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肥城市陶陽礦學校 李 靜
5月6日至9日,山東省第三屆小學英語教學技能觀摩研討會在龍口市召開。本次小學英語教學技能觀摩研討采用講座、微型課、口語表達、信息技術(shù)、話劇表演等形式,名師匯聚,展示了我省優(yōu)秀英語教師過硬的教學技能,旨在提升新課標理念下小學英語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是探索小學英語教學高效的有效途徑。
非常有幸能參加這次省觀摩研討會,帶著欣喜和好奇的心情進入了會場。來自全省的小學英語教師 ,也一大早就來到會場,期待著優(yōu)秀教師的風采??吹贸鰜?,老師們都非常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他們都準備了照相機、攝像機用來搜集記錄對自己有用的信息。來自全省的教師坐在一起互相探討自己在教學上的經(jīng)驗與不足,讓我深深的感受到提升自己業(yè)務水平的重要性和巨大壓力,所以也想能在這次學習中有啟發(fā)性的收獲,也想借助這個平臺,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和提升。現(xiàn)將本次外出學習體會總結(jié)如下。
第一天上午觀摩了六位教師的微型課展示,可謂各有千秋,精彩紛呈。微型課分為不同的課型:新授課、拓展課、電影課等,給我們展示了精彩的教學設計和授課過程。如來自濱州的楊曉莎老師在講授My favourite season時,利用生動形象的圖片將學生帶入大自然,走進課堂,放飛夢想。在操練環(huán)節(jié),設計了“蜜蜂采蜜”的活動,寓教于樂,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活動的熱情,效果顯著。再比如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來自臨沂的張老師,張老師講授的是一節(jié)電影教學展示課Finding Nemo,她設計了賞、析、模、配、編五個環(huán)節(jié),各環(huán)節(jié)逐步展開,層層深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第一天下午是十七位教師的口語展示。形式格外新穎,我們印象中的口語展示是話題展示,不低于三分鐘的單人脫口秀,但是這次培訓是有兩個教師配合的十分鐘左右的口語脫口秀,形式多樣,有個人演講式,有采訪形式的,有小品形式的,有站的,有做的,有表演的,參賽教師不僅口語水平精湛,而且肢體語言協(xié)調(diào)大氣,做到說教演唱樣樣在行,聲情并茂,抑揚頓挫,讓人不僅僅是在聽,更是在欣賞美,一種綜合素養(yǎng)的美。
第二天上午是歌曲歌謠及信息技術(shù)的應用。歌謠曲調(diào)歡快,節(jié)奏適中,詞意淺顯容易識記。六位教師介紹了多媒體教學的輔助教學功能,他們自制的教學動畫進行演示,聆聽著細致的講解,欣賞著優(yōu)美的動畫,我們可以借助網(wǎng)絡這個萬能的大平臺,實現(xiàn)網(wǎng)絡資源共享。
第二天下午課本劇情景劇的展示。課本劇的表演特出彩,精彩的舞臺設計,配上老師流利的口語發(fā)音和生動形象的表演,就是一種美的享受和熏陶。其中濟南市的課本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的內(nèi)容簡單,貼近學生生活,語言多數(shù)都是以課本設計的語言為基礎(chǔ),不論是選材還是表演或者道具和舞臺都非常的完美,他們沒有過多的場景,有些場景通過多媒體做虛擬背景進行切換,可以節(jié)省人力物力,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而且,將課本的語言運用到舞臺劇中,更好的體現(xiàn)了學以致用。
第三天專家講座及點評總結(jié)。講座更是給我們更深層的解讀,省教研室小學英語教研員陳元寶老師給我們做了《Teacher’s Oral Practice》的講座。指出了許多教師在上課時候容易出現(xiàn)的語言應用上常犯的錯誤,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指引,同時也給我們的口語訓練與提高指明了目標和方向,給我們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與學習作了一個很好的指引。通過陳主任的總結(jié),深刻意識到英語口語在我們的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實很多的口語表達都是有問題和不嚴謹?shù)?,多學習努力使自己的英語口語表達可以更加準確和改進。
幾天的學習為我們奉上了“色、香、味”俱全的精神營養(yǎng)大餐,我本人也深受啟發(fā),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英語這門語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深刻體會到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學生學得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會有什么樣的老師來教,為人師者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我們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和教學能力,拓寬自己的專業(yè)技術(shù)領(lǐng)域,多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并掌握一定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全面武裝自己,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讓我們有責任感地去教,和學生一起享受教育的過程,感受英語學習的魅力所在,讓學生因“我”而幸福!
在聽課的過程中,我學會了很多東西,處理教材方面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上的。我最大的感觸是,做為一名教師,應該不斷地學習,積極參加各類型的講座、培訓,特別是有機會要多聽聽專家教授的專題報告。作為小學教師,日常生活的交際圈較小,與高層知識分子,特別是搞研究的專業(yè)人士接觸機會相對較少,如果還不主動通過各種途徑去學習、接受新知,那將會很容易與社會脫節(jié),最終被這個不斷發(fā)展進步的社會所淘汰。我深信: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實踐、不斷的反思,才能不斷的進步,不斷的提升、不斷的發(fā)展。
通過這次學習,使我對英語教學有了更高、更深的理解,讓我開闊了眼界,也給我敲響了警鐘:大大加強教學技能提升自身素養(yǎng)刻不容緩,更新觀念錘煉教學技能勢在必行。同時更加明晰了自己的不足,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讓孩子們在英語課課上獲得知識的同時接受更多的新鮮事物,讓他們樂學、會學。從專業(yè)技能上,從教材把握上,都還需要認真的提升自己的能力,與時代教育接軌的同時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各方面素養(yǎng),讓自己能夠為學生的學習不斷注入新鮮的養(yǎng)分,一定將這次所學到的成功的經(jīng)驗有選擇性的滲透在自己的教學中,同時也要進一步完善自己各方面的素質(zhì)。
成長需要時間,經(jīng)驗需要積累。好好加油,助力英語新課堂,助力學生全面成長,相信明天的你我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