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潑水何來在“馬前”
      ——呂劇《馬前潑水》故事源流考述

      2015-03-22 11:04:51王雪松蔣小平
      關(guān)鍵詞:朱買臣崔氏呂劇

      王雪松,蔣小平

      (安徽大學藝術(shù)學院,安徽合肥230601)

      潑水何來在“馬前”
      ——呂劇《馬前潑水》故事源流考述

      王雪松,蔣小平

      (安徽大學藝術(shù)學院,安徽合肥230601)

      呂劇《馬前潑水》是呂劇傳統(tǒng)劇目之一,講述的是朱買臣休妻的故事。朱買臣故事流傳已久,通過其故事流變考述,不難看出,“馬前潑水”情節(jié)的出現(xiàn)是朱買臣休妻故事定型的標志,而朱買臣“馬前潑水”當是對姜太公故事的附會,“馬前潑水”之“馬”也當是對姜太公妻子馬氏之“馬”的附會延伸。在繼承了前代朱買臣休妻故事的基礎(chǔ)上,呂劇《馬前潑水》獨具特色的雙線交叉的敘事結(jié)構(gòu)也使得故事結(jié)構(gòu)更加富有韻味。

      呂?。恢熨I臣休妻;《馬前潑水》;雙線交叉敘事

      《馬前潑水》,又名《朱買臣休妻》,是呂劇傳統(tǒng)單本劇目之一,講述的是朱買臣妻子崔氏嫌棄朱買臣窮困,逼其寫休書改嫁的故事。之后,朱買臣發(fā)奮圖強,終中狀元,與賢淑善良的胡月娥結(jié)為夫婦。“朱買臣休妻”的故事雖由來已久,但“馬前潑水”的情節(jié)卻是后來添加。而在呂劇《馬前潑水》中,雖然名為“馬前潑水”,實際上演繹的卻是“廳堂覆水”:朱買臣考中狀元,在廳堂之上,舊妻崔氏前來乞求復合,朱買臣以覆水難收為喻將其當眾羞辱。這種情況在其他同題材劇種,如評劇、花鼓戲、豫劇、楚劇等也有同樣體現(xiàn),情節(jié)橋段雖名為“馬前潑水”,“潑水”之事卻并非發(fā)生在“馬前”。某種意義上,“馬前潑水”的名稱更像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稱謂,而不是一個特定情節(jié)橋段的名稱。這是“朱買臣休妻”故事多年積累和流變的結(jié)果。

      一、漢魏時期:故事的源起

      朱買臣,字翁子,西漢人,與司馬相如、東方朔等俱為漢武帝身邊寵臣,位列九卿,名噪一時。關(guān)于他的最早記載見于《史記·酷吏列傳》,記載了他得嚴助舉薦而得寵幸,最終卻因與張湯的矛盾而被誅的事情。[1]606-705不過,司馬遷的記載只是談到了朱買臣的宦海生涯,并未言及其妻子,真正談到他的妻子并敘及休妻事件的是《漢書·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朱買臣……家貧,好讀書,不治產(chǎn)業(yè),常艾薪樵,擔束薪,行且誦書。其妻子亦負戴相隨,數(shù)止買臣毋歌嘔道中。買臣愈疾歌,妻羞之,求去。……其后,買臣行歌道中,負薪墓間。故妻與夫家俱上冢,見買臣饑寒,呼飯飲之。……后數(shù)歲……上拜買臣會稽太守……呼令后車載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園中,給食之。居一月,妻自經(jīng)死,買臣乞其夫錢,令葬?!盵2]2791-2793這里的朱買臣之妻是個勤勞、有個性的女子,與丈夫一起打柴,“負戴相隨”,但是以丈夫“不治產(chǎn)業(yè)”卻以此為樂不思進取為恥,勸解而不得,毅然離去。然而,雖說窮困的現(xiàn)實讓兩人分離,但二人之間的情誼卻未決絕,并有互相接濟“給食”情況。此時朱買臣妻的形象還是多樣的,是個有著復雜心理狀態(tài)和思想個性的人物形象。

      不過,雖然朱買臣妻離夫而去是不得已而為,但這種“棄夫”行為卻受到了廣泛的關(guān)注,也一直頗受爭議。三國兩晉時期,朱妻便常常被人拿來作為反面典型?!度龂尽な裰尽堃醾鳌份d,蜀人張裔與吳主孫權(quán)論辯,孫權(quán)以蜀地卓文君私奔司馬相如相諷,張裔當即以“蜀之寡女,猶賢于買臣之妻”反唇相譏。[3]600-606又《晉書·儒林·王歡傳》載,王歡安貧樂道,“其妻患之,或焚毀其書而求改嫁”,王歡遂以“買臣之妻”相諷。[4]2368從此,朱買臣妻的形象逐漸走向反面。

      二、唐宋時期:文人的譴責

      唐宋時期,出現(xiàn)了以“朱買臣休妻”為題材的大量詩文,如李白詩,“寧武子,朱買臣,扣角行歌背負薪”(《笑歌行》);張九齡詩,“弱歲讀群史,抗跡追古人。被褐有懷玉,佩印從負薪”(《敘懷二首(其一)》);陸游詩,“寧負翁子薪,恥售卞和玉”(《幽居記今昔事十首以詩書從宿好林園無俗情為韻》之九)等,這些詩歌中均言及朱買臣的“負薪”。也有詩歌談到了“休妻”,如白居易詩,“買臣負薪日,妻亦棄如遺”(《讀史》);徐鈞詩,“長歌負擔久棲棲,一旦高車守會稽。衣錦還鄉(xiāng)成底事,只將富遺耀前妻”(《朱買臣》)。可見此時“朱買臣負薪休妻”的事跡已經(jīng)普遍流傳,并已成為詩歌唱和的常用典故。

      這一時期,對“朱買臣休妻”的故事內(nèi)容有記載的是唐人羅隱所著小品文集《讒書》的《越婦言》一篇以及宋人樂史所編《廣卓異記》卷二十“衣錦還鄉(xiāng)”一段。據(jù)《越婦言》記載,朱買臣富貴之后,“不忍去其妻,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而朱妻對朱買臣空唱“匡國致君”“安民濟物”的高調(diào)實則醉心功名的行為諷刺一番之后“閉氣而死”。[5]21-22《廣卓異記·衣錦還鄉(xiāng)》一段所記本于《漢書》,情節(jié)略同。[6]93-94北宋著名詩人梅堯臣《會稽婦》一詩敘述了朱買臣休妻故事的始末,不過,詩中談到二人的分離時只是說“買臣貧賤妻生離”,而至于朱買臣榮歸也只以“舊妻呼載后乘歸”帶過。可見,這些唐宋時期的記載,其故事情節(jié)結(jié)構(gòu)與《漢書》所記基本相同,不僅二人分離后沒有發(fā)生“潑水出妻”這樣決絕的事情,也并未出現(xiàn)“覆水難收”這樣的激烈言辭,甚至連“休書”也未曾談到,至多以朱妻“求去”,一筆帶過。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唐宋文人的詩文中,朱妻已經(jīng)開始被給予了更多倫理道德層面的譴責,這也是后期“朱買臣休妻”故事內(nèi)容轉(zhuǎn)變的重要因素。如李白著名的《南陵別兒童入京》大呼“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便直指朱妻為“愚婦”;前述梅堯臣的《會稽婦》詩在反問朱買臣“行歌負薪何愧之”的同時,也側(cè)重描寫了朱妻的“悔淚夜落無聲啼”;張堯同《嘉禾百詠·羞墓》的“空使埋羞處,山花復采樵”,以及周邠《羞墓詩》(《題朱買臣婦羞塜》)的“惆悵不逢錦衣郎,至今粉骨尚含羞”,更是認為朱妻應該對自己的行為“含羞”。不論是“愚婦”,還是“悔淚”、“含羞”,這些字眼都飽含了作者對朱妻的道德批判,在這些道德批判聲中朱妻的多樣形象逐漸被一個無情無義、嫌貧愛富、不守婦道的形象所代替。

      三、元代:“逼休”和“覆水”的加入

      到了元代,“朱買臣休妻”的故事得到豐富和發(fā)展,出現(xiàn)了“逼寫休書”、“覆水出妻”的情節(jié)。這一時期出現(xiàn)了三部講述“朱買臣休妻”故事的戲曲作品。一部是戲文《朱買臣休妻記》(以下稱《休妻記》),另兩部為雜劇《朱太守風雪漁樵記》(以下稱《漁樵記》和《會稽山買臣負薪》(以下稱《負薪》)。雜劇《負薪》見錄于鐘嗣成《錄鬼簿》,系于庾吉甫名下,[7]11今已不存。戲文《休妻記》見錄于徐渭《南詞敘錄·宋元舊篇》,[8]131現(xiàn)僅存佚曲四支*這四支佚曲分別是【仙呂過曲】【木丫叉】、【正宮過曲】【醉太平】、【中呂過曲】【石榴花】和【仙呂過曲】【解三酲】,錢南揚先生據(jù)《九宮正始》;【木丫叉】【石榴花】【解三酲】三曲俱歸于《朱買臣》劇下,題下注云“元傳奇”,是為元代作品。,錢南揚先生《宋元戲文輯佚》中有著錄。[9]293張大復的《寒山堂曲譜》中,此劇標名為《朱買臣潑水出妻記》,[10]64從劇名可看出,朱買臣休妻的故事中已有了“潑水”情節(jié),而且此時,朱買臣“覆水出妻”的基本架構(gòu)或已經(jīng)形成,這在基本同時的《漁樵記》中可以得到印證?!稘O樵記》載錄于《元曲選》,作者不詳,是目前所見表現(xiàn)“朱買臣休妻”故事唯一完整的古代戲曲文本。劇中,朱妻開始有了名姓,姓劉,喚作“玉天仙”,是一個貌美如花的“不賢”婦人形象。該劇的核心劇情包括了“風雪漁樵”、“逼寫休書”、“覆水出妻”等部分,后世的“朱買臣休妻”故事基本都是在此基礎(chǔ)上加工創(chuàng)作的。

      需要注意的是,之前的簡單“求去”在這里加工變成了“逼休”,“逼寫休書”這一橋段的加入也使得朱買臣妻逐漸成了“潑婦”、“悍婦”的代名詞?!稘O樵記》中,逼寫休書的原因是劉二公為逼迫朱買臣求取功名定下的苦肉計,不過朱妻無賴潑悍的表現(xiàn)卻著實讓人印象深刻,被劇中的貨郎張別古罵作“雌太歲母兇神”。[11]865-876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劇中的“潑水出妻”雖是新近加入,但卻豐富了故事的戲劇性。清褚人獲《堅瓠集》云,《朱買臣傳奇》潑水事實借于姜太公與馬氏故事。此典最早見于南宋王楙《野客叢書》(二十八卷)“心堅石穿覆水難收”條:“姜太公妻馬氏,不堪其貧而去。及太公既貴,再來。太公取一壺水傾于地,令妻收入,乃語之曰:‘若言離更合,覆水定難收。’”[12]327這里不過是將兩個不堪忍受貧苦的女人和發(fā)跡變泰的男人聯(lián)系起來,相互附會。據(jù)鄢化志先生考,“覆水出妻”的故事,一直以來便有兩種系統(tǒng)。一是姜太公與馬氏的系統(tǒng);二是朱買臣與崔氏的系統(tǒng),而比照正史中朱買臣嬌妒的性格,朱買臣覆水出妻比神化了的姜太公覆水出妻更可信,故而進行了附會。[13]

      不過,要指出的是,雖然出現(xiàn)了“逼休”和“覆水”情節(jié),但朱妻“逼休”的原因卻是多種,《漁樵記》要激勵朱買臣上進,《休妻記》中是勸買臣改行不得。而“覆水”也并非是一種絕斷和羞辱,而是拿“覆水難收”來比喻分開容易,復合困難。

      四、明清時期:“馬前潑水”的形成

      明清兩代是朱買臣故事的繁榮期,大量以“朱買臣休妻”為題材的戲曲、小說開始涌現(xiàn),而“潑水出妻”也被當做故事的關(guān)鍵情節(jié)濃墨重彩,“覆水難收”的比喻也逐漸演變成“馬前潑水”的當眾羞辱。

      雖然明清兩代“朱買臣休妻”題材的作品很多,但現(xiàn)今多已不存。目前可見的戲曲文本有無名氏的雜劇《負薪記》、無名氏的傳奇《負薪記》(存殘曲一支)、單本的傳奇《露綬記》(存殘曲)、無名氏的傳奇《爛柯山》(存殘曲)以及無名氏的雜劇《漁樵記》(元雜劇改本)。另有筆記小說《買臣記》(載于《國色天香》)和《羞墓亭記》(載于《萬錦情林》)。馮夢龍《古今小說·金玉奴棒打無情郎》(以下稱《棒打無情郎》)的入話以及五色石主人《八洞天·培連理》的入話也有記載。這些現(xiàn)存文本,除《負薪記》雜劇所記與元代的《漁樵記》雜劇略同之外,其他幾本均出現(xiàn)了變化。其一便是朱買臣妻的名字變?yōu)榇奘?。后世流傳的戲曲文本和地方戲中,朱買臣妻的名字都沿用“崔氏”,具體原因,已不可考,而且朱買臣妻的具體姓氏亦不得考,在筆記、史乘、方志中均無記錄,故《曲海總目提要》云:“朱氏之妻,本姓無可考”。其二,崔氏逼休之后,另有改嫁,而且二婚并不幸福。如在《爛柯山》傳奇中,崔氏一心另嫁張百萬,結(jié)果嫁過去發(fā)現(xiàn)所謂“張百萬”都是騙人的,對方只是一個木匠,而且張木匠對崔氏也是百般虐待,非罵即打?!稜€柯山》的《追悔癡夢》一出便集中展現(xiàn)了崔氏悔恨交加的無助;另如《負薪記》傳奇目前僅存的《整威》一出,所展現(xiàn)的便是張癩子(崔氏后夫)因懷疑崔氏偷人而對崔氏毒打的場面。

      《爛柯山》傳奇是“朱買臣休妻”故事的最終定型,其標志便是“馬前潑水”情節(jié)的確立?!稜€柯山》傳奇約創(chuàng)作于明末,在清代盛演不衰,并在清初得到了多次改編,從目前所存的出目*《歌林拾翠》所存系明末版本,有《買臣勸妻》《崔氏逼嫁》《追悔癡夢》和《馬前覆水》四出,《綴白裘》中所存應系清改本,有《北樵》《悔嫁》《寄信》《相罵》《潑水》五出。來看,在基本保留了元雜劇故事體例的基礎(chǔ)上,又有新變化,最重要的是將元代的“覆水出妻”演變成“馬前覆水”:朱妻崔氏攔馬求和,朱買臣于馬前潑水當眾辱罵,崔氏羞愧難當,撞柱而亡。[14]125-151

      如前所考,朱買臣潑水出妻的事跡本是對姜太公事跡的附會。文獻記載中的姜太公一直是一個贅婿逐夫的形象,早在《戰(zhàn)國策》中便有“太公望,齊之逐夫”的說法。[15]288漢劉向的《說苑·尊賢》也有“太公望,故老婦之出夫”的記錄。[16]178而前述宋代王楙《野客叢書》的記載更是明確了姜太公因被妻子馬氏棄逐而最終在其面前潑水的情節(jié)。[12]327不過,姜太公“覆水難收”的故事并無“馬前潑水”一說,所以筆者認為,朱買臣休妻故事中的“馬前潑水”除了情節(jié)需要外,其中的“馬”也當有對姜太公之妻“馬氏”之“馬”的附會延伸,將“馬氏面前”附會為“馬前”。如此,這個情節(jié)的確立,便使得故事更加具有戲劇性,同時也更加具有懲戒意義,朱買臣妻的形象,也從一個多樣的形象,逐漸單一化、臉譜化,甚至丑化。朱妻形象的這種變化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文人對朱買臣發(fā)跡變泰事跡感同身受的推崇。朱買臣雖然最終因罪被誅,但他由窮困潦倒到飛黃騰達的經(jīng)歷卻鼓舞了無數(shù)底層讀書人,他靠打柴為生的經(jīng)歷更是被拿來時常稱贊。如前述李白的《笑歌行》,張九齡的《敘懷二首(其一)》以及陸游的《幽居記今昔事十首》均是以朱買臣自況,借朱買臣來表達自己的決心和追求。馮夢龍所編《棒打無情郎》的入話中更是進一步美化了朱買臣:朱買臣在妻子離開之后,題壁四句:“嫁犬逐犬,嫁雞逐雞。妻自棄我,我不棄妻”。[17]403-405這種對朱買臣推崇的反向作用,就是對朱妻在情感上的貶低,李白大罵“會稽愚婦”便是實證。

      二是世俗的道德批判因素。從“朱買臣休妻”故事發(fā)展的軌跡看,朱妻離開朱買臣的原因中“貧窮”逐漸成了主要因素甚至是唯一因素,而朱妻也逐漸陷入道德漩渦的中心。卜鍵先生認為這是由于禮教文化的逐漸興盛所致,“崔氏從反的方面,成為驚醒生民,懲創(chuàng)人心,維護禮教的‘典范’”,宋代以后將姜太公“覆水難收”的典故附會到朱買臣身上,起到了一種“懲戒”惡人的審美滿足。[18]元代雜劇《漁樵記》朱妻被罵作“悍婦”、“雌太歲母兇神”。[11]876到了明代,夾雜著“傷風敗俗”字眼的倫理綱常批判成了“朱買臣休妻”故事的主要方面,如《爛柯山》傳奇中,朱買臣大罵:“你做個傷風敗俗紀綱頹,遮莫好馬不待別人騎,鴛鴦飛去配山雞”。筆記小說《買臣記》和《羞墓亭記》也旨在“叮嚀囑咐人間婦,自古糟糠合到頭”(方孝孺《買臣妻墓》詩)。[19]231《棒打無情郎》的入話以及《八洞天·培連理》一篇入話,借用朱買臣故事,也是為了“勸世上婦人,事夫盡道,同甘共苦,從一而終”。[16]403-405

      中國戲曲歷來寫烈女節(jié)婦者多,寫才子佳人者多,寫男子負心者也多,而像朱買臣休妻故事這樣寫女子負心者卻極少,所以會給人一種新鮮感,而且由于“馬前潑水”激烈的沖突和發(fā)人深省的結(jié)局,成了清乾隆之后各個地方戲爭相效仿的范式,紛紛以此入戲,為了突出故事中“潑水”的情節(jié),有的甚至直接取名《馬前潑水》。*據(jù)卜鍵《〈爛柯山〉崔氏形象與故事源流尋繹》載,至少有京劇、秦腔、徽劇、湘劇、豫劇、河北梆子、滇劇等多種地方戲直接改名為《馬前潑水》。[17]

      五、呂劇《馬前潑水》

      清末民初,以“馬前潑水”而聞名的戲曲雖然很多,但最重要的代表還是京劇。京劇《馬前潑水》是京劇名伶汪笑儂的代表作,民國元年首演于天津,劇本收錄于《戲考》第19冊。這里面的崔氏好吃懶做,油嘴滑舌,尖酸刻薄,而且整日打麻將輸錢,逼休之后改嫁泥水匠張三,在敗光錢財之后又意圖重新改嫁,美其名曰“自由離婚”。[20]44呂劇《馬前潑水》的人物形象基本移植了京劇,但在故事情節(jié)上多有向昆曲《爛柯山》靠攏。昆曲《爛柯山》中朱買臣落難之際好心人竇娟將其收留并幫助其考中狀元的情節(jié)被呂劇《馬前潑水》移植,[21]575-600但通過加工改造,形成與昆曲決然不同的“雙線交叉”的情節(jié)模式。

      呂劇《馬前潑水》巧妙地運用了“柴繩”這一線索,將情節(jié)分成兩條線路進行敘述:一條以朱買臣為中心,一條以崔氏為中心,最終兩條線路又通過柴繩得到交叉,韻味悠長。[22]

      “柴繩”是崔氏在逼休時為羞辱朱買臣而留下的。臨走時,崔氏剛剛邁出門口又退回來,撿起地上的柴繩扔給朱買臣,咬牙切齒,陰狠而又飽含嘲笑地說:“往后,你就跟這根柴繩過日子吧!”這句話深深刺痛了朱買臣,于是他便把這根柴繩作為激勵自己發(fā)奮圖強的工具。崔氏逼休之后嫁給胡家莊的紈绔子弟胡鬧臺,兩人“貪吃貪賭又貪玩”;而另一方面的朱買臣則是懸梁刺股,焚膏繼晷,兩條敘事線路就此分開。

      不過,呂劇《馬前潑水》成功而又巧妙地塑造了胡月娥這一年輕漂亮而又知書達理的形象。胡月娥是胡鬧臺的胞妹,二人一個是朱買臣的后妻,一個是崔氏的后夫,如此的人物關(guān)系設(shè)置使得“朱買臣休妻”故事更加復雜,戲劇性更加豐滿。也正是巧妙地運用了這組特殊的人物關(guān)系,呂劇《馬前潑水》中朱買臣和崔氏兩條本來平行敘事線路便聯(lián)系起來。一心愛慕朱買臣才華的胡月娥為朱買臣據(jù)理力爭,反對崔氏入嫁胡家,被其兄和崔氏逼迫,走投無路,在投湖自盡時被朱買臣所救,愿意以身相許。買臣身無長物,便以柴繩為信物與胡月娥結(jié)為連理?!安窭K”見證了崔氏離棄朱買臣,也見證了朱買臣情定胡月娥,這樣兩條敘事線路便通過柴繩擰合在一起,互為表里。

      下圖1是呂劇《馬前潑水》的敘事結(jié)構(gòu)圖:

      圖1 呂劇《馬前潑水》敘事結(jié)構(gòu)圖

      由圖中可以看出,“柴繩”在呂劇《馬前潑水》中被賦予雙重涵義,既是絕情之物,又是定情信物,是無情的,也是有義的,既能夠承續(xù)前情,又能夠啟發(fā)后事,是整出戲最關(guān)鍵的凝結(jié)點。所以當整部戲的最高潮——朱買臣“馬前潑水”時,“柴繩”再次出現(xiàn),王媽媽舉柴繩為信物使朱、胡二人相認,又以柴繩為引子大罵崔氏便顯得更加暢快淋漓。柴繩的使用使得整部戲緊湊有秩,雖然雙線并行,人物關(guān)系雜亂,但柴繩的存在卻讓我們把握住了主要的人物和主要的沖突,兩條線路所敘述的兩出悲劇通過柴繩結(jié)合成為喜劇,這是呂劇《馬前潑水》最與眾不同的地方,也是最有韻味的地方。

      總而言之,“馬前潑水”作為一個情節(jié)橋段,給了“朱買臣休妻”故事充足的戲劇性,而作為一種約定俗稱,它給“朱買臣休妻”故事帶來了道德批判性。呂劇《馬前潑水》正是在吸收和沉淀這些前代戲劇精粹的基礎(chǔ)上改編、加工而成的,“柴繩”的妙用使兩條情節(jié)線路相互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韻味悠長。

      [1]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4.

      [3]陳壽.三國志[M].北京:中華書局,2006.

      [4]房玄齡.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7.

      [5]羅隱著.讒書[M].吳騫校.北京:中華書局,1985.

      [6]朱易安主編.全宋筆記:第一編(三)[M].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7]鐘嗣成,等.錄鬼簿(外四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8]徐渭.南詞敘錄注釋[M].李復波,熊澄宇注釋.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

      [9]王秋桂編.善本戲曲叢刊:九宮正始一二三四[M].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10]錢南揚編.宋元戲文輯佚[M].北京:中華書局,2009.

      [11]臧晉叔編.元曲選[M].北京:中華書局,1996.

      [12]王楙.野客叢書[M].王文錦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7.

      [13]鄢化志.“馬前潑水”考——《漁樵記》本事索引[J].戲曲藝術(shù),2001,(1).

      [14]王秋桂編.善本戲曲叢刊:歌林拾翠[M].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15]劉向.戰(zhàn)國策注釋[M].何建章注譯.北京:中華書局,1990.

      [16]劉向.說苑校證[M].北京:中華書局,2011.

      [17]馮夢龍編.古今小說 [M].魏同賢校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

      [18]卜鍵.《爛柯山》崔氏形象與故事源流尋繹[J].藝術(shù)百家,1987,(4).

      [19]余象斗.萬錦情林[M] .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3.

      [20]中華圖書館編輯部.戲考(第19冊)[M].上海:中華圖書館,1918.

      [21]郭漢城總主編.陳培仲主編.中國戲曲精品(第1卷)[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

      [22]山東省藝術(shù)研究所電視部.山東家鄉(xiāng)戲:呂劇《馬前潑水》[M] .濟南:山東家鄉(xiāng)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03.

      (責任編輯 魯守博)

      2014-11-14

      王雪松,男,山東桓臺人,安徽大學藝術(shù)學院碩士研究生;蔣小平,女,安徽天長人,安徽大學藝術(shù)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文學博士。

      I236.54

      A

      1672-0040(2015)02-0049-05

      猜你喜歡
      朱買臣崔氏呂劇
      呂劇進校園 唱響家鄉(xiāng)戲
      山東畫報(2019年12期)2019-02-03 09:38:46
      淺論黃河口呂劇的傳承與保護
      戲劇之家(2018年26期)2018-11-14 23:12:37
      論昆劇《朱買臣休妻》之表演砌末與文學意象
      戲曲研究(2017年3期)2018-01-23 02:50:44
      崔氏腹部八法治療兒童便秘的教學應用
      論小學生學習呂劇的幾點想法
      Biotechn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Betelvine (Piper betle L.): A review on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prospects
      呂劇《馬前潑水》“:苦故事”的“樂表演”
      性格命運,皆在六笑一哭中
      上海戲劇(2014年10期)2015-04-30 09:06:08
      人性的自我覺醒與救贖
      ——談大型古裝淮劇《馬前潑水》
      劇影月報(2014年1期)2014-11-21 07:30:21
      扯淡的馬前潑水
      廉政瞭望(2014年4期)2014-05-09 19:29:40
      留坝县| 古丈县| 张家口市| 高雄县| 合阳县| 股票| 安顺市| 西安市| 吴堡县| 霸州市| 石河子市| 图片| 桑日县| 阿荣旗| 额敏县| 乌审旗| 库伦旗| 济宁市| 博罗县| 剑川县| 汝南县| 万源市| 永平县| 双城市| 广宗县| 汝州市| 石家庄市| 米易县| 乾安县| 漳平市| 偏关县| 临夏县| 侯马市| 普陀区| 天津市| 修文县| 建德市| 淄博市| 定陶县| 肇源县| 廉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