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娟
摘要: 本文以引導學生快樂學習英語為論述重點,闡述活化教學策略對增強學生學習認知體驗,促進知識技能生成發(fā)展的促進作用。圍繞媒體再現(xiàn)情景、歌唱理解、游戲互動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豐富教學模式,能有效體現(xiàn)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激活學習內驅動力和潛能。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情境中快樂地學習和使用英語,更利于提高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生;快樂;情境
英語課程標準(2013年版)中強調,運用情境來活化教學過程,讓學生在激活自身學習思維和認知情感基礎上更好調整學習策略方法,讓他們在自由、和諧的學習情景中快樂地學習和使用英語。圍繞課程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利于學生在自由感知和愉快學習過程中深化認知體驗,增強學習的激情和興趣。學生快樂學習英語對活躍課堂教學情境氛圍和活化教學過程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體現(xiàn)人文化和情趣性。
一、運用媒體展示教材資源,讓內容活起來
利用多媒體活化課程教學,讓教材資源活起來,更容易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和集中力。在媒體展示的過程中,能有效幫助學生調整認知感悟思維,便于他們在富有情境的學習中主動參與學習。
在多媒體展示過程中,結合課程學習內容,多從學生感興趣和喜歡的內容出發(fā),突出情趣化和活動性,幫助他們在主動熟練感知的基礎上更好調整策略方法。利用多媒體展示課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豐富課程教學的知識要點;突出情境的相似性,多為學生提供背景資料、音樂、動漫等多類型的學習內容,便于拓寬學生知識視野和思維,強化理解感知;關注內容的生成發(fā)展,多給學生設計相關或者相似的學習內容,鼓勵學生在發(fā)揮自己想象思維的基礎上,更好主動表達,活化認知感悟。多媒體展示教材資源,不僅能讓學生在富有立體化和動態(tài)化的學習過程中深入感知,更為他們提供可學習交流的載體平臺。
多媒體展示教材資源,更能使得學生豐富認知思維。例如,在譯林版英語四年級上冊(下同)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的“Story time”教學中,教師可截取央視熱播的《舌尖上的中國》片段,針對中國的美食,建議學生思考:Do you like fruit?幫助學生打開學習思維。在此基礎上,可建議學生模仿多媒體片段,建議學生圍繞“Which fruit do you like best?”“How do we make fruit salad? ”進行相互交流,引導學生在彼此交流中主動表達,嘗試制作水果沙拉,以此來激活他們的潛能動力。
二、運用歌唱活躍課堂情境,讓激情更高漲
運用歌唱來活躍課堂教學,讓課堂充滿歡聲笑語,不僅能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和作用,還能夠讓他們在自由快樂的歌唱中增強認知體驗。歌唱的運用,能使得課堂教學更加和諧,為學生提供更為和諧的學習情境氛圍。 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歌唱的形式來活化教學,能讓學生在朗朗上口歌唱中增強理解記憶,便于他們開闊視野思維。多運用學生喜歡的兒歌、流行音樂等活化朗讀記憶內容,便于他們在歌唱過程中更好強化認知,像運用《兩只老虎》《小蘋果》等背景音樂來豐富學習內容,讓他們在彼此跟唱的過程中更好深化識記;引導學生自編音樂,幫助他們在主動試唱的過程中更好主動表達自己的認知體驗,促進靈活運用;教師多參與學生的歌唱,為他們提供相似的背景音樂,讓他們在彼此交流和主動嘗試的過程中主動調整,深化理解記憶。音樂元素融入課堂,能使得學生的認知體驗更具有深度,更好主動理解記憶。
運用歌唱的形式來豐富教學過程,能讓學生帶著好奇和激情參與表達,最大限度激活他們的潛能動力。例如,在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的“Story time”教學中,可播放范曉萱、楊峻榮演唱的《健康歌》,建議學生跟唱“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早睡早起、咱們來做運動”中做運動,讓他們在輕松活潑的學習情境中主動歌唱,活躍課堂情境。在此基礎上,可建議就Wang Bing、Mike、Liu Tao等人物對話,鼓勵學生就“Which sport do you like best?”和“Do you like to play basketball?”等進行翻唱,讓學生在模擬歌唱的過程中深化感知。
三、運用游戲互動展示交流,讓體驗更深刻
運用游戲的形式來引導學生互動交流,能使得他們在彼此合作互動的過程中更好深化認知體驗。通過游戲的形式來進行合作交流,能使得學生在相互配合的過程中更加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和解決問題,促進他們知識技能內化生成。
借助游戲互動來活化教學過程,可讓學生在富有情景趣味和童話般的色彩中主動表達交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活化教學過程,能使得學生對英語學習過程有更為深刻的印象和認知感悟。在教學中,結合學生喜歡的游戲,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深化游戲內容,幫助他們在互動的過程中主動理解;教師多指導學生靈活運用,鼓勵他們在相互協(xié)作和配合的過程中主動完成相應的游戲任務,調動他們學習的激情和興趣;關注學生的互動過程,引導他們嘗試運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形式來呈現(xiàn)自己的理解感知,激活他們的運用激情和興趣。游戲互動交流,更能夠使得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給他們提供富有動感和活力的課堂教學情境,便于他們主動參與。
通過游戲的運用來活化教學,能使得在輕松愉悅的學習過程中主動感知和深入運用,幫助他們強化理解記憶。例如,在譯林版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6 Whose dress is this?的“Story time”教學中,可結合Su Yang、Su Hai、Mike在“Fancy dress party”時不同表達,運用“猜謎”的游戲形式,可要求學生圍繞“Su Yang likes….(color), this dress is …”等不同的表達方式,鼓勵學生思考:Which dress does Su Yang?幫助學生在相互競猜的過程中深化感知。
四、運用角色扮演自由展示,讓才華更出眾
從文本中挑選學生喜歡的角色,引導他們在主動表演過程中更好深化感知,能有效激活他們的學習潛能動力。角色扮演的方式運用能使得學生在自由展示的過程中更好暴露自己的學習思維,便于教師及時調整策略方法。
運用角色扮演來深化學習內容,可使得課堂教學更具有情趣性,讓他們在彼此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增強學習的信心。在指導學生角色扮演中,多鼓勵學生自挑角色,讓他們能夠在自愿選擇的基礎上更好主動調整和積極表達;建議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思維,主動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感知,幫助他們在身臨其境的學習過程中積極學習和使用英語。
如前所述,讓學生更加自由快樂地學習和使用英語,體現(xiàn)了生本主義原則下的人文關懷,便于學生在主動調整中自由快樂地學習。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和新鮮感積極探索英語學習的奧秘,讓他們在主動探究和積極交流的基礎上,主動調整思維方法,深化理解感知,提高學習主觀能動性和激情。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7).
[2]明冬蓮.怎樣讓學生快樂地學習英語[J].語數(shù)外學習,2014, (02).
[3] 劉紅梅.立足人才成長讓學生在任務中快樂地學習英語[J].成才之路,2014,(27).
[4] 陳 燕.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J].考試與評價,2012,(02).
編輯 ∕岳 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