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坤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河北 廊坊065000)
榮譽是軍人的第二生命。軍人不僅把榮譽作為一種道德意識來指導和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還以其為政治堅定的標志孜孜不倦地追求。作為一種價值評價和選擇,榮譽觀的發(fā)展和變化歸根到底來源于人們所處社會的生活條件和經濟關系,因此,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反映這種經濟關系和社會生活追求的榮譽觀念也在悄然發(fā)生變化。公安現役院校學員作為部隊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既受老一輩革命軍人對榮譽執(zhí)著追求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影響,同時作為社會的一員,他們也時時刻刻受到現代社會各種思潮的影響。在這個紛繁復雜的社會中,他們的榮譽觀有沒有發(fā)生變化,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這都是值得我們探究的問題。
2008 年,胡錦濤主席在軍隊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上提出了“忠誠于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的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他在論述中強調,“崇尚榮譽,是我軍官兵崇高價值追求的鮮明特征,是忠誠于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的道德支撐,是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基礎”。這一論述闡明了當代革命軍人崇尚榮譽的內涵和要求,肯定了榮譽對革命軍人的道德力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引領了當代革命軍人的榮譽觀。近年來,在當代軍人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引導下,部隊在榮譽觀培育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績,涌現出了很多為人所熟知的英雄人物,像見義勇為、勇斗歹徒的習朝峰,回家探親途中從大火中搶出煤氣罐的鄧帥,勇救落水者的孟祥斌等等,他們的英雄事跡是軍人追求榮譽的體現。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在當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速發(fā)展的形勢下,人們的社會意識已發(fā)生了極其深刻的變化,公安現役院校學員的榮譽觀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比如,有的學員盜竊他人財物,有的學員不比學習比吃穿,有的學員為了一己私利而損害集體榮譽……這些事情的發(fā)生都說明了學員的榮譽觀正在潛移默化中發(fā)生著變化。如何認識和評價當代公安現役院校學員的榮譽觀,并在此基礎上加強正確的理論和實踐引導,是一個我們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為了解當代公安現役院校學員的榮譽觀現狀,作者于2015 年5 月20 日到25 日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部分在校學員進行了一次調查。為保證調查的真實性,本次調查采取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其中以問卷調查為主。共發(fā)放調查問卷105 份,回收102 份,有效率為97%,調查范圍為武警學院邊防系、消防指揮系、消防工程系、警衛(wèi)系和研究生部的學員。
在調查中,當被問道“你認為公安現役院校學員的榮譽觀應該是怎樣的”時,有95%的學員選擇了“愛軍習武、報效祖國,為身為一名軍人而感到自豪”,剩余學員則選擇了“嚴格遵守部隊的條令、條例和學校的相關規(guī)定,不違反紀律”。當被問道“國家、集體、個人利益發(fā)生矛盾,你會怎樣堅持”時,有64%的學員選擇了“堅持以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為主”。榮譽觀的正確與否關系到學員的自身發(fā)展和部隊的安全穩(wěn)定,從總體上看,絕大部分學員都有正確的榮譽觀和強烈的榮譽感,但是不能否認,在追求榮譽的同時,學員們也越來越多地關注個人利益。針對上一個問題,有34%的學員選擇了“在以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為主的前提下,盡可能照顧個人利益”。此外,我們在訪談中還獲悉,許多學員在爭取優(yōu)秀學員、內務標兵、訓練標兵、嘉獎等榮譽時,是抱著入黨、留校給于優(yōu)先考慮為首要目的的,而對榮譽本身的獲取則放在次要位置。不可否認,在追求榮譽的過程中學員受到了個人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影響,越來越注重自身的利益。
在調查“某學員因表現突出,有望得到嘉獎,你認為合理的獎賞是什么”時,有87%的學員選擇了“物質獎勵和精神激勵相結合”,只有12%的學員選擇了“只需精神激勵,承認其勞動的價值”。在調查“作為一名學員,你認為重視榮譽是為了什么”時,有83%的學員選擇了“重視榮譽是每一名軍人都應該有的高貴品質”,但也有13%的學員選擇了“是為了得到別人的尊重,獲得相應的物質獎勵”??梢?,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價值觀念在發(fā)生改變,這也影響了學員的榮譽觀,過去那種單純的一張證書、一句表揚的激勵方式作用已不明顯,精神激勵跟物質獎勵相結合的方法才能激發(fā)學員更多的熱情。我們在訪談中了解到,很多學員隊在開展活動時都會購買一些洗衣粉、沐浴液、洗發(fā)水等日常用品作為獎勵,獎品雖然簡單,但是可以充分調動學員們的積極性,受到大家的認可。學員隊的這種做法就是抓住了學員們不再單單滿足于精神激勵的心理變化,利用這種變化在對學員進行榮譽觀培育和激勵時給于針對性的引導,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了良好效果。
我們就“在學校里,你認為獲取榮譽的途徑應該是怎樣的”進行調查,有80%的學員選擇了“努力訓練,認真學習,通過自己的實力去獲得榮譽”。在被問道“某學員作弊得了高分,并獲得獎學金你有何感想”時,有62%的學員選擇了“不屑、可恥”。這說明絕大多數學員在對待怎樣獲取榮譽的問題上都有正確的認識,但是部分學員對某些不正當現象也持包容態(tài)度。在對上面的問題進行調查時,有23%的學員認為“作弊不被發(fā)現也是一種能力”,有15%的學員認為“無所謂,只要自己不掛科就好”。在調查“現在很多人為了獲得名利挖空心思甚至不擇手段,你如何看待”時,有65%的學員選擇了“對這些人的行為表示不屑,但可以理解他們的動機”,還有14%的人選擇了“完全認可,這個社會就這么現實”,只有21%的人選擇了“對這些人完全鄙視”。學員們雖然對獲得榮譽的手段有正確的認識,但是這種對不正當行為的包容態(tài)度是值得我們警惕的,這說明社會上的某些不良風氣對學員的價值觀、榮譽觀帶來了影響。我們在訪談中也了解到,很多學員對有些不正當行為態(tài)度漠然,還有學員認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那是人家的本事”。
在就“你認為某些人榮譽觀不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進行調查時,有78%的學員認為“社會上個人主義、功利主義、拜金主義等通過網絡電視等媒體傳播的影響”是主要因素,還有17%的學員認為“父母家人的言傳身教及周圍同學朋友的影響”是主要因素。公安現役院校由于其特殊性,環(huán)境相對封閉,與外界社會接觸的機會較少,網絡成為學員們了解外部社會的重要渠道。當下的網絡環(huán)境卻令人擔憂,互聯網上充斥著各種不良信息和負面新聞,加上我們的學員社會閱歷不多,辨別能力不夠,很容易被不良信息所迷惑,從而影響到對榮譽觀的正確認識。此外,身邊人的言傳身教也是影響學員榮譽觀的不可忽視的因素,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周圍人的影響對一個人的成長是多么的至關重要。同樣,在學校這個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當中,周圍人影響的作用就更不容小覷。因此,怎樣給學員們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也是我們需要面對的問題。
我們通過調查發(fā)現,學校在榮譽觀培育方面做的比較好,得到了學員們的廣泛認可,有81%的學員表示“隊里在進行理論教育的同時,還開展了歌詠比賽、演講比賽、內務評比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但通過調查我們還發(fā)現,學員們對培育的形式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單純地滿足于過去的說教和理論學習。在回答“你對學校進行榮譽觀培育的做法有什么意見與建議”時,有73%的學員選擇了“希望在現有的基礎上多開展一些活動”,只有14%的學員表示“現在做的就夠了,沒有什么意見”。此外,通過訪談我們也了解到,很多學員希望學校能夠多組織一些像看電影、讀書交流、參觀教育基地等類似的活動。他們表示,這些活動能夠使自己參與其中,通過親身體驗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的文化娛樂生活更加豐富多樣,學員對文化生活的要求也不僅僅滿足于過去單一的形式,怎樣將榮譽觀培育工作融入到各項文化生活當中并取得較好的效果,也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綜上所述,絕大多數學員都有正確的榮譽觀,對于榮譽的實現形式、實現手段和影響因素的認識都比較理性和現實,但受到社會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注重個人利益的趨勢日益明顯,部分學員對一些丑惡現象持包容態(tài)度。此外,學員對學校當前的榮譽觀培育工作雖然比較滿意,但也就形式和內容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當代公安現役院校學員的榮譽觀現狀從總體上來說是好的,但是在許多方面還有待加強和完善,下面就如何使學員樹立正確的榮譽觀談談筆者的看法。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最大的榮譽是保衛(wèi)祖國的榮譽?!惫铂F役院校學員榮譽觀的正確與否關系到未來國家的安全穩(wěn)定,因此,引導學員樹立正確的榮譽觀對我們來說顯得尤為重要。要引導學員樹立正確的榮譽觀,首先,要使其加深對榮譽的理解,準確把握榮譽的基本內容和精神實質,只有對榮譽有了科學的認識,才能正確地對待榮譽,使其成為我們行為選擇的價值導向。其次,要確立對榮譽的價值追求。愛軍習武、報效國家是革命軍人的榮譽所在,也是公安現役院校學員的榮譽所在,應該成為我們孜孜追求的目標。但是有些學員認為當今社會是一個物質社會,解決問題得靠錢、靠物、靠關系,榮譽只是一種虛的、可有可無的東西,這其實是一種片面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榮譽觀,確立對榮譽的價值追求,并非否定我們對物質利益的合理追求,而是通過榮譽來進一步提升我們的思想境界,來指引我們做出正確的行為選擇。
此外,在引導學員樹立正確榮譽觀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學員追求榮譽的健康心理。德國軍事學家克勞塞維茨曾經說過:“在一切高尚的情感中,榮譽心是人的最高尚的情感之一,是戰(zhàn)爭中軍隊獲得靈魂的生命力?!碑敶铂F役院校學員不能沒有榮譽感,因為榮譽感的缺失,會使人失去前進的動力,從而影響部隊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而榮譽感過強,則會使人走向虛榮,與我們所強調的實事求是的作風相違背,影響部隊的團結和穩(wěn)定。因此,應培養(yǎng)學員追求榮譽的健康心理,引導他們在追求和實現榮譽時把握好度的問題,讓他們認識到只有對榮譽恰當的愛,才是激勵個體不斷努力、實現自我、貢獻社會的動力。此外,針對學員們越來越注重個人利益的問題,我們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使他們更多地關注國家和集體的榮譽,尤其是在國家和集體榮譽與個人利益發(fā)生沖突時,應擺正心態(tài),將國家和集體利益放在首位。
學員榮譽觀的培育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確引導。在新時期新階段,加強對學員榮譽觀的培育仍然是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首先,良好的榮譽觀念一經樹立,作為一種能動的精神力量,可以激勵人們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勇往直前,可以使人們在面對誘惑舉棋不定時做出正確的行為選擇,它對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所產生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其次,復雜多變的國際環(huán)境和各種社會思潮的侵襲,都需要我們加強對學員的榮譽觀教育。當今國際形勢不容樂觀,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我國的侵略已轉入意識形態(tài)領域,個人主義、功利主義、自由主義等不良思潮盛行,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分裂主義三股勢力日益猖獗,這些都是我們的潛在威脅。公安現役院校學員作為社會的一員,也難免受到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因此,加強對學員的榮譽觀培育,對于幫助他們堅定愛軍習武、保家衛(wèi)國的理想信念,抵制各種不良主義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在堅持榮譽觀培育的同時要注意改進方式方法。一是要避免培育發(fā)展成為只重理論而輕實踐的形式。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在發(fā)生改變,原先那種只重視理論上的說教和只重視抄了多少筆記的教育方式已不符合時代的要求。因此,我們必須要結合社會當前環(huán)境和學員的切身實際制定相應的培育方法,才能將培育的效果落到實處。二是努力創(chuàng)新培育方式,使學員們在各種活動中感受獲得榮譽所帶來的滿足感。公安現役院校的生活相比地方院校稍顯單調,學員們渴望參與到各種形式的活動中去,因此我們可以抓住學員們的這種需求,將榮譽觀培育融入到各種活動中,使他們在快樂的氣氛中體會榮譽所帶來的魅力。比如開展歌詠比賽、攝影比賽和各種體育競賽,使學員們在展現自我的同時也感受到榮譽所帶來的快樂與幸福,還可以組織學員們參加升旗儀式、參觀紀念館等活動,使他們切身實地的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責任和榮譽。
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網絡媒體傳播的不良信息已成為影響學員榮譽觀的主要因素。當今社會,網絡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為軍校學員,雖然在使用互聯網時會受到一些限制,但網絡對學員的影響并沒有減弱。學員都比較年輕,辨別是非的能力還不強,面對互聯網上令人眼花繚亂的各種信息,稍不留意就可能被不良信息所迷惑,從而影響價值觀和榮譽觀的形成。因此,應該對學員上網進行合理引導和管控,提高其去粗取精辨別真?zhèn)蔚哪芰?,獲取有利于樹立正確榮譽觀的信息。
此外,周圍人的言傳身教也是影響學員榮譽觀的一個重要因素。公安現役院校學員的生活環(huán)境相對來說比較封閉,日常接觸較多的人有帶隊干部、老師和自己的戰(zhàn)友,因此這部分人要以身作則,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帶隊干部和老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yǎng),給學員們樹立良好的榜樣。學員們從高中走入軍營,十八九歲的年紀,正是榮譽觀形成和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帶隊干部每天與學員們一起生活一起訓練,而老師每天在課堂上給學員們傳道授業(yè)解惑,他們的一言一行在潛移默化中都會對學員們的價值觀、榮譽觀造成影響,因此,帶隊干部和老師應該審視自身,努力完善自我,提高素質修養(yǎng)。其次,通過典型培養(yǎng)來營造一種人人珍惜榮譽、人人爭創(chuàng)榮譽的環(huán)境氛圍。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可通過對典型人物、典型事跡的培養(yǎng)宣傳,激勵學員們的進取心,使大家主動向典型學習,引導學員樹立正確的榮譽觀,使那些蔑視榮譽的人沒有生存的土壤。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營造一種人人珍惜榮譽、人人爭創(chuàng)榮譽的良好氛圍。
[1]總政治部宣傳部.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學習讀本[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9.
[2]鄒金得.為榮譽工作[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6.
[3][德]克勞塞維茨.戰(zhàn)爭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
[4]傅瑞林.當代大學生榮譽觀透析[J].職業(yè)與教育,2007(26).
[5]魏琳.軍醫(yī)大學學員榮譽觀的調查與思考[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1999(1).
[6]李萌萌.淺析當代大學生功利主義的榮譽觀[J].青少年研究,2008(S1).
[7]李慧鶯.初中生榮辱觀教育探析[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7.
[8]張靚.我國航海類專業(yè)學生榮譽觀的培養(yǎng)[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