動脈超聲、經(jīng)顱多普勒超聲可以比較準確地檢查出病變的發(fā)生范圍、頸動脈狹窄的程度、斑塊大小及性質、血流速度與血流動力學變化等多種信息,為此稱為一種較好的無創(chuàng)檢查方法。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把多普勒血流測定與B超成像檢查較好地結合起來,存在操作簡便、操作安全及經(jīng)濟低廉等特征[4]。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一方面可以顯示出頸動脈之解剖圖像,較好地檢查出斑塊的形態(tài)學(如出血與潰瘍等),另一方面可以檢查出動脈的血流量、血流流速與方向等[5]。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彩色多普勒超聲(CDFI)檢查顯示的結果為:輕度狹窄為40例,占比50.00%;中度狹窄為18例,占比22.50%;重度狹窄為13例,占比16.25%;閉塞為9例,占比11.25%。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檢查顯示的結果為:輕度狹窄為43例,占比53.75%;中度狹窄為16例,占比20.00%;重度狹窄為12例,占比15.00%;閉塞9例,占比11.25%。兩者輕度狹窄、中度狹窄、重度狹窄、閉塞檢查結果分別比較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均P>0.05)。可見,彩色多普勒超聲(CDFI)診斷頸動脈狹窄程度準確性較高。
此外,我們發(fā)現(xiàn)運用彩色多普勒可以準確判斷出斑塊之性質與穩(wěn)定性,而這對臨床治療頸動脈狹窄具有積極的意義。許多學者按照頸動脈狹窄的發(fā)生程度,提出了治療頸動脈狹窄的手術指征[6],也就是說,對于患有頸動脈中度以上的狹窄的患者、沒有臨床癥狀的嚴重狹窄的患者、經(jīng)CT與磁共振確認為腦梗死的患者、沒有臨床癥狀的頸動脈狹窄患者可以先采用保守治療,然后定期給予實施無創(chuàng)傷的檢查隨訪,一旦發(fā)現(xiàn)病變處于進行性發(fā)展時期、反復出現(xiàn)短暫性的腦缺血,則要采用預防性的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給予治療。
綜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可以對頸動脈狹窄患者實施定量、定性的檢查,屬于操作簡單、安全無創(chuàng)傷、費用低廉的檢查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可以做到盡早發(fā)現(xiàn)、檢查出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可為診斷頸動脈狹窄給予科學的理論依據(jù),從而讓患者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預防、早治療",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我們相信,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大幅度提高,超聲技術也必將會日益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診斷頸動脈狹窄中必會扮演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可為人們的身體檢查帶來很大的便捷性。
參考文獻:
[1]錢嵐,吳亞丹,王武,等.老年頸總動脈閉塞患者頸動脈血流彩色多普勒超聲分析[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4,33(3):235-237.
[2]胡碧仙.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頸動脈硬化斑塊的價值[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4,21(2):278-279.
[3]侯衛(wèi)華.彩色多普勒超聲在頸動脈狹窄支架成形術中的應用18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31):77581.
[4]周如海,趙平,喬彩鳳,等.彩色多普勒超聲在頸動脈狹窄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09,19(12):1526-1528.
[5]邸桂新,鐘婭麗,唐曉輝,等.彩色多普勒超聲在頸動脈狹窄程度評估中的臨床應用[J].吉林醫(yī)學,2010,31(13):1871.
[6]劉強,王樹賢,張立霞,等.彩色多普勒超聲與CT血管造影對頸動脈狹窄程度分級的準確度分析[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4,30(8):673-676.
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