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勇 肖紹樹 陳紅
·講 座·
扶正化瘀膠囊治療肝纖維化
胡志勇 肖紹樹 陳紅
肝纖維化是肝組織內細胞外基質成分過度增生與異常沉積,導致肝臟結構或(和)功能異常的病理變化,見于大多數(shù)不同病因的慢性肝臟疾病中,及時治療是可逆的,若進一步發(fā)展可形成肝硬化,嚴重影響患者健康與生命。扶正化瘀膠囊對肝纖維化具有多環(huán)節(jié)、多層次、多靶的綜合藥理作用。
肝星狀細胞位于肝竇Dissei間隙,在肝細胞損傷等的刺激下,星狀細胞活化、大量增殖并生成膠原等細胞外基質,導致肝纖維化。體外分離培養(yǎng)的星狀細胞在無包被的塑料培養(yǎng)皿中培養(yǎng)可自發(fā)活化,向成纖維細胞轉化,與體內活化過程相似[1]。劉成海等[2]觀察了扶正化瘀方抗肝纖維化的不同藥物配伍的藥效作用。將扶正化瘀方分為扶正化瘀組,扶正組,化瘀組分別將丹參、蟲草、丹參+蟲草等制備其大鼠藥物血清,溫育星狀細胞,3H-TaR摻入法測定細胞增殖,ELISA法測定細胞上清I型膠原含量,并測定細胞層總蛋白含量以校正膠原含量。RT-PCR法觀察前膠原d2(I)mRNA的表達。結果,全方組及各拆方組對星狀細胞的增殖、膠原蛋白分泌及d2(I)前膠原mRNA表達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鼋M對細胞增殖抑制作用最強,扶正組對膠原生成及基因表達抑制作用最強,而全方介于兩者之間。結果認為,扶正化瘀方及各拆方對星狀細胞的活化功能有不同的作用影響,全方有整體優(yōu)勢,其抗纖維化的主要作用機理可能在于抑制星狀細胞的活化。
在肝纖維化的形成與發(fā)展過程中,存在著細胞增殖與凋亡的平衡被破壞,而在發(fā)生、發(fā)展的不同階段,與細胞增殖、凋亡的相關蛋白質表達有顯著差異[3]。劉鶯[4]等研究了四氯化碳(CCl4)大鼠肝纖維化形成及消減不同時期肝組織蛋白質組的動態(tài)變化及扶正化瘀的干預作用。將40%CCl4橄欖油溶液皮下注射法制備CCl4大鼠肝纖維化模型,治療組給予扶正化瘀灌胃,在第4、8、12和16周末分批處死大鼠,觀察各組大鼠肝組織病理學。羥脯氨酸(Hyp)含量變化,并提取肝組織蛋白質進行二維電泳,運用PDQUEST2-DE軟件對蛋白質圖譜進行分析,以MALDI-TOF-MS鑒定差異表達的蛋白質。結果(1)二維電泳結果:模型大鼠特有蛋白質和表達量差異的蛋白質從第4周始出現(xiàn),第12周達頂峰;(2)質譜鑒定的蛋白質多數(shù)在第4周出現(xiàn),四個時間段均出現(xiàn)的有10個,其中有8個是正常組所沒有的;(3)扶正化瘀對表達差異的蛋白質調節(jié)表現(xiàn)在第4、8周對上調的蛋白質降低作用顯著,在第8、12、16周對下調的蛋白質升高作用較顯著;模型大鼠特有的蛋白質經扶正化瘀方干預后,通過降解、下調表達等形式,趨向正常表達。研究結果認為:(1)蛋白質表達改變是肝纖維化整體病變的物質基礎。表達異常的蛋白質涉及機體的物質代謝、神經內分泌、細胞增殖凋亡等系統(tǒng);(2)扶正化瘀方在抗細胞增生、促進正常蛋白質合成等方面有綜合優(yōu)勢,通過對多個蛋白質、多途徑的綜合調節(jié)達到抗纖維化的效果。
肝纖維化的發(fā)生常見于慢性肝臟疾病的進展中,可進一步發(fā)展為肝硬化。在我國HBV感染是慢性肝病肝纖維化的重要原因,因此抗病毒治療是CHB肝纖維化的首要措施。但抗病毒不是CHB肝纖維化的唯一治療措施[6]。目前觀察發(fā)現(xiàn)[7],不少患者獲得病毒學應答后仍有肝纖維化的存在與發(fā)展,而抗病毒應答不佳或免疫耐受期未治療的患者也存在明顯肝纖維化。因此對HBV感染慢性肝病肝纖維化患者,抗病毒治療是必要的,抗纖維化治療也是必要的。
(一)初始聯(lián)合治療
1.拉米夫定 徐廷棟[8]選擇98例慢性乙型肝炎和代償期肝硬化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采用單一拉米夫定治療,治療組48例采用拉米夫定聯(lián)合扶正化瘀膠囊治療。6個月后觀察兩組治療前后患者的主要癥狀、體征及肝功能和肝纖維化指標[透明質酸(HA)、層黏蛋白(LM)、IV型膠原(IVC)、III型膠原前蛋白原(PCIII)]的變化。結果,治療組較對照組明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和代償期肝硬化患者癥狀、體征及肝功能。兩組治療后肝纖維化4項指標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結論認為聯(lián)合治療抗慢性乙型肝炎和代償期肝硬化的肝纖維化療效明顯優(yōu)于單用對照組。
2.阿德福韋酯 劉天保等[9]對46例慢性乙型肝炎或代償期肝硬化患者聯(lián)合阿德福韋酯,對照組單用阿德福韋酯,治療48周后,聯(lián)合組患者HBV DNA陰轉率為50.00%(23/ 46)、HBe Ag陰轉率為39.13%(18/46)、ALT復常率為91.30%(42/46);對照組分別為41.86%(18/43)、30.23%(13/ 43)、81.40%(35/43)。兩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聯(lián)合組患者HA(146.65±46.27)、PCIII(116.18±30.8)、IV-C(95.79±30.90)、LN(99.90±16.14),對照組分別為(198.05±53.01)、(148.58±30.76)、(129.97±29.26)、(131.04±77.01),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聯(lián)合組患者門靜脈內徑(1.26±0.08),脾靜脈內徑(0.75±0.09),脾臟厚(3.90±0.37),對照組患者分別為(1.40±0.10)、(0.92±0.10)、(4.55±0.39),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3.恩替卡韋 龔亞華等[10]觀察聯(lián)合恩替卡韋治療后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28例,肝功能、血清肝纖維化指標、〗脾臟超聲變化的比較。聯(lián)合治療組ALT(30.6±12.3)、AST(34.6± 10.6)、TBil(15.3±3.6)、ALB(35.3±2.4),對照組分別為(47.6±10.6)、(43.6±11.6)、(245±44)、(33.8±2.2)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聯(lián)合治療組HA(106±30.2)、LN(123.3±61.5)、PCIII(103.25±40.5)、IV-C(86.1±23.2),對照組分別為(196.6±38.2)、(228.3±51.3)、(151.8± 52.6)、(145.5±26.3),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聯(lián)合治療組門靜脈直徑(10.13±1.03),脾臟長度(91.31± 6.11),脾臟厚度(38.13±3.1),對照組分別(13.06±1.12)、(11.0±6.33)、(43.81±5.03),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4.替比夫定 姚四清等[11]對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30例),A組單獨接受扶正化瘀膠囊治療,B組接受扶正化瘀膠囊聯(lián)合抗病毒治療,兩組在護肝治療上亦相同。結果兩組患者血清學肝纖維化指標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A組患者在48周血清肝纖維化指標改善與24周相比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B組患者在48周時血清肝纖維化指標改善較24周改善顯著(P<0.05)。結論認為,單純使用扶正化瘀膠囊對于改善肝纖維化有效但療效有限;聯(lián)合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療,肝纖維化程度可以得到持續(xù)改善。
(二)序貫聯(lián)合治療
田玉玲等[12]研究了核苷(酸)類似物序貫聯(lián)合扶正化瘀膠囊對核苷(酸)類似物單藥治療后獲得完全病毒學應答,但肝纖維化指標仍改善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療效。將110例患者以1∶1比例隨機分為兩組,試驗組繼續(xù)口服核苷(酸)類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韋),每次1片,1片/d,同時加服扶正化瘀膠囊1.5g,3次/d,共48周。結果試驗組肝纖維化血清學指標改善的顯效率、有效率及無效率分別為69.8%、18.9%和11.3%,對照組分別為17.8%、20%和62.2%。兩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前相比,兩組門靜脈直徑、脾臟厚度和脾靜脈直徑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相比,試驗組門靜脈直徑、脾臟厚度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但脾靜脈直徑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結果認為,核苷(酸)類似物抗病毒治療后,HBV即使獲得完全病毒學應答,仍然有部分患者肝纖維化持續(xù)存在,在此基礎上,序貫聯(lián)合扶正化瘀膠囊,可以使肝纖維化指標得到明顯的改善。
非酒精性肝病包括單純性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并進一步發(fā)展為脂肪性肝纖維化和肝硬化。迄今為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療尚無特效藥物,目前主要以改善胰島素抵抗,維持機體內環(huán)境脂質代謝,能量代謝和抗氧化等方法治療。多烯磷脂酰膽堿含有大量多烯不飽和脂肪酸,可通過改善脂質代謝及增加脂蛋白的合成,有效減少肝細胞內脂質堆積,同時降低肝細胞的脂肪浸潤[13]。徐雙林[14]等將63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35例,對照組28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商品名:易善復)治療;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扶正化瘀膠囊。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12周時肝功能、血脂及肝纖維化指標的變化。結果在治療12周時,兩組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指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但在治療組患者肝纖維化指標的降低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結果表明,在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的基礎上聯(lián)合扶正化瘀膠囊治療非酒精性肝病,在改善患者肝纖維化指標方面明顯優(yōu)于單用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顯著提高了臨床療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苦參素是從天然植物中藥苦參根或苦豆子中提取的生物堿,其中氧化苦參堿的含量在98%以上,苦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之功效,中醫(yī)常用其治療黃疸性肝炎?,F(xiàn)代臨床藥理研究表明苦參有抗病原體、抗腫瘤、調節(jié)免疫、抑制變態(tài)反應等作用。90年代隨著對苦參素藥理學研究的深入及臨床大量應用,發(fā)現(xiàn)對病毒性肝炎有良好的療效??鄥⑺鼐哂幸韵鹿πВ孩僦苯涌挂倚秃捅透窝撞《?;②誘生內源性干擾素;③保護肝細胞、改善肝功能;④抗肝纖維化;⑤升高白細胞。是《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唯一推薦的抗病毒中藥[15-19]。潘建偉[20]等對60例乙型肝炎肝纖維化患者除常規(guī)采用基礎保肝(水飛薊素、甘草酸二胺、門冬氨酸鉀鎂、維生素C等)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扶正化瘀膠囊和苦參素治療6個月。對照組55例僅采用上述基礎保肝治療。6個月后,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肝纖維化指標(HA、LN、C-IV、PCIII),影像學指標(門靜脈直徑、脾靜脈直徑、脾厚度),病毒學及血清學指標(HBV-DNA轉陰率、HBeAg轉陰率)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認為,扶正化瘀膠囊聯(lián)合苦參素治療乙型肝炎肝纖維化有較好的療效。
臨床研究顯示[21,22],扶正化瘀能顯著改善肝纖維化、肝硬化患者的臨床癥狀、減輕肝臟炎癥。臨床肝纖維化逆轉率達52%,也能改善肝臟微循環(huán),加快肝硬化門脈高壓癥患者門靜脈左右支的血流速度,縮小門靜脈右支內徑,降低門靜脈壓力。能達到預防或減少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肖定洪等[23]對扶正化瘀膠囊預防肝硬化患者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進行了隨機對照多中心臨床研究,將181例肝硬化患者,根據(jù)食管靜脈曲張程度、有無出血史分為3組:食管靜脈曲張輕度組、食管靜脈曲張中/重度組、預防再出血組。食管靜脈曲張輕度組患者隨機分配扶正化瘀膠囊和安慰劑治療;食管靜脈曲張中/重度組患者隨機分配接受扶正化瘀膠囊、普萘洛爾聯(lián)用安慰劑、扶正化瘀膠囊聯(lián)用普萘洛爾治療;預防再出血組患者隨機分配接受普萘洛爾聯(lián)合安慰劑、扶正化瘀膠囊聯(lián)用普萘洛爾治療。隨機觀察2年后結果,食管靜脈輕度曲張患者中,扶正化瘀膠囊組累積出血率顯著低于安慰劑組(3.4%/23.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食管靜脈中/重度曲張患者中,扶正化瘀膠囊聯(lián)用普萘洛爾組累積出血率顯著低于普萘洛爾組(15.2%/43.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普萘洛爾聯(lián)合安慰劑組和扶正化瘀聯(lián)合普萘洛爾組的再出血中位時間分別為(40.00±17.92)個月和(7.00±2.3)個月,兩組間累積再出血率比較(44.4%/24.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表明扶正化瘀膠囊能降低肝硬化食管輕度曲張患者累積出血率;不論是否有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史,扶正化瘀膠囊聯(lián)合普萘洛爾可降低食管靜脈中/重度曲張患者累積出血率。
肝纖維化是一主動進展與動態(tài)變化的復雜病理過程,涉及多個環(huán)節(jié)與因素,治療上也應顧及肝纖維化發(fā)生與發(fā)展的各個方面,尤其是病因治療,聯(lián)合用藥優(yōu)于單藥治療,但其確切療效,更需要以肝組織學為最終療效評價,有待進一步通過更多嚴格的大規(guī)模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
1 Friedman SL.The cellular basis of hepatic fibrosis.N Eng JJ Med,1993,328:1828-35.
2 劉海成,王曉玲,劉平,等.扶正化瘀方及其拆方對肝星狀細胞活化的影響.中西醫(yī)結合肝病雜志,1999,9:16-18.
3 劉成,姜春萌,劉成海,等.扶正化瘀方對肝星狀細胞分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干預.中華肝臟病雜志,2001,9:282-284.
4 劉鶯,劉平,劉海成,等.細胞增殖與凋亡相關蛋白質在大鼠肝纖維化形成與削減中的動態(tài)變化.中華肝臟病雜志,2005,13:563-566.
5 劉鶯,劉平,王磊,等.扶正化瘀方對肝纖維化大鼠不同病理階段肝組織蛋白組變化的影響.中華肝臟病雜志,2006,14:422-426.
6 過建春,陳群偉,包劍鋒,等.轉化生長因子β1在肝纖維化發(fā)病中的作用.國際消化病雜志,2009,29:86-88.
7 ARTEEL GE.New role of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in alcohoinduced liver injury,J Gastroenteral Hepatol,2008,23:s54-s59.
8 徐廷棟.拉米夫定聯(lián)合扶正化瘀膠囊治療肝纖維化的臨床觀察.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療專業(yè),2011,21:198-199.
9 劉天保,劉晨,余向林,等.扶正化瘀膠囊聯(lián)合阿德福韋酯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46例.中西醫(yī)結合肝病雜志,2011,21:175-176.
10 龔亞華,陳建杰,薛建華,等.恩替卡韋聯(lián)合扶正化瘀膠囊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28例.中西醫(yī)結合肝病雜志,2010,20:119-120.
11 姚四清,袁明娟.替比夫定聯(lián)合扶正化瘀膠囊對乙型肝炎肝纖維化的療效觀察.中西醫(yī)結合肝病雜志,2010,20:17-18.
12 田玉玲,朱曉云,殷衛(wèi)東,等.扶正化瘀膠囊序貫聯(lián)合核苷(酸)類似物對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指標的影響.中華肝病雜志,2013,21:514-518.
13 沈薇.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藥物治療.中華肝臟病雜志,2005,13:139-140.
14 徐雙林,王魯義,吳澤紅.扶正化瘀膠囊聯(lián)合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炎療效觀察.中西醫(yī)結合肝病雜志,2013,23:88-89.
15 陸倫根,曾民德,茅益民,等.氧化苦參堿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試驗.中華內科雜志,2004,12:597-600.
16 于巖巖,斯崇文,曾爭,等.苦參素抑制劑治療乙型肝炎的臨床試驗.中華內科雜志,2001,40:843-846.
17 葉友桑,李國煒,胡萍,等.苦參素的臨床及藥理研究進展.湖南中醫(yī)雜志,2007,23:102-103.
18 梁保麗.苦參素抗病毒作用的臨床觀察,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2014,8:109-110.
19 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分會,感染病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華肝臟病雜志,2005,13:881-891.
20 潘建偉,李銘,等.苦參素和扶正化瘀膠囊治療乙型肝炎肝纖維化60例.中西醫(yī)結合肝病雜志,2009,19:116-117.
21 Liu P,Hu yy,Liu C,et al.Multicenter clinical Study on Fuzhenghuayu capsule against liver fibrosis due to chronic hepatitis B.World J Gastroenterol,2005,11:2892-2899.
22 顧杰,洪嘉禾,徐列明,等。扶正化瘀膠囊對肝硬化患者門脈血流動力學的影響。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05,39:31-32.
23 肖定洪,顧杰,蔡虹,等.扶正化瘀膠囊預防肝硬化患者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隨機對照多中心臨床研究.中華肝臟病雜志,2014,22:594-599.
2015-03-01)
(本文編輯:馮珉)
435005 湖北省黃石市五醫(yī)院消化內科
陳紅,Email:12859661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