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萌 凌崎
【摘要】關于薩克斯的發(fā)聲原理及演奏中的幾種技巧。為了讓薩克斯演奏出更好的聲音,必須對薩克斯的發(fā)聲原理有一定的理解。然后通過正確的氣息,讓音色得到更好的展現(xiàn)。而關于薩克斯的幾種技巧;彈吐.超高音.循環(huán)呼吸。同樣也需在掌握正確發(fā)聲方法。成熟的技巧讓我們在薩克斯上表達出自己的音色。
【關鍵詞】氣息;彈吐;超高音;循環(huán)呼吸
引言
薩克斯是一種聲音十分優(yōu)美的樂器,而對于薩克斯的學習,需要對薩克斯有著一定的了解。我通過對薩克斯學習,對薩克斯有著一定的了解。關于薩克斯的發(fā)展及發(fā)聲原理還有幾種演奏技巧有著真切的認識。發(fā)聲的原理需要有著正確的氣息,氣息控制聲音強弱的變化。薩克斯要演奏得更加好聽就需要有良好的音色。這些都是薩克斯演奏的必要條件。等到基礎打好時,各種有難度的技巧將會給薩克斯的演奏錦上添花。
一、薩克斯的誕生和發(fā)展
(一)薩克斯的誕生
薩克斯是一種年輕的樂器是比利時人阿道夫.·薩克斯于1840年發(fā)明的。阿道夫是位銳意的樂器制造者,擅長黑管和長笛的演奏。他最初的設想是為管弦樂隊設計一種低音樂器,比奧菲克萊德號吹奏靈活并能適應室外演出。他把低音單簧管的吹嘴和奧菲克萊德號的管身結合在一起并加以改進,以自己名字命名了這種新型樂器。
薩克斯大致分為四個部分:管體.脖管.吹嘴.哨片。聲音通過氣流震動哨片,然后通過吹嘴發(fā)出聲音,再然后通過脖管和管體定格出具體音高。1842年,阿道夫.薩克斯發(fā)明了第一支薩克斯,這是一支上低音降E調薩克斯。這支樂器的發(fā)明給阿道夫.薩克斯的好朋友柏遼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柏遼茲是當時歐州最具影響力的音樂家之一,他在各種媒體上對阿道夫.薩克斯發(fā)明的這種樂器大加贊賞,說這種樂器最具有人性的特點。人們便根據(jù)阿道夫.薩克斯的姓來給樂器命名——“薩克斯”,一種音色最為美妙、造型最具特點的樂器就這樣誕生了。
(二)薩克斯的發(fā)展
19世紀,音樂是美國南部種植園黑人奴隸們表達生活和情感的很重要手段。從19世紀末開始,爵士樂以英美傳統(tǒng)音樂為基礎,混合了布魯斯、拉格泰姆及其它音樂類型,成為一種“混血”的產(chǎn)物。美洲的黑人音樂保留了大量非洲特色,節(jié)奏特色明顯,而且保留了集體即興創(chuàng)作的特點。這種傳統(tǒng)與新居住地的音樂結合起來,結果誕生了是一種全新的音樂表達形式——爵士音樂。
二、薩克斯的氣息與發(fā)聲
(一)正確掌握發(fā)聲方法
在演奏薩克斯之前,首先要確定哨片和吹嘴是否裝好,哨片和要吹嘴對稱。然后吸氣,讓氣息沉下去。這些準備好了之后就可以嘗試著去發(fā)聲。,氣息不斷沖擊哨片,一直不斷的往前。剛開始學發(fā)聲時很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有:1)按鍵和氣息的配合;2)在音與音變換時的間隙;3)氣息的不均勻;4)由于口勁不足在演奏時口型的變動;5)在每個音的結尾都會發(fā)聲音高的變化。
剛開始練習時嘴型不需要太緊。嘴唇要放松,牙齒不要過度的咬壓吹嘴,盡量從容易發(fā)聲的音高開始練習。
(二)薩克斯的氣息
薩克斯的氣息,剛剛開始學習薩克斯都會感覺到氣息不足?,F(xiàn)在就來說說這氣息,所謂氣息就是呼吸,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是吸,在平時生活活動中,大部分都是用胸口,氣息不能沉到腹部。在演奏中就沒有所謂的底氣。然后就是呼;就是出氣。出氣時,胸口擴張,口腔打開,嘴型保持O型。剛開始練習的時候必須要用腹試呼吸,盡量在練習長音的時候來體驗腹式呼吸的感覺。一般初學者習慣用胸式呼吸,就是說氣息沉不下去。初學者開始練習氣息的時候不僅僅要在練管的時候練習,在沒管時也要練習。練習時肩膀不能上下聳動,要保持呼吸的穩(wěn)定。在演奏過程中的氣息要比在平時呼吸時的氣息要足。因為演奏時,一口氣不會吸進去太多。演奏時,樂曲進行的速度越快吸氣的時間就越短。所以吸進去的氣越少,會使在演奏時氣息不穩(wěn)定的可能性變大。在連續(xù)演奏樂曲的時候,不要等氣息用完才換,要給自己的氣息留有余地,不然大喘氣的時候會影響演奏的時值和節(jié)奏,同時破壞了身體的呼吸循環(huán)。
氣息的穩(wěn)定性對薩克斯的演奏很重要,不單單是要吧一個音吹平。而是能運用自如的控制自己演奏出來的音。氣息的穩(wěn)定性對演奏時強弱的對比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要氣入丹田,儲備充分的氣息。然后就是把氣呼出,呼氣時需要平穩(wěn).厚重.集中。氣從丹田出來直接來到喉嚨,喉嚨一定要打開,舌頭放平,再通過呼氣的方法慢慢的把氣集中的注入吹嘴。在這樣氣息下,音色和強弱都能得到保障。氣息的保持和薩克斯演奏時強弱變化、音色都是有影響的。氣息如果支撐不住的話,在一個樂曲演奏中是很難做出階梯式的強弱對比的。沒有了強弱的對比整首作品就索然無味了。而氣息對音色的影響在于樂器本身發(fā)出的聲音,要演奏出的音色扎實、飽滿、統(tǒng)一。這些都是要在強有力的氣息支撐下完成的。
(三)演奏時的音色
演奏時音色的好壞能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演奏的實際效果。時間在一步步往前,不同人對音色有著不同的見解,也有著實質的區(qū)別:爵士、古典、流行,這是當下三種演奏方式。對音色的看法也各有不同。這是客觀看法。同時每個人也有不同的音色,這取決使用的吹嘴.哨片,氣息的使用.樂器的質量等等。這些方面都會導致音色的不同,這才是主要原因。
每個人的音色都會隨著練習的時間慢慢越來越好,練習長音是改變音色的一個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每天定量的長音練習能增加口勁,從而使自己嘴對氣息的控制加強。在演奏時讓氣息更加集中,讓音色變厚實,讓人感覺連綿不斷的往前。
在演奏不同風格樂曲時的音色變化,比如說在比較深沉的樂曲中,音色應該保持飽滿,一直向前;而在比較歡快的樂曲中,音色相對的比較具有跳躍性,讓聽眾感覺到演奏時音色帶來的意境。不同的演奏場合,所表現(xiàn)出來的音色效果也不一樣。在空曠的地方,音色就更不容易集中,自己也不容易把握自己的音色。一般在室內(nèi)演奏時會更容易把握音色。
(四)強弱的變化
演奏薩克斯樂曲時,通過強弱的變化來表達作者當時的心情。初學者在開始學時總以為能吹響或者是吹強就是吹得好。薩克斯是一種樂器, 并不是一種練習肺活量的工具。我們應該將樂曲吹出起伏強弱的感覺,薩克斯中強弱最難的就是高音強吹低音弱吹。強弱變化是需要氣息支撐的。
首先從口型說,口型的正確決定了氣息進入吹嘴時是否集中。嘴型成O型,然后準備好演奏,舌頭輕輕觸碰一下哨片,發(fā)出聲音。然后慢慢的聲音漸強,達到最強時,逐漸減弱。這樣一個音的強弱對比就做出來了。剛剛開始學習薩克斯的人要求不用這么高,可以從中強開始,到強然后到中弱,慢慢盡到自己的能力變?nèi)?。最后停下來進行下個音。這樣一個音一個音的練習,慢慢習慣了這樣的練習。然后就可以分組來練習長音。
強弱的關系一般有,強、次強、中弱、弱。大致分為這幾種??梢酝ㄟ^練習曲來區(qū)分這四種強弱關系的的區(qū)別。在自己平時練習強弱的時候氣息要固定,而且還要用自己的耳朵來聽,自己要明白這樣的聲音在演奏中是個什么樣的力度。在演奏樂曲時,特別是在弱這樣的力度的演奏階段,嘴巴不要咬吹嘴太緊。而是需要,把口腔打開。用氣息支撐著來減弱音量,但是氣息的聲音不能壓過演奏的聲音,這個是弱的關鍵。弱就是輕輕的演奏。所謂的輕輕就是說音量要輕,但是氣息不足夠,是不能表達出輕輕的演奏的弱的。
三、薩克斯的演奏技巧
薩克斯有很多種的演奏技巧。例如:彈吐,循環(huán)呼吸,超高音等等。
(一)彈吐
彈吐的意義在于表現(xiàn)演奏中不同的音響效果。而彈吐的發(fā)聲技巧和平常演奏的發(fā)聲技巧不同,他需要氣息和舌頭的配合。彈吐并不是把吐音的音效做大。吐音只是簡單的把音與音之間的關系斷開。在練習彈吐之前,要正確的掌握演奏的口型。要用演奏的口型來演奏彈吐,這樣演奏出來的彈吐才是正確的。只能單獨使用而不能把彈吐這個技巧融入演奏中是不行的。以《Fuzzy bird sonata》(絨毛鳥奏鳴曲)(例2)為例其中就有彈吐,作者運用這種獨特的音響效果來詮釋對于作品的理解,如果不會彈吐就無法表現(xiàn)作者和作品要表達的意思了。
例2
(二)循環(huán)呼吸
隨著薩克斯演奏的需要,循環(huán)呼吸也成了很重要的一種演奏技巧。有時需要的是演奏者在一首樂曲中不間斷的演奏,不能出現(xiàn)換氣的缺口。這樣只能邊演奏邊換氣,通過鼻子吸氣和嘴巴突出氣息的同時進行來達到循環(huán)呼吸的效果?,F(xiàn)在循環(huán)呼吸的樂曲也越來越多。練習循環(huán)呼吸這個技巧則需要良好的氣息和充足的嘴部力量。在氣息從鼻子進入的同時通過嘴部肌肉的擠壓同時釋放出氣息,來達到同步的效果。以帕格尼尼的,《無窮動》(例3)為例,此曲全曲都是密集音型演奏時要求演奏者快速不間斷演奏如果不會循環(huán)呼吸是無法演奏的。
例3
(三)超高音
所謂超高音就是說在薩克斯的正常音域到不了的音。這種技巧在薩克斯的演奏中出現(xiàn)的很廣泛,也運用的最多。不管超高音的高低如何,對于超高音的音準是尤為重要的。要學習超高音,首先就是對氣息的控制。長音的練習是必要你的準備條件。在正常音域的長音練習后,自己對氣息的控制有了一定的把握,然后就可以嘗試超高音的練習了。而每個超高音都有它對應的指法,這個指法是為了方便更好的演奏出超高音。剛剛開始學習超高音時,正確的指法是很重要的,需要在有人指導的同時再去嘗試超高音。其次對于超高音的學習,和剛學發(fā)音的方法很類似,可以先找比較容易發(fā)音的音來吹,通過這個比較容易發(fā)音的音,來穩(wěn)定,當這個音相對穩(wěn)定下來后,在順著這個穩(wěn)定的音往上或者往下來吹下個超高音。這樣學習起來會比較順暢。同時還可以通過書籍,網(wǎng)絡,自己的老師來學習或者交流些超高音的指法,學習一下自己不知道的新指法,對自己的超高音也是很有幫助的。
對于超高音的學習,音越是往上就就越是難發(fā)。有些特定的音初學者還是不能正常的演奏出來。這時就要控制自己的口腔了。第一是要打開喉嚨,喉嚨打開了氣息就更加的順暢進入吹嘴。這樣氣息的壓力就會變大,使得哨片的震動頻率變快,這些特定的超高音就相對容易演奏。第二就是在發(fā)音之前,能給自己一個正確的音準。這個音準可以比要演奏的超高音低一個八度。這樣對自己演奏出來的超高音有個很鮮明的對比,讓自己對自己演奏的超高音有個清晰的認知。是否達到了正確的音準。
以《Fuzzy bird sonata》(絨毛鳥奏鳴曲)(例1)為例,這是薩克斯當代作品中一首非常有分量的作品,是由日本著名作曲家吉松隆于1991年創(chuàng)作完成。這首作品的三個樂章中包含了薩克斯的很多高難度技巧,其中就有超高音。第一樂章,run bird(跑動的鳥),由于作品主題的需要曲子的音域寬度會很大如果掌握不了超高音是無法演奏的。
例1
結語
在薩克斯演奏中,對薩克發(fā)聲原理的了解是必要的。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加上自己勤奮的練習,這樣在薩克斯的演奏中才能更加出色。走出薩克斯的初級階段,就會慢慢接觸了各式各樣的薩克斯的演奏技巧。通過這些技巧對樂曲的裝飾,能吧樂曲的內(nèi)在含義表達的淋漓盡致。重要的是基礎,而表現(xiàn)的是技巧。兩者的關系是相互的,只有牢固了薩克斯的基本才能升華到薩克斯的技巧。
參考文獻
[1]杜銀蛟.《薩克斯管演奏實用教程》[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5年.
[2]尹志發(fā).《薩克斯管自修教程》[M].中國青年出版社,1995.
[3]徐特《薩克斯管》[M].武漢出版社 2001(2).
[4]川美拉里·帝爾《薩克斯管的演奏技術》[M].新世紀出版社 1991
[5]理查德 英厄姆,《薩克斯管》[M]人音樂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
蔣萌(1993—),男,湖北工程學院音樂學院2012級學生,主修薩克斯,曾參加湖北省大學生藝術節(jié)等多項活動。
凌崎(1980—),男,中國音樂學院博士在讀,湖北工程學院音樂學院教師。