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蘭 朱玉欣 么 納
·借鑒與小經(jīng)驗·
自制沙袋在超聲引導下PICC置管中的應用
趙青蘭 朱玉欣 么 納
超聲引導下使用塞丁格穿刺技術行PICC置管是目前國際上廣泛開展的PICC穿刺技術,為患者提供了一條無痛性的治療途徑。特別適用于腫瘤科需反復化療和病情不穩(wěn)定需隨時輸液治療的患者。因為PICC穿刺首選上臂內(nèi)側的貴要靜脈,對于消瘦的患者如腫瘤科惡液質(zhì)的患者,超聲探頭探到合適的貴要靜脈穿刺部位時,探頭的縱軸往往與操作臺的平面不是垂直位置,影響操作者穿刺的準確度和成功率。我們采用自制沙袋應用在超聲引導下PICC置管過程中,效果良好?,F(xiàn)介紹如下。
制作長18 cm,寬12 cm的布袋,內(nèi)裝400 g細沙。在PICC置管消毒前,把袋子平放于患者穿刺側上臂的下面,將袋內(nèi)的沙子向上臂的內(nèi)側方向聚集并平整,超聲探測穿刺部位并適當調(diào)整沙袋內(nèi)沙子至超聲探頭的縱軸與操作臺平面垂直即可,然后再進行常規(guī)步驟穿刺置管。
沙袋制作簡單、經(jīng)濟方便。超聲引導下使用塞丁格穿刺技術行PICC置管首選貴要靜脈,貴要靜脈位于上臂內(nèi)側,穿刺時上臂要外展45°或90°平放于操作臺上,消瘦患者因皮下組織少因而肱骨凸顯,超聲探頭的縱軸與操作臺的平面不是垂直位置,影響導針引導的穿刺操作。沙袋內(nèi)沙子易塑形,能使消瘦的患者穿刺部位的組織由下向上托起,使得超聲探頭的縱軸與操作臺的平面垂直,利于引導導針穿刺;另一方面,使用沙袋后,穿刺區(qū)域的組織和皮膚較前緊繃,穿刺針易于刺入。我們已應用了100余例患者,簡單易行,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
(本文編輯 崔蘭英)
050082 石家莊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yī)院腫瘤科
趙青蘭:女,本科,副主任護師,護士長
石家莊市科技指導計劃(111465523)
10.3969/j.issn.1672-9676.2015.09.076
201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