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百年道歉姍姍來遲——淺談美國排華法案道歉案的始末與反思

      2015-03-19 19:16:32錢寧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15年4期
      關鍵詞:美國華人排華美國國會

      錢寧

      ?

      百年道歉姍姍來遲
      ——淺談美國排華法案道歉案的始末與反思

      錢寧

      摘要:201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排華法案道歉案,標志著美國華人在人權斗爭中取得了一個歷史性的勝利。經(jīng)歷百年才換來的道歉揭示了美國華人從遭受歧視、欺凌,到重新站起來的艱辛歷程。在道歉案之后,美國華人更應該學會反思,采取更為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融入美國社會。

      錢寧/福建廣播電視大學高職學院講師(福建福州350005)。

      2012年6月18日16時55分,美國聯(lián)邦國會眾議院以全票通過,正式以立法形式對包括1882年排華法案在內的美國歷史上通過的一系列排華法案表示歉意。這一天的等待整整跨越了130年,姍姍來遲的致歉,無論是對在美華人抑或是全球華人來說,其意義都是非比尋常。

      一、“歷史的錯誤”

      華人移民美國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40年代。當時美國西部“淘金熱”的興起和區(qū)域的開發(fā),需要輸入大量的勞動力。而19世紀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中國社會的動蕩不安、帝國主義的對華侵略等社會因素的影響,再加上東南沿海一帶自古就有赴海外謀生的傳統(tǒng),在“推拉力”的共同作用下,大約有30萬的華人選擇離開中國,來到大洋彼岸的美國,主要從事采礦、修路、伐木、墾荒等體力工作。雖然華人移民為美國西部的開發(f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他們并沒有享受到應有的正當權益與尊重,事實上,華人移民卻經(jīng)歷了長達半個多世紀、飽受歧視和迫害的排華浪潮。

      (一)排華法案的出臺

      隨著華人移民的大量涌入,加劇了勞動力市場的競爭,美國對華人的態(tài)度由最初的歡迎鼓勵到排華情緒高漲。進入19世紀70年代,經(jīng)濟危機與自然災害的發(fā)生,導致美國經(jīng)濟進入了蕭條期,各種社會矛盾迅速激化,日益增多的華人移民逐漸成為白人勞工排斥與襲擊的對象。這一時期,美國兩黨之間的斗爭愈發(fā)激烈,國內政客為了爭取勞工的選票,常常操弄排華議案,“加州等地方政府紛紛出臺了各種排斥中國勞工的法案和課稅,剝奪了華工的基本人權?!盵1]美國種族主義思想根深蒂固,對排華立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為了平息國內的反華排華情緒,在多方因素共同推動下,1882年5月6日,美國國會以絕對贊成票通過了排華法案,并由阿瑟總統(tǒng)簽署后生效。

      排華法案明確規(guī)定:十年內禁止華工進入美國;華工以外的中國人入境須持有中國政府頒發(fā)的證書;非法入境的中國人需遣送回出發(fā)地;不準許中國人取得美國國籍。[2]自1882年后的幾十年,排華法案又經(jīng)過了幾次重大的修正,變得越來越嚴酷。排華法案的出臺,是“美國移民政策由開放、自由放任的政策到民族主義的第一個轉變,”[3]不可避免地沾染了嚴重的“種族主義”流毒。受此影響,一方面,美國華人數(shù)量急劇下降。排華法案的實施助長了排華分子對華人的迫害驅逐、甚至屠殺,暴力事件愈演愈烈,美國華人完全陷入了恐怖之中,大批華人被迫返回中國。另一方面,排華浪潮也激起了海內外華人的強烈憤慨,給予了美國華人極大的聲援與鼓舞,而且從中國沿海城市蔓延至全國的抵制美貨運動,對美國的對華貿易產(chǎn)生了實質性的影響,也給美國社會造成了巨大震撼。

      (二)排華法案的廢止

      隨著二戰(zhàn)的爆發(fā),珍珠港事件的推動,逼得美國不得不提早對日本宣戰(zhàn),將戰(zhàn)線拉到遠東。為了迅速確定和中國的聯(lián)盟關系,此刻排華法案的存在早已不合時宜。1943年12月17日,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正式簽署參眾兩院通過的《馬格納森法案》,廢除了自1882年以來美國政府所通過、頒布和執(zhí)行的一系列排華法案,打破了美國長達61年的排華僵局。

      美國政府之所以廢除排華法案,最主要是從美國國家政治利益角度考慮,出于聯(lián)合抗戰(zhàn)的現(xiàn)實需要。與此同時,同樣是美國移民政策受害者的日本,充分利用帶有美國種族歧視性的排華法案加以鼓吹,揭露了排華法案在美國對亞裔移民的迫害等“歷史罪行”,以此來煽動反美情緒,歪曲其“亞洲人的亞洲”的主張。再加上1943年宋美齡訪美,她開展的“魅力外交”對廢除排華法案起到了最后的催化作用。因此,排華法案的廢止主要是考慮到中美同盟關系的建立,就像羅斯??偨y(tǒng)在簽署《馬格納森法案》時說的那樣:“中國現(xiàn)在是我們的盟友了……廢除排華法案,我們可以糾正歷史的錯誤,并堵住日本的歪曲宣傳?!盵4]

      二、遲來的“道歉”

      排華法案道歉案的通過,一方面給美國華人乃至海外華人帶來了寬慰與欣喜;另一方面,對華人群體在美國的處境要有清醒的認識。美國政府用“regret”(遺憾)替代了更為正式的apology(道歉),從中可以折射出美國政府對排華法案和華裔群體仍然持有相當保守的態(tài)度。

      美國國會在排華法案廢除后,為何遲遲不對“歷史的錯誤”向全美華人道歉?究其原因主要歸結為如下三點:第一,美國政府和民眾總體上對排華法案給華人造成的傷害,采取了漠不關心的態(tài)度。就在排華法案道歉案通過的數(shù)天里,美國輿論對此事也表現(xiàn)得異常冷漠,主流報紙并沒有做過任何新聞性的報道與評論。第二,美國種族主義歧視并沒有完全消除,對華人仍然存在偏見,沒有承認錯誤、承擔責任或者做出任何經(jīng)濟賠償。第三,華人群體講究的傳統(tǒng)政治思想影響并束縛了他們的政治理念。[5]因此,大部分華人缺少爭取自身權利的意識,更不用說為祖輩經(jīng)受的不公正待遇討取公道。

      三、“道歉”背后的反思

      作為一個多族群移民國家,美國的發(fā)展和繁榮與包括華人在內的美國各族裔人口共同奮斗與合作密不可分。美國國會能從最初排華法案的確立到廢除,再為此法案做出道歉,這一系列的舉措可以看出,美國對歷史問題的態(tài)度還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為了避免歷史重蹈覆轍,華人移民也應該采取更為積極的態(tài)度。

      (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在美華人的堅強后盾

      長期飽受欺凌喚醒了中華民族的意識,在清朝中后期開展了“救亡圖存”運動,特別是在二戰(zhàn)爆發(fā)時,“中華民族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愛國情懷和艱苦卓絕的勇氣,付出了巨大犧牲,牽制住了日軍大部分軍力,贏得了世界的普遍尊重。這一點也得到了美國國會的承認。”因此,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使得中國爭取到了國際話語權,也為排華法案的廢除提供了基本條件。

      重要的是,美國視中國為一個潛在的超級大國。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持續(xù)快速增長,全世界都感受到了中國崛起的步伐與能量。中美兩國深度的相互依存,經(jīng)濟利益的高度糾纏、捆綁,使得美國不得不謹慎處理中美雙邊關系。

      (二)通過積極參政議政爭取權利

      從排華法案的廢除到排華法案道歉案的通過,歷經(jīng)了半個多世紀美國國會才直面華人歷史,承認排華法案不符合美國獨立宣言的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則,不符合美國憲法的精神,這與美國華人權利意識相對淡漠有很大的關系,特別是華人中的新移民,他們的政治關注度和參與度更低,這就使得華人的地位陷入了惡性循環(huán)。

      (三)華人團體需要團結協(xié)作

      華人在美國社會一直不是主流成員,想依靠一兩個華裔政客的力量推動美國政府為一部100多年前的法案道歉難度可想而知。參與眾議院道歉案的華人團體有一百多個,他們之中有出生在美國的老僑團體,有來自中國大陸的新僑團體,也有來自中國臺灣的華僑團體,正是他們的共同努力確保議案在短短5個月內順利通過。然而作為一個整體,華人凝聚力并不及美國的其他少數(shù)族裔群體。

      美國國會對排華法案的道歉,作為華人人權斗爭的一個里程碑被載入史冊。這只是一個嶄新的開始,美國華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想展示華人崛起的實力,不僅需要一定的經(jīng)濟成就作為基礎,更重要的是族裔內部要凝聚成一股力量,使美國華人在爭取權利的道路上逐漸成熟起來,真正成為美國社會的一員。

      參考文獻:

      [1]張賀.從鼓勵到排斥:19世紀美國對華移民政策的調整[D]外交學院, 2012:25.

      [2]United States Statutes 1881-1883 (Washington D.C. 1883), Vol.ⅩⅫ, pp.58-61.轉引自Shih-shan Henry Tsai.The Chinese Experience in American [M].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6:64-65.

      [3][5]郭岱宗.美國華人政治參與之研究[D].臺灣: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1992:55-57.

      [4]Stuart Creighton Miller.The Unwelcome Immigran [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3

      責任編輯:賀春健

      文章編號:1671-6531(2015)07-0020-02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

      關鍵字:道歉;排華法案;美國華人;移民

      猜你喜歡
      美國華人排華美國國會
      早期美國華人的文化與族裔意識
      警惕借疫情“排華”
      南風窗(2020年5期)2020-03-02 02:28:48
      蒙古國社會“排華”沒那么夸張
      淺析印度尼西亞獨立后的排華原因
      戲劇之家(2016年15期)2016-08-15 20:54:01
      淺談對美國華人及其自我認知的認識
      居住國、跨國和全球視角——美國華人身份認同研究的文獻述評*
      東南亞研究(2015年6期)2015-03-30 07:53:12
      為美國華人權益而戰(zhàn)的學人——王靈智教授訪談錄
      東南亞研究(2015年1期)2015-02-27 08:30:41
      梁誠護僑活動研究
      冷戰(zhàn)后美國國會與臺灣問題
      劍南文學(2014年2期)2014-08-26 10:41:28
      放大與稀釋:國會與美國貿易保護主義
      教學與研究(2009年5期)2009-07-27 07:31:38
      同德县| 湖州市| 鸡泽县| 申扎县| 墨脱县| 孟津县| 来安县| 阿坝县| 延长县| 健康| 敖汉旗| 镇雄县| 红桥区| 桑植县| 太和县| 阿瓦提县| 根河市| 丰镇市| 清水县| 甘德县| 兴仁县| 鄢陵县| 聂拉木县| 玉门市| 准格尔旗| 吴川市| 塔城市| 怀安县| 新乐市| 沾化县| 塘沽区| 左云县| 元谋县| 洛隆县| 德钦县| 鄂温| 岳普湖县| 颍上县| 安西县| 永年县| 金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