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瑩瑩
權利要求保護范圍解釋遵循的若干原則
文/尹瑩瑩
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確定是判定權利要求是否符合《專利法》相關規(guī)定的基礎,比如《專利法》第26條第3款關于說明書公開不充分的規(guī)定、第22條關于新穎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評價、第26條第4款關于權利要求保護范圍不清楚的評價等。在授權階段,專利局審查員會通過發(fā)文要求申請人修改文件或進行意見陳述明確其保護范圍,從而在授權時權利要求有一個明確的保護范圍,使得公眾能夠約束自己的行為不落入專利權人要求保護的范圍內。專利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在確權階段是比三性更多被提出據以無效專利的條款。在維權階段,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往往決定著侵權結果的判定結果。
《專利法》第59條第1款規(guī)定:發(fā)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上述條款清楚限定了發(fā)明或者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判定基準,即權利要求的內容。本文試圖就筆者接觸的一些案例簡要總結一下應如何理解權利要求的內容。
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解釋須結合《專利法》和其實施細則以及《審查指南》的相關規(guī)定。比如有一項權利要求涉及一種6分鐘行走測試的用途,其包括如下技術特征“……所述用途在以下臨床應用中實施:- 針對長期氧治療(LTOT)的處方、利用所述6MWT來計算在運動期間的氧氣的需求量;并且/或者- 在康復治療的領域中、利用所述6MWT來計算氧氣需求量;并且/或者- 計算肺病如COPD、肺部纖維癥以及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嚴重程度,以及用于使用6MWT對肺部狀況的治療,用于患者疾病預判的計算,以及用于患者的治療過程的結果的估計”。在針對此案發(fā)出的官方通知中,審查員指出該權利要求涉及疾病診斷和治療方法,不能被授予專利權。后申請人刪除了該特征,該權利要求已被授予專利權。
刪除該特征之后的權利要求,表面上看,其范圍反而更大了,不但包括針對上述用途的方案,也包括不針對上述用途的方案。然而,《審查指南》在第二部分第一章4.3節(jié)規(guī)定“出于人道主義的考慮和社會倫理的原因,醫(yī)生在診斷和治療過程中應當有選擇各種方法和條件的自由。疾病診斷和治療方法直接以有生命的人體或動物為實施對象,無法在產業(yè)上利用,不屬于《專利法》意義上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因此,上述修改后的權利要求不應理解為包含針對疾病診斷和治療用途的方案。醫(yī)生在實際診斷和治療過程中采用了該權利要求要求保護的方案,也不應被認為落入了該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從而造成侵權。
故此,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不能單從字面來理解,需結合《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審查指南》的相關規(guī)定來予以全面理解。
一項權利要求及其中的特征,由不同的人閱讀,會產生不同的含義。比如有這樣一項權利要求,其中包含技術特征“滾動控制單元是如下的單元:該單元按照所述單位滾動控制來控制所述顯示單元,使得所述參考點位置朝著所設置的滾動目標位置移動所設置的滾動目
然而,在專利的整個審查過程中,都貫穿著一個概念:本領域技術人員,該技術人員的能力是判定權利要求是否符合《專利法》相關規(guī)定的重要根據。《專利法》在第26條第3款提到了“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說明書應當對發(fā)明或者實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說明,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準。在這里,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所要實現的是權利要求的技術方案,本文認為權利要求的技術方案的理解也應該結合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的能力。在《審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2.4節(jié)給出了“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的定義,從該定義可知其知曉申請日或者優(yōu)先權日之前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所有的普通技術知識,能夠獲知該領域中所有的現有技術。
故此,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不能單從字面來理解。字面所呈現出來的含義千變萬化,而且不同人有不同理解,須結合本領域技術人員具備的知識能力來理解。結合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所具有的普通知識,其應該知道上述權利要求中的“預定比率”不會大于1。該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本身是清楚的。
《專利法》第59條規(guī)定: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結合《專利法》第59條前半句的規(guī)定,一項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由其自身的文字內容來確定。當權利要求本身有歧義時可以使用說明書及附圖來解釋權利要求。如果能夠從說明書得到唯一確定的解釋,根據《審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二章3.2.2節(jié)的規(guī)定,此時應當要求申請人盡可能修改權利要求,使得根據權利要求的表述即可明確其含義。然而在確權和維權階段,專利權人無法像授權階段那樣修改權利要求,此時就需要結合說明書及附圖的公開來解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在筆者接觸的案例中,有這樣一項權利要求,其包含特征“其中所述同步服務器用于向所述客戶端設備發(fā)射同步包,所述同步包用于啟動所述客戶端設備中的電力接收電路的關閉,從而所述電源服務器能夠向所述客戶端設備提供所述電力包”。在針對此案發(fā)出的審查意見通知書中,審查員指出電力接收電路關閉與客戶端設備被提供電力包存在技術上的矛盾。本文認為,對權利要求中技術特征的理解不應局限于字面含義,尤其在存在技術上矛盾的情形時,如果能夠從說明書得到明確且唯一的解釋,可以采用說明書來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在本案的說明書中,對“關閉”一詞提供了明確的解釋,即電力接收電路進入電力空檔開始接收電力包即處于關閉狀態(tài)。故此,在權利要求中使用“關閉”一詞,其含義由于說明書的解釋是清楚的,權利要求不存在技術上矛盾的地方,保護范圍是清楚的。
從以上可看出,申請人撰寫專利申請文件時,有時會使用企業(yè)內部使用的詞匯、或甚至是口頭語,這些詞匯在本領域不一定公知,此時根據權利要求特征的字面含義來理解,難免偏頗,也會偏離了申請人原本意圖表達的范圍,從而使得公眾有錯誤的預期。
尹瑩瑩,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專利代理人。標位置和所述參考點位置之間的距離的預定比率”。在針對該案發(fā)出的審查意見通知書中,審查員指出“預定比率”包含大于和小于1的比率,如果大于1,將與該權利要求所引用權利要求的特征(在前特征)“參考點位置朝著所設置的滾動目標位置移動比所述參考點位置和所設置的滾動目標位置之間的距離更短的距離”相矛盾。本文認為,如果僅從字面來看,預定比率確實包括大于1和小于1,且正如審查員所述,在大于1的情況下將與在前特征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